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正明的证明》
搜索文档
游云南,看电影!国庆档电影消费券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18 11:33
行业政策与活动 - 云南省电影局联合银联云闪付、猫眼电影、淘票票及云南省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共同发起"乐享云南·光影筑梦"国庆特别活动 [1] - 活动通过发放政府补贴的观影消费券,让观众在全省任意影院、任意场次享受超值观影体验 [1] 电影市场展望 -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国庆档电影类型多元、题材丰富,或将再创票房新高 [1] - 除新上映影片外,《山河为证》《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仍保持强劲排片,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1] 国庆档影片片单 - 热血燃情类型影片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风林火山》《红孩儿:火焰山之王》 [1] - 合家欢首选类型影片包括《熊猫计划2》《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2] - 悬疑烧脑类型影片包括《毕正明的证明》《刺杀小说家2》 [2] - 科幻冒险类型影片包括《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极限城市》 [2] - 现实题材影片包括《浪浪人生》《震耳欲聋》《疯狂电脑城》 [2]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2025年电影国庆档:多元类型传递主流价值 “电影+”延伸产业边界
新华网· 2025-10-10 19:31
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至8日)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1] - 票房前五位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 [1] - 在国庆档有力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超越去年全年 [14] 主旋律影片市场表现 - 《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系列收官之作,凭借前作积累的观众基础和口碑持续领跑国庆档票房 [4] - 《731》以侵华日军细菌战实验为题材,上映首日排片27.5万场,3天破10亿票房,刷新中国影史9月档纪录 [4] - 《731》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35.9%,远高于其他国庆档影片,带动今年国庆档大盘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达到23.7%,较去年同期的21.4%有所提升 [4] 现实题材影片市场反馈 - 《震耳欲聋》以“聋人反诈”稀缺题材引发破圈效应,豆瓣开分7.6随后稳定在7.5,在国庆档新片中口碑位列第一 [6] - 《毕正明的证明》以“小偷”视角切入90年代社会转型期,尽管口碑扎实,但票房表现与艺术价值存在落差 [6] - 家庭喜剧《浪浪人生》以海边小镇的家族群像成为档期“合家欢”首选,展现现实题材类型化创作的市场潜力 [6] 奇幻与动画电影的技术与内容探索 - 《刺杀小说家2》以3000个视效镜头构建奇幻宇宙,特效厅场次表现强势,显示出中国电影视效技术的持续进步 [11] - 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以历史题材为基底,通过震撼战争场面与严谨史实细节,展现传统文化IP与现代动画技术的融合潜力 [11] “电影+”新业态与产业延伸 - “电影+文旅”模式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攀升,《志愿军:浴血和平》吸引观众走进江西横峰影视基地,假期日均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达50%以上 [13] - 《刺杀小说家2》带火重庆,假期前3天就接待游客565万人次 [13] - “票根经济”成为连接多元消费的核心纽带,例如在浙江湖州,观众凭电影票根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专属折扣等优惠,活动覆盖全区91家商圈、餐饮店铺和7家影院 [13] - 内蒙古实现主要院线的电影票与多个景区、剧院门票以及足球联赛票根的互认互惠 [13]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推动与文旅、零售的跨界融合 [13][14]
平均票价近5年最低!爆款缺席电影国庆档遇冷,影视股集体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3:35
