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21
2025-11-21 16:00
公司基本情况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2024年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9.43亿元,总股本由455,160,000股增加至519,793,440股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引领者,核心业务为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发展模式为“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 [1] - 2024年公司推出上市以来首个员工持股计划,设2024-2026年业绩考核目标:2024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4亿元;2024-2025年扣非净利润之和不低于4.14亿元;2024-2026年扣非净利润之和不低于7.13亿元 [7][8] 碳纤维装备业务发展 - 公司碳纤维装备制造业务始于2013年,2015年完成国内首台套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研发,2020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交付用户 [1] - 碳化线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单台最大产能由3000吨提升至最高5000吨,并有效降低吨能耗指标 [2] - 目前已形成年产高性能碳纤维成套装备20台/套的产能 [5] - 首台0.4m宽幅微波预氧化加热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一条原丝生产线基本安装完毕并进入整机调试阶段 [2] - 复材装备在碳纤维热塑、铺丝、缠绕、编织、模压设备等研发上取得进展,部分产品进入投产阶段 [2] 产业链布局与能力建设 - 公司在绍兴和武汉分别成立复合材料公司,绍兴本部已完成复合材料工厂基础能力建设,具备预浸料生产-材料测试-产品设计-制品生产能力 [2] - 公司投资参股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拓展复材应用端发展 [2] - 与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签约,联合建设航空复材维修能力,加速构建“复材研发、制造、检测、维护、维修”全链能力 [2] - 公司正全力推进高性能纤维项目的投资建设,首台套原丝生产线正在开展整机调试工作,即将启动试生产 [2][3] 市场订单与未来规划 -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碳纤维整线及部分核心设备订单占多数,同时包括原丝装备及复材装备订单 [4] - 公司制定国内国外市场拓展并举的营销策略,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 [4] - 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最新前沿技术,积极探索碳陶材料、碳纤维+PEEK等“碳纤维+”新应用领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2] 外骨骼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迭代和优化升级的第二代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已具备量产能力 [6] - 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项目正在进行第一台样机的研制工作 [6] - 以全资子公司浙江显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全面负责外骨骼机器人业务的运营及产业化 [6]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13
2025-11-13 15:5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合并营业总收入13.43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13.70%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98.18%,主要得益于碳纤维装备销售增长 [2] - 2024年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9.43亿元,总股本由455,160,000股增加至519,793,440股 [2] 碳纤维装备业务发展 - 碳化线单台最大产能由3000吨提升至5000吨,有效降低吨能耗 [3] - 首台0.4m宽幅微波预氧化加热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 [3] - 复材装备在碳纤维热塑、铺丝、缠绕、编织、模压设备等研发上取得进展,部分产品进入投产阶段 [3] - 碳化线有效宽幅为0.4米—4米,可定制1K—50K各种宽幅,满足生产T400至T1100等高性能碳纤维的需要 [6] - 宽幅3米的标准线配置售价为1.60亿元至2亿元(含税),可年产碳纤维3,000吨以上 [6] 产业链能力建设 - 第一条原丝生产线基本安装完毕并进入整机调试阶段,有望实现原丝成本显著下降 [3] - 在绍兴和武汉分别成立复合材料公司,绍兴本部具备预浸料生产-材料测试-产品设计-制品生产能力 [4] - 投资参股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德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布局石墨烯基碳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领域 [4] - 投资参股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空天(低空)经济产业 [4] - 与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签约,联合建设航空复材维修能力 [4] 市场与客户 - 主要客户包括吉林、新疆、江苏、上海、浙江、广东、韩国、越南等国内外客户 [6] - 公司制定国内国际市场拓展并举的营销策略,全力开拓海内外市场 [6] 外骨骼机器人进展 - 第二代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正在推进量产 [6] - 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正在进行第一台样机的研制工作 [6]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5
