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氢电动

搜索文档
冲进新能源“主流圈” 甲醇汽车跑起来了
证券日报· 2025-08-15 00:00
甲醇汽车技术与性能特点 - 车辆起步快、提速快,无尾气味道,外观与纯电汽车相似但车身两侧多有两个较大的甲醇燃料箱 [1] - 内核与纯电汽车最大不同在于无续航限制,加一次甲醇可跑800多公里,在复杂地形下表现良好 [1] - 甲醇燃料比柴油便宜得多,一般每升可便宜4元左右 [1] - 技术难点如溶胀、燃油泵腐蚀、低温启动困难等已被攻克,绿色甲醇发动机最高热效率量产化版本达到50.3% [3] - 应用场景已突破汽车领域,扩展至重载运输、极寒环境、远洋航运等,填补了电池与氢能的技术空白 [1] 市场推广与试点现状 - 在贵州、黑龙江漠河、贵州贵阳、山西矿区等多地驾驶甲醇汽车已蔚然成风 [1] - 贵州推广甲醇出租车1.7万辆,建成甲醇加注站超60座,年耗甲醇约25万吨,替代汽油15万吨 [4] - 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有1500辆甲醇网约车提供服务,天津滨海投用586台甲醇公交车,累计加注甲醇约6615吨,替代柴油3042吨,减排二氧化碳661.5吨 [4] - 2024年全国甲醇燃料汽车市场保有量达62.6万辆,较2018年增长52.35% [4]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甲醇燃料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10%以上,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万辆 [4] 产业链发展与资本投入 - 上游绿色甲醇产能决定甲醇汽车规模扩张的"天花板",预计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需求量将超4000万吨 [5] - 多家央企能源巨头如中国能建、中国广核集团、上海电气等已相继布局绿色甲醇项目 [5] - 民营企业如远景能源、吉利、金风科技等紧随其后,中国能建相关项目投资预算达300亿元和208亿元 [6] - 甲醇轻卡作为新能源车型可上绿牌享受路权政策,燃料费用每公里可比传统柴油轻卡节省1元 [6] - 吉利在甲醇汽车领域深耕20多年,投入运营甲醇汽车5万台,累计行驶里程超230亿公里 [6] 企业动态与生态建设 - 浙江醇氢科技完成超2亿美元第三轮融资,其Pre-A+轮融资1.35亿美元后投后估值超过15亿美元(约109亿元人民币) [7] - 氢醇超混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及绿色运力项目落地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总投资30亿元 [7] - 远程与银河创新资本合作成立醇氢电动产业母基金,母子基金总规模20亿元 [7] - 醇氢电动生态联盟正式成立,由远程、博世、采埃孚、国轩高科等多方共同倡议组建 [8] - 吉利已形成"醇、站、动、车、捕"的循环运营模式,加速甲醇加注站布局 [6]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甲醇加注站数量偏少是制约市场渗透的核心问题之一 [9] - 政策层面释放积极信号,提出要完善加氢(醇)站等基础设施网络 [9] - 远程旗下"远醇"品牌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改造甲醇加注站,单站改造费用仅需5万元至10万元 [10] - 截至目前,"远醇"已在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路线建设900多座甲醇加注站,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4000个 [10] - 多个绿色甲醇项目的投建意味着甲醇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即将迎来突破 [9]
270辆订单!远程醇氢产品内蒙古正式下线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0 21:28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呼和浩特的醇氢电动战略 - 公司在呼和浩特正式下线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并签署270台醇氢重卡及客车订单,同时交付部分产品 [1] - 此次行动是公司"向北战役"的关键步骤,旨在推动呼和浩特醇氢生态战略落地 [1] - 公司与呼和浩特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醇氢动力为核心促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 [5] 甲醇能源在内蒙古的独特优势 - 内蒙古高寒气候(冬季严寒、海拔超1000米)制约纯电车型发展,2024年上半年当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9.8%,远低于全国22.8%的水平 [4] - 甲醇具备-25℃低温稳定性,可解决寒区商用车新能源化难题,同时发挥内蒙古"塞外煤海"的甲醇资源优势 [4][10] - 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仅5-10万元/座,远低于加氢站/换电站投资,呼和浩特计划2026年前推广4000辆甲醇汽车并建设50座加注站 [5] 醇氢电动技术的性能与经济效益 - 醇氢电动车辆采用甲醇增程技术,克服纯电车续航不足和冬季衰减问题,重卡单箱醇续航达1500公里,客车冬季续航超600公里且补能仅需10分钟 [8][12] - 相比国六柴油车,PM排放降低98%、燃料成本下降32%-45%,规模化车队年省燃料费300万元 [10][12] - 吉利已运营超5万辆醇氢电动车(占氢燃料车2倍),累计里程230亿公里,产品在哈尔滨亚冬会通过极寒验证 [10] 公司的市场布局与产业影响 - 公司是国内唯一覆盖醇氢重卡/轻卡/客车/VAN等全品类商用车企业,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技术 [12] - 醇氢动力将扩展至矿机、装载机等非道路场景,推动煤矿产业汽柴油替代 [12] - 以呼和浩特工厂为基地,加速内蒙古液态新能源产业布局,助力当地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行业动态(其他厂商) - 皮卡市场7月榜单变动显著,长安领先,日产/雷达/江淮排名上升 [18] - 中车电动发布8款零后悬大运力新车 [18] - 江西丰城签约交付150辆电动重卡,创2025年当地最大规模 [18] - 重卡行业再现单笔超1100辆订单 [18] - 江淮/东风/远程/福田等品牌加码新能源VAN车市场竞争 [18]
醇氢电动亮相中国汽车论坛,生态联盟成立加速产业共赢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10:11
(原标题:醇氢电动亮相中国汽车论坛,生态联盟成立加速产业共赢) 7月10-12日,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办,聚焦行业发展重点、热 点话题,共谋合作共赢之道,携手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期间,"醇氢电动新引擎,产业共赢新生 态——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生态创新与发展之路"主题论坛受到广泛关注,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探讨发 展机遇,这也是醇氢电动首次以主题论坛的形式亮相中国汽车论坛。该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远 程新能源商用车、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层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与现场的行 业精英共聚一堂,分享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建设成果与发展洞见。 工信部甲醇汽车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姚春德 醇氢电动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燃料和甲醇发动机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化的单元,充分发挥了甲醇液 体能源能量密度高、补能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是电动化的升级。作为全国首批规模化运营醇氢电动 公交的先行者,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欣在论坛上分享了滨海公交19个月醇氢 电动公交的实践数据,验证了这条技术路线的优势,深刻体会到以甲醇为主要燃料,通过发动机产生电 能,为动力电池储能 ...
