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期货
搜索文档
上海版证券期货仲裁规则即将出台,纠纷化解能级有望持续提升
第一财经· 2025-11-04 18:54
"未来,中国(上海)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将尽快推出证券期货仲裁规则及相关配套指引,切实发挥仲裁 专业、高效、灵活、经济的优势,持续优化专业仲裁员队伍建设。"上海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陆 春玮表示。 陆春玮是在近日召开的"证券期货争议解决的仲裁实践"专题培训上作出的上述表述。据陆春玮介绍,上 海仲裁委员会响应政策要求与市场需求,于2024年底在上海金融仲裁院的基础上加挂"中国(上海)证 券期货仲裁中心"牌子,以总结过往处理证券期货案件的经验,致力于不断提高专业审理水平。 上海金融仲裁院院长、中国(上海)证券期货仲裁中心主任郭洪俊称,证券期货仲裁中心自成立以来已 发布首批专业仲裁员推荐名单,梳理发布典型案例,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 货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仲裁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 "未来,中国(上海)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将尽快推出证券期货仲裁规则及相关配套指引。" "裁判理念上,则是尊重契约精神和商事交易的习惯,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厘清请求权基础和裁判逻 辑,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陆春玮说。 上海仲裁委员会资深仲裁员、咨询专家、原国泰君安证券法律合规部总经理王吉学也称,采用仲裁化解 ...
深圳新增证券期货机构超八成落户前海
证券时报网· 2025-11-01 17:33
前海金融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前海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63.6亿元,增速达13.8%,呈现高速和高质量发展态势 [2] - 前海是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金融要素加速汇聚,机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1] - 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新引进75家风投创投机构,累计引入总数超296家,基金管理规模超3995亿元 [1] 金融机构集聚情况 - 今年以来深圳新增7家证券期货机构,其中超八成落户前海 [1] - 和融期货在前海设立华南分公司,成为今年第6家入驻前海的证券期货公司 [1] - 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达51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成,今年新吸引超74家金融机构入驻 [1] 深港金融合作与政策创新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落地率达九成,实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2个全国“首家”深港跨境金融成果 [2] - 前海管理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建立常态化联络合作机制,2025年2月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前海成功举办 [2] - 富邦银行(香港)获准在深圳前海筹建分行,拓展香港金融机构内地发展空间 [2] 金融科技与跨境资本 - 港交所、汇丰、东亚、众安等一批港资金融机构在前海布局金融科技板块 [3] - 前海持续深化QFLP试点,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注册的QFLP管理企业94家,其中港资58家,占深圳市近九成,基金管理规模超529亿元 [3] - 通过香港引进国际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推动招银国际、集友股权等在前海注册成立QFLP试点基金 [3] 未来发展规划 - 前海将继续紧密联动南山区、宝安区,全力提升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发展能级 [4] - 未来将完善金融服务生态,吸引更多优质金融机构集聚,为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4]
证监会吴清最新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5:58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核心观点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1] 支持科技创新 - 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1]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2] -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2] 满足投资者需求 - 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1]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4]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落地,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4] 加强监管与风险防控 - 提升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2]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5] - 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5] 优化上市公司质量 - 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3] - 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3]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3] 推动高水平开放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5]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5]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5] 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4]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4] -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4]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19:53
政策导向与战略规划 - 证券期货业将坚持积极推进和防控风险相结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 [1][2] - 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助力资本市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2] - 证监会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开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专项行动 [2] 技术应用与发展态势 -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已在客户服务、投资研究、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2] - 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 - 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专项试点,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关键业务场景的研究与应用 [3]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加快推进建设行业公共智能计算基础设施,以降低行业机构人工智能应用成本 [3] - 探索建设行业模型平台,构建多模态、可共享的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矩阵 [3] - 探索建设行业通用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并探索建立行业共享知识库 [3] 风险防控与安全体系 - 建立覆盖模型开发、部署、迭代全过程的风控体系,充分评估模型安全风险 [4] - 强化关键环节的"人类把关"机制,确保关键环节有人监督、最终决策由人作出 [4] - 加强数据及网络安全管理,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并建立差异化分类监管机制 [4]
央企战新基金启动……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10-30 08:08
资本市场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表示将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2] - 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的发展格局[3] - 北京发布《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通过并购重组激活首都资本市场活力,加快产业整合升级[3]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正式发布6条新指数,包括中证A500等权重指数、中证A100等权重指数等,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标的[3] 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 - 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地区范围,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地区实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2] - 商务部等5部门提出推动步行街(商圈)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结合城市更新推进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2] - 国有企业1—9月营业总收入613290.5亿元,同比增长0.9%,利润总额31670.3亿元,同比下降1.6%,应交税费44145.4亿元,同比增长0.5%[4] -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首期规模510亿元,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投资期为5年,管理和退出期为8年[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将从科技攻关、技术底座、场景应用和产业生态四方面推进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5]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发布开展上海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通知,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1毫秒)和算力应用毫秒可达(网络时延<10毫秒)[6] - 