2025-11-05 15: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始创于1992年,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 [2] - 2024年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9.43亿元,总股本由4.5516亿股增加至5.1979344亿股 [2] - 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的引领者与产业升级的推动者 [2] 碳纤维全产业链业务发展 - 碳纤维装备制造业务始于2013年,已构建原丝装备、碳纤维装备、复材装备全链布局 [2] - 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的发展战略,在材料、复材端加速布局 [2] - 碳化线单台最大产能由3000吨提升至5000吨,有效降低吨能耗 [3] - 首台0.4米宽幅微波预氧化加热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 [3] - 复材装备在碳纤维热塑、铺丝、缠绕、编织、模压设备等研发上取得进展,部分产品进入投产阶段 [3] - 在绍兴和武汉分别成立复合材料公司,绍兴本部已完成复合材料工厂基础能力建设 [3] - 投资参股多家公司,布局石墨烯基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空天经济产业等领域 [3] - 与龙兴航空电子合作,联合建设航空复材维修能力 [3] 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13.43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13.70% [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98.18% [4] - 净利润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碳纤维装备销售增长 [4] 原丝装备项目进展 - 以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丝装备生产线的试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5] - 首台套原丝生产线正在开展整机调试工作,争取尽快启动试生产 [5] - 原丝生产线的研制成功有望实现高品质原丝成本的显著下降 [5] 碳化线产品规格 - 碳纤维生产线覆盖大小束丝碳纤维的生产,有效宽幅为0.4米至4米 [6] - 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1K至50K各种宽幅碳纤维生产线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6] - 可满足用户生产T400/T700/T800/T1000/T1100等高性能碳纤维的不同需要 [6] - 宽幅3米的标准线配置售价为1.60亿元至2亿元(含税),可年产碳纤维3000吨以上 [6] 外骨骼机器人进展 - 第二代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正在推进量产 [6] - 持续推动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正在进行第一台样机的研制工作 [6] - 目标在未来形成机器人产品的多品种、系列化、产业化 [6]
精工科技(002006):碳纤维专精龙头,积极拓展外骨骼机器人+PEEK材料
东北证券· 2025-11-03 21: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碳纤维专精龙头,碳纤维设备整线市占率领先,下游应用广泛 [1] - 看好公司碳纤维主业受下游涨价影响及新技术突破,并积极探索外骨骼机器人及PEEK材料等新增长曲线 [1][2] 碳纤维设备主业 - 碳纤维产业链附加值高达200倍,公司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具备年产千吨以上产能,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 [1] - 2025年上半年碳纤维设备业务收入达6.29亿元,占总收入的59.31%,同比增长59.53% [1] - 第一条原丝生产线基本安装完毕并进入单机调试阶段,全资子公司正全力推进高性能纤维项目投资建设 [1] - 碳化线在全面实现国产化基础上,单台最大产能已由3000吨提升至5000吨 [1] - 下游吉林化纤集团于9月22日对湿法3K碳纤维各牌号产品每吨价格上调5000元,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化优势 [1] 新业务拓展 - 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第一代机已亮相,第二代已完成测试和定型,有望量产 [2] - 积极探索碳陶材料、碳纤维+PEEK等“碳纤维+”新应用领域,聚焦跨领域融合与高附加值场景延伸 [2] - 牵头设立“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创新平台浙江华创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实现高端碳纤维装备及先进复合材料共性关键技术首次商业化推广应用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1.98亿元、27.63亿元、34.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亿元、3.93亿元、5.30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6元、0.76元、1.02元 [3]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8.25倍、28.51倍、21.14倍 [2][3]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9.20%、34.18%、34.86% [3]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77%、14.56%、17.83% [3]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5:5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引领者与产业升级推动者,聚焦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业务 [1] - 发展模式为"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业务体系 [1][2] - 目标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及专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1] 碳纤维装备产业进展 - 2015年完成国内首台套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研发制造 [1] - 2020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并交付 [1] - 首台套原丝装备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试运行 [2] 订单与市场情况 - 碳纤维整线及核心设备订单占多数,同时包含原丝装备及复材装备订单 [2] - 正全力推进与沙特GIM公司签署的《销售合同》履约进度 [3] - 持续跟踪海内外市场争取新订单落地 [2] 行业发展前景 - 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风电叶片、压力容器等 [2] - 通过技术革新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价格,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 创新项目进展 - 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正争取批量生产 [3] - 持续开展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目标实现产品系列化产业化 [3] 业绩目标与激励 - 员工持股计划设2024-2026年三年期年均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5%挑战目标 [2] - 具体目标:2024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4亿元;2024-2025年累计不低于4.14亿元;2024-2026年累计不低于7.13亿元 [2]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7
