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永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英思特:公司所处的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7 17:42
行业前景 -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受益于全球绿色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带来的需求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 机器人等领域快速发展推动稀土永磁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1] - 消费电子行业技术迭代为稀土永磁材料器件提供稳定增量空间 特别是在高端智能设备中应用日益广泛 [1] 公司增长动力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满足客户需求 [1] - 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 同时开拓新客户群体 [1] -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重点在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和低空经济领域布局 [1] - 优化生产流程 提升产能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巩固行业竞争优势并提升市场份额 [1]
东吴水泥涨超3% 与嘉逸控股订立买卖协议 拟出售东方诚正稀土10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15 09:55
股价表现 - 东吴水泥股价上涨3.11%至6.3港元 成交额达1145.35万港元 [1]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以1000万港元代价出售目标公司东方诚正稀土全部已发行股本予嘉逸控股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目标公司任何股份 目标公司不再为附属公司 [1] - 目标公司财务业绩将不再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业务战略调整 - 集团于2023年通过收购稀土永磁材料公司多数股权进军稀土业务领域 [1] - 出售集团过去两年财务表现欠佳 2023年度除税后亏损约915万港元 2024年度亏损扩大至2777万港元 [1] - 亏损主要由于磁性材料价格下行趋势及生产规模不足 [1] - 出售事项可使集团将财务资源集中投入水泥业务 改善现金流流动性及财务灵活性 [1]
港股异动 | 东吴水泥(00695)涨超3% 与嘉逸控股订立买卖协议 拟出售东方诚正稀土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东吴水泥股价上涨3.11%至6.3港元 成交额达1145.35万港元 [1] 资产出售协议 - 公司以1000万港元代价向嘉逸控股出售东方诚正稀土全部已发行股本 [1] -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2023年通过收购进入稀土永磁材料生产销售领域 [1] - 出售集团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税后亏损915万港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777万港元 [1] - 亏损主因系磁性材料价格下行趋势及生产规模不足 [1] - 出售事项旨在集中资源发展水泥主业 改善现金流与财务灵活性 [1]
金力永磁(300748) - 2025年9月11-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3: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07亿元(同比增长4.33%),主营业务收入32.26亿元(同比增长11.0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54.81%),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588.18%)[2] - 境外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下降13.58%),其中对美国出口2.17亿元(同比增长45.10%)[3] - 拟半年度分红每10股派1.80元,预计分红金额2.47亿元(占净利润81%)[7][8] 产能与业务结构 - 2024年稀土永磁材料实际产能3.2万吨,目标2027年建成6万吨产能[4] - 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16.75亿元(销量同比增长28.14%)[4] - 变频空调领域收入10.50亿元(销量同比增长19.85%)[4] - 风力发电领域收入2.14亿元,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1.33亿元,3C领域收入1.01亿元[4] 战略布局 - 成立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已实现小批量产品交付[5] - 持有银海新材51%股权,其稀土回收项目年产5000吨稀土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6] - 银海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89万元,净利润1359万元[6] 出口与分红 - 已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证[2] - 上市至今累计现金分红超12亿元,占累计净利润比例超47%[7]
英思特:稀土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设备中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17:42
稀土永磁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 稀土永磁材料是现代消费电子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 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设备中 是实现电子产品轻薄化 高效化的重要支撑[1] - 材料被用于手机中的扬声器 听筒 线性马达 摄像头对焦和无线充电模块 TWS耳机的微型发声单元 笔记本电脑的硬盘驱动器 散热风扇及扬声器 以及智能手表 手环等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1] - 依托其高磁能积 高压实密度等优异特性 稀土永磁材料有效满足了消费电子不断追求更强性能与更小体积的发展趋势 持续推动终端产品的技术革新与体验升级[1]
英思特(301622) - 2025年9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09:18
