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口碑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13部影片混战国庆档,谁是黑马?
凤凰网财经· 2025-10-04 20:26
行业整体趋势 - 国庆档影片数量增至13部(包含2部重映),与2023年持平,而去年仅有9部,观众选择增多 [5] - 影片类型格局改变,往年常见的主旋律和喜剧片今年成为稀缺品,仅各有1部,犯罪片等类型更为突出 [5] - 影片排期出现新操作,有6部影片未在国庆当天或前一天扎堆上映,而是选择假期中段或后段上线 [5] - 行业趋势从依赖明星阵容和固定类型转向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和依靠口碑决定票房成败 [28][30] - 总体票房预计与去年持平,但单日票房高峰可能出现在假期中后段,反映出观影习惯变化和上映时间分散的影响 [31][32][33] 主要影片表现与预测 - 《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唯一主旋律大片,上映首日不到3小时票房破3千万,猫眼预测总票房为8.14亿,但低于其前两部票房 [8][9][15] - 《浪浪人生》作为唯一纯喜剧片,前期宣发和首日表现平淡,猫眼预测总票房仅为3.81亿,猫眼“想看人数”远不及《志愿军3》和《刺杀小说家2》 [11][13][15] - 《刺杀小说家2》是国庆档猫眼“想看人数”最多的奇幻大片,点映场IMAX激光厅上座率逼近70%,但其点映后出现“烂尾”吐槽声,票房能否达到第一部破10亿的水平存疑 [16][17][20] - 犯罪片成为黑马聚集地,《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震耳欲聋》三部均属此类型,其中《震耳欲聋》被预估总票房在5亿以上 [25][26] 观众行为与市场特征 - 观众购票行为发生变化,很少提前买票,更看重上映后的口碑和评价,而非单纯依赖预售或明星阵容 [5][30][32] - 影片受众分层明显,《志愿军3》的想看用户中40岁以上年龄层占比最高,《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女性想看用户占比逼近70%,《风林火山》则深受华南地区用户欢迎 [28][29] - 国庆档前期票房预计大部分由粉丝贡献,更庞大的路人群体将在后期入场,反映出口碑发酵对票房走势的影响加深 [33]
黑马“争座位”,国庆档的宣发逻辑换了?
36氪· 2025-10-01 09:54
先说最直接的,肯定是影片品质的超预期。 近年来,观众的观影选择愈发理性化,不再盲目追捧大IP或大制作,反而更看重影片是否能提供真实的口碑满足感。而从目前点映或前期看片的网络反馈 来看,《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三国的星空》等几部影片都是能够带给部分观众超预期观影体验的项目。 这些影片的共通点是:无论体量大小,作品质量都达到了"口碑可发酵"的门槛,为黑马身份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今年国庆档影片整体数量不算多,但潜力黑马却格外集中。 在档期战还没正式打响之时,就已经涌现了《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等三部有"黑马呼声"的影片,在社媒上声量可观。从前 大档期里都拼映前热度、拼项目基本盘,可到了今年国庆档,新片却更像是押起了谁能在混战中靠口碑突围。 在犀牛君看来,这背后并不仅仅是项目体量大小的区别,而是宣发逻辑的深度调整。 黑马呼声成为国庆热潮 今年国庆档出现潜力黑马扎堆的格局,背后原因至少有三层。 第二层原因,源自每个档期都存在的不确定性。 国庆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年国庆档的特点是头部垄断效果有所减弱,这意味着,在档期内排片和上座率的博弈空间更大,可能会留给中腰部影片 更多突破的"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