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相控阵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ST铖昌: 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10
证券代码:001270 证券简称:*ST铖昌 公告编号:2025-031 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一)业绩预告期间: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二)业绩预告情况: √扭亏为盈 同向上升 同向下降 项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盈利:4,800 万元–6,600 万元 亏损:-2,428.27 净利润 比上年同期增长:297.67 %-371.80% 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盈利:4,500 万元–6,300 万元 亏损:-3,369.77 净利润 比上年同期增长:233.54 %-286.96% 万元 亏损:-0.1193 元/ 基本每股收益 盈利:0.2500 元/股–0.3500 元/股 股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况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三、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基于上半年的坚实基础和下半年的周密部署,公司正推动全年经营规模的持 续扩大,并致力于实现盈利高水平,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圆满达成。 四、其他相关说明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主要技术对比、政策汇总、市场规模、下游需求结构及未来前景展望: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4 09:40
行业概述 - 超声波无损检测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分析材料内部缺陷,适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 [3] - 主要技术包括脉冲反射法、相控阵超声检测(PAUT)、衍射时差法(TOFD)等,其中PAUT因数字化趋势成为主流技术 [5][6] - 检测设备涵盖超声检测仪器、换能器、扫查装置及数据分析软件,设备通用性强但配件需定制化 [3]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超声波无损检测市场规模达43.9亿美元(+5.51%),美国为最大消费国,亚太地区增速显著 [15] - 中国市场规模57.72亿元(+6.81%),覆盖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工业领域,新能源动力电池检测需求增长突出 [1][17] - 特种设备(占30%)和轨道交通(占25%)为国内最大下游市场,2024年特种设备总量达2294.18万台,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 [13] 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等政策,推动检测设备智能化、绿色化及国产化 [8][10] - 政策要求强化制造业质量安全检测,支持动力电池无损检测等技术研发,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10] 产业链格局 - 上游为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及软件供应商,下游覆盖特种设备、汽车制造等领域 [11] - 设备制造商集中度较高(如超研股份、多浦乐),服务商分散但头部机构(国检集团、华测检测)占据优势 [19] 竞争格局 - 设备制造商技术壁垒高,代表企业超研股份2024年营收3.76亿元(毛利率70.79%),客户包括中石化、中航工业等 [22] - 服务商中国检集团2024年检测业务收入26.17亿元(占营收71.34%),提供全链条检测解决方案 [23] 发展趋势 - 新能源、电子制造推动需求升级,检测技术向非金属材料扩展 [26] - 高端设备进口替代加速,国内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叠加政策支持,国产化率有望提高 [26]
制造成本降低90%,终端产品批量落地,液晶相控阵天线研制商「华镁钛」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6-17 11:33
公司融资与产能 - 华镁钛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兴湘资本领投,国科嘉和、湘江集团大科城基金、乐艺资本跟投,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液晶相控阵天线模组厂建设、人员扩张和市场拓展 [2] - 模组厂建设完成后,卫星天线终端产能将较去年提升十余倍,年产能从500台提升到5000台左右 [2][7] - 消费级天线当前年产能约2万台 [9] - 公司计划于下半年启动新一轮融资,正在接洽具备行业资源的投资方 [11] 公司背景与技术 - 华镁钛成立于2016年,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的液晶相控阵天线研发与制造 [2] - 创始人兼CEO修威为国防科技大学博士,曾任921载人航天动中通天线项目型号总师,拥有28年卫星行业经验 [2] - 团队拥有超70项卫星、雷达、天线相关发明专利,核心技术成员包括知名院校博导和体制内院所型号项目总师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液晶相控阵天线全制程验证经验的企业 [6] - 产品使用液晶天线面板,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较传统技术路线降低90%,功耗和体积缩小至传统路线的25%以下 [5] 行业与市场 - 地面终端占卫星产业链总收入的52.8%,相控阵天线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4] - 传统相控阵技术成本高、体积大,市场亟需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的新型相控阵技术 [4] - 全球仅4家企业有能力实现液晶相控阵技术商业化,华镁钛是其中之一 [5] - 华镁钛产品效率比美国KYMETA高出30%-40%,尺寸重量低30%-40%,成本远低于KYMETA [6] 商业化进展 - 公司采取"先高轨后低轨、先物联后互联、先国内后国际"的商业化策略 [7] - 近半数订单来自高轨卫星行业客户,涉及电力、水利、气象等领域 [7] - 正在深度接触低轨卫星客户,预计明后年订单量将攀升 [7] - 消费级订单量远超卫星行业,覆盖户外品牌、汽车等领域 [7][9] - 已与某汽车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探索透明相控阵天线在汽车上的应用 [9] 投资方观点 - 兴湘资本认为公司构建了国内液晶相控阵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技术链条,发展前景明确 [12] - 国科嘉和认为公司技术有助于大幅降低卫星通信基础设施成本,实现了创新产品的量产和销售 [12] - 湘江集团大科城基金认为公司是典型的科技赋能工业与消费的双赛道企业,有望打开广阔应用场景 [13]