国庆档票房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票房总收入为18.35亿元,日均票房2.3亿元 [3] - 国庆档平均票价为36.64元,为近五年来首次降至40元以下 [3] - 与高峰期2019年国庆档的44.7亿元相比,今年票房下滑明显,仅高于2016年的15.9亿元和2022年的15亿元 [3] - 国庆档前7天票房为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8% [8] - 票房排名前三影片合计票房贡献为60%,为2016年以来最低,档期冠军票房贡献仅有25% [6] 国庆档影片具体表现 - 国庆档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档期票房为4.5亿元 [6] - 亚军为老片《731》,票房为3.45亿元,季军为《刺杀小说家2》 [6] - 《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其观众中24%看过系列前作《志愿军:存亡之战》,15%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 [7] - 《浪浪人生》和《毕正明的证明》等影片出现连续多日的票房逆跌现象 [6] 影视公司股价与项目关联 - 国庆档后首个交易日,文化传媒指数下跌1.52% [1] - 华策影视股价跌幅达13.56%,光线传媒跌幅达10.53%,中国电影、博纳影业、横店影视等多只个股跌停 [1] - 股价跌幅较高的公司与国庆档影片出品方高度重合,例如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出品《志愿军:浴血和平》,华策影视出品《刺杀小说家2》,光线传媒参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5]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国庆档购票用户出现"大龄化"趋势,35岁以上用户占比首次超过五成 [8] - 青少年群体购票占比大幅下跌至2.6% [8] - 年轻消费群体(95后)在国庆假期文旅市场中的预订人次占比达到近四分之一 [10] 电影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 行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电影+文旅"等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10][13] - 国家层面启动"跟着电影去旅游"等活动,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10] - 热门影视剧如《狂飙》带动江门在2023年"五一"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 [11] -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新疆阿勒泰地区部分县市接待游客267.87万人次,同比增长80.65%,旅游收入22.14亿元,同比增长93.19% [11] 公司业务多元化案例 - 光线传媒2025年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0.03%,较上年同期增长32.67个百分点 [15] - 光线传媒的IP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展开,覆盖超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并已组建团队开发3A游戏 [15] - 金逸影视自研网红特调饮品,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8%,新增轻食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178% [15] 行业未来展望 - 分析师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将有多部大片上映,包括《疯狂动物城2》和《阿凡达:火与烬》等,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 [1][16] - 已定档的国产影片包括《即兴谋杀》、《无名之辈:意义非凡》等,进口影片包括《创:战神》等 [16] - 优质内容供给仍被视为提振观影需求的关键要素 [16]
年轻人不爱看电影了?国庆档总票房不到2019年的一半,影视股集体大跌,分析师:一部破圈的都没!文旅火了,“95后”游客占近1/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2:15
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国庆档票房总收入为18.35亿元,日均票房2.3亿元 [4] - 平均票价为36.64元,为近五年来首次降至40元以下 [4] - 与高峰期2019年的44.7亿元相比,票房下滑明显,仅高于2016年的15.9亿元和2022年的15亿元 [4] - 票房排名前三影片合计票房贡献为60%,为2016年以来最低,档期冠军票房贡献仅有25% [8] - 国庆档前7天票房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8% [10] 国庆档影片具体排名与表现 - 档期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为4.5亿元 [8] - 亚军为老片《731》,票房为3.45亿元 [8] - 季军为《刺杀小说家2》 [8] - 《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其观众中24%看过《志愿军:存亡之战》,15%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 [9] - 《浪浪人生》和《毕正明的证明》出现连续多日票房逆跌 [8] 影视公司股价与国庆档关联 - 文化传媒指数在节后首个交易日下跌1.52% [1] - 华策影视股价跌幅高达13.56%,光线传媒跌幅达10.53% [1] - 果麦文化、博纳影业、横店影视、中国电影股价跌停 [1] - 