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衍生品
icon
搜索文档
《哪吒2》卖了154亿,影院、片方为什么还在哭穷?
36氪· 2025-07-03 08:14
电影票房分账现状 - 《哪吒2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达15446亿元但片方实际仅分得5502亿元占比356% [18][21] - 中国电影分账结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5%)+特别营业税(33%)先行扣除剩余分账票房中影院/院线拿≤57%制片/发行方≥43% [21][22] - 实际分账比例低于国际水平北美片方通常分60%欧洲55%-65%韩国印度约60% [26] 行业利益博弈历史 - 2012年五大制片公司联合要求分账比例从43%提至45%引发院线联合抵制最终妥协收场 [28][29][30][33][34] - 当前行业困境下制片方提高分账诉求遭遇舆论两极分化部分观点认为影院经营压力更大 [37][38][40] 影院经营困境 - 上海某影院投资人透露单月保本线70-80万实际收入仅40万头部影院票房从2015年1500万腰斩至当前水平 [50][51] - 北美影院通过独家放映权+高毛利衍生品(占收入30%-40%)弥补低分成国内影院缺乏类似盈利模式 [43][44][47][49] 行业转型方向 - 发展IP衍生品:北美案例显示《狮子王》衍生品收入20亿美元超票房27倍迪士尼环球非票业务占比达60% [61][62] - 影院功能创新:尝试赛事直播等新场景2024巴黎奥运会期间部分影院已开展直播业务 [64][65] - 动态分账机制:北美首周片方分60%后续逐步降低至50%以下建议根据放映阶段调整分成比例 [68] 市场整体趋势 -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同比下滑22%行业面临蛋糕缩水困境 [56] - 优质内容仍具号召力《哪吒2》观影人次创纪录证明观众愿为好内容付费 [77][78]
行业点评报告:看好电影衍生品市场,光线、果麦等相关营收或高增
浙商证券· 2025-06-17 11: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电影市场规模非票收入发展将逐步加快,电影衍生品收入或为非票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 - 光线传媒等龙头公司电影及其他文娱衍生品销售额展望乐观,“哪吒”系列衍生品开发已实现数百亿元销售额,预计最后实现上千亿元销售额 [1] - 若实现上述情形,带来的市值增量在 750 - 2000 亿元,中性假设下为 1313 亿元 [2][3] - 重点推荐电影衍生品龙头光线传媒,同时建议关注果麦文化、上海电影、万达电影等其他重点影视、动画公司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光线传媒《哪吒》IP 授权业务销售额及市值增量测算 - 假设 1000 亿元销售额对应相关公司 500 亿元营收,正版电影衍生品营收基于出厂价,假设出厂价为零售价的 50% [2] - 保守将电影衍生品的 IP 分成比例假设为 5% - 10%,参考卡游招股说明书,其 IP 授权费用占营收比为 5.8% [2] - 参考卡泡泡玛特、布鲁克、万代南梦宫的估值,假设估值水平为 30 - 40 倍 P/E,假设 IP 授权的成本(不包括前期开发)可忽略不计,由“销售额×分成比例×估值”公式估算市值 [3]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市值(亿元)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9992.HK | 泡泡玛特* | 3378 | 59 | 42 | | 0325.HK | 布鲁可* | 383 | 40 | 27 | | 7832.JP | 万代南梦宫** | 1551 | 29 | 28 | [6] 光线传媒《哪吒》IP 授权业务敏感性分析 | 预估销售额(亿元) | 预估营收(亿元) | 预估利润率 | 市盈率假设 | 预估市值增量(亿元) | | --- | --- | --- | --- | --- | | 1000 | 500 | 5.0% | 30 | 750 | | | | 5.0% | 35 | 875 | | | | 5.0% | 40 | 1000 | | 1000 | 500 | 7.5% | 30 | 1125 | | | | 7.5% | 35 | 1313 | | | | 7.5% | 40 | 1500 | | 1000 | 500 | 10.0% | 30 | 1500 | | | | 10.0% | 35 | 1750 | | | | 10.0% | 40 | 2000 | [6]
“票房100元片方只能拿33元”!王长田透露《哪吒》赚钱新秘诀:“靠这一产品预计实现千亿元销售额”!光线传媒涨停,市值暴增百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17 09:02
公司表现 - 光线传媒股价单日涨幅达19.98%,总市值达648.33亿元,单日市值增长超100亿元 [1] - 《哪吒2》全球票房接近159亿元,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5,距离第4名《泰坦尼克号》仅差4亿元 [11] - 《哪吒2》国内票房为154.39亿元,片方可分账约51亿元 [17] - 《哪吒2》海外票房预计超1亿美元,创近20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新高 [1][9] 行业趋势 - 电影行业需减少产量,从高峰时上千部降至五六百部,提高影片质量和必看性 [8] - 电影行业利益分配不合理,制片方仅分得33%票房收入,需向制片方倾斜更多利益 [8] - 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占比超90%,远高于美国的30%,合理水平应降至50% [8] - 电影应作为IP开发"火车头",降低对票房依赖,《哪吒》系列衍生品销售额已达几百亿元,未来或达上千亿元 [9] 电影制作与发行 - 《哪吒2》由可可豆动画、光线传媒等出品,中文版已覆盖亚洲、北美等地,英文配音版将二次发行 [3] - 《哪吒2》已第四次密钥延期,上映期延长至6月30日 [17] - 电影《卧虎藏龙》保持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纪录2.13亿美元 [9]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或超千亿?
