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粤港澳全运会)“舌尖”上的全运会:美食为媒联三地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9:47
中新网广州11月20日电 题:"舌尖"上的全运会:美食为媒联三地 中新网记者 王坚 "比赛完最想吃的就是虾饺!"十五运会女子50米蝶泳选手张雨霏夺冠后的感慨引发众多选手共鸣。十五 运会,正以美食为媒,在唇齿间为粤港澳的融合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从"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到"粤车南下"的政策落地,跨境出行的便利让一场贯穿粤港澳的"全运寻味之 旅"成为可能。配合广东省商务厅发布的《广东美食地图》,观众可手持这份美食指南,上午在广州品 尝虾饺、中午到梅州体验客家菜,傍晚还能前往香港吃一顿茶餐厅。"一小时生活圈"正在让"为一顿 饭,赴一座城"成为湾区生活的日常图景。 全运会点燃的不仅是赛场激情,更催热了粤港澳"体育+美食"的消费新图景。在毗邻十五运会皮划艇赛 场的咖啡店,店员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人气:"近期消费者明显多了,其中还有来自香港、澳门的观 众。" "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在十五运会期间被擦拭得更加闪亮。数据显示,十五运会开幕首周,广州餐饮 消费额同比激增145%,粤菜品类涨幅更高达159%。 从广州塔晖粤轩中餐厅、广州酒家等知名品牌打造的全运主题菜品,到中小商家推出的"观赛套餐",线 上营销也成为商家引流的关键 ...
老将风采依旧 新人表现抢眼!全运赛事上半程亮点十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6 17:57
今天是本届全运会开幕后第七个比赛日,赛程过半,精彩的赛事中能看出什么?接下来还有哪些看点? 办赛方面亦有创新。跨境举办的粤港澳三地公路自行车和深港两地马拉松赛事,在硬件设施、科技应用和协同机制上均有突破,其影响将超越全运会本身, 成为粤港澳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示。 后半程赛事同样精彩可期:将决出田径男女百米"飞人大战"冠军、女排成年组金牌,以及羽毛球、网球各单项、乒乓球男女团冠军。闭幕式当天,女子水球 项目将产生本届全运会最后一枚金牌。 十五运会赛程过半,亮点纷呈。 老将风采依旧,马龙、刘诗雯、汪顺、徐嘉余、肖若腾等运动员虽已多次参赛,仍斗志昂扬,以丰富经验引领年轻选手成长。新生代同样表现抢眼,展 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张展硕包揽男子200米、400米和800米自由泳三枚金牌;于子迪打破尘封多年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亚洲纪录;19岁小将陈璐 颖在女子200米蝶泳中力压名将张雨霏夺冠。 在竞技成绩方面,多个项目破纪录。部分赛事呈现世界级水准,如陈芋汐的跳水夺冠成绩已达到世锦赛夺金水平,乒乓球单打半决赛的激烈对抗也堪称"地 表最强"较量。 ...
(粤港澳全运会)体育赛事助力粤港澳融合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1-16 16:04
体育赛事推动区域融合 - 全运会开创粤港澳19城同场协作格局 实现城城有赛事 并通过智慧场馆实现赛事数据 票务系统 安保服务跨区域协同[1] - 全运会马拉松选手经深圳湾口岸无感通关进入香港赛段 公路自行车赛男子个人赛跨越三地 在230多公里赛道上运动员6次经口岸无感通关[1] - 无感通关等创新举措基于赛事需求在数据共享 查验互认等领域实现制度突破 具备示范效应 经验可延伸至经贸 科技等领域[1] 三地体育优势与产业联动 - 粤港澳三地体育底蕴深厚 广州深圳有马拉松热潮 东莞有篮球 梅州有足球 香港有国际七人橄榄球赛和赛马 澳门以每月两场国际赛事的密度打造体育之城 差异化优势在全运会平台上形成互补[2] - 专家建议打造串联三地标志性场馆 自然景观与非遗的跨境旅游精品线路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一键式服务[2] - 推动体育+文旅创新实践 建议打造粤港澳环湾自行车赛等年度品牌赛事 配套体育旅游套餐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动能[2] 合作模式与未来发展 - 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为国际赛事合作奠定基础 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 可推广的跨区域赛事合作模式[3] - 专家认为三地有条件联合申办更高水平国际赛事 并可在制度对接与国际化运作层面深化协作以提升全球竞争力[2][3] - 三地协同筹备历时两年多 从路线设计到运动员 观众及车辆快速通关等每个环节均依赖三地政府共同筹划与密切配合[1]
行走湾区看全运丨跨城来运动 珠海以体育推动粤港澳融合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3 14:50
8月底,珠海经济特区刚过完45岁生日,珠江与南海在此相拥,孕育出这座年轻的浪漫之城,承载着无数人的征途和诗意。 本届全运会的网球比赛就在这里举行,戳视频,感受珠海"全城触网"的热情。 现代化的设施,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新增的空调系统、电动顶棚,恒温21度,让运动员舒服,观众也舒服。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文化体育处副处长 帅晓:像这个场地,之前也是举办过一些国际的大型赛事,比如WTA还有ATP,当时非常有名的国际巨 星穆雷等球员都有在这个场地,也获得非常好的成绩。 这座国际顶尖水准的网球中心,吸引网球爱好者从四面八方奔赴珠海,这次它又见证中国网球健儿们的精彩对决。决赛的票,可早就抢光了。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文化体育处副处长 帅晓:像今年这一次全运会,郑钦文、张之臻还有广东的王欣瑜,都会亮相这一片网球场地。 在珠海的街头网球场上,也能看到同样精彩的比赛。在中珠中广网球社区公园,有20个专业网球场,向网球爱好者们免费开放。 60岁大爷,身手十分矫健。用力扣杀的黑衣大爷,以一己之力,将场上的平均年龄拉高到67岁。 网球爱好者 张施武:80岁了。我基本上一周打五六天,每天打两个小时,网球是长寿运 ...