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端磁性应用器件交付顺利,同时推进电机等项目开发并加强MIM磁性元件研发 [2] - 单台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材料用量约3.5-4千克,公司正开发电机客户且部分项目处于送样测试阶段 [2] - 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处发展初期,受技术成熟度、生产成本及市场需求多重因素影响 [2] 行业技术壁垒与核心竞争力 - 磁性材料器件是消费电子"隐形支柱",直接决定产品运转效率、可靠性与功能上限 [3] - 涉及材料科学、电磁学、精密加工与成型技术等多学科核心技术,属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领域 [3] - 终端客户对磁性能一致性、稳定性、抗腐蚀性及精密性要求高,需长期研发积淀与量产验证 [3] 稀土价格波动应对策略 - 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短期价格波动对毛利率有阶段性影响,长期缓慢波动可通过价格传导维持毛利率稳定 [3] - 与多类型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总部位于包头稀土主产区保障原料充足供应 [3] - 通过提前采购、客户调价机制、优化配方及改进工艺减少价格波动影响 [3] 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场景 - 应用于手机扬声器/听筒/线性马达/摄像头对焦/无线充电模块、TWS耳机微型发声单元、笔记本电脑硬盘/散热风扇/扬声器及穿戴设备无线充电系统 [4] - 依托高磁能积、高压实密度特性支撑电子产品轻薄化与高效化发展趋势 [4]
金力永磁(300748) - 2025年9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3 21: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07亿元,同比增长4.33% [2] - 主营业务收入32.26亿元,同比增长11.08% [2]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54.81% [2] - 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588.18% [2] 业务板块收入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16.75亿元,销量同比增长28.14% [4] - 变频空调领域收入10.50亿元,销量同比增长19.85% [4] - 风力发电领域收入2.14亿元 [4] - 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1.33亿元 [4] - 3C领域收入1.01亿元 [4] 出口与供应链 - 境外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下降13.58% [3] - 对美国出口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5.10% [3] - 从北方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采购金额占比70% [6] - 原材料库存11.58亿元(2024年底为5.59亿元,增长107.02%) [6] 产能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实际产能3.2万吨稀土永磁材料 [4] - 目标2027年建成6万吨稀土永磁材料产能 [4] - 持有银海新材51%股权构建稀土回收体系 [6] - 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5]
金田股份跌2.04%,成交额3.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9.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下跌2.04%至11.54元/股 成交3.38亿元 换手率1.67% 总市值199.4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79.2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68%和5.8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46%和16.1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9.2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8.41%/36.25%/69.66%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2日净买入-2568.27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6.56%和7.30%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加工 产品包括铜产品和稀土永磁材料 铜线(排)/铜及铜合金/稀土永磁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48.35%/41.61%/1.0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铜 概念板块涵盖PEEK概念/比亚迪概念/特高压/人形机器人/液冷概念等 [2] - 成立日期1992年6月20日 上市日期2020年4月22日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城西西路1号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21.16万户 较上期增加171.25% 人均流通股8052股 较上期减少57.72%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92.94亿元 同比增长2.46% 归母净利润3.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03.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5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3173.57万股 较上期增加2086.55万股 [3]
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再提速 特斯拉“造人”带火稀土永磁
深圳商报· 2025-09-03 07:26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行业或将开启继新能源汽车之后又一个万亿级市场 [1][6] - 2025年全球机器人用磁材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元 [4] - 稀土永磁材料单台人形机器人消耗3.5公斤 是新能源汽车的1.75倍 [4] 特斯拉动态 - 特斯拉对明年机器人产能给出非常乐观指引 要求供应商明年一季度做好产能爬坡准备 预计明年三季度单周产能达1万台 [1] - 马斯克明确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发布Optimus V3量产版 V3版本集成Grok语音助手并通过大模型实现自然交互 [2] - 特斯拉展示Optimus新进展 步态更稳动作更轻盈 马斯克称公司掌握了人形机器人的所有王牌包括现实世界AI能力和电动车技术 [3] - Optimus量产成本预计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 今年试生产规模或达5000台至10000台 2026年目标提升至5万台 [3] 国内市场进展 - 优必选中标觅亿9051.15万元采购项目 刷新全球单笔最大订单纪录 宣布今年将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2] - 智元和宇树分别中标中移杭州项目 项目预算高达1.24亿元 [2] - 宇树IPO辅导备案已完成 智元被传正谋划借壳上市 [2] - 众擎 数字华夏等企业正在推进数百台规模的量产计划 [2] - 京东一天之内投资3家具身智能企业 助推7月行业融资额再创新高 [2] 供应链影响 - 稀土市场8月以来迎来涨价潮 主要品种价格普遍上涨超10万元/吨 部分企业排产已排至10月中旬 [4] - 金力永磁作为特斯拉独家供应商 去年净利润突破5亿元 机器人业务占比有望从12%提升至25% [4] - 大地熊凭借低重稀土磁体技术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能降30%原材料成本 [4] - 正海磁材绑定优必选 2024年机器人业务收入突破3亿元 同比大增180% [4] 产业趋势 - 竞争焦点已从谁的技术更先进转向谁能更快交付 [2] - 人形机器人量产对上游产业产生放大效应 将重塑稀土需求结构 [5] - 产业链上下游反应表明人形机器人量产已进入倒计时 [5]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3:45
