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粮丰收
icon
搜索文档
金秋农忙正当时
央视网· 2025-10-23 02:27
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达近八成 截至10月21日 [1] 农业生产现状 - 当前处于金秋农忙关键期 全国多地田间地头呈现繁忙景象 [1] - 各地正通过多种举措全力确保秋粮丰收 [1] 行业未来展望 - 当前生产活动为来年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1]
河南秋作物收获已过9000万亩
新华财经· 2025-10-11 16:32
秋收总体进度 - 截至10月10日17时,河南省秋作物已收获9106万亩,占总面积的77% [1] - 日收获进度为374万亩 [1] 主要作物收获情况 - 粮食作物已收获5963万亩 [1] - 玉米已收获4863万亩 [1] - 水稻已收获646万亩 [1] - 大豆已收获281万亩 [1] - 花生已收获1517万亩 [1] 地市收获进度 - 南阳、商丘、开封、周口、平顶山、濮阳、漯河秋收进度超过八成 [1] - 信阳、郑州、驻马店、许昌秋收进度超过七成 [1] - 安阳、新乡秋收进度超过六成 [1] - 洛阳、三门峡秋收进度超过五成 [1] - 鹤壁秋收进度超过四成 [1] - 济源秋收进度超过三成 [1] - 焦作秋收进度超过两成 [1]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近期河南持续连阴雨天气对秋粮适时收获、及时烘干晾晒造成不利影响 [1] - 河南紧急组织抢收抢烘等工作,全力抗灾保秋粮丰收 [1]
新品种、新技术、稻薯轮作……帮农民增产又增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0 09:33
秋粮收获进度与面积 - 安徽省秋粮种植面积达6469.62万亩,收获进度已超四成,其中一季稻已收1162.8万亩 [1] - 福建省霞浦县中稻种植面积约4.5万亩,收割进入尾声,计划下周完成收割作业 [2][4] - 黑龙江省同江市秋收与秋整地工作同步进行,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并为明年春耕打下基础 [5][7] 农业技术与品种推广 - 安徽省含山县推广具备丰产、抗逆、稳定特性的水稻品种,并推进订单化种植以保障农民收益 [1] - 福建省霞浦县推动农业生产全链条机械化,包括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植保和自动收割机,并开展优质稻品种试验 [2][4] - 霞浦县采用“水稻+土豆”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增加农户收入 [4] 产量与效益 - 福建省霞浦县中稻亩产约490公斤,总产量预计突破2.2万吨 [2][4] - 含山县某农业公司对“含山大米”保价1.4元/斤以上收购,高于市场普通稻谷0.2元/斤 [1] - 黑龙江省同江市因气温较高,今年收粮较早且产量预计高于去年 [5] 机械化与整地作业 - 福建省霞浦县使用自动化水稻收割机实现割稻、脱粒、清选一气呵成的高效作业 [2] - 黑龙江省同江市使用大型收割机进行玉米收割,并同步进行秋整地及深松作业 [5][7] - 同江市通过秸秆还田处理减少病虫害,并统筹调度农业机械推进“收获一块、整地一块” [7]
面积增、长势好,全国秋粮收获近两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35
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近两成,中稻收获过三成,玉米大豆过一成 [2] - 西南地区秋粮收获近六成,长江中下游过两成,华南、西北近两成 [2] - 四川秋粮收获近八成,湖北一季稻收获过四成,玉米收获过八成,大豆收获近八成,湖南一季稻收获过八成,贵州秋粮收获过八成 [3] - 云南秋粮收获1100余万亩,新疆收获400余万亩,青海收获约380万亩 [3] - 南方中稻收割进度接近40%,东北地区水稻收割进度不足10% [4] 秋粮面积与长势 - 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 [2][4] - 黄淮海主产区玉米灌浆充分,种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东北地区玉米籽粒饱满度优于去年同期 [5] - 南方晚稻抽穗扬花顺利,江西、湖南等产区优质新品种长势突出,东北一季稻逐步成熟,黑龙江等地新品种抗逆性强 [5] - 江苏地区新季粳稻长势良好,10月中旬前后进入收获期 [4] 秋粮品质与单产 - 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进程加快,容重提升2—3个百分点 [5] - 水稻垩白度降低,整精米率提高1—2个百分点,优质稻占比进一步扩大 [5] - 从已上市产区看,今年水稻单产水平有所提高,总产或将增长 [5] 农机应用与科技支撑 - 全国已投入10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秋收、秋耕、秋种作业 [6]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6] - 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适期晚收技术,延长灌浆10天左右,机收损耗率降至2%以下 [7] - 通过“农机E通小程序”等平台实现农机智慧调度,农机利用效率提升15%以上 [8] 田间管理与防灾减灾 - 农业农村部推行“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覆盖率显著提升,病虫害防控时效较往年有所提升 [5] - 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对秋收期间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做预警,并协调配备仓储设施以减少损耗 [8] - 相关部门建议依托人工智能预报系统,强化1—30天灾害预警,并建立“预警+农机调度”联动机制 [9]
各地秋粮收获有序推进
央视网· 2025-09-24 08:11
秋粮收获进展 - 黑龙江3000万亩盐碱地水稻开镰收割 [1] - 福建全省中稻收获进度已接近20% [3] - 安徽6400多万亩秋粮陆续迎来丰收 [2] 单产提升与技术应用 - 黑龙江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在中重度盐碱地平均亩产超500公斤 较传统品种每亩增产70公斤以上 [1] - 安徽重点打造38个单产提升推进县和125个精耕细作示范点 累计发布48项农业主推技术 [2] - 福建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田间实测亩产普遍高于上年 [3] 农业社会化服务 - 河南安阳滑县村委会与为农服务中心签订玉米收割、秸秆离田回收托管协议 提供收获、烘干、收购、储存一体化服务 [4]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秋粮收获有序推进
