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震耳欲聋》
icon
搜索文档
飞驰的光影,映照追梦的中国——写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人民日报· 2025-10-19 08:36
行业里程碑与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票房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票房 [1] -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并跻身全球票房前五 [1][9] -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过440亿元 而在本世纪初全年票房尚不足10亿元 [6]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连续5年超过七成 [9] 产业基础设施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城市院线净增银幕数4658块 银幕总数达到90968块 [5] - 全国拥有电影公益放映队4.3万个 2024年开展电影公益放映821万场 [5] - 电影生产制作技术加速迭代 《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效镜头数量近2000个 而1999年《宝莲灯》全片大多是二维动画 [6] - 数字化制作、虚拟拍摄、CINITY影院系统、国产LED放映系统等技术全面嵌入和铺开 [8] 政策支持与产业改革 - 《电影产业促进法》、《"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等政策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并提升其战略定位 [7] - 改革将电影推向市场 释放生产力 并在社会主义文化与市场化改革间找到结合点 [7] - 行业提出到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发展目标 中国电影迎来历史机遇和黄金时期 [7] 内容创作与文化自信 - 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蕴蓄强烈的民族特质 延续文以载道的传统和深切的现实关怀 [2] - 《流浪地球》系列把中国科幻推向世界 《长安三万里》让千年诗意在银幕上呈现 [9] - 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平台进行文明交流互鉴 《哪吒》系列创华语片海外20年来的最佳成绩 [11][12] - 电影创作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与探索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并行 [5][9]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行业面临短视频冲击、影院吸引力下降、审美需求变化等挑战 [12] - 存在档期冷热不均、电影企业多而不强等周期性、结构性矛盾 需要应变求变、继续深化改革 [12] - 中国电影在120年发展历程中发轫于中华文化 启蒙于革故鼎新 成熟于改革开放 兴盛于伟大复兴 [12]
游云南,看电影!国庆档电影消费券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18 11:33
行业政策与活动 - 云南省电影局联合银联云闪付、猫眼电影、淘票票及云南省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共同发起"乐享云南·光影筑梦"国庆特别活动 [1] - 活动通过发放政府补贴的观影消费券,让观众在全省任意影院、任意场次享受超值观影体验 [1] 电影市场展望 -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国庆档电影类型多元、题材丰富,或将再创票房新高 [1] - 除新上映影片外,《山河为证》《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仍保持强劲排片,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1] 国庆档影片片单 - 热血燃情类型影片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风林火山》《红孩儿:火焰山之王》 [1] - 合家欢首选类型影片包括《熊猫计划2》《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2] - 悬疑烧脑类型影片包括《毕正明的证明》《刺杀小说家2》 [2] - 科幻冒险类型影片包括《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极限城市》 [2] - 现实题材影片包括《浪浪人生》《震耳欲聋》《疯狂电脑城》 [2]
国庆档“所有新电影输给老电影”,观众都去哪儿了?
