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循环模式

搜索文档
英德举办生猪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助力绿色养殖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9:01
培训活动概况 - 英德市畜牧水产局主办、清远市农学会承办生猪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 [3][4] - 活动于8月26日在英德市海螺国际大酒店举办,参会人员包括局长、副局长、业务骨干、镇街负责人、15家养殖企业及协会代表共59人 [4][5][6]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聚焦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安全生产、规范用药、检疫等关键环节 [8][9] -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别又才博士介绍操作简便、成本可控的除臭技术 [12][13] - 剖析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以提升安全意识,解读兽药规范使用法规及残留控制 [14][15] - 广东省农科院卢钰升研究员通过实践案例阐述种养结合模式降低面源污染、提升土壤肥力的量化效益 [16][17] - 英德市动物疫控中心进行生猪检疫突出问题专项业务指导 [18] 行业互动与政策方向 - 专家与学员就粪污处理、检疫、安全生产等实际问题开展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20][21][22] - 英德市畜牧水产局表示将持续加大技术推广和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标准化、高效化转型 [23][24] - 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并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 [24]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培训班搭建政策传递与技术推广桥梁,促进行业先进经验共享 [25] - 英德市将加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指导,推动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6][27]
“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启行,协议合作金额超500亿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22:43
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成效 - "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由国家民委和全国工商联于2023年联合发起,已走进吉林、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 [2] - 两年来累计超过2500人次企业家参与,促成签约项目470项,协议金额超过2300亿元 [2] - 签约项目涉及新材料、装备制造、农牧业、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2] - 北京与内蒙古、广西与东部地区、黑龙江与广东、湖南与新疆等地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2] - 本次内蒙古行活动促成40个项目签约,协议总金额约517.2亿元 [4]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 [3] - 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2.6万亿元,全国排名上升至第2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迈入"万亿俱乐部" [3] - 2024年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5573亿元,其中京津冀地区占2480亿元,长三角地区占1233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占300多亿元 [3] - 2024年谋划超万亿投资规模,涵盖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农业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 [3] - 内蒙古出台21条具体措施,优化审批效率、金融服务、清欠账款、科技支持、规范执法等方面 [3] 企业参与边疆发展案例 - 牧原食品2016年进入内蒙古,养猪业务覆盖4盟市9旗县,总资产170亿元 [4] - 牧原创新种养循环模式,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和液体肥还田,帮助农户提高作物产量 [4] - 边疆地区需确保企业能持续盈利和发展,地方政府支持政策落实到位是关键 [4] - 本次活动聚焦内蒙古"十大产业集群",配套举办文旅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三场推介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