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评价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汇南粤:科技人才为何东南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0:09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备的人才政策以及广阔的创新应用前景,正吸引大量青年科技人才,形成经济大省与科技人才良性互动、价值共生的新模式 [1][2][3][13] 广东人才集聚态势 - 截至2025年10月末,广东全省在站博士后超过1.7万人,研发人员超过135万人,约占全国七分之一,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广东成功吸纳超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粤就业创业,全省技能人才总数达220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7万人 [8] - 在粤工作"两院"院士由2022年135人增至2023年150人以上,全职在粤工作院士有194人 [2] 人才吸引政策与优势 - 广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补贴,例如广州为博士后人才提供30万元安家费,黄埔区额外提供40万元安家费 [5] - 广东专门提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破除论资排辈和学历至上,为青年人才松绑减负 [1][12] - 政策向产业应用倾斜,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流动制度,开展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 [12] 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 - 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其中9大产业集群达到万亿级规模,登记在册企业突破900万户 [1][11] - 广东市场成为新技术商业化的"试金石",庞大的内需催生技术需求,技术落地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 [2] -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2024年广东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约4486.63亿元,广州集聚超6500家相关企业 [5][11] 企业与人才发展案例 - 云舟生物以70亿估值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全球员工超700人,本硕博学历人才占比超60%,2025年计划新增招聘约100人 [11] - 公司人才需求呈现新变化,除传统研发岗位外,涌现出临床研究、生物信息分析等需要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新型岗位 [11] - 青年科技人才看重在广东的发展平台和清晰的成长路径,致力于推动创新项目落地,实现个人与公司发展的双赢 [1][12]
王飞跃:加快构建自主学刊体系和评估制度
环球网资讯· 2025-05-21 06:47
此外,把学刊的影响因子等同于其论文学术价值与作者学术水平的不科学风气,实则根植于西方"高被 引学者"等商业性产品的风行,这不应归咎于中国学刊分区分级体系的建设实践。 来源:环球时报 近来,海外某著名学刊发文评议中国科研机构自主创建的学术期刊分区分级体系,并对新近的评析结果 提出疑问,引起广泛关注。文中一些观点与海外相关议论无视甚至曲解现实,广大学者与相关政策制定 者需要审慎甄别,深入思考。 其一,曲解事实,错置因果。例如,文中把近年来华工作学者的离华比例增高归咎于中国的学刊评估, 实属误判。这些人离开中国的原因,大多是个别西方国家一些针对性政策的后果,与期刊评估分区分类 的关联甚微。实际上,中国现行的学术评估,包括学刊分级的实践和文化,对一些海外学者极具吸引 力。美国科研人员所受压力日渐增大,而国内目前清理"假人才""虚回归"的力度持续增强,这恰恰凸显 了中国学术环境的吸引力。 海外发文作者既未关注国内学者诉求、推动毕业与晋升制度改革,反而将海外政治因素导致的学者离华 现象错误归咎于学刊评估,实属错置因果、不合逻辑。 其二,无视源头,失之偏颇。将科研评价体系的问题简单归咎于中国一个科研机构的学刊分区体系,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