国家体育总局答21:十五运为大湾区更深层次融合积累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8:17
赛事筹备与成本控制 -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采用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模式 [1] - 筹办工作厉行节约,90%以上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不新建大型场馆和"全运村",有效降低办赛成本 [1] - 赛事安全保障突出,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风险防范措施 [1] 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特色 - 本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 [1] - 建立专业指挥体系,包括全国组委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香港赛区统筹办、澳门赛区筹备办,确保信息传递和突发事件处理高效 [2] - 创新多城办赛、跨境办赛模式,比赛项目分布在19个城市,包括香港的击剑、场地自行车和澳门的乒乓球、女排等热门项目 [2] 跨境赛事与融合创新 - 首创公路自行车(珠海、香港、澳门)和马拉松(深圳、香港)跨境赛事,为全运会历史首次 [2] - 测试赛中探索"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验、封闭运作、无感通关"新模式,解决不同法律体系下要素流动难题 [2][3] - 群众赛事中,茂名定向比赛组织港澳代表队参与,佛山龙舟比赛首创粤港澳联合组队,促进三地文化人文融合 [3] 赛事安排与观众体验 - 赛事多设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方便"体育迷"观赛 [4] - 开闭幕式将融入粤歌粤剧、武术龙狮和AI技术 [4] - 正争取便利内地居民赴港签注措施,实现"丝滑"通关 [4]
竞价超百轮、溢价1亿元!今年东莞第二宗住宅用地成功出让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23:24
地块交易概况 - 福建中汇锦实置业有限公司以总价6.06亿元竞得东莞常平镇木棆村地块,溢价约1亿元,经过4家房企109轮竞价 [1] - 该地块为城镇住宅用地、商服用地,面积15243.1平方米,容积率5.27,建筑密度不高于50% [4] - 地块起始价49783万元,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4] 项目规划与开发要求 - 地块开发建设期为3年,需在2026年8月9日前开工,2029年8月9日前竣工 [4] - 竞得人需在政府提供安置住宅户型配比后3年内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并在备案后半年内完成整体交付 [7] - 地块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用地,所建物业由政府指定单位回购用于拆迁安置 [6] 创新安置模式 - 该项目是东莞首个引入"土地出让+回购安置"创新模式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3] - 住宅和商业物业设定回购价格为13650元/平方米,产权停车位12万元/个 [3][6] - "回购安置"模式降低开发商销售风险,起拍价较低且有利润空间,是地块热度高的直接原因 [6] 项目战略定位 - 木棆城中村改造是"香港城"项目的先导工程 [3][7] - "香港城"项目规划总面积783亩,以常平站和常平南站为核心,定位粤港澳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7] - 项目依托与香港的地缘、人缘和产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7]
今年东莞第二宗商住用地正式挂牌,起拍价4.98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2:27
地块基本信息 - 地块位于东莞市常平镇木棆村 面积15243 1平方米 土地用途为城镇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 容积率5 27 建筑密度不高于50% [4] - 地块起始价4 9783亿元 采用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入选人 [4] - 地块开发建设期为3年 需在2026年8月9日前开工 2029年8月9日前竣工 [4] 物业回购安排 - 地块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用地 所建物业由东莞市常平镇人民政府指定单位回购 [6] - 住宅和商业物业设定回购价格为13650元/平方米 产权停车位设定回购价格为12万元/个 [1][6] - 竞得人需在政府提供户型配比后3年内完成竣工验收备案 并在备案后半年内完成整体交付 [6] 项目定位与规划 - 该地块是"香港城"项目的先导工程 采用"土地出让+回购安置"创新安置模式 [1][7] - "香港城"项目以常平站和常平南站为核心 规划总面积783亩 定位为粤港澳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8] - 木棆城中村改造北地块已于2024年3月28日动工 南侧地块挂牌将推动后续建设工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