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水平
搜索文档
专访迟福林:拉动内需,全面“投资于人”是关键
36氪· 2025-10-31 18:40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形成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的重头戏 [1] - 全面投资于人对居民消费的能力、信心和预期至关重要 [1] - 投资于人是应对不确定性、形成新发展优势的根本之策和未来10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4] 投资于人的战略意义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2] - 中国投资于人既滞后于投资于物,也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在投资于人上尽快实现重要突破 [2] - 投资于人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结合点,需寻求有效的投资空间 [6] 消费市场潜力 - 以投资于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保障水平,可释放14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 [4] - 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为17%左右,制造业全球占比达到28% [4] - 若中国最终消费占全球比重达到制造业占比水平,将新增不少于10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 [5] 投资于人的重点领域 - 投资于人需重点聚焦于形成人力资本和保障社会公平的关键领域 [6] - 服务性消费如教育、医疗、养老、社区建设等领域的投资空间较大 [6] - 建议深化以人为本的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政府资金更多投向民生领域 [6] 政策与资源配置建议 - 需破除劳动力、人才在城乡、区域、所有制之间自由流动的壁垒 [6] - 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向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活动配置 [6] - 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在投资于人中的重大作用,使其成为战略引领者和资源提供者 [6]
张军扩: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解决消费率结构性偏低的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 持续有效扩大需求是“十五五”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1] - 尽管近期扩内需政策效果明显 但市场需求仍不足 供需失衡问题依然突出 [1] - 解决消费率偏低的关键在于大力度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使居民形成长期稳定的安全保障意识 [2] 居民消费现状与问题 - 从国际比较看 中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 近15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 - 2024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 除汽车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3%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 - 居民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相对不足 预期不稳 信心不强 受住房 医疗 养老 子女教育等压力影响 [2] “十五五”期间政策建议 - 逆周期性消费刺激政策需在总量不减的前提下 以更大力度支持服务型消费 特别是教育 医疗 养老 生育等领域 通过加大补贴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 [2] - 以较大力度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 有效提升居民的安全保障预期和消费信心 [2] - 加大供给侧政策力度 通过减少准入限制 优化监管政策 加强国内标准制定 品牌和环境建设 以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