Workflow
生产效率
icon
搜索文档
练好这3种能力,你做什么都牛逼
36氪· 2025-06-25 18:33
核心能力分析 阅读理解能力 - 快速学习新知识并转化为工作效率提升是核心竞争力[3][4] - 高效运用新技术(如AI作图)需先理解其功能边界而非急于否定[8][9][11] - 持续关注生产效率提升可保持行业竞争优势[13][14] 销售能力 - 广义销售涵盖职场中的自我推销、方案汇报及观点输出[16] - 成功销售依赖共情能力与痛点精准匹配[17][21] - 跨行业销售案例显示销售技巧比专业知识更重要[18][19] 领导关系管理 - 上下级利益共同体关系是职场晋升关键[23][24] - 领导需求包含技术层面与政治层面双重维度[24] - 内推资源比海投简历更高效[25] 行业应用启示 技术迭代应对 - 新兴技术(如AI)的早期采纳者通过功能测试建立应用优势[9][11] - 动态学习能力可适应技术变迁(如BI/CI替代AI)[13] 人才价值定位 - 效率提升是公司支付溢价的核心依据[6] - 销售能力突破行业限制的关键在于人性洞察[17][20] 组织行为观察 - 领导决策受内部政治博弈影响大于业绩表现[24] - 历史管理典籍(如《资治通鉴》)对现代职场策略具有参考价值[24]
两家公募董事长变更;信用债ETF正式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5:25
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 方正富邦基金董事长变更,李岩新任董事长,此前担任方正证券董事、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等职 [1] - 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李进任期届满离任,总经理康乐代任董事长 [1] - 益民基金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静因个人原因离任 [1] 基金产品动态 - 信用债ETF首次被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范围,成为市场首批具备该资格的信用债ETF [1] - 招商基金新增王景、朱红裕、陈方元三位首席(副总经理级),其中王景管理总规模60.67亿元,朱红裕管理规模50.80亿元 [1][2] 市场行情与ETF表现 - 5月30日A股主要指数全线下跌:沪指跌0.47%,深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0.96%,两市成交额1.14万亿元(较前日缩量462亿元) [3] - 领涨ETF:大湾区ETF涨2.26%,养殖/畜牧/农业类ETF集体上涨1.36%-1.91% [4] - 领跌ETF:信创ETF跌5.16%,恒生互联网相关ETF普遍回调2.43%-2.77% [5] 行业主题机会 - 农业ETF配置价值凸显,因政策推动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种子产品升级及龙头公司估值处于底部 [6] 新发基金信息 - 万家新机遇同享混合:偏股混合型,基金经理束金伟,基准为沪深300×60%+恒生指数×15%+中债指数×25% [8] - 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偏股混合型,基金经理杜聪,基准为中证800×70%+恒生指数×10%+中债指数×20% [9] - 博时中证A100ETF:股票指数型,基金经理尹浩,跟踪中证A100指数 [10][11]
中集车辆接待11家机构调研,包括银河证券、渤海银行、瑞联私募基金等
金融界· 2025-05-16 22:56
调研概况 - 中集车辆于2025年5月16日在深圳总部接受银河证券、渤海银行等11家机构线下调研,参与接待人员包括投资者关系经理闫维等3人 [1] - 调研内容涵盖2025年一季度业绩路演交流,涉及宏观行业现状、经营状况及战略发展介绍,并开展问答互动 [3] 供应链管理 - 针对中美关税不确定性,公司优化北美供应链体系,提升当地集采比例,并在泰国建立车轴等核心零部件保供备份,计划扩展至加拿大 [3] - 厢式半挂车实现美国本地化制造与交付,冷藏半挂车基本本地化,集装箱骨架车通过泰国生产车架并美国组装交付 [3] - 2024年集采比例从不足50%提升至85%以上,组织架构调整为"集采购"三层分工,全年降本收益超8,000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强化"集采为主、保供为辅"体系,成立管仲集采委员会支持供应链布局 [4] 生产效率与规模效应 - 通过构建LTP中心、星链产线升级及全自动化产线落地,重塑生产节拍至15分钟/台,2025年Q1人均产量同比提升15% [6] - 星链LTP集团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订单至交付全流程打通,年度车型交付周期缩短至15天 [6] - 雄起LTP集团推进液罐车核心零部件制造升级,引入欧洲设计理念并发布年度车型清单 [6] 风险管理 - 应对原材料波动,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利用集中采购平台控制成本 [4] - 通过定期审查外汇风险敞口净额及订立远期合约管理汇兑损益风险 [5][6]
