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类产品

搜索文档
海尔系大健康企业的近忧和远虑
北京商报· 2025-09-04 19:45
公司战略转型 - 海尔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和战略转型在大健康产业已拥有上海莱士、海尔生物、盈康生命3家A股公司 构建横跨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的大健康产业版图 [1] - 海尔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思路主要围绕产业生态构建与战略协同展开 通过并购整合与自主孵化相结合的方式切入生物医疗、智慧医疗、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 形成从研发、制造到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10] - 海尔曾筹划由海尔生物吸收合并上海莱士以实现协同效应 但该并购最终未能成功 [11] 财务业绩表现 - 上海莱士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下降7.06%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17% 为2022年以来中报净利最低水平 [3] -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业务毛利率下滑至37.74% 同比下降3.14个百分点 [3] - 海尔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下降2.27% 归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滑39.09% 已连续四年出现中报净利下滑 [4] - 盈康生命上半年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属净利润6182.72万元同比增长12.82% 为三家企业中净利规模最低 [4] 商誉风险状况 - 上海莱士账面商誉余额83.08亿元 较上年同期50.73亿元大幅增加 主要因并购南岳生物形成32.35亿元商誉 [6] - 盈康生命账面商誉余额10.12亿元 较上年同期6.93亿元明显增加 [7] - 海尔生物账面商誉余额7.59亿元 [7] - 上海莱士商誉主要来自控股合并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广西莱士、浙江海康以及南岳生物 [6] 行业竞争环境 - 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国内企业不断整合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面临压力 [9] - 海尔生物主营的低温存储设备市场呈现下行趋势 公司通过布局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等新产业应对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 同比增长7.27% [9] - 盈康生命聚焦打造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提供以肿瘤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以及关键场景、关键设备的研发创新 [10]
坚定“拓浆”和“脱浆”齐步走 上海莱士上半年实现营收39.5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8:5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 同比下滑7.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0亿元 [1] - 扣非净利润10.4亿元 同比下滑7.84%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 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凝血因子类产品 [1] - 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1] - 通过同路医药获得基立福相关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 开展进口人血白蛋白及血筛产品销售业务 [1] 行业趋势与经营策略 - 血液制品需求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具有临床不可替代性 需求刚性及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强关联性 [2] - 凝血因子类产品市场快速成长 同时供给增加及政策影响带来行业挑战 [2] - 公司积极拓展血浆资源 加速脱浆战略实施 展现韧性和战略执行力 [2] 研发进展与创新布局 - 持续加码新药研发 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 加速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2] - 创新产品SR604注射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阶段 针对血管性血友病预防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受理 [2] - 构建自主创新+专利引进+技术合作的多维研发体系 实现多个国内首个创新突破 拥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3] 战略发展与资源整合 - 作为行业整合先锋 拥有丰富并购整合经验 2025年6月成功完成南岳生物并购 提升整体规模及浆站覆盖面 [3] - 海尔集团成为实控人 与基立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海外发展布局全面升级 构建国内领先 全球协同业务格局 [3] - 坚持拓浆和脱浆齐步走发展战略 [3]
天坛生物(600161):跟踪报告:提升核心竞争力,血制品龙头加速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2 1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天坛生物的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为 25.82 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采浆量快速增长,新产能投放有望带来生产效率提升,新产品获批有望带来血浆综合利用率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51.80 亿、60.32 亿、72.98 亿、86.42 亿、99.26 亿元,同比增长 21.6%、16.4%、21.0%、18.4%、14.9% [4] - 2023 - 2027 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 11.10 亿、15.49 亿、15.96 亿、19.41 亿、22.40 亿元,同比增长 26.0%、39.6%、3.0%、21.6%、15.4% [4]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18.98 - 25.86 元,总市值 391.92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19.77 亿股 [7]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113.83 亿元,每股净资产 5.76 元,市净率 3.4,净负债率 - 15.00% [8]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72.98 亿、86.42 亿、99.26 亿元,同比增长 21.0%、18.4%、14.9%;归母净利润为 15.96 亿、19.41 亿、22.40 亿元,同比增长 3.0%、21.6%、15.4%;对应 EPS 为 0.81 元、0.98 元、1.13 元 [15] 血制品行业情况 - 2024 年业绩亮眼,2025Q1 产品价格下滑业绩承压,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滑 [17] - 需求端白蛋白进口替代有战略意义,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需求空间待挖掘 [18] - 供给端 2024 年采浆量同比增长 11%,行业集中度提升,国央企获取浆站资源有优势 [19] 公司浆站资源情况 - 历经两次资产重组成国药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控制五家血制品公司 [21] - 收购西安回天和中原瑞德,体内有 7 张血制品牌照 [22] - 血浆采集规模和单采血浆站数量国内领先,2024 年采浆 2781 吨,占国内总采浆量约 20% [23] - 关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拿浆站可能性,依托国药背景争取政府支持 [26] 公司产能情况 - 三大所整合成效明显,经营效率和吨浆产值提升 [27] - 新规划三个 1200 吨产能项目,合计 3600 吨/年,预计总血浆处理能力超 4000 吨 [29] - 永安厂区已投产,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和兰州血制兰州项目有进展,新产能投放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29] 公司研发情况 - 综合研发实力靠前,采取集团化研发模式,形成完善研发管线 [32] - 成都蓉生研发进展靠前,有获批特色产品和在研产品值得关注 [32] - 公司血浆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牌照研发品种待补充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