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生态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郁伟君:以全链条服务陪企业跑好创新马拉松
上海证券报· 2025-11-21 02:27
国泰海通大楼 ◎记者 徐蔚 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浪潮中,证券行业服务科技创新的逻辑正从"单点支持"转向"生态共 建"。国泰海通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陪伴天岳先进、普源精电等一批科创企业实现了从"技术突 破"到"全球领跑"的跨越。 完善科技金融生态 作为长期深耕科技金融领域的从业者,郁伟君对构建更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有诸多思考。他认为,这需 要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协同,形成合力。 在政策引导层面,应优化创投资本股份转让环节的限制与成本,"让资本能'投得进、退得出、可持续投 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人才保障上提供更多便利,"如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帮企业解决关 键人才的后顾之忧"。 "从科创板开板至今,我们已服务超100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最长陪伴周期达20年。"郁伟君说,长期陪 伴的背后,是"产业深耕"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底气。国泰海通始终紧跟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核心目 标是完善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全链条、差异化的综合服务。而这一 目标的落地,离不开团队、协同、资源三大维度的扎实布局。 郁伟君表示,在人才培育上,国泰海通早早打破传统投行的单一人才 ...
科创集市启航!上海交易集团与嘉定携手打造科技金融生态
搜狐财经· 2025-11-17 23:21
平台上线与启动仪式 - 上海交易集团与上海市嘉定区共同打造的科创集市线上专区于11月17日正式上线,嘉定区科创集市同步启动 [2] - 该线上专区是上海交易集团官网首个专区,旨在打造集信息发布、资源对接、政策服务于一体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 [5] - “嘉定区科创集市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体”在启动仪式上正式成立 [5] 平台功能与服务模式 - 专区整合了嘉定区产业布局、扶持政策、院所资源、科技项目与金融支持等要素,形成“一站式”服务闭环 [5] - 平台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构建项目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数字化桥梁,以投融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 上海交易集团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科创企业 [9] - 集团整合打造了面向科创企业的一站式专业服务体系,涵盖融资服务、专利与资质类运营服务以及上市培育服务等关键环节 [9] 金融支持与合作签约 - 在启动仪式上,上海银行嘉定支行、交通银行嘉定支行、上海农商行嘉定支行和招商银行嘉定支行等4家银行与8家企业现场签约,授信金额累计达10.52亿元 [9] - 在融资意向签约环节,一批投资机构代表与科技企业及项目代表现场签约,合作项目累计签约金额3.25亿元 [12] - 科创集市特色支行正式揭牌,上海银行将构建覆盖“科学家→企业家→产业家”全链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9] 区域产业生态与成果 - 嘉定区引导基金已累计投资93支子基金,认缴投资约80亿元,子基金总规模近1400亿元,形成“百亿投资矩阵,千亿基金生态” [18] - 市场化投资基金聚焦嘉定三大千亿级产业及特色赛道 [18] - 目前嘉定区内专精特新企业1343家,A股上市企业36家,总量均位列上海全市第三,今年已新增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 [18] - 嘉定区工作方案明确将重点关注科创团队、初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拟上市企业等全生命周期各类企业 [5]
山东推动“四链”融合构建科技金融生态
新华财经· 2025-11-13 17:27
资金链扩容提质 - 各金融机构项目投放167个 金额达1473.76亿元 [1] - 推动济南 青岛两市注册成立10只基金 出资规模66.53亿元 重点投向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强化与中央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对接 争取更多信贷资源 保险资金 聚焦高端制造 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 [1] 产业链赋能增效 - 推出114项科创专项信贷产品 累计实现融资支持352亿元 [2] - 支持济南市探索构建"四价"体系 为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19条标志性产业链逐一匹配"金融链主"并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2] - 加快推动国家首个科创金改试验区建设 [2] 创新链融资渠道 - 全省新增9家上市公司中科技型企业占8家 IPO在审及在辅导企业超八成为科技型企业 [2] -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入板培育企业3673家 累计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65.93亿元 [2]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精准挖掘培育优质企业 [2] 人才链金融支撑 - 优化"人才贷"服务 累计发放贷款2877笔 金额129.51亿元 [3] - 扩大"人才险"覆盖 为139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86.63亿元 [3] - 加强"人才板"建设 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人才板"累计服务挂牌企业206家 [3]
武汉“雨林生态”培育一批“行业第一股”