多浦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8-03 21:47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不超过155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190.00万股[8][33]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8月15日,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 业绩数据 - 2022 - 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10.09万元、14994.39万元、12788.6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551.99万元、6422.32万元、5157.09万元[52]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0.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90.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9%[54] - 公司预计2023年1 - 9月实现营业收入13000 - 15000万元,同比增长12.09% - 29.33%[57]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454.41万元、8526.16万元和16095.86万元,占公司资产比重分别为25.33%、26.11%和37.65%[27][76]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92%、76.69%和73.90%[28][77] - 2022 - 2020年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12.48%、11.60%、11.69%[52] 公司架构 - 公司为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蔡庆生先生[16] - 公司有全资子公司广州多浦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大连瑞迪声光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子公司北京多浦乐瑞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6] 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4项[42][191] - 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高性能超声相控阵检测设备的企业,Phascan超声相控阵检测仪201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42][192] - 公司最近三年研发费用合计为5464.59万元,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5.71%[50] 人员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员工人数分别为2020年末223人、2021年末262人、2022年末302人[182] - 2022年董事、监事等人员薪酬总额528.12万元,占利润总额5.47%[178]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为骆琦、谭大基、韩松、邓宇[160]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风险,因研发特点可能导致部分研发项目失败[24] - 公司面临经济周期波动及市场开拓风险,宏观经济变化会影响下游客户需求[25][26] - 公司有应收账款增加风险,若客户情况变差可能出现呆账、坏账[27]
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25 15:3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10日,注册资本4640万元,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16][32]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蔡庆生,公司有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各1家[16] 发行信息 - 本次拟发行不超过155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190万股,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9]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律师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申报会计师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9][17]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44%、17.25%和34.7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增长52.85%、23.41%和33.81%[29]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454.41万元、8526.16万元和16095.86万元,占资产比重分别为25.33%、26.11%和37.65%[27]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92%、76.69%和73.90%[28]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7500 - 8500万元,同比增长8.03% - 22.43%[57] - 募集资金投资无损检测智能化生产基地和总部大楼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合计48927.53万元[62] 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4项[41] - 公司主持或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多个科技进步奖[42][47]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研发项目失败、应收账款坏账、毛利率下降、发行认购不足等风险[24][27][28][89] 股权结构 - 发行前蔡庆生持股24563925股,占比52.94%;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39.68%[126] - 新增股东毅达投资、红土君晟和深创投发行前持股比例分别为1.72%、0.75%和0.54%[132] 人员情况 - 公司董事会有7名董事,监事会有3名监事,高级管理人员5人,核心技术人员4人[152][155][157][159] - 2022、2021、2020年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总额分别为528.12万元、474.55万元、404.31万元[177] 产品情况 - 公司产品涵盖多类型工业无损检测设备,能提供完整检测方案和服务[198][199] - 公司主导产品依托相控阵技术,全聚焦检测仪使超声检测更准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