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类资产

搜索文档
高波动、低利率时代,机构共议多元化挖掘收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4:11
核心观点 - 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逻辑 推动资金流向高股息和科技创新类资产 [4][6][9] - 资产荒背景下资管行业通过量化工具、衍生品及多元策略挖掘收益 [7][8] - 权益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关注红利资产与科技制造板块 [9][10] - 黄金受长期央行配置和美元地位弱化支撑 美元资产短期承压 [11][12] 低利率环境下的配置调整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6%-1.9%区间震荡 驱动资金流向高股息红利资产 [4] - 政策支持(如国家队、社保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4][5] - 债市策略从收益驱动转向组合优化 债券可作为权益资产的低相关资产以提升夏普比率 [6] - 货币政策过去十多年来首次转向适度宽松 带来增量资金 [5] 资产荒与收益挖掘策略 - 行业通过向内(信用利差、久期管理)和向外(固收+、衍生品)双路径争取收益 [7] - AI辅助债券投资成为多家机构争取超额收益的新方式 [7]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导致股债投资比例变化 银行理财进入多资产多策略配置元年 [8] - 短端债券侧重信用利差票息安全垫 长端引入量化模型及衍生品交易弥补主观判断盲区 [8] 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 - 上半年红利资产与科技创新类资产表现良好 后者受益于海内外双宽松流动性环境 [9] - 需回避短期过热高估板块 关注反内卷政策下供给过剩行业的价值回归(如中游制造龙头) [9] - 沪深300分红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加剧 高分红公司胜率高且弹性适中 [10] - 股市风险偏好修复但基本面压制 行情持续性取决于企业业绩兑现和总需求改善 [10] 黄金与美元资产前景 - 黄金受央行配置行为(规模15-18万亿美元)和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弱化长期支撑 [11][12] - 固收+美元策略存在外汇敞口风险 美元理财与人民币理财收益呈收敛态势 [11][12] - 黄金连续上涨三年处于高位 短期难持续上涨但长期基础向好 [12] - 美元资产方面 1-3年期短债波动小 5年以上长债利率快速上行且曲线陡峭化 [11]
财通资管李响:拥抱AI浪潮 以价值的眼光寻找优质龙头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3:26
核心观点 - 资产配置逻辑转向高股息和科技创新类资产 体现"资产荒"下对稳定回报的需求和AI浪潮驱动的投资机会 [1][2] - 重点关注AI产业链、创新药、消费和周期领域龙头公司 回避短期过热板块 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挖掘长期成长标的 [4][5] 资产表现分析 - 上半年红利资产表现优异 主因利率持续下行环境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6%-1.9%区间 资金流向高股息资产 [2] - 科技创新类资产同步走强 受益于海外利率下行预期及双宽松流动性环境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100% [2] - 消费领域呈现"供给创造需求"特征 家电等企业国内外销售额显著增长 新型消费企业依托产品创新脱颖而出 [3] 行业投资机会 - AI产业链进入应用落地阶段 算力从模拟训练向推理端延伸 中国企业在电子、制造和社会效率领域存在突破机会 [4] - 创新药企业研发能力全球竞争力提升 港股创新药指数显著上涨 [2] - 周期行业出现价值回归 供给侧扰动改变金属定价逻辑 在美国降息背景下上游金属周期景气度延续 [5] - 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分红能力 稳定现金流创造型公司在周期确定性提高后表现良好 [5] 投资策略导向 - 回避短期过热及价格高估板块 逆向寻找"反内卷"政策下供给过剩行业中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 [5] - 坚持自下而上价值投资理念 聚焦各行业优质龙头企业 认为经济增长与价值创造主要来源于优秀企业 [5]
财通资管李响:拥抱AI浪潮,以价值的眼光寻找优质龙头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9:54
资产配置环境变化 - 利率持续下行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6%-1.9%区间震荡[4] - 低利率环境吸引资金流向高股息资产 体现"资产荒"下对稳定回报的需求[4] - 海外利率下行预期及双宽松流动性环境对创新类企业友好[4] 表现优异资产领域 - 红利资产与科技创新类资产上半年均有较好表现[1][3] - 港股恒生创新药指数今年涨幅超过100% 反映创新药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4] - 消费领域出现供给创造需求现象 部分企业海外市场增长前景良好[5] AI科技投资机遇 - AI浪潮属于长期颠覆式变革 可类比互联网对社会进步的影响[6] - 算力从模拟训练向推理应用落地阶段过渡 中国企业有望取得全球突破[8] - 科技将融入电子制造和社会效率领域 创造多方面投资机会[8] 周期与红利策略 - 政策支持推动供给过剩行业中游制造业价值回归 龙头企业优势凸显[9]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延伸上游金属周期景气度 供给侧扰动改变定价逻辑[9] - 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分红能力 稳定现金流创造型企业表现值得期待[9] 投资理念导向 - 重点关注各行业优质龙头企业投资机会 认为其代表中国经济价值创造主体[9] - 秉持自下而上价值投资理念 寻找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投资标的[9] - 需回避短期过热及价格高估板块 逆向挖掘周期领域机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