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目标风险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的“避风港”在哪里:三大策略让你的资产更安全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7-12 19:12
投资避风港理论 - 提出"避风港"理论,旨在通过特定策略降低投资组合风险或提升收益,与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风险收益成正比的观点形成对比[3][4] - 价值投资策略如低波动、价值、红利指数在A股长期回报跑赢大盘,且在市场下跌时跌幅更小(如2018年A股整体下跌36%,红利低波动指数仅下跌25%)[5][6][7][9] - 避风港策略核心目标是在市场大幅波动(如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初期)时保持组合稳健性[12][13] 三类避风港策略 分散配置+再平衡 - 采用目标风险策略,例如40%股票+60%债券配置,债券部分用于降低波动风险[15][16] - 再平衡机制通过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如股票大跌时增持、大涨时减持)提升收益并降低风险,被称为"免费午餐"[18][19] - 实际案例显示该策略在A股有效,如月薪宝组合在2025年7月股市上涨时通过再平衡加仓债券[20][44] 利用资产负相关性 - 代表策略为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综合配置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等资产,确保各类资产风险贡献均衡[21][22][23] - 该策略在A股通过ETF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若覆盖更多资产(如私募基金)可进一步提升效果[26][27][28] 杠铃策略 - 由塔勒布提出,主要用于应对黑天鹅事件,配置90%以上安全资产(如国债、存款)搭配少量高风险衍生品(如看跌期权、黄金杠杆)[29][32] - 类比"买余额宝利息购彩票"逻辑,但衍生品部分针对必然发生的市场极端波动,未发生时获取稳定收益,发生时获得超额收益[34][36][38][39] 策略比较与适用性 - 杠铃策略因涉及衍生品对投资者要求高,公募基金等受限制难以采用[42] - 目标风险策略和全天候策略普及度更高,前者已应用于月薪宝等组合,后者未来可通过基金组合实现[43][44][45] - 不同投资者对波动风险态度差异显著,如塔勒布和达里奥主张消除风险,而巴菲特接受短期波动以换取长期盈利增长[47][48][50] 书籍推广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投资类销量榜,被巴菲特誉为"价值连城的投资指南"[52][53][54]
FOF“中考”成绩亮眼 多资产配置升温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10
FOF产品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FOF整体平均收益为3.11% [1] - 进取型FOF表现突出,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工银养老2050Y分别收涨15.19%、14.88%、14.59% [2] - 领跑FOF普遍采用高弹性、主题驱动的资产配置策略,以被动指数基金为核心,兼顾QDII和商品类资产 [3] 绩优FOF资产配置特点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重仓被动指数产品,涵盖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华宝中证银行ETF、鹏华中证酒ETF等,并配置QDII如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及大宗商品类基金华安黄金ETF [2] - 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偏好被动指数策略,重点配置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同时覆盖QDII和商品类资产 [2] - 工银养老2050Y组合结构多元,涵盖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指数产品、固定收益类资产,体现均衡配置策略 [3] FOF新发市场动态 - 上半年共有31只FOF新产品面世,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首发规模达65.73亿元,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发行60.01亿元 [4] - 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FOF借鉴全球目标风险策略,融合智能风控与资产模型技术,由富达"目标日期基金之父"郑任远参与设计 [4] - 头部机构加快FOF布局节奏,外资公募将其视为打开中国养老金市场的重要抓手 [5] 多资产策略发展趋势 - FOF代表的"跨资产、跨周期、跨风格"配置理念在宏观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被市场广泛接受 [7] - FOF通过灵活调配权益、固收、商品、海外资产等工具分散风险,优化组合结构,提升风险调整后收益 [7] - 以养老、稳健、目标风险为定位的新产品相继亮相,多资产策略成为公募基金发展长期趋势 [7]
[5月16日]指数估值数据(多资产配置如何指数化:固收+指数来了;港股专题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5-16 21:26
市场走势 - 大盘微跌,整体波动不大,收盘仍维持5星评级 [1] - 沪深300微跌,小盘股上涨,与前两日大强小弱走势相反 [2][3] - 银行证券等金融股下跌,此前表现强势 [4] 港股财报表现 - 京东、腾讯、阿里等科技公司一季度业绩持续增长 [6] - 港股科技板块收入与盈利显著增长,财报更新后估值将降低 [7][8]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4.47,市净率2.0,股息率0.76% [14] 指数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2.97,市净率1.29,股息率3.32%,分位数55.17% [11] - H股指数市盈率13.37,市净率1.27,股息率3.19%,分位数75.86% [11] - 香港中小指数市盈率17.30,分位数95.40% [11]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23.49,市净率2.14,分位数14.56% [13] - 恒生消费指数市盈率17.69,市净率2.61,股息率3.05% [13] 资产配置策略 - 目标风险策略:恒定股债比例(如50:50、60:40),通过再平衡实现低买高卖 [18][20][22] -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股票比例随年龄增长降低(如100-年龄) [25][26] - 目标现金流收益率策略:基于股息率、债券利息等分配资产 [28][29] - 目标估值策略:股票估值越低配置比例越高,反之降低 [31][33] - 风险平价策略:均衡配置股票、债券、商品,使各类资产风险贡献相近 [36][37] 股债恒定比例指数 - 中证指数公司推出A500、现金流、红利低波等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 [15] - 底层资产采用指数化配置(如A500股票指数+国债债券指数),规则透明 [43][44] - 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但希望参与股票投资的投资者 [52] 债券市场数据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9%,近1年年化收益7.03%,最大回撤-3.50% [65]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7%,近1年年化收益15.54%,最大回撤-6.30% [65] - 中证短融指数到期收益率1.76%,近1年年化收益2.07%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