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发布“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三类示范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23:09
会议概况 - 天津市多部门联合组织召开天津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观摩交流会 旨在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良好做法 引领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 [1] - 参会方包括天开高教科创园 科技创新企业 部分金融机构及多个行业协会代表 [1] 示范机构 - 示范机构勇于打破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 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 [2] - 示范机构通过对发展理念 经营模式 组织架构 授信审批 人才培养 激励约束机制等的系统性重构 探索推动科技金融服务范式的系统性重塑 [2] 示范产品 - 金融机构推出了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投贷联动 科技创新要素增信 企业研发保险等一系列专属金融产品 [2] - 形成了覆盖股 债 贷 保 基在内的全链条接力式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2] 示范案例 - 示范案例聚焦天津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 金融机构细分深耕产业赛道和企业生命周期赛道 [2] - 根据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特点 提供具有定制化特点的金融服务 [2] 机制成效 - 天津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已逐步实现从制度设计到一线实践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 [3] - 推动天津科技金融实现量的增长 面的拓展 质的提升 新的突破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天津路径日渐清晰 [3]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6:24
债券发行核心信息 - 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于10月24日起上市 [1] - 该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为5年,发行利率为2.29%,创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发行利率新低 [1] - 债券认购倍数为1.46倍,由银河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国泰海通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1][2] 募集资金投向与投资者构成 - 募集资金中3.95亿元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基金新增出资或置换出资,重点投向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1.0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且不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股票等交易 [3] - 债券承销机构银河证券认购1000万元,国泰海通证券及其关联方浦发银行合计认购1.5亿元,华夏银行、兴银理财等多家金融机构参与认购 [2] 发行主体背景与投资记录 - 发行人中关村资本是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资本平台 [2] - 公司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提供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耐心资本服务 [2] - 公司累计投资4000余个项目,其中上市企业161家,投资院士项目35个,投资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项目201个,投资企业中涵盖专精特新企业7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8家、独角兽企业96家以及隐形冠军企业11家 [2] 北交所债券市场发展与政策支持 - 北交所将深化股债市场协同服务,丰富债券产品体系,推动更多科创债、绿色债等专项债典型案例落地 [4] - 北交所于今年5月发布通知,从拓宽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等方面明确9项具体支持举措,以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支持 [4] - 北交所债券种类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9月30日,国债年内累计发行金额约3.8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金额为2462.49亿元,公司债券发行金额为27亿元 [4] 项目历史与意义 - 中关村资本15亿元科创债项目于2025年8月29日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系交易所市场自科创债新政发布以来首单获批的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本次5亿元发行是该项目的首期发行 [3]
科创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 未来重点关注“三个平衡”
证券日报网· 2025-10-25 11:05
科创债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23日,年内共发行1576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达1.73万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增长62%和57% [1] - 自5月7日政策支持以来,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科创债1139只,规模达1.32万亿元,占年内发行总只数和总规模的比重分别为72%和76% [2]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因素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创债,交易商协会同日发布通知构建债市"科技板",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机制方面提供支持 [1] - 政策引导和支持为科创债市场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发行成本优势显现,利率更具吸引力 [2] - 市场活跃度提升反映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科技创新企业亟需中长期资金支持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2] 发行结构特点 - 发行品种呈现多元化,金融债和公司债成为两大主力,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占比均超过15%,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券种结构 [3] - 发行期限以1-3(含)年期为主导,表明市场注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3]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科创债发行仍将扩容加速,北交所债券发行规则优化将吸引更多中小科创企业参与 [3] - 金融资源将逐步向民营科技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3] - 市场将更加注重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参与,在增信措施完善下,短期科创债发行规模占比或进一步下降 [3] - 未来发展需重点关注资金使用效率与风险、短期融资需求与长期研发投入、市场热度与理性投资三个平衡 [4]
信达证券(601059)披露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获证监会注册批复,10月23日股价上涨0.67%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3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9.5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7% [1] - 公司当日开盘价为19.38元,最高价19.55元,最低价18.91元 [1] - 当日成交额为5.86亿元,换手率为4.41% [1] - 公司最新总市值为634.01亿元 [1] 债券发行获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注册批复 [1] - 证监会同意公司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该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公司在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 [1] - 本次发行将严格按照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募集说明书进行 [1]
信达证券(601059.SH):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
格隆汇APP· 2025-10-23 17:03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本次获批债券注册额度为不超过100亿元 [1] - 批复有效期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 公司可在有效期内分期发行 [1] 债券发行条款 - 债券发行应严格按照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募集说明书进行 [1] - 债券类型为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信达证券:发行不超10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获证监会注册批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6:49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本次债券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 [1] 债券发行细节 - 债券发行对象为专业投资者 [1] - 债券类型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信达证券:获证监会批复,可发不超100亿科技创新债