布局醇氢生态,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为香港绿色交通提供能源新路径
中金在线· 2025-06-13 17:03
醇氢电动技术路线 - 公司发布以绿色甲醇为核心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成为本届车展备受瞩目的新能源焦点 [1] - 远程星际U12M醇氢电动巴士全球首秀,搭载全球首创的醇氢电动技术,配备自主研发的甲醇增程器、电机直驱系统及400L超大容量甲醇箱,续航里程超700公里 [2] - 醇氢电动车相较传统纯电动车和燃油增程动力具备更长续航、更快补能、更低排放等优势,每升甲醇可发电2度以上,折合电价低于1元/kWh,运营成本较燃油车降低32%-52% [2] - 排放方面与柴油车相比,PM污染物下降98%,一氧化碳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 [2] 绿色甲醇全栈生态 - 绿色甲醇通过风电、光电制氢,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液态燃料,是一种具有零碳属性的新能源 [3] - 公司形成覆盖"碳捕集—甲醇制备—甲醇运输—甲醇加注—醇氢车辆"环节的全栈式绿色生态闭环 [3] - 依托吉利控股集团逾20年甲醇技术积淀,公司已形成涵盖车辆、能源、基建、运维的系统能力 [3] - 甲醇加注站可在汽柴油加油站基础上改造利用,改造成本为每座5-10万元人民币 [3] 醇氢电动应用场景 - 醇氢电动车辆在香港的推广解决了纯电动车在港"充电难、续航焦虑"问题 [2] - 公司推出清洁能源移动电源车"醇补电"创新方案,用醇氢电动发电机组代替传统柴油发电机 [4] - 全球首个醇氢电动船舶方案已实现10000吨级近海及内河船舶新能源化转型,燃料成本降超40%、排气污染物减超93%,较纯电船购置成本降30% [4] 香港市场潜力 - 香港凭借区位、航运枢纽及能源贸易网络优势,正成为醇氢电动非道路场景应用的前沿窗口 [4]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甲醇动力船手持订单已达242艘 [4] - 香港有望成为公司全球示范的首个样板市场 [5]
郭磊:发展醇氢电动,加快能源自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47
行业背景与能源挑战 - 中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特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年消耗石油逾7亿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超70%,商用车耗油量达2.5亿吨/年[3] - 商用车贡献汽车56%的二氧化碳排放及80%的PM排放,新能源化转型对交通运输领域至关重要[3] - 2024年中国发电总量近10万亿千瓦时,火电占比超2/3,风光发电装机虽超火电但全球一次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足23%,弃风弃光现象普遍[3] 醇氢电动技术路径 - 醇氢电动结合甲醇与电驱优势,在纯电架构上增加甲醇增程器,解决里程焦虑、电池自重问题,装载容量提升,整车成本降低[6] - 相比国六柴油车,醇氢电动PM降低90%以上,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均降低80%以上[6] - 甲醇适用温度范围极广(-97℃至64.7℃),覆盖中国全气候场景,已推出49吨重卡、4.5吨轻卡及12米客车等全系产品[6] 经济性与运营数据 - 49吨醇氢电动牵引车百公里醇耗67升,单公里成本1.35元,较柴油车节约34%,较LNG车节约4.4%[7] - 同吨位氢燃料电池重卡单公里成本2.8元,纯电重卡1.44元/公里但运距受限,醇氢电动购置成本较纯电低近10万元[11] - 醇氢电动续驶里程超1500公里,自重轻2-3吨,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11] 绿色甲醇产业布局 - 中国甲醇产量占全球60%,吉利已投产全球首个2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在阿拉善及内蒙古布局50万-500万吨级项目[5] - 2024年中国绿色甲醇项目近百个,规划年产能超2400万吨[5] - 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仅10万元/站,中石化、中石油已合作改造,吉利计划建设超4000座加注站[9] 生态合作与政策支持 - 远程与博世、采埃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醇氢电动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解决方案[12] - 国家部委及各省市已出台50余项支持醇氢汽车政策,上海重点推进醇氢电动应用[12] - 吉利"1233"生态战略聚焦绿醇制备、加注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