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兴牧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七十年|蓄势而发 牧歌新唱谱新篇
央视网· 2025-10-31 21:00
行业转型核心观点 - 新疆畜牧业正经历从靠天养畜到科技兴牧的深刻变革,加速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1] - 一条贯穿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 [1] 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区畜牧业产值突破1122亿元 [1] 生产环节与技术应用 - 现代化牧场采用自动饲喂系统,实现科学配比饲草的精准投喂 [1] - 通过电子耳标实时记录牲畜的每一组生长数据 [1] - 加工厂利用标准化生产线对本地生产的乳制品与肉类产品进行精深加工 [1] 市场与销售 - 产品跨越山海,走上国际消费者的餐桌 [1]
“科技+联农”,鄂尔多斯打造牧业振兴西部样板
新华财经· 2025-09-29 18:28
科技赋能畜牧业转型 - 高端肉牛养殖采用OPU-IVP技术、自主饲料配方和基因组检测实验室 实现优秀基因改良[3] - 细毛羊养殖通过AI大模型实现10天无人饲喂 单羊成本降低200元 出栏量提高8% 羊毛长度增加5毫米[3] - 智慧牧场平台使养殖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4] 联农带农机制创新 - 肉牛产业通过"户繁企育"与"联户育肥"机制带动近百人稳定就业 创造社会价值5200万元以上[4] - 细毛羊产业通过四维联动模式整合52个智慧牧场和6000户牧民形成利益共同体[4] - 120户牧民以羊入股统一接入"牧途牧云"平台 形成可复制的中小牧场智能化改造路径[4] 全产业链价值提升 - 肉牛产业构建从育种到销售的完整供应链 建立新媒体矩阵和线下体验店实现"牧场到餐桌"闭环[5] - 细毛羊产业形成完整数据链 消费者可查询28项溯源信息 推动品牌溢价超15%[5] - 数据驱动生产与品牌赋能 使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为品质增值注入动力[5] 产业集群发展成效 - 两大产业集群以科技赋能、联农带农、全链增值为主线串起牧民幸福生活[2] - 从传统"靠天养畜"向"科技兴牧"转型 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6] - 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应用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拓宽产业链条[6]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那远山呼唤我——走近自豫而来的援疆者
河南日报· 2025-09-26 07:5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展示了河南省在医疗、教育、农业、文化和基层工作等领域对新疆的援助工作,重点突出了援疆干部人才通过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等方式,促进当地专业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2][3][4][5] 医疗援助 - 河南中医药大学医生赵计轩在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援疆10个月,将中医与西医、民族医学融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收到9面锦旗和5封感谢信 [3][4] - 援疆医生积极参与技术推广,通过豫哈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手把手教授当地学员针刺疗法等中医技法,目标是帮助当地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4] - 河南创新开展中医组团式援疆,每年选派约40名中医专家赴哈密进行技术帮扶并推动中医药文化润疆 [4] 教育援助 - 援疆教师刘威为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煤炭物流与供应链》教材,以填补国内学科空白,教材编写团队联合了新疆、河南两地6所学校的19名教师 [5] - 刘威协助院系完成现代物流骨干专业群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并指导学院与中国邮政哈密分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 [6] - 教育援疆的重点是通过专业建设为新疆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的知识输出 [5] 农业技术援助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援疆干部李海利在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通过将微生态制剂与中草药结合,使示范区域内动物腹泻发病率大幅下降 [7] - 李海利团队研发高效安全的杀蜱生物制剂,为牛羊梨形虫病提供绿色防控科技支撑,替代传统化学防治方法 [8] - 两年多来,李海利带领受援单位成功申请4个区级和市级项目,完成2个科研项目,培养6名技术骨干,并开展技术培训200余人次 [9] 文化与基建项目 - 中建七局承建的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项目建筑面积达12700平方米,是连接中原与新疆的文化桥梁,预计明年8月完工 [10] - 项目采用绿色与智慧建造技术,包括自保温加气块、太阳能光伏系统、雨水回收装置等,并利用BIM+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10] - 项目组成员将新疆视为第二故乡,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沉浸式展陈技术和数字化互动设备展现两地文化渊源 [10][11] 基层工作与社会服务 - 援疆干部吴景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帮助盲人按摩师张金龙获得在日间照料中心工作的机会,解决其家庭收入问题 [12] - 工作方法从“解决一个问题”转向“解决一类问题”,通过定期组织居民恳谈会记录并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推动社区自治 [12][13] - 通过结对子与维吾尔族家庭建立“亲戚”关系,在日常生活互助中加深民族情谊 [14]
巨变70年|天山南北“丰”景如画
新华社· 2025-09-24 15:26
粮食生产 - 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斤,跃居全国第一 [3] - 粮食总产量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至2024年的466亿斤,增长53.6% [3] 棉花产业 - 2024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68.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2.3% [5] - 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5] 特色林果 - 主要特色水果包括皮亚曼石榴、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等 [1][9] - 得益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独特气候条件,产品以甜蜜清香为特征 [9] 水产养殖 - 新疆分布着4600余万亩宜渔水域滩涂面积 [12][13] - 2024年全疆水产品产量达19.25万吨,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白斑狗鱼、虹鳟等 [12][14] 畜牧产业 - 在现代科技赋能下,新疆正成为我国高品质畜牧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