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转型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丨特稿:乘开放东风 享共赢机遇——中国高水平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东方暖流”
新华网· 2025-11-03 14:19
进博会作为开放平台的核心作用 - 进博会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1] - 进博会为世界经济注入发展信心和汇聚发展动能,面对少数国家筑墙设垒和脱钩断链的逆流,中国坚定不移以开放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2] - 进博会已连续举办七届,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 进博会的市场机遇与商业成果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 [3] - 今年进博会企业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3] -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连续12个月实现销售额增长,截至今年8月门店数量总计达422家,视进博会为链接全球资源的助推器 [4] - 鑫荣懋亚洲控股公司通过进博会多次全球首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品,累计收获数亿美元订单 [8] 创新驱动与科技展示 - 今年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包括德国西门子的10余款工业AI产品、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多款新产品、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公司的家庭陪伴机器人ClickCopilot全球首发、法国云帆智控公司的电力具身智能机器人首展 [6] - 进博会是全球新品首发地和前沿技术首秀场,加速全球创新方案在本土落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 [5][6] - 中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2025年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7] 一带一路与全球包容性参与 - 今年进博会共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8]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8] -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和进博会相互促进,助力全球中小企业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例如秘鲁蓝莓新品通过钱凯港抵达上海,航程时间缩短10天以上 [8] - 格鲁吉亚作为主宾国之一,希望通过进博会扩大双边贸易,展示多种产品出口到中国 [9] 中国市场吸引力与全球战略地位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十四五期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吸引外资和对外资居世界前列 [2][3] - 海外企业通过进博会实现从参展商变投资商,更加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视中国市场为关乎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要地 [3] - 中国层次更多元、内涵更丰富、潜力更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形成,成为全球新品诞生和企业长效发展的推动力 [4]
前三季度我省船舶出口超千亿元高端化、绿色化转型驱动增长
新华日报· 2025-11-03 07:22
行业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江苏船舶出口额达1078.4亿元,同比增长38.3%,较去年提前3个月突破千亿元大关 [1] - 液货船和集装箱船作为主力船型出口增长显著,同比分别增长134.2%和12.7% [1] 企业运营与效率 - 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使钢板实现精准裁切,作业效率提升20% [1] - 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32艘,载重吨超200万吨,生产计划已排至2028年底 [1] 产品高端化与绿色化转型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极地探险邮轮“道格拉斯·莫森号”已启航,并获得冰级1A和极地规则6级认证 [1] - 该邮轮被视为全球探险邮轮市场的标杆产品,公司在极地邮轮等高端船舶制造领域展现出卓越能力、高性价比和交付效率 [1]
前三季度我省船舶出口超千亿元
新华日报· 2025-11-03 05:38
核心观点 - 江苏船舶出口表现强劲,前三季度出口额达1078.4亿元,同比增长38.3% [1] - 出口增长得益于企业智能化升级与产业集群协同支撑 [1] - 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助力江苏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抢占先机 [1] 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江苏出口各类船舶1078.4亿元,同比增长38.3%,较去年提前3个月突破千亿元大关 [1] - 液货船和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出口稳步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34.2%和12.7% [1] 企业智能化升级 - 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改造,实现钢板精准裁切,作业效率提升20% [1] - 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32艘,载重吨超200万吨,生产计划已排至2028年底 [1] 高端化与绿色化转型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极地探险邮轮"道格拉斯.莫森号"近期启航 [1] - 该邮轮获得冰级1A和极地规则6级认证,成为全球探险邮轮市场标杆产品 [1] - 该产品展示了公司在极地邮轮等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的卓越能力,具备过硬技术、高性价比和高效交付能力 [1]
新疆七十年|蓄势而发 牧歌新唱谱新篇
央视网· 2025-10-31 21:00
牧歌悠扬,科技赋能。这场从传统牧场到智能工厂的深刻变革,在天山南北铺展开一幅产业兴旺、民生 改善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天山脚下,清澈的冰雪融水静静流淌,滋养着广袤的草原;现代化的牧场里,自动饲喂系统正将科学配 比的饲草精准送入食槽,牲畜的每一组生长数据被电子耳标实时记录;同步运转的加工厂中,本地生产 的乳制品与肉类产品正经由标准化生产线的精深加工,跨越山海,走上国际消费者的餐桌。从"靠天养 畜"到"科技兴牧",新疆畜牧业正加速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2024年,全区畜牧业产值突破1122亿 元,一条贯穿"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已然形成。 ...