长江日报· 2025-10-29 08:26
公司上市与技术突破 - 禾元生物于10月28日登陆科创板,成为重组人白蛋白第一股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实现从稻米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是生物制药上游原材料的重大原创突破 [1] - 禾元生物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技术改写了人血清白蛋白依赖血浆提取的历史 [5] 近期上市与申报动态 - 2024年6月以来,武汉硬科技企业持续发力,涌现达梦数据、星竞威武、声通科技、黑芝麻智能、元光科技等多只“行业第一股” [2] - 8月底至今,武汉硬科技企业迎来上市井喷期:长进光子科创板申请获受理;艾米森、聚芯微电子、滨会生物3家企业在3天内密集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岚图汽车正式冲刺港交所,两个月内6家企业接连冲击资本市场 [5] 企业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长进光子将掺稀土光纤成本降至进口产品的一半,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14%以上 [5] - 聚芯微电子飞行时间传感器芯片填补国内空白,多款产品跻身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三 [5] - 艾米森推出全球首款肝癌甲基化检测试剂,实现更早、更灵敏、更准确的肝癌筛查 [5] - 滨会生物研发的OH2注射液成为全球首个进入关键性临床研究的以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为载体的溶瘤病毒药物 [5]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结构 - “十四五”期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8000多家增长到16000多家 [6] - 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智能网联等硬科技领域 [6] - 每万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71家,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6]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协同 - 岚图汽车自动化车间内,935台工业机器人高效协作,平均每118秒便有一台新车下线 [7] - 武汉以“汽车+”为轴心汇聚500多家产业链企业构建完整生态,岚图汽车2024年供应链近地化率达41%,吸引超300家合作伙伴在武汉设立研发基地 [7] - 华引芯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与光谷实验室,其Mini-LED背光技术成功应用于TCL华星的车载显示产品,武汉已形成覆盖材料、装备、面板、终端全链条的显示面板产业高地 [7] - 武汉已拥有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计划围绕先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方向再培育约15个特色产业集群 [8] 政府基金与资本支持 - 江城基金与武汉基金作为两大政府产业基金,每年投入超40亿元,专注“投小、投早、投硬科技” [10] - 为破解国有资本难题,武汉探索“耐心资本”机制: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项目最高可承受100%亏损,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50% [10] - 车谷科创基金以12年超长存续期、60%容亏率的创新设计,完成对中眸医疗、盛势启创等首批项目的出资 [10] - 各区推进差异化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投早投小”基金群并试行“拨转股”,江岸区构建规模达50亿元的科创基金矩阵,洪山区推动科技专项资金“拨改投” [10]
集体涨停!一则消息,突然引爆!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4:23
市场表现 - 深圳国资概念股在大盘调整背景下逆市走强 建科院 特发信息 天健集团 深物业A等超10只个股涨停 [1] - 截至10月23日午间收盘 建科院涨幅20.02% 深水规院涨11.57% 广田集团 特发信息 深赛格等多股涨幅超10%并涨停 [2][3] - 深振业A 特发服务 深城交 深圳燃气 怡亚通等个股跟涨 [2] 政策驱动因素 - 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目标到2027年底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 培育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 [3] -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提升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包容度 [1][4] - 方案鼓励各级政府投资基金 国资平台与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险资等金融机构及产业资本开展产业基金合作 [5] 战略产业方向 - 行动方案支持在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 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5] - 截至2024年底 深圳市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资产超46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700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4%和14% [5] - 深圳国资已形成总规模超7000亿元的国资基金群 包含超过500只基金 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超90% [8] 近期重大举措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基金)于10月16日揭牌成立 首期规模50亿元 重点投向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 芯片设计 先进封装三大领域 [6] - 规模70亿元的建源政兴股权投资基金于10月21日揭牌 后续拟设子基金将总规模放大至200亿元 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 半导体等四大关键赛道 [6][7]
