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营销

搜索文档
私域卖海鲜,是个好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7-06 17:14
私域卖海鲜,是个好生意 今天聊聊,私域卖海鲜。 很多人看不起私域卖海鲜的,实际上,它也是个很好的生意啊。 首先,整个朋友圈,它是分成,两个大部分的,一个就是阵地战部分,每天要去卖的,几款产品,在朋友圈里,都要有发布,这叫做是,长销品的朋友圈。 但是这一部分的产品,利润是非常低的,它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客户的消费频率,养客户的。 所以在这里面,最重要的,第2条线,就出现了,这也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她们会提前把一年12个月,每个月,要去推一款产品的节奏,全部打出来,每个月就推一个新品,而这个产品,是利润非常高的,比如说海参,比如说燕 窝。 之前我在济南,小区门口,有一个卖海鲜的大姐,他家的螃蟹,特别好吃。 然后就加了她的微信,后来,来了广州,每当想吃的时候,就会给她发信息,付款,购买。然后,这个老板,就把海鲜邮寄过来了。 1年,2年,3年,4年,5年,持续去那个大姐那儿买。 这里我想表达啥,就是,它是个高复购的,超级牛逼的生意。 很多生意你看的不是它卖的是啥品类,而是,能不能持续让人买,这个才是核心。 我有一个学员,就是通过在朋友圈卖一堆的海鲜产品,还有陈皮,燕窝这类的,一年的体量是5000万左右。 她们在当地 ...
【民生调查局】养生直播尽头是高价保健品!记者卧底:私域课堂如何“围猎”老人钱包?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22:02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 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赵方园)电话里母亲那句"专家说高血压喝骆驼奶好",让刘梅心头一紧。回到 家,四大箱驼奶粉堆在客厅,餐桌上还摊着手抄的养生笔记,刘梅无奈,母亲又在直播间"上课"了。 退休后,刘梅的母亲沉迷养生直播间,时不时就买回一两件保健品,有的是带有"小蓝帽"标识的维生 素,有的是被夸大成能治百病的固体饮料。"总比生病把钱送医院强。"这一次,刘梅的母亲在直播间花 费18280元买下96罐骆驼奶。 刘梅母亲的遭遇并非个例。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大量养生讲座从线下"转 战"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间,主播们通过食疗调理、中医养生保健等内容吸引老年群体,以免费学 习为饵,将老人从直播间引至私域平台。 这些直播间不再鼓吹"仙丹神药",转而用"提升免疫力""心脏舒服了"等笼统话术,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千 元"秘方保健品",并利用一场场科普讲课,潜移默化影响老人的判断。 短视频直播平台引流入群,背后暗藏天价课程 65岁的张大强在刷短视频时,被一个名为 "韩老师说营养"的直播间吸引。屏幕前,一 ...
跨境保健品违规私域营销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5-30 06:49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ACCESS集团旗下轻创业平台ABM采用"公域直播引流+私域社群转化"模式,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吸引消费者进入VTN App购物,形成闭环销售[1][4][5] - VTN采用会员分级制度,注册粉卡/白金/黑钻会员分别享受85折/78折/68折优惠,通过折扣激励用户升级[5] - ABM平台提供"创业礼包"机制,9800元可直接成为经销商,2900元为实习经销商,享受55折购物折扣及推广佣金[6]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经销商培训体系,包括ABM素材馆提供预制文案、AI助理答疑、IP流量班培训等支持工具[20][21] 产品与营销问题 - 经销商通过微信群进行"科普+产品宣传+案例分享"组合营销,将海外膳食补充剂夸大宣传为具有"提高免疫力""治疗慢性病"等功效[1][8][9] - 直播中使用"护月干""益某生某君"等谐音/拆分词汇规避平台敏感词审查,宣传板手动涂抹"减脂"等违禁字样[10][11] - VTN平台销售的跨境购产品大多无中文标签,消费者难以识别营养成分及潜在过量风险[1][4] - 产品页面使用"月月期"暗示月经期,宣称"改善PCOS"等医疗效果,涉嫌违规宣传[17][22] 法律与监管风险 - 未在国内注册/备案的海外膳食补充剂依法只能按普通食品宣传,禁止宣称保健/治疗功效,当前宣传涉嫌违反《广告法》《食品安全法》[2][22][23] - 跨境购商品采用个人自用物品监管标准,海关抽检不涉及功效验证,存在监管漏洞[2][26] - 现行法规对跨境电商存在"多头管理"问题,膳食补充剂跨境购面临监管真空[27][28] - 消费者维权存在跨境主体认定难、举证难等问题,2023年6月-2024年3月某用户累计41笔交易最高单笔5266元但售后困难[4][25] 行业现状与发展 - 营养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问题突出,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但配套法规不健全[2][27] - 私域传播具有隐蔽性特点,经销商通过疾病科普直击消费者痛点提升转化率[8][9] - 公司建立全球物流网络,在中国杭州、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和新西兰奥克兰设办公室,采用品牌直供模式避免经销商囤货[7] - 2023年VTN与ABM合并为全新品牌事业部,优秀经销商个人业绩突破千万[21]
跨境保健品私域营销调查:直播引流,群聊收割,有老人一年花五万
贝壳财经· 2025-05-29 15:32
商业模式分析 - ACCESS集团旗下VTN平台采用"公域直播引流+私域社群转化"的销售模式,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吸引用户加入微信群并下载VTN App完成购买[1][3][6] - 会员体系分为注册粉卡(85折)、白金(78折)、黑钻(68折)三档,经销商可享受55折优惠并通过推荐会员购物获得佣金[6][7] - ABM轻创业平台采用分级经销制度,购买9800元创业礼包可直接成为经销商,购买2900元礼包需推广2单后转正[7] - 商业模式包含三级分销:经销商(55折)、代理商(管理经销商提成)、品牌方(出货奖励),团队业绩超5万元可获得额外奖励[7][8] 产品宣传策略 - 采用"科普+产品宣传+案例分享"组合话术,先讲解疾病知识再推介对应产品,直击消费者健康痛点[9][10][11] - 产品功效宣称包含"降低60%感染几率""减少60%感染症状""20名受试者服用4周后肝脏功能提升"等具体数据[10][11][25] - 通过前后对比图展示效果,如"71岁老人白发转黑""服用一年肺结节消失"等治疗性宣称[24] - 将膳食补充剂与药品对比,如宣称亦餐小红粉"阻断42%糖分吸收"且无司美格鲁肽的副作用[26][27] 合规风险 - 跨境购产品多数无中文标签,消费者难以识别营养成分及潜在过量风险[1][4][38] - 通过谐音字("护月干")、插入字符("益某生某君")等方式规避直播敏感词审核[29][30][33] - 经销商使用ABM提供的标准化宣传素材,包含预设功效宣称文案和案例模板[34][35] - 平台CEO公开表彰违规宣传的经销商,显示公司层面认可该营销方式[36] 行业监管现状 - 跨境购膳食补充剂按个人自用物品监管,不受国内保健食品法规约束[38][46] - 现行监管存在漏洞:海关仅检查商品质量不审核功效宣称,平台自查为主[2][47] - 私域传播隐蔽性强,监管部门难以及时发现微信群内的违规宣传[48] - 2023年"铁拳行动"已查处类似案例,苏州同舟因虚假宣传被罚20万元[42][43] 消费者影响 - 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9个月内通过VTN完成41笔交易,单笔最高5266元[3] - 投诉集中在产品质量和退款难,跨境购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44][38] - 部分消费者出现不良反应后仍被建议继续服用产品[28] - 维权面临举证困难,因产品检测报告和中文标签缺失[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