央视网· 2025-09-22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有序推进秋粮收获 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1][7] 农业技术与单产提升 - 黑龙江3000万亩盐碱地水稻开镰 种植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使中重度盐碱地平均亩产超500公斤 较传统品种每亩增产70公斤以上 [3] - 安徽依托农业科创平台打造38个单产提升推进县及125个精耕细作示范点 累计发布48项农业主推技术 为6400多万亩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3] - 福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田间实测亩产普遍高于上年 全省中稻收获已近两成 [5] 农业服务与收获保障 - 河南安阳滑县村委会与为农服务中心签订玉米收割、秸秆离田回收托管协议 整合收获、烘干、收购、储存于一体 使农户秋粮收获更省心 [7]
东北玉米金黄,江南稻浪翻滚!科技助力各地“粮”辰美景,丰收在望
央视网· 2025-09-21 16:28
秋粮收获总体情况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目前全国秋粮已陆续进入收获期 [1] - 各地正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秋粮收获,为丰收奠定基础 [1] 东北地区秋粮收获 - 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亿亩以上,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1亿亩 [3] - 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1200万亩,舒兰地区通过提早育苗和插秧,收获期较往年偏早,预计新米可在9月底提早上市 [5]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收获 - 湖南省2200万亩中稻收割进度已过半,部分地区为应对秋雨提前布局建设高标准烘干仓储项目以保障稻谷品质 [7] - 湖北省中稻收获面积900多万亩,进度超过三成,并在当阳等55个粮食主产县实行单产提升行动,推广稻麦轮作等五大绿色高效吨粮模式 [7][8] 西南地区秋粮收获 - 重庆地区水稻收获进度已超过九成 [10] - 当地通过良种、良技、良机、良法多管齐下,预计全年粮食面积、单产和总产有望实现“三增” [10]
河北:多措并举做好田间管理确保粮食丰收
新华社· 2025-08-31 11:55
天气影响与灾情应对 - 河北中北部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农田受灾和绝产 南部区域相对干旱 对玉米等秋粮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1] - 阜平县开展生产自救措施包括抢排积水 加快农业保险理赔进度 引导农户补种 [1] - 河北准备绿豆荞麦短生育期叶菜等救灾种子160多万公斤 可满足60多万亩土地补种需求 [1] 农业支持措施 - 河北组织党员干部农技专家下沉一线开展农技指导 在邯郸邢台等少雨区域开展人工增雨并协调电力保障抗旱用电 [1] - 馆陶县供电公司每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巡视涉农线路设备 备齐易损件并利用晚间维护 保障乡村机井持续运行 [2] - 在未受灾区域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单产提升技术 加强秋季田间管理 [2] 秋粮生产状况 - 河北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产量六成 秋粮丰收对全年粮食生产稳定至关重要 [2] - 邢台南和区种粮大户900多亩农田今年几乎无病虫害 玉米籽粒饱满长势优于往年 [2] - 河北69个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春玉米种植密度较常年增300-700株/亩 夏玉米增600-800株/亩 未受灾区域长势良好具备丰产基础 [2]
全省水稻陆续拔节长穗,恰逢气象病虫灾害频发期——精准施策,打赢秋粮丰收攻坚战
新华日报· 2025-08-14 07:28
秋粮生产现状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以上,对全年粮食丰收、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1] - 当前正值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关键期,距离秋粮大面积成熟收获还有两个月左右 [1] - 全省水稻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水旱温度变化复杂,秋粮生产基础较好但生长不平衡性较大 [1] 气象与灾害影响 - 入夏以来气象条件复杂,秋粮生育中后期面临高温、干旱、台风、暴雨、阴雨寡照等不利影响 [1] - 7月出梅后全省平均降水量252.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淮北地区149毫米,偏少50%,为1951年以来第三低 [1] - 8月下旬有2次高温过程,后期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秋季台风强度更大且易与冷空气结合,致灾性更强 [3] - 早霜和寒露风可能造成低温冷害,冷空气和强对流大风易导致玉米等高秆作物倒伏 [3] 水资源管理与灌溉 - 预计到9月最后一次水稻用水期,江水北调供水区需水约58亿立方米,现有水源可基本满足灌溉需求 [2] - 今年投资74亿元推进27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治理80万亩灌溉薄弱片区,新建400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 [2] - 各类水利项目进展顺利,总体进度超60% [2] 病虫害防控 - 预计全省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程度略重于去年 [1] - 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中后期重大病虫,以及玉米、大豆的夜蛾类害虫和南方锈病 [3] - 组织专家和植保人员深入病虫重发区和技术薄弱区,精准开展防控指导 [3] 单产提升措施 - 启动粮油高产优质片区建设,持续提升粮食单产,秋播前再谋划建设一批片区 [4] - 单产提升最大障碍是关键技术水平不高,需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方案 [4] - 遴选种植规模适度、技术装备适合、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主体,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