虎嗅· 2025-10-15 07:37
电影市场年度表现 - 2025年国庆档新片票房表现不及老片,麦特影业主投项目《毕证明的证明》票房失利,为国庆档真人电影中最差 [1][5] - 2025年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达到400亿,开年由《误杀3》《小小的我》带动,春节档《唐探1900》票房36亿,《哪吒2》在单一市场票房超过20亿美元,市场在后半段凭借高口碑强势反弹 [5] - 展望后续档期,《疯狂动物城2》与《阿凡达3》定档贺岁档,加上元旦档电影,全年500亿票房目标有望达成 [6] 公司项目案例分析 - 麦特影业2024年主控项目《好东西》成为冷档期黑马,以中小成本投资斩获7亿以上票房,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0,一年后评分维持在8.9 [2] - 电影《好东西》豆瓣评分结构为:3星占比8.5%,2星占比1.4%,1星占比0.9% [4] 口碑与票房关系分析 - 核心观点认为“高口碑≠高票房”是伪命题,观众依旧为好电影买单,但好电影的标准已提高,类型片需达到豆瓣8分以上才可能实现圈层突破 [12][15][19] - 2025年暑期档票房前三名《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豆瓣评分均在8分以上,最低为8.2分,其他破圈电影如《F1:狂飙飞车》《罗小黑战记2》评分也超8分 [20] - 国庆档豆瓣评分最高的两部电影《毕证明的证明》和《震耳欲聋》均为7.4分,但未能有效撬动票房,同期案例《长安的荔枝》评分7.6,票房6.91亿,商业上仅能保本 [16][17][18] 市场竞争与观众行为 - 其他娱乐活动如演出市场分流观众,2025年上半年话剧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脱口秀成为第二大剧场演出品类 [24][25]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增加1081.89亿元,出游人群与一二线城市观影主力高度重合 [26][27] - 资深影迷年观影量可达38部,相当于20-40位仅在春节档观影的观众,其对电影评分标准已提高至豆瓣7.8分以上才会“无脑冲”,并对认可的电影进行多次观影贡献票房 [9][10][12][13] 影院经营策略 - 影院在市场低迷期间通过特色排片和主题活动吸引观众,例如排映《坪石先生》并与主创对谈,上座率与反馈良好 [30] - 建议电影公司在大档期应举办业内看片活动,让影院充分了解影片内容以优化前期排片,实现票房最大化 [31] - 影院排片策略需结合当下市场和自身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而非直接照搬院线参考 [30]
晶采观察丨解码亮眼成绩单 中国电影“玩”出新生态
央广网· 2025-10-12 10:46
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2] - 票房前5名影片及票房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2] - 截至10月8日,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437.89亿元,同比增长18.98% [2] 观众需求与市场反馈 - 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已超越基础的故事层面,更多转向对精神内核与情感价值的深度追寻 [2] - 票房榜单的受众分层体现消费需求的变迁,例如《刺杀小说家2》以IMAX视觉奇观抓住年轻观众对技术美学的追求 [2] - 温情喜剧《浪浪人生》以闽南小镇的家庭日常为主线成为家庭观影首选 [2] 电影产业生态拓展 - 行业从"票房经济"迈向"多元生态","电影+旅游"形成消费闭环,如《浪浪人生》带火泉州石狮等闽南景点 [3] - 票根联动餐饮、住宿的优惠活动,使票根成为"消费通行证" [3] - 电影衍生品市场热度贯穿全年,从《哪吒2》手办脱销到《浪浪山小妖怪》带动的衍生品抢购热潮,展现电影IP商业价值及从"内容消费"向"周边消费"延伸的空间 [3] 产业发展趋势 - "内容+场景+衍生"构建的多元生态模式,突破传统消费边界,为文化消费赋予更持久的生命力 [3] - 中国电影产业正朝着更成熟的新阶段加速迈进 [3]
解码亮眼成绩单 中国电影“玩”出新生态
央广网· 2025-10-12 09:25
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1] - 票房前5名影片及票房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1] - 截至10月8日,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437.89亿元,同比增长18.98% [1] 观众需求与市场反馈 - 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已超越基础层面,更多转向对精神内核与情感价值的深度追寻 [1] - 票房榜单的受众分层体现消费需求变迁,市场反馈是观众用购票投票选择与自身情感诉求同频的作品 [1] - 《刺杀小说家2》以IMAX视觉奇观精准抓住年轻观众对技术美学的追求 [1] - 温情喜剧《浪浪人生》以闽南小镇家庭日常为主线成为家庭观影首选 [1] 电影产业生态发展 - 假期最大突破在于从“票房经济”迈向“多元生态”,市场持续释放活力与潜力 [2] - “电影+旅游”形成消费闭环,例如《浪浪人生》带火泉州石狮等闽南景点 [2] - 票根联动餐饮、住宿的优惠活动,使票根成为“消费通行证” [2] - 电影衍生品市场热度贯穿全年,成为生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印证优质电影IP的商业价值 [2] - 产业展现出从“内容消费”向“周边消费”延伸的广阔空间 [2] 行业发展趋势 - “内容+场景+衍生”构建的多元生态模式,努力突破传统消费边界,为文化消费赋予更持久的生命力 [2] - 中国电影产业正朝着更成熟的新阶段加速迈进 [2]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2025年电影国庆档:多元类型传递主流价值 “电影+”延伸产业边界
新华网· 2025-10-10 19:31
