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经济

搜索文档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智能化工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科技日报· 2025-08-07 09:15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 的智能化工大模型2.0Pro亮相。这是我国化工行业首个大模型,它的问世,为化工行业实现"实验室一 步跨入工厂"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模型研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团队牵头。刘中民长期从事煤化工、石油化工领 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在甲醇制烯烃(DMTO)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近日, 刘中民向科技日报记者解读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发展思路。 人物档案 记者:您提出的"甲醇经济"战略如何与传统石化产业升级形成协同效应?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获国家技术 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最高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 以及周光召应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产业创新奖等多项个人奖励。DMTO技术引领煤制烯 烃产业发展 记者:您主导研发的DMTO技术已实现工业化应用。这一技术对降低石化行业碳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 率有何突破性意义? 刘中民:大连化物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致力于DMTO技术的研究。2 ...
刘中民:智能化工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科技日报· 2025-07-18 09:18
DMTO技术发展与应用 - DMTO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单套装置甲醇处理能力达360万吨/年,已签订36套技术许可合同,产能超2400万吨烯烃/年,其中20套已投产 [6] - 该技术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煤炭燃烧降低约50%,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 [6] - DMTO技术可用于生物质及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色甲醇转化 [7] 煤制烯烃产业前景 - 205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将降至1亿吨,不足目前30%,传统炼化行业加速"减油增化" [8] - 我国乙烯当量自给率不足60%,DMTO以煤为原料具有来源稳定、成本可控优势 [8] - 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技术将支撑化学品供给和石化产业转型 [9] 甲醇经济战略 - 甲醇是跨越油气时代的重要能源载体,具有储能密度高、便于储运优势 [10] - 我国甲醇产能达1亿吨/年,可连接清洁能源与煤化工、石油化工 [10] - 以甲醇为平台可生产上百种化学品,展现显著技术经济优势 [10] 能源转型挑战 - 能源与工业系统高度复杂,受技术经济性、系统稳定性等多因素影响 [12] - 可再生能源、裂变能、聚变能等低碳路径快速发展,需推进工业流程再造 [12] - 人工智能与科研产业深度耦合仍处探索阶段 [12] 催化技术创新 - 催化技术在石油化工"油转化"、煤-油融合、电解水制氢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14] - 需利用已有资源设计新反应途径,兼具油品和化学品生产能力 [14] 氢能与CCUS发展 - 应打通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加快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等研发 [15] - CCUS需聚焦低能耗捕集技术,突破CO2加氢制甲醇等关键技术 [15] - 可再生能源与煤化工融合可引入绿氢实现源头减碳 [16] 智能化工发展 - 人工智能可突破化工技术开发逐级放大制约,缩短10年以上开发周期 [23] - 构建"实验室小试-虚拟工厂-实际工厂"的新研发范式 [23] - 建设跨尺度智能化工数字底座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协同 [23]
醇氢电动亮相中国汽车论坛,生态联盟成立加速产业共赢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10:11
(原标题:醇氢电动亮相中国汽车论坛,生态联盟成立加速产业共赢) 7月10-12日,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办,聚焦行业发展重点、热 点话题,共谋合作共赢之道,携手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期间,"醇氢电动新引擎,产业共赢新生 态——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生态创新与发展之路"主题论坛受到广泛关注,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探讨发 展机遇,这也是醇氢电动首次以主题论坛的形式亮相中国汽车论坛。该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远 程新能源商用车、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层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与现场的行 业精英共聚一堂,分享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建设成果与发展洞见。 工信部甲醇汽车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姚春德 醇氢电动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燃料和甲醇发动机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化的单元,充分发挥了甲醇液 体能源能量密度高、补能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是电动化的升级。作为全国首批规模化运营醇氢电动 公交的先行者,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欣在论坛上分享了滨海公交19个月醇氢 电动公交的实践数据,验证了这条技术路线的优势,深刻体会到以甲醇为主要燃料,通过发动机产生电 能,为动力电池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