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搜索文档
天津银行业保险业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向好
中国发展网· 2025-08-01 16:2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天津银行业总资产达7.07万亿元 同比增长6.35% 总负债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6.32% [3] - 银行业存款余额4.86万亿元 同比增长8.54% 贷款余额4.97万亿元 同比增长3.28% [3] - 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额9260.89亿元 较年初增长3% 租赁资产总额7716.18亿元 较年初增长4.42% [3] - 保险业总资产2583.4亿元 同比增长13.0% 总负债2406.54亿元 同比增长12.7% [3] - 金融业增加值1360.18亿元 同比增长4.5% 占GDP比重15.6% [3] 经营质量改善 - 银行业净息差1.48% 较上季度提升0.02个百分点 扭转自2022年一季度持续下降趋势 [4] - 不良贷款余额563.01亿元 同比减少33.53亿元 不良贷款率1.13% 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为近三年最低水平 [5] - 拨备覆盖率238.4% 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水平8.1个百分点 [5]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3765.79亿元 同比增长45.4%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780.78亿元 同比增长25.46% [6] - 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7240.4亿元 [6] - 制造业贷款余额5205.1亿元 同比增长7.45% 新发放制造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 [6] 基建与消费金融 - 建筑业贷款余额2719.43亿元 同比增长8.29% 工程保险风险保障1340.49亿元 [6] - 汽车贷款余额936.77亿元 同比增长11.86% [7] 企业融资成本优化 - 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7] - 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 [7] 监管执法力度 - 上半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7件 罚没合计3530.04万元 同比增长18.97% [7] - 案均罚没金额增长约27.43万元 增幅达79.51% [7] - 处罚高级管理人员占比同比提高近11个百分点 [7]
天津金融监管局: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新华财经· 2025-06-11 12:53
天津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天津辖内银行机构已设立61家科技特色支行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津银行机构向科技创新企业投放贷款余额2883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信用贷款占比50% [1] - 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4.64亿元,惠及38家科技创新企业 [1] - 截至2025年4月末,天津财险业通过科技保险累计提供保险保障4864.92亿元 [1] - "实验室一切险"累计为46间(次)实验室提供风险保障1.14亿元 [1] -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并购贷款试点城市,已落地4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涉及总额7亿元 [1] "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 天津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2] - 金融服务机构范围从银行、保险扩展到证券、基金、租赁、保理等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 [2] - 提出六方面15项举措,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架构、加大产品供给、优化四张清单、深化三项协同、统筹防风险和促发展 [2] 政策支持方向 - 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2] - 聚焦科技创新金融需求,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2] - 以金融创新服务天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