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至8日)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1] - 票房前五位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 [1] - 在国庆档有力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超越去年全年 [14] 主旋律影片市场表现 - 《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系列收官之作,凭借前作积累的观众基础和口碑持续领跑国庆档票房 [4] - 《731》以侵华日军细菌战实验为题材,上映首日排片27.5万场,3天破10亿票房,刷新中国影史9月档纪录 [4] - 《731》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35.9%,远高于其他国庆档影片,带动今年国庆档大盘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达到23.7%,较去年同期的21.4%有所提升 [4] 现实题材影片市场反馈 - 《震耳欲聋》以“聋人反诈”稀缺题材引发破圈效应,豆瓣开分7.6随后稳定在7.5,在国庆档新片中口碑位列第一 [6] - 《毕正明的证明》以“小偷”视角切入90年代社会转型期,尽管口碑扎实,但票房表现与艺术价值存在落差 [6] - 家庭喜剧《浪浪人生》以海边小镇的家族群像成为档期“合家欢”首选,展现现实题材类型化创作的市场潜力 [6] 奇幻与动画电影的技术与内容探索 - 《刺杀小说家2》以3000个视效镜头构建奇幻宇宙,特效厅场次表现强势,显示出中国电影视效技术的持续进步 [11] - 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以历史题材为基底,通过震撼战争场面与严谨史实细节,展现传统文化IP与现代动画技术的融合潜力 [11] “电影+”新业态与产业延伸 - “电影+文旅”模式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攀升,《志愿军:浴血和平》吸引观众走进江西横峰影视基地,假期日均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达50%以上 [13] - 《刺杀小说家2》带火重庆,假期前3天就接待游客565万人次 [13] - “票根经济”成为连接多元消费的核心纽带,例如在浙江湖州,观众凭电影票根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专属折扣等优惠,活动覆盖全区91家商圈、餐饮店铺和7家影院 [13] - 内蒙古实现主要院线的电影票与多个景区、剧院门票以及足球联赛票根的互认互惠 [13]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推动与文旅、零售的跨界融合 [13][14]
平均票价近5年最低!爆款缺席电影国庆档遇冷,影视股集体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3:35
国庆档票房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票房总收入为18.35亿元,日均票房2.3亿元 [3] - 国庆档平均票价为36.64元,为近五年来首次降至40元以下 [3] - 与高峰期2019年国庆档的44.7亿元相比,今年票房下滑明显,仅高于2016年的15.9亿元和2022年的15亿元 [3] - 国庆档前7天票房为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8% [8] - 票房排名前三影片合计票房贡献为60%,为2016年以来最低,档期冠军票房贡献仅有25% [6] 国庆档影片具体表现 - 国庆档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档期票房为4.5亿元 [6] - 亚军为老片《731》,票房为3.45亿元,季军为《刺杀小说家2》 [6] - 《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其观众中24%看过系列前作《志愿军:存亡之战》,15%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 [7] - 《浪浪人生》和《毕正明的证明》等影片出现连续多日的票房逆跌现象 [6] 影视公司股价与项目关联 - 国庆档后首个交易日,文化传媒指数下跌1.52% [1] - 华策影视股价跌幅达13.56%,光线传媒跌幅达10.53%,中国电影、博纳影业、横店影视等多只个股跌停 [1] - 股价跌幅较高的公司与国庆档影片出品方高度重合,例如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出品《志愿军:浴血和平》,华策影视出品《刺杀小说家2》,光线传媒参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5]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国庆档购票用户出现"大龄化"趋势,35岁以上用户占比首次超过五成 [8] - 青少年群体购票占比大幅下跌至2.6% [8] - 年轻消费群体(95后)在国庆假期文旅市场中的预订人次占比达到近四分之一 [10] 电影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 行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电影+文旅"等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10][13] - 国家层面启动"跟着电影去旅游"等活动,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10] - 热门影视剧如《狂飙》带动江门在2023年"五一"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 [11] -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新疆阿勒泰地区部分县市接待游客267.87万人次,同比增长80.65%,旅游收入22.14亿元,同比增长93.19% [11] 公司业务多元化案例 - 光线传媒2025年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0.03%,较上年同期增长32.67个百分点 [15] - 