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防范应对

搜索文档
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7-23 19:45
水质异常原因调查 - 水样中检测出硫醚类物质,产生蒜味、沼泽味等异味,因持续高温晴热导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藻类快速繁殖,藻类降解产物含硫醚类物质汇集至取水口 [1] - 供水嗅味异常由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因素叠加导致 [1] - 自来水"发黄""发浑"因铁质管道在切换水源和冲洗过程中锈层脱落,49个村(社区)支管及二次供水水箱已完成清洗 [2] 突发应急处置时间线 - 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发现异味,8时30分启动检测,9时确认原水"臭和味"指标异常(3级)并切换水源 [3][4][5] - 10时出厂水仍异常,11时启动主干管网冲洗,13时30分出厂水恢复正常,16时30分主干管网水质恢复 [5][6][7] - 17时确认水样含硫醚类物质,21时44分发布首次通报,7月17日15时完成支管及水箱换水,16时20分发布二次通报 [8][10][11][12] 水质检测结果 - 7月16日出厂水除"臭和味"外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切换水源后13时30分指标恢复正常 [15] - 7月17日余杭区疾控中心检测38项常规指标合格,末梢水抽检合格 [15] - 杭州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硫醚类物质未检出,菌落总数1CFU/mL(标准≤100CFU/mL),浑浊度<0.5NTU(标准≤1NTU) [15] 应急处置问题与问责 - 余杭制水有限公司未执行应急预案,未及时告知用户注意事项 [17] -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未及时报告政府,未充分评估管道冲洗影响,信息发布滞后 [17] - 余杭区住建局未复核水质异常情况,区政府协调处置迟缓 [17] - 7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包括副区长党内警告、水务集团董事长党内严重警告等 [18] 群众诉求服务保障 - 免费更换净水器滤芯,免除7月水费,封存受影响食品企业产品待检测 [19] - 专项服务组持续跟踪居民诉求,加强供水质量检测和健康监测 [19]
刚刚,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8:12
水质异常原因 - 水样中检测出硫醚类物质,产生蒜味、沼泽味、腐臭味等异味 [1] - 异常原因为持续高温晴热导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藻类快速繁殖,藻类降解产物含硫醚类物质汇集至取水口 [1] - 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因素叠加导致 [1] 自来水发黄发浑问题 - 供水管道为铁质管道,水源切换和管道冲洗导致锈层脱落引发"黄水"或"浑水" [2] - 余杭区已完成2个街道49个村(社区)支管及二次供水水箱清洗 [2] 应急处置时间线 - 7月16日8时发现异味,8时30分检测原水"臭和味"指标异常(3级) [3][4] - 9时20分完成水源切换,13时30分出厂水水质恢复正常 [5][6] - 主干管网16时30分恢复正常,支管及小区水箱逐步冲洗 [7] - 7月17日15时供水基本恢复正常 [10] 水质检测结果 - 7月16日出厂水除"臭和味"异常外,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 [12] - 切换水源后,菌落总数1CFU/mL(标准≤100CFU/mL),浑浊度<0.5NTU(标准≤1NTU) [12] - 杭州市疾控中心检测硫醚类物质未检出,全分析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12] 应急处置问题 - 余杭制水有限公司未执行应急预案,未及时告知用户用水注意事项 [14] -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未及时报告区政府,未充分考虑管道冲洗影响 [14] - 余杭区住建局未复核水质异常情况,未及时处置 [14] - 余杭区政府协调处置迟缓,未按规定向市政府报告 [14] 问责情况 - 7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包括余杭区副区长党内警告处分、余杭水务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等 [15][16] 群众服务保障 - 免费更换受影响的净水器滤芯,免除7月份受影响区域水费 [17] - 封存16-17日期间2个街道食品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待检测后分类处理 [17]
7人被问责!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7-23 18:06