股价领跌的影视公司多为国庆档影片出品方,如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出品《志愿军:浴血和平》,华策影视、中国电影出品《刺杀小说家2》,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在《浪浪人生》出品阵容中 [7]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35岁以上购票用户占比在今年国庆档首次超过五成 [10] - 青少年群体购票占比大幅下跌至2.6% [10] - 95后游客在国庆假期预订人次占比达到近四分之一 [12] - 国内目的地民俗体验、旅拍等订单量同比增长78%,出境目的地跳伞、海钓等订单量同比增长30% [12] 电影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 行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电影+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12][15] - 光线传媒2025年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0.03%,较上年同期增长32.67个百分点 [17] - 光线传媒的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IP展开,覆盖超过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并已组建团队开发3A游戏 [17] - 金逸影视自研饮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8%,轻食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178% [17] - 《狂飙》带动江门在2023年"五一"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 [13] -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新疆阿勒泰地区部分县接待游客267.87万人次,同比增长80.65%,旅游收入22.14亿元,同比增长93.19% [13] 未来市场展望与内容供给 - 在国庆档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正式超越2024年全年 [2] - 预计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第四季度将上映《疯狂动物城2》和《阿凡达:火与烬》等大片 [2] - 已定档国产影片包括《即兴谋杀》、《无名之辈:意义非凡》、《匿杀》等,进口影片包括《创:战神》等 [18]
2025国庆档总票房18.35亿 刚需类型刺激观影
北京商报· 2025-10-10 00:14
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放映场次为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 [1] - 档期内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8.93% [1] 票价与市场趋势 - 国庆档平均票价为36.64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75元,同比下降9.28%,是近五年来首次跌至40元以下 [1][2] - 日均票房为2.3亿元,票价下降得益于多部新片官宣下调最低结算票价,降低了观影门槛 [2] - 老片凭借下沉市场优势反超新片,《731》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35.9%,下沉市场优势明显 [1] 影片类型与口碑效应 - 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动画以及犯罪剧情等多种题材 [1] - 系列影片受众稳定,"想看"转化率高,口碑发酵和刚需类型推动票房逆跌 [1] - 犯罪剧情片《毕正明的证明》凭借优异口碑,率先实现单日票房逆跌并连续5天保持,其灯塔AI票房预测已连续6日上涨,总票房有望冲击破亿元 [2] 城市票房与市场复苏 - 国庆档期间城市票房前十名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苏州、武汉、杭州、西安 [2] - 贵阳、保定、东莞、惠州等城市票房排名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2] - 在国庆档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正式超越去年全年,标志着电影市场进一步复苏 [2]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年四季度将有多部大片上映,包括《疯狂动物城2》以及《阿凡达:火与烬》,跨年档也越来越受观众喜爱 [2] - 行业认为全年总票房仍有望冲击500亿元,其实现取决于后续能否出现引爆观影热情的关键作品 [2][3] - 观众对于电影消费在内容和质量上有了更高要求,但市场基本盘依然稳固 [3]
7天票房仅17亿,国庆档「一败涂地」?
36氪· 2025-10-09 21:35
