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追责体系

搜索文档
紫天科技锁定三重退市:25亿营收造假 高管联合对抗执法 “行刑民”立体追责体系启动
新浪证券· 2025-06-30 15:5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1、财务造假规模巨大 虚增营收近25亿元:2022-2023年通过虚构业务、篡改收入确认方式等手段,虚增营收24.99亿元,占两年总营收的63.53%。具体包括: 互联网广告业务:以"总额法"代替"净额法"确认收入(应作为代理人按净额核算),2023年虚增17.2亿元(占当期营收78.63%)。 虚构云服务与短信业务:2023年半年报提前确认未开工的云服务收入2.07亿元;2022年未抵消子公司间交易,虚构短信业务虚增收入7.78亿 元。 近日,紫天科技(*ST紫天(维权),300280)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拒绝、阻碍执法,接连收到福 建证监局出具的两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及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违法事实:三重违规叠加,情节恶劣 利润操纵:两年虚增利润总额超1.64亿元,直接影响盈亏性质。 1、高额罚款与市场禁入 公司层面:因财务造假罚850万元,阻碍执法罚100万元,未披露年报罚350万元,累计罚金近4000万元。 个人追责:12名高管被罚,其中: 2、系统性阻碍执法,对抗监管 隐匿财务凭证:2024年福建证监局 ...
首例!证监会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严打财务造假生态圈
梧桐树下V· 2025-06-28 11:50
文/海桐 2025年6月27日,证监会公布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已退市)财务造假案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书。本案首次在查处上市公司主体的同时,直接处罚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它标志着监管已进入"生态治 理"时代,造假成本飙升,协同者无处遁形。 经查,2018年至2022年,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收及利 润,导致年报虚假记载。证监会 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警告并合计罚款3080万元,对两名主要责任人采取8- 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 这次同步追责了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 因于某、贺某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越 博动力实施虚假业务,被认定为共同违法主体。证监会拟 对于某罚款200万元,贺某罚款30万元;涉嫌犯罪部 分移送公安机关。 这次处罚的特点是执法逻辑的转变,本案援引《证券法》将配合方明确界定为共同违法主体,突破以往第三方 利用监管管辖权逃避责任的局限。 2025年至今,证监会已对多家退市公司开出罚单,涉及虚增收入合计高达260亿元,处罚金额累计罚款1.6亿 元。例如,*ST东方四年虚增营收159.8亿元,退市辅仁两年虚构交易54.5亿元 ...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罗卫:以投资者为本 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
证券时报· 2025-03-09 16:43
强化资本市场监管执法 - 建议在北京上海试点金融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实现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一站式"处理,提升审判效率和司法权威 [4][5] - 深圳金融法庭已率先探索证券期货纠纷案件"三合一"改革,试点有利于推进国家金融战略和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5] - 加快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因条文原则性较强导致刑事追责案件较少,目前相关研究已成熟 [3][5] 监管执法"投资者为本"理念 - 坚持从严执法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如中核钛白案罚没超2亿元 [7] - 坚持精准执法,既要打击违法者又要防止误伤,强调"打首恶"与"惩帮凶"并举 [8] - 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立体追责体系,让投资者获赔偿且违法者付出代价 [9] 监管与市场活力平衡 - 监管执法需弥补市场失灵,严惩违法行为不会抑制市场活力,反而通过规范秩序保障长期活力 [11][12] - 区分违法行为严重程度,对主动改正者从轻处罚,运用先行赔付等机制平衡执法力度与温度 [13] - 注重源头治理和防治并举,强化与公安司法机关协同,提高违法成本 [13][14] 监管能力建设 - 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优化从线索发现到刑事移送的全流程衔接 [9] - 推动证券违法领域民事赔偿、刑事追究司法解释出台,细化执法制度"颗粒度" [9] - 加强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结合中小投资者需求提升监管针对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