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革命

搜索文档
一流的水准让人震惊,尺度加大,又一波“烧钱”要来了?
36氪· 2025-05-14 08:55
AI伴侣产品发展现状 - 自然选择公司推出第二代AI伴侣产品《EVE》3D AI男友 建模精细度和材质表现达到一流女性向3D游戏水准 并新增MR设备支持功能 [1] - 该公司首款AI女友产品《EVE》去年10月推出后在B站获超百万播放量 主打"灵魂伴侣"概念 通过拟真情感交互系统和恋爱游戏化设计实现"超级对齐" [1] - 网易《逆水寒手游》接入DeepSeek驱动的智能NPC"沈秋索" 为DeepSeek首次接入游戏产品 [3] - A16Z报告显示移动端生成式AI应用Top100中 AI聊天/伴侣类产品占据主导 反映情感陪伴是强烈刚需 [5] 主要厂商与产品布局 - 自然选择创始人张筱帆曾开发国内首款Galgame手游《奇点时代》 其衍生AI应用《奇点chat》采用订阅制付费 三周iOS营收约3.3万元 [9][13] - 网易推出AI伴侣应用《破次元恋人》下载量超14.3万次 支持用户自定义伴侣角色 采用字节跳动"豆包"和MiniMax的abab模型 [15][19] - MiniMax旗下《星野》整合卡牌/换装玩法 用户量曾冲至iOS社交免费榜第七 创作者可通过卡牌交易获得分成 [19][21] - 蔡浩宇团队Anuttacon推出《星之低语》实现实时语音/视频互动 剧情走向由玩家决策实时影响 突破传统对话树模式 [23][25] 技术实现与市场反馈 - 当前AI伴侣产品技术实现包括:文本对话(《破次元恋人》)、语音交互(《EVE》)、视频通话(《星之低语》) 情感识别能力显著提升 [33] - 商业化模式主要为订阅制(《奇点chat》)和内容分成(《星野》) 但存在Token消耗高与内容监管矛盾 [30] - 用户反馈显示AI伴侣存在输出质量不稳定 情感不连贯 记忆丢失等问题 难以建立深度情感连接 [29][36]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核心挑战在于技术藩篱(如仿生机器人未实现)与情感体验不足(缺乏专业编剧打磨 配音效果有限) [35][36] - 差异化竞争关键点包括: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 提升交互自由度(如《星之低语》的非线性叙事) 强化情感连贯性 [31][35] - 潜在机会在于满足现实无法承载的情感需求 如《逆水寒手游》中玩家将逝去亲人数字化案例 证明虚拟陪伴存在真实市场价值 [36][38]
英伟达,我命由天不由我
虎嗅APP· 2025-03-07 18:35
英伟达的崛起与挑战 - 财报发布后五个交易日内股价两次单日跌幅超8%,单日跌幅相当于两个小米市值蒸发 [3] - 收入规模相当于四个茅台,收入和利润保持80%超高增速 [3] - 算力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竞争对手难以撼动其地位 [3] - 创始人黄仁勋以亲民形象著称,擅长通过文化融合拓展市场 [4] - 公司内部实行高压管理,项目失败会面临"公开处决"式问责 [5] - 早期通过激进竞争策略击败50余家显卡公司,包括对3dfx的"趁你病要命"诉讼 [6][7][8] - 曾因与微软价格谈判破裂失去Xbox订单,后通过任天堂Switch业务扳回一城 [9][17] 战略转型与关键决策 - 早期尝试移动设备战略(Tegra芯片)和调制解调器业务(3.67亿美元收购Icera)均告失败 [15] - 坚持投入CUDA技术开发,尽管初期使用率不足1%且导致产品价格偏高 [18] - 面对激进投资者Starboard Value压力,果断砍掉失败业务但保留CUDA [16][17] - 2017年收购被Starboard Value施压的Mellanox,补强数据中心互联能力 [24][27] - 当前三大核心优势:GPU性能、CUDA生态、InfiniBand/NVlink高速互联技术 [26][27] 创始人特质与企业文化 - 黄仁勋管理风格兼具亲和力与极端严厉,被员工形容为"把手放进插座" [5] - 坚持长期投入"零亿美元市场",体现企业家情怀与战略定力 [20] - 将企业成功归因于"绝望才是成功之母",而非灵感或预见性 [23] - 保持高强度工作节奏(每天12-14小时,全年无休)推动AI技术发展 [32] - 童年移民经历塑造坚韧性格,曾每日遭受种族歧视欺凌 [29] 行业竞争格局 - 显卡行业早期竞争惨烈,存活需经历"尸山血海"式搏杀 [8] - 与AMD长期角力,包括争夺任天堂等关键客户 [17] - 面临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市场自主替代可能构成长期威胁 [30] - AI算力领域当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影响 - 多伦多大学团队意外发现GPU可用于AI训练,催生AlexNet突破 [13][14] - CUDA技术最初服务于气候科学、医疗影像等小众科研领域 [18] - 当前AI发展高度依赖英伟达GPU硬件基础设施 [33] - 创始人坚信AI将全面造福人类,强烈反对"AI威胁论"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