光线传媒的IP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展开,覆盖超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并已组建团队开发3A游戏 [15] - 金逸影视自研网红特调饮品,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8%,新增轻食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178% [15] 行业未来展望 - 分析师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将有多部大片上映,包括《疯狂动物城2》和《阿凡达:火与烬》等,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 [1][16] - 已定档的国产影片包括《即兴谋杀》、《无名之辈:意义非凡》等,进口影片包括《创:战神》等 [16] - 优质内容供给仍被视为提振观影需求的关键要素 [16]
年轻人不爱看电影了?国庆档总票房不到2019年的一半,影视股集体大跌,分析师:一部破圈的都没!文旅火了,“95后”游客占近1/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2:15
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国庆档票房总收入为18.35亿元,日均票房2.3亿元 [4] - 平均票价为36.64元,为近五年来首次降至40元以下 [4] - 与高峰期2019年的44.7亿元相比,票房下滑明显,仅高于2016年的15.9亿元和2022年的15亿元 [4] - 票房排名前三影片合计票房贡献为60%,为2016年以来最低,档期冠军票房贡献仅有25% [8] - 国庆档前7天票房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8% [10] 国庆档影片具体排名与表现 - 档期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为4.5亿元 [8] - 亚军为老片《731》,票房为3.45亿元 [8] - 季军为《刺杀小说家2》 [8] - 《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其观众中24%看过《志愿军:存亡之战》,15%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 [9] - 《浪浪人生》和《毕正明的证明》出现连续多日票房逆跌 [8] 影视公司股价与国庆档关联 - 文化传媒指数在节后首个交易日下跌1.52% [1] - 华策影视股价跌幅高达13.56%,光线传媒跌幅达10.53% [1] - 果麦文化、博纳影业、横店影视、中国电影股价跌停 [1] - 股价领跌的影视公司多为国庆档影片出品方,如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出品《志愿军:浴血和平》,华策影视、中国电影出品《刺杀小说家2》,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在《浪浪人生》出品阵容中 [7]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35岁以上购票用户占比在今年国庆档首次超过五成 [10] - 青少年群体购票占比大幅下跌至2.6% [10] - 95后游客在国庆假期预订人次占比达到近四分之一 [12] - 国内目的地民俗体验、旅拍等订单量同比增长78%,出境目的地跳伞、海钓等订单量同比增长30% [12] 电影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 行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电影+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12][15] - 光线传媒2025年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0.03%,较上年同期增长32.67个百分点 [17] - 光线传媒的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IP展开,覆盖超过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并已组建团队开发3A游戏 [17] - 金逸影视自研饮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8%,轻食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178% [17] - 《狂飙》带动江门在2023年"五一"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 [13] -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新疆阿勒泰地区部分县接待游客267.87万人次,同比增长80.65%,旅游收入22.14亿元,同比增长93.19% [13] 未来市场展望与内容供给 - 在国庆档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正式超越2024年全年 [2] - 预计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第四季度将上映《疯狂动物城2》和《阿凡达:火与烬》等大片 [2] - 已定档国产影片包括《即兴谋杀》、《无名之辈:意义非凡》、《匿杀》等,进口影片包括《创:战神》等 [18]
