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醇氢电动
icon
搜索文档
270辆订单!远程醇氢产品内蒙古正式下线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0 21:28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呼和浩特的醇氢电动战略 - 公司在呼和浩特正式下线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并签署270台醇氢重卡及客车订单,同时交付部分产品 [1] - 此次行动是公司"向北战役"的关键步骤,旨在推动呼和浩特醇氢生态战略落地 [1] - 公司与呼和浩特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醇氢动力为核心促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 [5] 甲醇能源在内蒙古的独特优势 - 内蒙古高寒气候(冬季严寒、海拔超1000米)制约纯电车型发展,2024年上半年当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9.8%,远低于全国22.8%的水平 [4] - 甲醇具备-25℃低温稳定性,可解决寒区商用车新能源化难题,同时发挥内蒙古"塞外煤海"的甲醇资源优势 [4][10] - 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仅5-10万元/座,远低于加氢站/换电站投资,呼和浩特计划2026年前推广4000辆甲醇汽车并建设50座加注站 [5] 醇氢电动技术的性能与经济效益 - 醇氢电动车辆采用甲醇增程技术,克服纯电车续航不足和冬季衰减问题,重卡单箱醇续航达1500公里,客车冬季续航超600公里且补能仅需10分钟 [8][12] - 相比国六柴油车,PM排放降低98%、燃料成本下降32%-45%,规模化车队年省燃料费300万元 [10][12] - 吉利已运营超5万辆醇氢电动车(占氢燃料车2倍),累计里程230亿公里,产品在哈尔滨亚冬会通过极寒验证 [10] 公司的市场布局与产业影响 - 公司是国内唯一覆盖醇氢重卡/轻卡/客车/VAN等全品类商用车企业,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技术 [12] - 醇氢动力将扩展至矿机、装载机等非道路场景,推动煤矿产业汽柴油替代 [12] - 以呼和浩特工厂为基地,加速内蒙古液态新能源产业布局,助力当地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行业动态(其他厂商) - 皮卡市场7月榜单变动显著,长安领先,日产/雷达/江淮排名上升 [18] - 中车电动发布8款零后悬大运力新车 [18] - 江西丰城签约交付150辆电动重卡,创2025年当地最大规模 [18] - 重卡行业再现单笔超1100辆订单 [18] - 江淮/东风/远程/福田等品牌加码新能源VAN车市场竞争 [18]
布局醇氢生态,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为香港绿色交通提供能源新路径
中金在线· 2025-06-13 17:03
醇氢电动技术路线 - 公司发布以绿色甲醇为核心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成为本届车展备受瞩目的新能源焦点 [1] - 远程星际U12M醇氢电动巴士全球首秀,搭载全球首创的醇氢电动技术,配备自主研发的甲醇增程器、电机直驱系统及400L超大容量甲醇箱,续航里程超700公里 [2] - 醇氢电动车相较传统纯电动车和燃油增程动力具备更长续航、更快补能、更低排放等优势,每升甲醇可发电2度以上,折合电价低于1元/kWh,运营成本较燃油车降低32%-52% [2] - 排放方面与柴油车相比,PM污染物下降98%,一氧化碳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 [2] 绿色甲醇全栈生态 - 绿色甲醇通过风电、光电制氢,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液态燃料,是一种具有零碳属性的新能源 [3] - 公司形成覆盖"碳捕集—甲醇制备—甲醇运输—甲醇加注—醇氢车辆"环节的全栈式绿色生态闭环 [3] - 依托吉利控股集团逾20年甲醇技术积淀,公司已形成涵盖车辆、能源、基建、运维的系统能力 [3] - 甲醇加注站可在汽柴油加油站基础上改造利用,改造成本为每座5-10万元人民币 [3] 醇氢电动应用场景 - 醇氢电动车辆在香港的推广解决了纯电动车在港"充电难、续航焦虑"问题 [2] - 公司推出清洁能源移动电源车"醇补电"创新方案,用醇氢电动发电机组代替传统柴油发电机 [4] - 全球首个醇氢电动船舶方案已实现10000吨级近海及内河船舶新能源化转型,燃料成本降超40%、排气污染物减超93%,较纯电船购置成本降30% [4] 香港市场潜力 - 香港凭借区位、航运枢纽及能源贸易网络优势,正成为醇氢电动非道路场景应用的前沿窗口 [4]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甲醇动力船手持订单已达242艘 [4] - 香港有望成为公司全球示范的首个样板市场 [5]
郭磊:发展醇氢电动,加快能源自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47
行业背景与能源挑战 - 中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特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年消耗石油逾7亿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超70%,商用车耗油量达2.5亿吨/年[3] - 商用车贡献汽车56%的二氧化碳排放及80%的PM排放,新能源化转型对交通运输领域至关重要[3] - 2024年中国发电总量近10万亿千瓦时,火电占比超2/3,风光发电装机虽超火电但全球一次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足23%,弃风弃光现象普遍[3] 醇氢电动技术路径 - 醇氢电动结合甲醇与电驱优势,在纯电架构上增加甲醇增程器,解决里程焦虑、电池自重问题,装载容量提升,整车成本降低[6] - 相比国六柴油车,醇氢电动PM降低90%以上,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均降低80%以上[6] - 甲醇适用温度范围极广(-97℃至64.7℃),覆盖中国全气候场景,已推出49吨重卡、4.5吨轻卡及12米客车等全系产品[6] 经济性与运营数据 - 49吨醇氢电动牵引车百公里醇耗67升,单公里成本1.35元,较柴油车节约34%,较LNG车节约4.4%[7] - 同吨位氢燃料电池重卡单公里成本2.8元,纯电重卡1.44元/公里但运距受限,醇氢电动购置成本较纯电低近10万元[11] - 醇氢电动续驶里程超1500公里,自重轻2-3吨,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11] 绿色甲醇产业布局 - 中国甲醇产量占全球60%,吉利已投产全球首个2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在阿拉善及内蒙古布局50万-500万吨级项目[5] - 2024年中国绿色甲醇项目近百个,规划年产能超2400万吨[5] - 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仅10万元/站,中石化、中石油已合作改造,吉利计划建设超4000座加注站[9] 生态合作与政策支持 - 远程与博世、采埃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醇氢电动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解决方案[12] - 国家部委及各省市已出台50余项支持醇氢汽车政策,上海重点推进醇氢电动应用[12] - 吉利"1233"生态战略聚焦绿醇制备、加注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