裕元集团(00551.HK)一季度纯利跌24.22%至7575.8万美元 整体毛利率跌至22.9%
格隆汇· 2025-05-12 17:4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1]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7575.8万美元,同比减少24.22% [1] - 集团毛利下跌7.7%至4.64亿美元,整体毛利率下跌2.2个百分点至22.9% [1] 制造业务 - 制造业务毛利下跌7.6%至2.35亿美元,毛利率下跌2.6个百分点至17.7% [1] - 鞋履产品需求延续良好趋势,多个品牌产线订单满载,出货量稳步攀升 [1] - 鞋履平均售价同比回升,结束连续五个季度的下跌走势 [1] - 制造业务人数同比上升7.5%,各地薪资上涨高单位数百分比,推高人工成本 [2] - 产能负载不均、生产效率欠佳,新产线爬坡进度不如预期,加班需求增加 [2] 零售业务(宝胜) - 宝胜毛利率下跌0.5个百分点至32.7%,受零售行业折扣竞争影响 [1] - 线上销售趋势优于线下零售,全渠道实力不断提升 [2] - 客流量波动,但销售转换率持续提升,动态优化店效 [2] 经营环境 - 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部分制造产区订单满单率及产能利用率大幅高于均值 [2] - 中国大陆电商环境竞争激烈,折价竞争严峻 [2] 相关事件 - 公司4月综合经营收益净额6.58亿美元,同比增加1.25% [3]
2025年一季度末生猪产业数据的相关思考
格林期货· 2025-04-18 1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生猪产业数据同比增长已被期货盘面提前兑现,市场应关注当前市场供给增加幅度与期货盘面已兑现增加幅度的相对强弱 [3][4] - 一季度生猪供给压力不及市场预期,现货表现强于期货预期,生猪期货合约在春节前跌至最低点后持续向上修复贴水 [5] - 2025年生猪全年供给受能繁母猪存栏减少、生产效率提升、生猪出栏体重三者综合影响,目前大致推算今年全年养殖行业有望保持盈利水平,出栏体重是影响养殖利润大小的关键驱动之一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同比增长”有效意义不足 - 2025年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2%、2.7%、5.1%,羊肉产量下降5.1%;牛奶产量增长1.7%,禽蛋产量下降0.1% [3] - 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1731万头,同比增长2.2%;一季度生猪出栏19476万头,增长0.1%;猪肉产量1602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 [3] - 2025年一季度生猪存栏同比增加2.2%,较2023年减少3.1%;生猪出栏同比增长0.1%,较2023年减少2.1%;猪肉产量同比增长1.2%,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0.75% [4] - 今年一季度生猪头数供给高于2024年但低于2023年同期,因出栏体重高于近几年同期,猪肉增量弥补头数供给,使今年一季度猪肉产量略高于2023年同期 [4] - 今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季度均价为15.12元/公斤,高于2024及2023年同期,原因一是原料成本低位、肥标价差持续使增重利润可观,驱动二育进场;二是春节前市场悲观使供给左移,节后供给压力减弱,养殖主体通过体重调节供给 [5] 2、能繁母猪数据的问题与思考 - 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039万头,同比增加47万头,2025年2月末为4066万头,2024年12月末为4078万头 [6] - 非季度末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以国家统计局季度末数据为基数推算得出,季度数据和非季度数据相比意义不大 [7] - 当前仔猪、肥猪持续盈利,养殖端主动减少母猪存栏意愿不足,但春节前后部分区域疫病或驱动低效母猪加速淘汰,且企业后备群体充足,疫病导致的被动去产能恢复速度较快,短期季节性淘汰对供给影响减弱 [8] - 生猪产能需考虑母猪、生产效率、出栏体重三个维度,我国缺乏全国养殖生产效率指标的公开持续数据,生产效率对全年供给推算影响大 [8][9] - 2025年全国生猪供给对应的母猪平均数量为4042万头(24年3月至25年2月),低于2024年的4209万头和2023年的4307万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