水质异常原因调查 - 水样中检测出硫醚类有机硫化物,低浓度即可产生蒜味、腐臭味等异味 [1] - 异常主因是持续高温导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藻类快速繁殖,藻类降解产物(含硫醚类物质)随降雨汇流进入取水口 [1] - 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因素叠加导致供水嗅味异常 [1] 自来水发黄/发浑问题 - 铁质管道在水源切换和冲洗过程中锈层脱落导致黄水或浑水 [2] - 余杭区已完成2个街道49个村(社区)支管及二次供水水箱清洗 [2] - 用户若发现水质浑浊可联系村(社区)安排专业人员处理 [2] 突发应急处置时间线 - 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发现异味,8:30启动水质检测,9:00确认原水臭和味指标异常(3级)并切换水源 [3][4][5] - 10:00出厂水仍异常,11:00启动主干管网冲洗,13:30出厂水恢复正常 [5][6] - 16:30主干管网水质恢复,17:00确认水样含硫醚类物质,21:44发布首次通报 [7][8][10] - 7月17日15:00完成支管和水箱换水,16:20发布第二次通报 [11][12] 水质检测结果 - 7月16日出厂水除臭和味异常外,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 [14] - 切换水源后13:30出厂水指标恢复正常,臭和味检测加密至每2小时一次 [14] - 7月17日余杭区疾控中心检测38项常规指标均合格,末梢水抽检合格 [14] - 杭州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硫醚类物质未检出,浑浊度<0.5NTU(标准≤1NTU),游离氯0.56mg/L(标准0.3-2mg/L) [14] 应急处置问题与问责 - 余杭制水有限公司未执行应急预案,未及时告知用户注意事项 [16] -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报告滞后,未充分考虑管道冲洗导致黄水问题 [16] - 余杭区住建局未及时复核水质异常情况并处置 [16] - 余杭区政府协调处置迟缓,未向市政府报告 [16] - 7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包括副区长党内警告、水务集团董事长党内严重警告等 [17] 群众服务保障措施 - 免费更换受影响的净水器滤芯 [18] - 2个街道49个村(社区)7月水费全额免收 [18] - 封存16-17日期间食品企业相关产品待检测 [18] - 持续提供健康监测和医疗服务 [18]
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7人被问责 受影响用户7月水费全免
财联社· 2025-07-23 17:58
水质异常原因调查 - 水样中检测出硫醚类有机硫化物,导致自来水出现蒜味、沼泽味、腐臭味等异味 [1] - 异常原因系持续高温晴热导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藻类快速繁殖,藻类降解产物(含硫醚类物质)汇集至取水口 [1] - 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因素叠加结果 [1] 水质问题具体表现与处理 - 铁质管道因水源切换、水流冲刷导致锈层脱落,引发"黄水"或"浑水"现象,放水后可恢复 [2] - 余杭区已完成2个街道49个村(社区)支管及二次供水水箱清洗 [2] - 用户若发现水质浑浊可联系村(社区)安排专业人员处理 [2] 应急处置时间线 - 7月16日8时发现异味,9时确认原水"臭和味"指标异常(3级),9时20分完成水源切换 [3][5][6] - 10时出厂水仍异常,11时启动主干管网冲洗,13时30分出厂水指标恢复 [7][8][9] - 16时30分主干管网水质恢复,17时确认水样含硫醚类物质 [11][12] - 7月17日15时供水支管及水箱完成换水,供水基本恢复 [15] 水质检测结果 - 7月16日切换水源后出厂水每2小时检测均合格,7月17日末梢水抽检38项常规指标合格 [18] - 杭州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硫醚类物质未检出,菌落总数1CFU/mL(标准≤100CFU/mL),浑浊度<0.5NTU(标准≤1NTU) [19] - 全市33座水厂全面排查后水质均达标,后续将加密检测频次 [19] 应急处置问题与问责 - 余杭制水有限公司未执行应急预案,未及时告知用户用水注意事项 [20] -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未及时报告政府,未充分考虑管道冲洗导致"黄水"风险 [21] - 余杭区住建局未及时复核水质异常情况并处置 [22] - 7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包括副区长党内警告、水务集团董事长党内严重警告等 [24] 群众服务保障措施 - 免费更换受影响用户净水器滤芯,免除7月份水费 [26] - 封存2个街道食品企业16-17日生产的相关产品,待检测后分类处理 [26] - 专项服务组持续跟踪居民诉求,强化供水质量检测与健康监测 [26]
杭州通报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调查情况:7人被问责
第一财经· 2025-07-23 17:57