四川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6] 国际金融动态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之间,为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7] 上市公司业绩与动态 - 工业富联AI业务爆发拉动业绩创新高,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62%[11] - 中金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2.36亿元,同比增长254.93%[11] - 华宏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7110.7%[11] - 天齐锂业第三季度净利润9548.55万元,同比扭亏[11] - 美的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378.83亿元,同比增长19.51%[11] - 中微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约32.66%[11]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11] - 招商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88.42亿元,同比增长1.04%[11] - 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299.84亿元,同比下降32.2%[11] - 杭氧股份获中信金融资产举牌,持股比例达5%[11] - 中国联通下属公司参与出资央企战新基金[11] - 国博电子与国内头部终端厂商共同研发的硅基氮化镓功放芯片已在国内头部终端厂商完成认证[11] - 三环集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1] - 豪恩汽电收到视觉感知、全景摄像系统产品的定点信[11] - 上纬新材智元恒岳要约收购完成,股票10月30日复牌[9]
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5:07
要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夯实安全防护体系。建立覆盖模型开发、部署、迭代全过程的风控体系,充分评 估模型安全风险,防范模型适用、数据使用等方面的风险。强化关键环节的"人类把关"机制。规避当前 人工智能存在的局限性,确保关键环节有人监督、最终决策由人作出,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强数据 及网络安全管理,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强化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防护。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立差 异化分类监管机制,完善人工智能应用制度框架体系,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李超表示,要聚焦高价值应用场景,推动业务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 创新专项试点,加强风险控制和容错包容。在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持续深化人工 智能在关键业务场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创新服务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探索更多的"成功经验",写 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 要强化基础支撑,加强智能算力统筹和数据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建设行业公共智能计算基础设施,降低 行业机构人工智能应用成本。探索建设行业模型平台,构建多模态、可共享的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矩 阵。探索建设行业通用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为大模型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 ...
证监会:AI赋能深度融合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10-30 02:39
文章核心观点 - 证券期货业将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1] - 行业需规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规避潜在风险,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和业务风险防控,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现状 -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已在客户服务、投资研究、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 - 证监会推动监管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转变,并开展资本市场"人工智能+"等专项行动 [1] 业务与技术融合方向 - 聚焦高价值应用场景,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专项试点,加强风险控制和容错包容 [2] - 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关键业务场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创新服务模式规模化应用 [2] 基础设施与数据支撑 - 加快推进建设行业公共智能计算基础设施,以降低行业机构人工智能应用成本 [2] - 探索建设行业模型平台,构建多模态、可共享的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矩阵 [2] - 探索建设行业通用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为大模型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2] - 探索建立行业共享知识库,汇聚重要行业知识资源,并制定行业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2] 风险防控与安全体系 - 建立覆盖模型开发、部署、迭代全过程的风控体系,充分评估模型安全风险及数据使用风险 [3] - 强化关键环节的"人类把关"机制,确保关键环节有人监督、最终决策由人作出,避免系统性风险 [3] - 加强数据及网络安全管理,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强化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防护 [3] -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建立差异化分类监管机制,完善人工智能应用制度框架体系 [3]
证监会发声!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22:12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证券期货业将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1] - 证监会已开展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等专项行动,推动监管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转变 [1] -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已在客户服务、投资研究、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应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 技术应用与创新试点 - 行业将聚焦高价值应用场景,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专项试点,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关键业务场景的研究与应用 [2] - 目标是推动创新服务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探索更多成功经验 [2] 基础设施与数据支撑 - 将加快推进建设行业公共智能计算基础设施,以降低行业机构人工智能应用成本 [2] - 计划探索建设行业模型平台,构建多模态、可共享的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矩阵,并探索建设行业通用高质量数据集 [2] - 将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为大模型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并探索建立行业共享知识库,汇聚重要行业知识资源 [2] 风险防控与合规框架 - 将建立覆盖模型开发、部署、迭代全过程的风控体系,充分评估模型安全风险,防范模型适用、数据使用等方面的风险 [3] - 强化关键环节的"人类把关"机制,确保关键环节有人监督、最终决策由人作出,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 [3] - 将加强数据及网络安全管理,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建立差异化分类监管机制,完善人工智能应用制度框架体系 [3]
证监会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10-29 21:20
百万用户都在看 A股,突发!"牛市旗手"爆发,发生了什么? 利空突袭!评级再下调,270万亿债务"压顶"! A股,迎新! 正式更名!"新券商",来了! 刚刚,暴涨超1000点!特朗普,大消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10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时表示,证券期货业将坚持积极推进和防控风险 相结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 型,助力资本市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李超指出,近年来,证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 主线,积极开展资本市场"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专项行动,推动监管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转变,证 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在客户服务、投资研究、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李超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资本市场的生态和 运行模式,要规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加强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