公司战略与建设进展 - 全力推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完成"1234"方面工作 包括产业集群新发展 数智化和绿色化新进展 原料规模巩固 永磁材料新布局 [2] - 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属于产能置换 建成后具备年处理混合稀土精矿198,000吨(REO 115,018吨/年) 萃取分离能力106,661.6吨/年(REO) 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业竞争优势 [5] - 通过工艺技术升级 项目实现酸碱单耗降低20%以上 新水使用量降低30% 节能15%左右 打造自动化生产线提升智能生产水平 [6] - 在磁材领域规划以速凝合金产业为基础 多元化发展稀土永磁材料 现有磁性材料合金产能10万吨/年 子公司启动建设5万吨高性能钕铁硼速凝合金项目 新增5万吨磁材合金及1万吨氢碎粉产能 [13] - 差异化布局磁材下游领域 合资公司已建成5000吨/年稀土永磁产业化项目 联合投资设立新公司实施3000吨/年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 [14] 经营业绩与市值管理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收入 利润 产值 市值保持行业第一 [8] - 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出资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累计增持43,099,222股(总股本1.19%) 增持后持股比例38.03% [8] - 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 现金分红1.27亿元 上市至今累计分红55.46亿元 分红水平居行业首位 [8] - 2025年初公司市值767亿元 8月28日市值2029亿元 较年初增长165% 市值规模长期保持行业第一 带动稀土永磁板块整体上涨 [10] - 公司股票首次入选中证A50指数成分股 资本市场关注度和投资价值吸引力增强 [10] 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 - 优化科研管理体系 统筹稀土研究院和创新中心资源 围绕储氢材料 永磁材料 合金材料等开展联合攻关 形成全链条研发体系 [11] - 在中高端产品方面重点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 加大攻关力度 做强磁性材料 储氢材料 抛光材料 合金材料 [12] - 稀土磁性材料及应用围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钐钴磁性材料等开展技术攻关 针对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领域研发微特稀土永磁电机 [12] - 稀土储氢材料及应用开展高能量密度材料研究 开发固态储氢装置 实现在两轮车 叉车 船舶 分布式储能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2] - 高丰度稀土元素高值化利用围绕镧铈等元素 研制稀土改性涂料 陶瓷材料 耐火材料等 拓展应用领域 [1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在环保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2014年在全国稀土行业率先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形成闭环循环处理模式 [7] - 废气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自主研发萃取VOCs治理装置实现挥发有机物全回收 萃取过程无废气排放 [7] - 一般工业固废与危险废物均合法合规处置 [7] -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近两年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5家 开展全产业链碳排放自核查 [3] - 推动稀土EPD平台建设 牵头制定稀土行业首个碳排放核算标准 成为践行"双碳"战略示范型企业 [3] 市场表现与需求展望 - 对未来稀土行业下游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 磁材需求量增幅在10%左右 预计2025年保持这一趋势 [18] - 风电 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为下游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8] - 手机盖板 半导体 芯片带动抛光粉产业发展 贮氢在储能背景下有新增量 永磁电机在政策推动下明显增长 [18] - 上半年镨钕等主流产品价格稳定运行 近期受预期影响和订单恢复带动价格上行 [18] - 公司产品出口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6] 资源管理与产能布局 - 通过优化销售策略 推行研产销一体化 革新技术 并购重组等措施消化镧铈产品库存 今年销量已大于产量 [19][20] - 上半年稀土氧化物销售量2.02万吨(同比增长15.71%) 稀土盐类销售量6.50万吨(同比增长45.41%) 稀土金属销售量2.24万吨(同比增长32.33%) [20] - 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主动布局 控股子公司拥有4960吨/年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产能 正在建设4000吨/年项目 [22] - 磁性材料市占率20%以上 抛光材料市占率60%以上 储氢材料市占率30%以上 永磁电机已实现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定制化产品批量销售 [21] - 与包钢股份稀土精矿交易执行稳定定价机制 每季度首月上旬根据公式计算调整价格 [27] 行业影响与竞争优势 -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在全球处于显著领先地位 资源储量占全球40% 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0%以上 [17] - 稀土提炼加工利用技术被列为禁止出口技术 产业链覆盖开采选矿冶炼分离深加工及终端应用等环节 [17] -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施对深化供给侧改革 优化产业生态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5] - 《总量调控办法》涵盖对境外稀土矿产品管理 规范进口资源冶炼分离生产活动 扩大稀土资源管控范围 [16] - 公司将严格执行稀土总量调控管理 提升稀土追溯系统信息化水平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16] 国际合作与发展战略 - 在国际市场上更注重拓展稀土功能材料供给 做优做强磁性材料 抛光材料 储氢合金等产业 [25] - 增加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占比 稀土功能材料属于定制化产品 具有更高技术含量和销售附加值 [25] - 2025年生产经营目标实现营业收入372.17亿元以上 利润总额28.20亿元以上 [25] - 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 稀土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公司将从销售端 降成本 科技创新 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应对市场变化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