2025-07-07 16:40
公司概况 - 公司具有50多年装备制造历史,以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为核心业务,按“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模式发展 [2] - 2013年开展碳纤维装备制造业务,2015年完成国内首台套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研发制造,2020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试车成功并交付 [2] 碳纤维特性与行业态势 - 碳纤维相比传统材料质轻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导电导热性好、抗疲劳与抗拉能力出色、可设计性强,可用于多个领域 [2] - 碳纤维行业是国家战略性行业,下游需求空间广阔,T700以上等级需求强劲,国内高端原丝产量不足致价格较高,下游应用渗透空间大,渗透率快速提升 [4] 业务进展 订单与战略 - 与沙特GIM公司签署合同后积极推进履约,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外市场 [5] - 中标吉林吉润新材料、吉林国鑫碳纤维碳化生产线各1条,中标上海石化碳纤维核心设备等,项目已签合同并履行 [6] 收购与项目建设 - 收购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其场地优势加快碳纤维系列装备产业化,原丝生产线项目计划今年三季度投产 [7] 聚酯回收生产线 - 与佳人新材料签署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主工艺装置JPET50聚酯回收生产线合同,将于2025年三季度交付,核心设备已完成安装将调试 [12]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包括碳纤维装备相关核心设备及智能建机销售,碳纤维产业争取整线装备销售突破,建材机械在哈萨克斯坦设网点,重点市场新接订单增长,将开拓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市场 [12][13] 业务领域与产品 业务领域 - 碳纤维装备业务包括交钥匙工程、升级改造业务、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业务 [8][9] 产品适用范围与定价 - 碳纤维生产线覆盖大小束丝生产,有效宽幅0.4 - 4米,可定制1K - 50K各种宽幅生产线,满足高性能碳纤维生产需要,宽幅3米标准线配置售价1.6 - 2亿元(含税),年产3000吨以上 [10] 万吨碳丝投资 - 实现万吨级碳纤维投资约13 - 15亿(不含土地费用),原丝和碳纤维装备占比约80%,价值量约10 - 12亿元 [11] 人才发展 - 2024年实施“1511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引进博士10人、硕士47人、本科111人,联合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引进7名卓越工程师,外派3名内部卓越工程师 [14]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6: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始创于1992年,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以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为核心业务 [2] - 2024年度合并营业总收入17.29亿元,同比增长1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18.53%,碳纤维装备销售收入基本与上年持平 [2] - 2025年1 - 3月,合并营业收入4.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3亿元 [2] 行业与市场观点 - 公司对未来碳纤维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认为行业是国家战略性行业,下游需求空间广阔,吉林化纤调价说明国内小丝束碳纤维产量未满足市场需求 [2] 合同相关情况 - 与吉林国兴的合同因行业节奏放缓和客户规划调整,剩余未执行总金额为8.75亿元,对财务和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4] - 中标吉林吉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吉林国鑫碳纤维有限公司碳化生产线各1条,中标上海石化碳纤维核心设备等 [6] - 沙特GIM公司订单因对方战略调整未支付合同款,将推动其在2025年落地执行,对业绩有积极影响 [8] 产品情况 - 宽幅3米的碳化线标准配置售价1.6 - 2亿元,可年产碳纤维3000吨以上 [5] - 原丝生产线按计划推进,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纤维项目计划今年三季度投产 [10] - 与佳人新材料签署的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主工艺装置JPET50聚酯回收生产线合同进展顺利,2025年交付首期5万吨项目 [11] 产业布局与进展 - 碳纤维装备在手订单充足,包括整线、核心设备、原丝装备及复材装备订单 [7] - 2024年起布局低空经济产业,2025年参股南京亿维特公司,低空复材制品工厂已运营 [12] - 外骨骼机器人单关节(髋关节)正在调试测试,预计7月后推向市场,持续开展多关节研发 [13] 竞争格局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完成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全国产化的装备制造商,唯一具备整线设计等能力的厂家和核心设备出口供应商 [9] 发展战略 - 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模式,构建“全链高端装备 + 先进材料 + 应用”产业布局 [2][9] - 2025年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外市场,坚持国内国外双轮驱动 [8][15] 员工持股计划 - 2024年推出首个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024 - 2026年三年期年均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5%的考核目标 [15] - 2024年未达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指标,将努力完成后续考核目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