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业无忧

搜索文档
郑商所金融支农再升级,“保险+期货”十年深耕,为乡村振兴注活水、添动能
第一财经· 2025-09-30 15:51
秋分时节,谷穗金黄。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保险+期货"这一金融支农创新模式也迎来了落地十周年。 作为国务院首批期货市场试点单位,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已连续十年开展"保险+期货"。 十年间,郑商所坚守为农初心,持续迭代项目方案、扩大保障半径——累计支持试点250个,覆盖16个 省(区、市),截至2024年末已惠及近76万农户,为苹果、红枣、花生、白糖、棉花、油菜六大特色品 种系上"价格安全带"。 从"试点萌芽"到"全域铺开",郑商所立足农户需求、发挥期货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破解了"靠天 吃饭""丰年不丰收"的难题。未来将继续护航农民稳收增收,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白糖期货"打头阵",稳价保收"蔗里无忧" 白糖,是郑商所首批"保险+期货"项目的品种之一。 2016年"保险+期货"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郑商所当年即启动6个棉花与白糖试点项目,其中在广西 武鸣县、扶绥县、武宣县支持开展了首批白糖"保险+期货"项目试点,之后从未间断。期间,郑商所持 续结合试点成效与品种上市进展,不断探索优化,截至目前已连续10年在广西开展糖料蔗"保险+期 货"项目。 在"保险+期货"模式的护航 ...
“糖业无忧”保农护企有真章
期货日报网· 2025-09-26 07:40
金秋时节,广西的甘蔗成熟了,蔗农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在新的丰收季,有了郑商所支持下的"糖业无 忧"项目落地,作为我国的"糖罐子",广西食糖产业的发展更稳了,农民的收入更有保障了,制糖企业 面临的风险更低了。 建信期货西北分公司总经理丁楠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截至2024/2025榨季,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与食糖 产量已连续34个榨季居全国首位。全国每3勺糖中,有2勺产自广西。糖业不仅是广西农业的支柱产业, 也是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然而,长期以来,广西及我国其他食糖产区甘蔗种植较为分散、良种覆盖率低,加上机械化程度不 高,以及蔗农抗风险能力低,特别是种植收入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蔗农的种植积极性,从而影响甘蔗产 量和供应量。与此同时,制糖企业在榨季集中收购,库存快速累积,如果糖价大幅波动,对企业的经营 会有很大影响。如何化解或降低影响蔗农收入和糖企经营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就成了一个大问 题。"丁楠说,郑商所支持推出的白糖"保险+期货"和"糖业无忧"项目将发挥重要作用。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伊始,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保险+期货"在服 务"三农"、稳定农户收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郑 ...
郑商所: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
期货日报· 2025-08-20 10:33
品种工具供给 - 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1] -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1] -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1] - 深化储备品种研究 [1] 产业链扩展 - 围绕能化 盐化领域品种禀赋扩展上下游及左右端衍生工具 [1] - 持续丰富衍生品工具类型 [1] 市场服务优化 - 坚持一品一策优化已上市品种合约及业务规则 [1] - 开展一企一策市场培育活动 [1] - 支持风险管理公司引导企业拓展期货应用场景 [1] - 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 [1] - 有序推进保险+期货 糖业无忧项目 [1] - 优化完善商储无忧业务模式 [1] 国际化发展 - 制定实施十五五战略规划 [2] - 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2] - 落地PTA保税交割 [2] - 适时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2] -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2] - 推动与境外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