国庆档票房表现综述 -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仅为16.78亿元,仅略高于2016年水平,在近10年国庆档中表现仅优于受疫情影响的2022年和2016年 [4] - 档期内无影片票房突破5亿元,破亿影片仅有4部,头部影片缺失现象严重 [4][6] - 年度总票房截至国庆档后已达到437亿元,超过2024年同期的425亿元 [21] 重点影片市场表现分析 - 《志愿军:浴血和平》为档期票房冠军,档期内票房4.13亿元,总票房预计从最初9亿元下调至6亿元左右 [5][6] - 《731》作为已上映半月有余的影片,意外成为档期亚军,档期内收获票房3.23亿元,国庆档7天砍下3亿+票房 [5][16] - 《刺杀小说家2》档期内票房2.73亿元,预计总票房不足5亿元,对比其制片和宣发成本将面临亏损 [5][6] - 《震耳欲聋》虽豆瓣评分高达7.5分为档期最高,但票房仅1.6亿元,预计总票房2.5亿元,但因其成本控制得当,可能是档期内唯一盈利影片 [5][20][21] 影片内容与口碑分析 - 《风林火山》集结金城武、刘青云等大咖,但因导演个人风格过于突出,导致影片过于抽象,未能吸引大众观众 [9][11] - 《毕正明的证明》豆瓣评分7.4,口碑良好但因主演过于“小众”,排片持续走低,大部分影院仅排清晨场和午夜场,票房不足5000万 [11][14] - 《浪浪人生》《刺杀小说家2》《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口碑不佳,豆瓣评分分别为6.4、6.2,未能达到观众预期 [15] - 《刺杀小说家2》在视效层面进步有限,剧本出现全面垮塌,未能延续前作表现 [15] 观众结构与市场趋势 - 《731》在四线城市贡献占比高达22.2%,下沉优势突出,其40岁+观众成为观影主力军,属于非网络依赖型的沉默客群 [18][20] - 四五线城市观众重要性凸显,反映出主流电影创作与宣发可能未能真正尊重该部分观众的兴趣 [7][17] - 国庆档次日票房很少对前一日实现反超,10月8日作为档期最后一天预计票房仅1.2亿元左右,档期后劲不足 [21] 行业反思与未来展望 - 国庆档片海战术对中小成本电影和腰部影片并不友好,行业需在题材、类型、手法、演员阵容等层面思考是否吸引目标观众 [9][21] - 需反思电影票价是否过高导致观众对性价比不满意,以及宣发手段能否更有效地触及目标人群 [21] - 《疯狂动物城2》定档11月26日,《阿凡达3》预计12月中旬上映,两者均具备10亿+票房体量,或能助推年度总票房冲击500亿元目标 [22]
被留在原地的大银幕:2025国庆档情绪断层
36氪· 2025-10-09 20:41
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 - 国庆八天总票房为18.35亿元,与2015年7天18.62亿元的票房水平接近 [1] - 档期内有五部影片票房过亿,平均票价为35.8元,观影人次超过5000万 [1] - 与2019年国庆档超过1亿的观影人次相比,2025年观影人次缩减至五千万出头,下降幅度显著,几乎腰斩 [17] 主要影片市场表现 - 《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为4.88亿元,场均人次16人,平均票价38.4元 [21] - 《刺杀小说家2》票房为3.00亿元,场均人次13人,平均票价39.3元 [21] - 《浪浪人生》票房为2.43亿元,场均人次14人,平均票价37.7元 [21] - 《震耳欲聋》票房为1.78亿元,场均人次16人,平均票价35.6元 [21] 主旋律电影面临的挑战 - 抗美援朝题材因高频出现导致观众情绪耐受度明显下降,叙事情绪被反复消耗 [8] - 主旋律创作需要改变叙事模式,例如《南京照相馆》和《731》凭借个体视角等创新方式合计拿下近五十亿票房 [8] - 观众不再单纯为“正确”买单,需要的是能被打动的理由,传统的民族主义叙事面临挑战 [10] 工业化大制作的内容困境 - 《刺杀小说家2》虽拥有顶级视觉特效,但存在人物动机模糊、情感线失焦、世界观复杂难以自洽等问题 [11][13] - 行业过度将“工业化”理解为技术升级,而非叙事能力的制度化,导致电影失去灵魂 [13] - 在短视频和AIGC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奇观的稀缺性被稀释,影片需重建叙事信念而非堆砌特效 [16] 节假日消费趋势与电影行业冲击 - 假期消费重心转向旅行、餐饮、即时分享,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全国出行人次创下新高 [5][17] - 社交媒体加速了注意力分流,电影难以成为社交话题,缺乏“集体发声”的氛围 [19] - 电影在大型节日中不再是叙事核心,而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观众消费心态彻底改变 [5] 行业整体反思与未来方向 - 行业存在三重断裂:主旋律情绪模式减退、工业化内容逻辑失衡、节日消费注意力转移 [20] - 创作者存在“完成任务”或“自嗨”的离地创作现象,导致与普通观众真情实感脱节 [20] - 未来能吸引观众重新投入的并非最大规模的制作,而是最真诚的故事 [23]
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近44%
搜狐财经· 2025-10-09 20:21
国庆档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为18.35亿元,日均票房为2.3亿元 [1] - 档期平均票价为36.64元,为近五年首次下跌至40元以下 [1] - 档期首日票房为3.2亿元,近十年中仅高于2016年和2022年 [1] - 购票用户中35岁以上用户占比首次超过五成,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近44% [1] - 人均观影次数为1.14次,与去年持平,单均购票张数为1.92张,较去年小幅增长 [1] - 多人观影占比为17.6%,较去年增加1.3% [1] 头部影片竞争格局 - 档期票房冠军《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为4.50亿元,亚军《731》票房为3.45亿元,季军《刺杀小说家2》票房为2.95亿元 [4][18] - 票房排名前三影片合计票房贡献率为60%,为2016年以来最低,档期冠军票房贡献率仅为25% [4] - 《志愿军:浴血和平》系列用户留存稳定,其中24%和15%的观众分别看过该系列前作 [10] - 《刺杀小说家2》在同期新片中IMAX厅、杜比厅票房产出第一 [16] 影片类型与受众分析 - 《志愿军:浴血和平》与《风林火山》受众稳定偏男性且更偏年长,《毕正明的证明》与《震耳欲聋》男性用户占比持续增加 [7] - 《731》在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近六成,下沉优势明显,《风林火山》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强烈偏向一线城市 [7] - 《浪浪人生》作为档期唯一喜剧片,凭借类型优势及契合下沉市场的内容,票房走势稳中有升 [16] - 《毕正明的证明》豆瓣开分7.6分,为档期新片中口碑最佳,男性用户持续入场且连续五天票房逆跌 [16] 区域市场与影院表现 - 城市票房排名Top10变化不大,上海和北京稳居前两位,上海票房产出领先优势明显 [18] - 常德位列流入城市票房产出第一位,珠海流出率最高 [18] - 全国有10家影城在国庆档期间票房突破百万元,武商梦时代摩尔影城(IMAX激光店)票房产出位列第一 [19]
2025国庆档总票房18.35亿,刚需类型刺激观影
北京商报· 2025-10-09 15:29
2025年国庆档票房总体表现 -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1] - 总场次为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 [1] - 平均票价为36.64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75元,同比下降9.28%,是近五年首次跌至40元以下 [1][4]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8.93% [1] - 日均票房为2.3亿元 [4] 国庆档重点影片表现 - 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0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1] - 《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国庆档票房 [4] - 《731》在档期次日单日票房反超至第二名,其表现超出预期,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35.9% [4] - 系列影片受众稳定且“想看”转化率高,口碑发酵推动票房逆跌 [4] - 犯罪剧情片《毕正明的证明》凭借优异口碑率先实现单日票房逆跌,并连续5天保持趋势,灯塔AI预测其总票房有望冲击破亿元 [4] 电影市场趋势与特点 - 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动画以及犯罪剧情等多种题材 [4] - 老片凭借下沉市场优势反超新片 [4] - 多部国庆档新片官宣下调最低结算票价,降低了观影门槛 [4] - 观众对于电影消费在内容和质量上有了更高要求 [5] 城市票房与市场展望 - 国庆档票房前十名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苏州、武汉、杭州、西安 [5] - 贵阳、保定、东莞、惠州等城市票房排名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5] - 在国庆档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正式超越去年全年,标志着市场进一步复苏 [5] - 四季度将上映《疯狂动物城2》及《阿凡达:火与烬》等大片,叠加跨年档,全年总票房仍有望冲击500亿元 [5] - 年度500亿元票房的实现将取决于后续能否出现引爆观影热情的关键作品 [5]
中国内地电影国庆档票房18.3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3:16
国庆档票房总体表现 - 2025年中国内地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总票房为18.35亿元人民币,观影总人次为5007万 [1] - 档期内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8.93% [1] - 平均票价为36.6元,为近五年最低 [1] 头部影片票房排名 - 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0亿元、《731》3.44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1] - 档期内共有5部影片票房突破亿元,数量与过去两年国庆档持平 [1] - 《志愿军:浴血和平》连续多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这也是“志愿军”系列第二次取得国庆档票房冠军 [1] 影片类型与市场特点 - 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动画以及犯罪剧情等多种题材 [1] - 丰富的影片类型被认为可满足成人、家庭及儿童等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 [1] - 两部IP续作《志愿军:浴血和平》和《刺杀小说家2》成为今年国庆档新片票房主力 [1] 影片后续表现与口碑 - 犯罪剧情片《毕正明的证明》凭借上佳口碑,在档期内率先实现单日票房逆跌,并连续5天保持这一趋势 [2] - 10月4日新上映的《震耳欲聋》进入档期票房前五名,豆瓣评分为7.5分 [2] - 上述两部影片被认为在节后有望持续发挥口碑优势,进一步吸引观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