水质异常原因调查 - 水质异常由硫醚类有机硫化物引起,该物质在低浓度下会产生蒜味、沼泽味等异味 [1] - 异常主因是持续高温导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藻类快速繁殖,藻类降解产物含硫醚类物质随降雨汇流进入取水口 [1] - 供水管道为铁质,水源切换和管道冲洗导致锈层脱落,引发"黄水""浑水"现象,49个村(社区)支管及水箱已完成清洗 [2] 突发应急处置流程 - 7月16日8时发现异味后,水厂9时完成水源切换,13时30分出厂水指标恢复正常 [3][4][5][7] - 主干管网16时30分恢复,支管及小区水箱冲洗于次日15时完成,供水基本恢复正常 [8][12] - 检测显示切换水源后出厂水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菌落总数1CFU/mL(标准≤100CFU/mL),浑浊度<0.5NTU [15][16] 应急处置问题与问责 - 余杭制水有限公司未执行应急预案,未及时告知用户注意事项 [17] -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未及时报告政府,管道冲洗未考虑末梢水发黄风险 [17] - 7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包括副区长党内警告、水务集团董事长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 [18][19] 群众服务保障措施 - 免费更换受影响用户净水器滤芯,免除7月水费,封存16-17日食品企业相关产品 [20] - 对2个街道49个村(社区)持续提供水质检测、健康监测和上门服务 [20]
7人被问责!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7:55
水质异常原因调查 - 供水异常由硫醚类有机硫化物引起,该物质在低浓度下会产生蒜味、腐臭味等异味 [1] - 异常主因是高温晴热天气导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藻类快速繁殖,藻类降解产物含硫醚类物质随降雨汇流进入取水口 [1] - "发黄""发浑"现象源于铁质管道在应急措施(水源切换、管道冲洗)中锈层脱落,影响49个村(社区)供水系统 [2] 应急处置时间线 - 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首次发现异味,9时确认原水异味等级达3级并启动水源切换 [3][4] - 10时出厂水仍异常,11时启动主干管网冲洗,13时30分出厂水质恢复 [6][7] - 17时检测确认硫醚类物质存在,21时44分发布首次通报 [8][10] - 7月17日15时完成支管及水箱清洗,供水基本恢复 [11] 水质检测结果 - 7月16日切换水源后出厂水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13时30分起异味指标每2小时检测均合格 [14] - 7月17日疾控中心检测显示末梢水38项常规指标合格,硫醚类物质未检出 [14] - 浑浊度<0.5NTU(标准≤1NTU),游离氯0.56mg/L(标准0.3-2mg/L) [15] 管理问题与问责 - 余杭制水有限公司未按预案执行应急响应,未及时通知用户 [16] -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报告延迟且未考虑管道冲洗副作用,7名领导干部被问责 [16][18][19] - 区住建局未及时复核问题严重性,区政府协调处置迟缓且未上报市政府 [16] 用户补偿措施 - 免费更换受影响净水器滤芯,免除49个村(社区)7月全月水费 [20] - 封存16-17日期间2个街道食品企业产品待检测处理 [20]
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调查情况通报
快讯· 2025-07-23 17:48
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调查情况通报 智通财经7月23日电,杭州市联合调查组7月23日发布《关于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调查情况通 报》,详情: 7月16日,余杭区部分小区发生供水异常。事情发生后,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综合行 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和国家、省级专家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省建设厅、省生 态环境厅参与指导。现将调查处置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水质异常原因调查情况 联合调查组结合各项水质检测结果、环境监测数据及水文水利数据,对问题发生及处理过程进行了全面 调查。经查,水样中检测出的硫醚类物质是一种有机硫化物,在水中较低浓度即可产生蒜味、沼泽味、 腐臭味等异味。7月初以来,持续高温晴热,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及周边一些水体藻类快速繁 殖。随着前期降雨汇流,部分藻类及其降解产物(含硫醚类异嗅物质)汇集到仁和水厂取水口附近,并 于7月16日凌晨进入取水口。综合分析,此次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 情况下导致的。 关于市民群众关心的自来水出现"发黄""发浑"问题。根据调查分析,目前供水管道主要是铁质管道,事 情发生后余杭制水有限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