证券时报· 2025-06-15 16:12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哪吒2》目前总票房约为158.99亿元,其中,海外票房3.96亿元。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哪吒2》位居第五。 6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衍生品销 售额预计将超过千亿元,"海外票房未来有望超过1亿美元,虽然还不是很高,但已是20年来最高"。 此前,中国电影出海冠军是《卧虎藏龙》,这部影片全球票房约2.13亿美元,其中,北美票房1.28亿美元。 王长田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哪吒2》系列衍生品开发商、生产商和销售商获得了很大的市场红利,有可能已实现了几百亿元的正版销售额,"比如,我们 授权的一个产品门类大概会带来上百亿元的销售额"。 "现在有人推测,《哪吒2》带来的整个经济增量会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王长田说。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 ...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或超千亿?
证券时报· 2025-06-15 16:12
《哪吒2》票房与衍生品表现 -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预计超千亿元 授权单个产品门类带来上百亿元销售额 [1][5] - 公司预测海外票房有望突破1亿美元 当前海外票房达3.96亿元 为近20年中国电影出海最高纪录 [1][2] - 影片总票房158.99亿元 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 此前中国电影出海冠军《卧虎藏龙》全球票房2.13亿美元 [2][3] - 推测影片带动整体经济增量或超2000亿元 [6] 中国电影行业现存问题 - 行业存在系统性产能过剩 大量电影缺乏观众需求与竞争力 需减少产量并提升内容必看性 [7] - 电影题材类型、表现形式及成本控制需全面改革 当前制片成本上升过快 生产机制亟待优化 [8] - 票房分账比例不合理 100元票房中制片方仅获33元 难以维持行业投入 风险过度集中于制片端 [8] - 行业收入结构失衡 票房依赖率高达95% 理想状态应降至50% 需强化IP衍生品开发以降低单一收入风险 [8] (注:文档4、9-11为版权声明或无关内容 已跳过)
哪吒,千亿!
新华网财经· 2025-06-15 14:48
《哪吒2》的经济影响与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或已带来超2000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 [1][3] - 预计衍生品销售额将超千亿元 目前已实现几百亿元正版销售额 [1][3] - 海外票房预计超1亿美元 有望成为20年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最高水平 [3][4] - 截至6月15日全球总票房超158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影史第五名 [5]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与挑战 - 目前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为《卧虎藏龙》 达2 13亿美元 [4] - 电影行业分账比例对制片方不利 100元票房中制片方仅获约33元 [7] -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影响力和市场需求下降 需重新定位行业规模与品质 [7] - 电影成本上升过快 市场无法消化 需改革生产机制与利益分配格局 [7] 行业改革与发展建议 - 呼吁调整票房分账机制 向制片方倾斜利益以维持行业投入 [1][7] - 建议降低票房依赖 以电影为IP龙头开发衍生品 [7] - 需加强IP保护 重新定位电影在产业链中的功能 [7]
哪吒,千亿!
新华网财经· 2025-06-15 14:48
在6月15日举行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哪吒》系列影片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 长田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或已带来超2000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预计 衍生品销售额将超千亿元,未来海外票房有望超过1亿美元。他同时呼吁,重新调整利益分配关 系,让制片方得到更多的利益。 谈《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将超千亿,海外票房将超1亿美元 上证报记者 杨翔菲 摄 作为《哪吒》系列影片出品方,王长田认为,中国电影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会产生《哪吒》这样的 产品,但是它是个个例。 王长田表示:"中国影片出海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目前,中国产品和服务在全球逐渐打开市场, 国外观众有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这为中国电影出海带来了机会。" "我们预计最终《哪吒2》的海外票房会超过1亿美元。这已经是20年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的最高水 平。"王长田说。 目前,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为2000年上映的《卧虎藏龙》,其海外票房达2.13亿美元。 截至6月1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总票房已超15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影史第五名。 谈电影:呼吁调整票房分账机制,中国电影需要重新出发 王长田认为,目前中国电影行业的 ...