新浪财经· 2025-10-23 16:45
发行批复核心信息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本次债券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 [1] - 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 公司可分期发行 [1] 发行执行与监管要求 - 本次债券发行应按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募集说明书进行 [1] - 自同意注册至发行结束前 若发生重大事项 公司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1] - 公司将按要求办理债券发行事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助科创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0-22 05:58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凭借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正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保险资金的平均负债久期与科技企业的研发周期高度契合,使其能够以“长钱长投”的方式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2] - 监管政策持续推动保险资金服务科技创新,通过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等方式,引导资金投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多资产类别协同的多元路径,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5][6] - 行业通过强化投研、优化策略、提升投后管理等方式,在支持科技创新的高收益要求与资金安全的本金安全性之间寻找平衡 [8][9] 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规模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 [1]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并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4] - 2025年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方案,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并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 [4] 保险资金与科技创新的特性契合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保险资金平均负债久期达13.19年,与科技企业平均12年的研发周期高度契合 [2] - 保险资金负债久期长,追求长期稳健回报,能陪伴科技企业度过技术研发的“死亡谷” [2] - 保险资金适合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周期长、投入高的硬科技领域 [2] 具体投资案例与方向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发起设立中核田湾核电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及江苏徐圩核能供热项目 [1] - 2023年11月,国寿资产设立“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投资规模约118亿元,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权 [3] - 华泰资产于2022年发起设立“华泰—华登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计划”,投资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工艺设备等 [3] - 华安资产2025年二季度末持有科技主题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64项,合计15.41亿元,覆盖新能源、医药制造等领域 [7] - 截至2025年7月底,建信保险资管持有科技创新股票资产62.04亿元,科创主体债券61.71亿元,科创股权投资基金51.45亿元 [7] 多元化的投资路径与策略 -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优质科技企业注入资本,同时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创投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5][6] - 投资工具包括债券、股票、基金、股权、信托等,通过认购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计划及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6] - 行业角色从资金供给者进化为资源整合者和战略赋能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工具箱和产业生态圈 [6] 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之道 - 通过强化投研能力、成立科技专项投资小组、与产业专家交流来提升对科创企业的研究深度和产业趋势感知 [8] - 优化投资策略,广泛布局芯片、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泛科技领域,通过多样化分散风险 [8] - 注重安全边际,选择在科创企业估值相对低时布局,并提升投后管理能力,进行动态风险监控 [8] - 人保资产通过投前合规审查、投中流动性管理、投后持续跟踪和灵活退出策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9]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 行业在部分前沿硬核科技领域的投研能力和早期项目甄别能力仍需锤炼 [9] - 部分机构的内部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相对僵化,有待优化以适应创投生态 [9] - 股权退出较为依赖首次公开募股,需要发展并购重组、S基金市场等更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9] - 业内人士建议健全估值体系、畅通退出渠道、加强风险管理,以营造更良好的投资生态 [10]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创债破冰!发行规模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2:41
债券发行核心信息 - 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10月17日成功发行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5亿元,期限为5年,发行利率为2.29%,创今年9月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发行利率新低 [1] - 银河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国泰海通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1]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期债券为15亿元科创债项目的第一期发行,该项目于2025年8月29日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 [1] - 募集资金中3.95亿元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基金的新增出资或置换出资 [1] - 资金重点投向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发行方背景与认购情况 - 发行方中关村资本是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资本平台 [1] - 公司基金管理规模为555亿元,基金系投资企业4200余家,其中162家企业实现IPO [1] - 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银理财、北京银行、杭州银行、恒丰银行、银河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参与认购 [1] 市场发展与规划 - 本次发行为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具有市场里程碑意义 [1] - 北交所表示将持续深化股债市场协同服务,丰富债券产品体系 [2] - 未来将推动更多科创债、绿色债等专项债典型案例落地,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2]
券商年内发行科创债近600亿元;天风证券拟注销6778.7万股回购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9:17
券商科创债发行 - 中金公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金融街证券成功发行首单科技创新次级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2.39% [1] - 截至10月20日,已有43家券商发行科创债,合计规模近600亿元 [1] - 另有6家上市券商获批发行科创债,额度合计达1148亿元,潜在总供给超1700亿元 [1] - 科创债发行呈现头部券商规模高、中短期品种居多、票面利率较低等特征 [1] 券商股份回购与注销 - 天风证券于10月21日注销已回购股份6778.7万股,占注销前总股本的0.67% [2] - 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101.42亿股变更为100.74亿股 [2] - 此次回购于2022年10月28日完成,回购价格区间为3.48元/股至4.01元/股,均价3.73元/股,累计使用资金约2.53亿元 [2] 新基金发行市场 - 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4日)共有29只新基金启动募集 [3] - 其中26只集中在周一(10月20日)发行,占本周新发基金的近九成 [3] - 权益类基金为绝对主力,共有24只,占本周新基金总数的八成以上 [3] - 指数型股票基金有11只,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有4只,指数型股票基金在权益基金中占比超过45% [3] 公司定向增发 - 寒武纪完成定增,发行新增股份约333.49万股,每股发行价格1195.02元,募集资金总额约39.85亿元 [4]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约39.53亿元 [4] - 本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3家,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配股数最多,达101.09万股,获配金额为12.08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