华为支持的这个“村”,在做些啥
金融时报· 2025-06-27 10:51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人才成为驱动产业创新的基础动力[1] - 2024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和12.7%[1] 松山湖开发者村概况 - 松山湖开发者村由松山湖管委会与华为云共建,是全国首个开发者村,2022年4月启用[2] - 开发者村聚集企业开发者和个人开发者,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数字化创新和产业升级[1][2] - 华为提供底层技术能力,合作伙伴共同为企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2] 开发者村生态与赋能 - 开发者村已吸引CSDN、台铃等29家企业入驻[3] - 华为云松山湖开发者创新中心计划3年内服务不少于150家湖内企业[4] - 通过"人才共培-技术共建-产品共销-市场共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企业[4] 金融支持政策 - 松山湖管委会提供信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贷款补贴等政策支持开发者创业就业[5] - 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建设,依托1亿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天使贷"等产品[6] - 开发者村企业将获得更精准的融资支持和资本对接[6] 全球化发展 - 华为云开放全球渠道和"凌云出海"计划,助力开发者走向全球[7] - 今日人才作为华为生态伙伴,已在深圳福田区部署70名AI数智"公务员"[7] - 今日人才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规划客户服务和数字产品介绍业务[8]
【财经分析】公募基金加速布局科创债ETF 形成“债股联动”良性循环
新华财经· 2025-05-22 16:03
科创债市场发展 - 科创债市场三年来累计发行1190只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规模达1.30万亿元 同时发行1579只科创票据 规模达1.38万亿元 惠及625家科技创新企业 [2] - 2024年底中长期科创债发行规模占全市场科创类债券总规模的60% 中国通号通过绿色通道发行25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 [2] - 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达15.17% 较2024年底提升2.11个百分点 [4] 政策与机制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优化科创债发行机制 新增支持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 [2] - 监管层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并开发相关ETF产品 [3] 公募基金产品布局 - 中银基金 博时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等11家机构已上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 [3] - 科创债指数基金填补科技领域债券指数产品空白 具备"高收益 低波动"特性 [3] - 科创板ETF规模超2500亿元 涵盖科创50 科创100 科创200等多层次宽基指数 [4] 市场联动与生态构建 - 科创债与科创板ETF形成"债股联动"效应 科创债提供低成本融资 ETF引导二级市场资金配置科技创新领域 [4] - 科创债ETF推出将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参与度 推动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4]
不低于40%、500亿元……深圳国资定目标!
证券时报· 2025-03-07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国资国企是深圳AI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形成了“深圳国资模式”,以“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国资就投什么”为投资原则,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科技金融生态,并制定了清晰的科创投资“线路图” [1][3][4] 深圳国资科创投资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各类基金超500只,总规模超7000亿元,超9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3] - 培育出“深创投”等一批股权投资品牌,打造出一批特色基金,如新设20亿元种子基金、百亿规模人才基金 [3] 深圳国资投资原则与案例 - 投资原则为“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就投什么”,坚持“投早投小”“耐心陪伴” [4][5] - 深创投参与乐聚机器人Pre - A轮投资,助力其发展;连续两轮加持中科飞测,对接产业资源;领投越疆机器人天使轮并多轮追加投资,助其走向全球 [5] 深圳国资科技金融生态布局 - 除基金投资外,还布局科技证券、保险、担保、资产管理等领域,形成多功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7] - 将国信证券打造成行业领先科技券商;引导国任保险转型为科技保险公司,提供近3000亿元风险保障;支持高新投和深圳担保集团成行业“双龙头”;将深圳资产打造成地方AMC公司,开展风险化解业务 [7] - 深创投集团助力欣旺达动力完善股权结构、组织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8] 深圳国资科创投资“线路图” - 打造科技金融生态,推动基金覆盖投资全生命周期,A轮及更早期项目不低于40%,B轮、C轮项目均不低于20% [10] - 走访不少于10000家初创企业,推进1000家至立项尽调阶段,提供不少于100亿元创投资金 [10] - 筹设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国资基金 [10] - 延长创新创业类基金存续期限最长至15年,差异化考核,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