影视一季报|《哪吒2》爆火强势带动电影行业回暖 万达电影、光线传媒业绩创上市新高
新浪证券· 2025-05-29 13:4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243.86亿元,同比增长49.1%,观影总人次5.2亿,国产影片票房占比97.05% [1][2] - 春节档票房95.1亿元创纪录,同比增长18.64%,观影人次1.87亿同比增长14.5% [2] - 1-4月票房呈现断崖式波动:1月63.7亿元、2月160.92亿元、3月19.25亿元、4月11.98亿元 [1] 院线公司业绩 - 万达电影一季度票房34.2亿元(+44.9%),观影人次6397.9万(+32.7%),营收47.09亿元(+23.23%),净利润8.3亿元(+154.72%) [2][4] - 横店影视票房8.86亿元(+55.17%),营收11.72亿元(+39.15%),净利润3.43亿元(+56.77%) [2][5] - 5家院线公司合计营收69.66亿元(+27.16%),净利润14.15亿元(+129.17%) [4] 影视制作公司分化 - 光线传媒营收29.75亿元(+177.87%),净利润20.16亿元(+374.79%),主要受益于《哪吒2》全球票房158.68亿元(内地154.14亿元) [9][10] - 中国电影营收9.94亿元(-3.13%),亏损1.41亿元,主投影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6.89亿元不及预期 [8] - 博纳影业营收5.25亿元(+19.13%),亏损9.55亿元,《蛟龙行动》票房仅3.79亿元撤档 [8][9] 重点影片表现 - 《哪吒2》上映7天票房48.4亿元,为光线传媒贡献9.5-10.1亿元收入,密钥延期至6月30日 [10][11] - 万达电影《唐探1900》票房36.03亿元,"唐探"系列累计票房突破123亿元 [4] - 横店影视《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15亿元,光线传媒《独一无二》累计票房仅1632万元 [5][15] 未来项目储备 - 万达电影暑期档将上映《恶意》《聊斋:兰若寺》《长安的荔枝》等6部新片 [4] - 光线传媒储备《东极岛》《三国的星空》等10部真人/动画电影 [15]
哪吒周边卖疯了
投资界· 2025-02-13 16:58
电影票房与衍生品市场表现 - 《哪吒2》电影票房突破86亿,观影人次达1.62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 [3] - 电影衍生品销售火爆,卡游、泡泡玛特等合作方一周内销售额突破1亿元,泡泡玛特单场直播预售额近4000万元 [5] - 衍生品稀缺导致二手市场价格飙升,隐藏款盲盒价格翻十倍至697元,导演签名卡牌被炒至10万元 [6] 衍生品开发与供应链 - 《哪吒2》衍生品开发周期长达1年半,与电影同步上市,但备货量仍不足,部分产品发货排至8月 [5] - 卡牌类衍生品生产周期较短(20-30天),而盲盒开发周期需6-8个月,导致补货速度差异 [9] - 衍生品分为"重周边"(手办、玩具)和"轻周边"(卡牌、挂件),前者开发周期长,后者同质化严重 [9] 产品设计与市场策略 - 泡泡玛特以"还原"电影人物和故事为核心设计思路,重点推出哪吒和敖丙组合周边 [8] - 配角如敖光、石矶娘娘的衍生品同样热销,敖光手办众筹售价368元,成为最火爆单品 [8] - 衍生品销售结合国漫崛起话题,主播以"支持国漫"为话术刺激消费情绪 [6] 行业合作与授权模式 - 《哪吒2》合作方包括集卡社、泡泡玛特、卡游、万代南梦宫等头部企业,授权期限通常为12个月 [11] - 卡牌类衍生品版权费占比约5%-7%,按10亿销售额估算版权费支出约5000万元 [11] - 国内电影衍生品收入占比不足10%,远低于欧美日市场(衍生品收入占比60%-70%) [12] 市场机会与挑战 - 科幻和动画类影片IP在衍生品开发上更具优势,如《流浪地球2》的科技感产品与《哪吒2》的角色形象 [8] - 盗版问题严重,部分热门角色因官方授权周边不足催生大量低价盗版产品 [9] - 衍生品销售窗口依赖电影热度,商家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抓住机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