影视股集体下挫,翻倍牛股连续20CM跌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0:06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0日开盘后主要股指走弱,创业板指下跌逾1%,沪指跌0.50%,深成指跌0.76% [1] - 贵金属、半导体芯片、有色金属等板块领跌,沪深京三市近4000只个股下跌 [1] - 文化传媒指数下跌超1%,影视股延续跌势 [1]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果麦文化股价为48.96元,单日下跌12.24元,跌幅达20.00%,连续20CM跌停 [1][2][3] - 截至10月9日收盘,果麦文化年内涨幅仍超过100% [3] - 万润科技股价下跌超9%,横店影视跌超6%,博纳影业、中国电影持续下跌 [1][3] 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概况 - 国庆档总票房为18.35亿元,同比下降13%,较2024年国庆档减少2.7亿元,规模为近五年倒数第二 [5] - 档期内观影总人次5007.9万,同比下降4%,场均人次13.7,同比下降15% [6] - 平均票价下调至36.6元,为近五年最低,部分影片单日票价环比降幅超9% [6] - 档期内无影片票房过5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 [6] 重点影片市场表现 - 果麦文化参与出品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仅7500多万元,位居国庆档第8名,低于市场预期 [4][5] - 国庆档票房前五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0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6] - 截至10月9日,《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票房4.88亿元,其主出品方中国电影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13%至17.17亿元,净亏损1.1亿元 [16]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仅13.4%,创历史新低,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提升至近44% [15]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其他娱乐方式消费增长强劲 [21] - 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线上大屏端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3%,其中动漫观看时长增长76% [21] 行业应对与转型 - 万达电影联合游戏IP《恋与深空》在影院打造新场景,国庆期间超百万游戏玩家参与相关活动 [23] - 中国电影探索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新模式,推动话剧、音乐会、体育赛事等内容进影院 [24] - 行业对项目投资趋于谨慎,成本控制加强,电影项目融资难度加剧 [20][25]
影视股集体下挫,翻倍牛股连续20CM跌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10日开盘后主要股指走弱,创业板指下挫跌逾1%,沪指跌0.50%,深成指跌0.76% [1] - 贵金属、半导体芯片、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近4000只 [1] - 文化传媒指数下跌超1%,影视股延续跌势,果麦文化连续20CM跌停,万润科技跌超9%,横店影视跌超6% [1][3]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果麦文化股价为48.96元,单日下跌12.24元,跌幅达20.00%,遭遇连续20CM跌停 [1][2][3] - 果麦文化年内涨幅曾超100%,但近期股价从52周高点97.50元大幅回落 [2] - 其他影视公司股价普遍下挫,万润科技跌6.80%,横店影视跌4.78%,博纳影业跌2.92% [3] 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同比下降13%,较2024年减少2.7亿元,规模为近五年倒数第二 [5] - 国庆档观影总人次5007.9万,同比下降4%,场均人次13.7,同比下降15% [5] - 平均票价下调至36.6元,为近5年最低,但降价未能有效带动观影人次增长 [5] - 档期内无影片票房过5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 [5] 重点影片票房与影响 - 果麦文化参与出品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仅7500多万元,位居国庆档第8名,低于市场预期 [4][5] - 国庆档票房冠军《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票房4.88亿元,其主出品方中国电影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13%至17.17亿元,净亏损1.1亿元 [6][11] - 光线传媒作为第二出品方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7471万元,存在亏损压力 [11] - 暑期档大片《酱园弄·悬案》票房仅3.75亿元,导致出品方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11][12]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仅13.4%,创历史新低,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提升至近44% [10] - 电影市场遇冷,第二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34.73%,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均明显回落 [11] - 其他娱乐方式增长强劲,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总花费8090.06亿元,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 [14] 公司战略调整与行业转型 - 万达电影联合游戏IP《恋与深空》在影院打造新场景,国庆期间超百万游戏玩家参与活动 [15] - 中国电影探索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新模式,推动话剧、音乐会等内容进影院 [15] - 电影项目融资难度加剧,业内对项目投资趋于谨慎,成本控制加强 [12][15] - 行业面临转型压力,需破解关键难点,使电影制作与旅游、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