新美星2025年三季报业绩亮眼:净利润同比激增近两倍,现金流大幅改善
全景网· 2025-10-31 14: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8.70亿元,同比增长15.88%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约2.89亿元,同比增长18.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7949.2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91.95% [1] - 扣非净利润为7701.47万元,同比增幅高达325.73%,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强劲提升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07%,同比提升逾184% [1] 经营质量与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77亿元,同比提升51.38%,显示销售回款能力增强和营运效率提高 [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约8.71亿元,较年初增长34.87%,资金储备充裕 [1] 研发投入与增长驱动力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超过4044万元,为产品竞争力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稳步恢复、产品销售结构的优化以及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公司为国内液态产品智能工厂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聚焦主业 [2] - 全球包装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口碑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2]
深市育先锋·重器显担当|深市机械设备制造龙头 以创新技术护航超级工程
证券日报· 2025-10-29 21:52
核心观点 - 深市机械设备制造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响应市场需求,在国内超级工程和全球市场中展现出强劲实力,其高质量成长由政策、资本和研发多维度协同驱动 [1][3][5] 行业运行态势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个百分点 [3] - 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均超过10% [3] - 行业政策目标为2025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6] 企业技术创新与实力 - 中联重科突破4000吨级起重机技术瓶颈,并建设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智能化综合产业基地 [1] - 徐工机械针对高海拔、强地质环境定制化研发隧洞掘进配套设备 [1] - 杰瑞股份持续攻关页岩气开采核心装备,近五年研发投入超20亿元,其压裂、固井等油气开发装备国内市占率第一,天然气压缩机组业务国内市占率第一 [1][3] - 中联重科近5年年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7%,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6.94亿元,占比6.82% [7] 国际市场拓展 - 中联重科近3年海外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2%,截至2024年末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1%,达233.8亿元 [4] - 中联重科在全球建成各类网点超400个,拥有海外员工超6000人,海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4] - 企业通过调研目标市场需求、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融入全球产业链 [4] 成长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包括专项补贴、税收优惠和行业标准完善,为行业创造良好环境 [5][6] - 资本市场提供助力,例如徐工机械在2023年实施覆盖约2000人的股权激励,2025年9月拟向不超过4700人授予4.7亿股权益激励,约占股本总额的4% [6] -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技术领先的核心,中联重科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6项及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580余项 [7]
深市育先锋・重器显担当|深市机械设备制造龙头 以创新技术护航超级工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21:4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高于全国工业2.5个百分点 [3] - 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均超过10% [3] - 行业力争2025至2026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 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6] 公司技术创新与实力 - 中联重科突破4000吨级起重机技术瓶颈 打造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智能化综合产业基地"中联智慧产业城" [1] - 徐工机械针对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高海拔、强地质环境 定制化研发隧洞掘进配套设备 [1] - 杰瑞股份围绕国家能源安全需求 持续攻关页岩气开采核心装备 [1] - 杰瑞股份近五年研发投入超20亿元 在压裂、固井、液氮、连管等油气开发装备及天然气压缩机组业务国内市占率第一 [3] - 中联重科先后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4次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行业第1 [7] 海外市场拓展 - 中联重科近3年海外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2% 截至2024年末境外收入占比已超过51% 达233.8亿元 [4] - 中联重科在全球各主要城市建成各类网点超400个 海外员工超过6000人 海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4] - 企业通过调研目标市场需求、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 [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中联重科近5年年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7%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6.94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6.82% [7] - 中联重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和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 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6项及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580余项 [7] - 中联重科拥有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资本市场支持 - 徐工机械2023年实施上市后第一期覆盖约2000人的股权激励计划 2025年9月推出新一轮计划拟向不超过4700人授予权益激励总计4.7亿股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 [7] 未来发展重点 - 企业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锚点 深化国内超级工程场景的装备适配能力 加速海外市场本土化布局 [2] - 行业将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持续突破 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共探“十五五”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19:48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0月28日在广州黄埔举办,汇聚政府、协会、企业及高校等600余名代表 [1] - 大会主题为“构建绿色转型新格局 培育产业发展新质力”,旨在探讨“十五五”时期石化行业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行业锚定未来五年发展方向,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3] - 全行业需重点抓好创新驱动高端化突破、系统思维推进绿色化转型、数字赋能加速智能化升级、循环理念构建生态化格局、标准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五方面工作 [4] - “十五五”石化行业的主旋律是“优化产能结构”,核心发展路径是高端化、国际化与“反内卷” [4] 企业实践与成果 - 广州工控集团已打造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突破电子特气、二氧化碳等关键技术,并逐步构建集群式绿色制造矩阵 [3] - 广州工控集团与中国石化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6] - 集团未来将发挥广州应急产业园的资源集聚优势,助力广州打造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变 [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需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积极进入碳交易市场,加强“数绿协同”,以数智技术提升资源效率、环境效益和管理效能 [4] - 发展腐蚀控制技术是推动石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4] - 广州将以新材料首批次为依托,加快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创新突破 [3] 行业成果发布 - 大会现场发布《2025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典型案例》,包含30个标杆案例 [7] - 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蓝皮书》,为行业生态变革提供指引 [7] - 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2024年度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评价报告》,对266家石化化工上市企业进行系统评价 [7] 配套活动 - 大会系列产业交流活动包括广州市绿色石化产业研讨会,汇聚40余位嘉宾深入探讨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 [7] - 大会还将举行新材料绿色创新论坛、安全与应急产业发展论坛、ESG投资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论坛、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论坛五大平行会议 [7]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10.27)-20251027
渤海证券· 2025-10-27 13:48
宏观策略研究: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点评 - 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将更加强调"高质量",并聚焦于"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深化改革"[2]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务明确"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并突出"先进制造业"的骨干地位及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将加快[3] - 政策将重点聚焦国内大循环畅通,通过"惠民生"和完善基础保障制度来提振消费,并强调"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4] - 民生保障提出三个"高质量"发展方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5] - 绿色化转型成为经济工作核心,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加速推进,相关发展目标具有明确约束性和紧迫性[6] - 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着力推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五稳"目标[8] 宏观策略研究:宏观经济周报 - 美国政府停摆时长已达历史第二,经济数据缺失或影响美联储判断,美国预算赤字较上财年减少约410亿美元,但国债总额达38万亿美元致利息支出创历史新高[9] - 日本新首相受经济周期等因素掣肘,难以实施类似安倍时期的政策,需关注中美在马来西亚的新一轮磋商及APEC会议会谈[9] - 国内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回落,但平稳增长基础和调控政策为实现全年目标提供有利条件[10] - "十五五"规划建议关注三个变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要性提升、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内需"战略地位加强[10] - 高频数据显示下游房地产成交回升,中游钢铁价格持平而水泥价格上涨,上游焦煤焦炭价格反弹且原油价格大幅抬升[10] 固定收益研究:利率债周报 - 统计期内利率债共发行96只,实际发行总额7895亿元,净融资额为1760亿元,财政部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以支持化债和扩投资[12][13] - 资金面整体宽松,DR007略高于1.4%的位置震荡,但同业存单收益率因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加而小幅上行[12] - 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走平,10Y国债收益率呈震荡格局,债市主要博弈中美关系和降准降息预期两个不确定因素[13] - 财政政策方面,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近3000亿元以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13] - 债市情绪较三季度有一定修复但呈横盘震荡,利率债依然是弱势资产,后续走势将受贸易关系及市场风险偏好影响[14] 行业研究: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 中国药企在2025 ESMO大会上表现亮眼,中国学者主导的入选突破性摘要研究高达23项,3项成果进入主席论坛口头报告,创历史新高[19]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成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交易总金额最高、全球交易总金额第二的战略合作[19] -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32%,子板块中医药商业上涨2.65%,而生物制品下跌2.52%,行业市盈率为30.10倍,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33%[19] - 行业投资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披露期,聚焦基本面改善、业绩有望反转的创新药械、CXO等板块,并维持对恒瑞医药的"买入"评级[19]
高质量发展看亮点·读数丨从制造到智造,轻工业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10-27 11:05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轻工企业数量达13.66万家,自2020年以来年均增长5.89% [3] - 2024年轻工重点产品零售额达7.9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2% [3] - 2024年轻工业出口总额达9254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年均增长7.17% [3]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工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3] 智能化升级 - 海尔上合冰箱互联工厂通过人工智能调度实现多型号混流按需生产,产能较传统工厂提升两倍,每天下线约5000台高端冰箱 [4][5] - 海尔有5家工厂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5] - “十四五”时期智能家电比重从38%跃升至62%,2024年家电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9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 [5] - 轻工行业有167家国家级5G工厂,占全国1260家的13%,工业互联网覆盖超60%规上企业 [6] 绿色化转型 - 截至2024年,有1321家轻工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覆盖家电、造纸、食品、电池等行业 [6] 创新投入与成果 - 安琪集团近5年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400项 [7] - 2024年11家生物发酵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3.6%,高于轻工科技百强2.9%的平均水平 [8] - 全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十三五”末的1.72%提升至2023年的2.31%,年均增长9.2% [8] - 轻工业有效发明专利从2020年的12.7万件增至2024年的21.4万件,年均增速12.3%,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179万余件 [8] 市场竞争与出海 - 千里达公司针对不同海外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海外业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10] - 2020年到2024年,自行车行业累计出口2.59亿辆,出口额177.11亿美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比达40.7%,较“十三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 [10] - 2024年轻工业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9%,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 [12] - 2020年到2024年,轻工产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从30%提升至33%,对东盟出口占比从13.7%提升至15% [12] 国内消费市场 - 轻工重点产品零售额由2020年的5.98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7.93万亿元,年均增长7.29% [12] - 内销占比从2020年的87.2%提高至2024年的87.4% [12] 未来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30年,新培育10个以上全球知名品牌、50个以上区域特色品牌,轻工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