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治疗

搜索文档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科技日报· 2025-07-01 07:44
肺纤维化疾病现状 - 肺纤维化被喻为"不死的癌症",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仅能延缓纤维化进程及降低并发症风险[1] - 肺纤维化分为特发性(病因不明)和继发性(有明确诱因)两大类,新冠后涌现的感染相关性肺纤维化属于后者[2] - 患者早期症状隐匿,后期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困难[2] - 近40%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疾病晚期即使吸氧也常感到难以缓解的憋气和呼吸困难[3] 现有治疗手段局限性 -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常见治疗药物,但只能维持稳定无法逆转纤维化,长期服用成本昂贵且有副作用[5] - 肺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但供体短缺和术后并发症大大限制了其应用[5] - 传统干细胞疗法存在肺栓塞、免疫排斥风险,且干细胞保存运输困难,给药精准性不足[6] 外泌体雾化疗法创新点 - 选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内含上千种蛋白质、mRNA和miRNA[5] - 雾化给药使1-5微米颗粒直达肺泡,局部药物浓度比静脉注射高3-5倍[6] - 外泌体表面CXCR4受体可靶向富集于肺纤维化病灶,增强治疗精准性[5] - 动物实验显示治疗组小鼠生存率由20%提升至80%[6] 临床试验进展 - I期临床试验纳入24名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设计[7] - 联合治疗组(药物+外泌体)肺功能和呼吸健康状态显著改善[7] - 2例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显著好转,纤维化进程逆转[7] 未来发展挑战 - 需开展更大样本的II期、III期临床试验全面验证临床有效性[8] - 外泌体成分复杂,传统药物监管体系评价面临困难[8] - 干细胞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外泌体雾化治疗需谨慎评估免疫反应风险[8]
瑞士生物科技公司Tandem Therapeutics研发专门针对纤维化基质的新型肽药物偶联物,靶向细胞外基质变化 | 瑞士创新100强
钛媒体APP· 2025-06-10 17:32
图源Venture Lab 纤维化主要发生在各类器官疾病与癌症晚期,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蛋白因病理过度积累,造成器官增厚与 变硬,影响器官功能,阻碍药物作用过程,最终导致器官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乃至衰竭。纤维化是 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该症状占发达国家死亡率45%以上。目前的治疗方法虽能减缓纤维化进程, 但无法完全阻止或逆转纤维化,并常常导致预后不良。多数肿瘤治疗药物研发侧重于靶向肿瘤细胞,而 忽略细胞周围的细胞外基质。过多且机械异常的细胞外基质是纤维化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但安全地靶 向它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文 | 以明科技,钛媒体APP注:自2011年以来,瑞士连续1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一,是全 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中国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国,在创新发展和科技金融领域与中 国具有极佳互补性。 由Venturelab主办的"瑞士创新100强",汇聚了最佳"瑞士制造"的初创及 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是瑞士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生态标杆。自2011年以来,该榜单每年 在瑞士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0家最具开创性和市场前景的瑞士创新企业和25家最具独角兽潜 力的瑞士成长期企业,覆盖生命科学、工程机械、机器人、信息通 ...
泽璟制药: 泽璟制药关于自愿披露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获批上市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13
药品获批情况 - 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商品名:泽普平)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1] - 获批适应症为中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PV-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骨纤维化(PET-MF)的成人患者 [1] - 该药品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 [2] 药品基本信息 - 药品名称: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剂型为片剂,规格50mg [1] - 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商均为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 - 药品作用机制为抑制JAK1、JAK2、JAK3和TYK2活性,阻断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同时抑制ACVR1活性改善铁代谢失衡和贫血 [2] 临床试验数据 - 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治疗24周时脾脏体积缩小≥35%的受试者比例达72.3% [3] - IIB期临床试验中芦可替尼不耐受患者24周SVR35达43.2% [3] - II期临床试验中芦可替尼难治或复发患者24周SVR35达32.4% [3] - 对比进口药物芦可替尼在中国患者中的24周SVR35仅为27% [5] 市场与行业情况 - 中国骨髓纤维化每年新发患者约6万人,存量患者超20万 [4] - 中国骨髓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2020年17.3亿元,预计2025年达29.3亿元,2030年达33.0亿元 [4] - 目前国内已获批用于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靶向药物仅有进口芦可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49亿美元 [5] 药品临床地位与研发进展 - 被纳入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4版骨髓纤维化一线分层治疗I级推荐 [4] - 治疗重度斑秃适应症的NDA申请已获受理 [4] - 正在开展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强直性脊柱炎(III期)等适应症的关键临床研究 [4] - 治疗青少年和成人非节段型白癜风的II/III期临床试验已获批 [4] - 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 [4]
Rein Therapeutics (ALRN)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9 01: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命科学、制药行业 - 公司:RAIN Therapeutics、Aleron Therapeutics、Taiho Pharmaceutica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RAIN Therapeutics公司情况 - 2023年10月与Aleron Therapeutics反向合并并更名为RAIN,专注于孤儿肺部疾病和纤维化疾病的首创疗法[2] - 拥有两个处于二期临床阶段的资产,分别是LTI - 3和LTI - 1[2] LTI - 3药物情况 - **核心观点**:LTI - 3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领域潜在的突破性资产,具有强大的抗纤维化和再生功能[3] - **论据** - 已完成1a和1b期研究,即将开展二期试验,一期健康志愿者研究和1b期IPF患者研究结果良好,观察了安全性、耐受性和大量生物标志物[3][5] - 作用机制与Cabulinum - one蛋白相关,通过其20个氨基酸的Cabulan Scaffolding Domain(CSD)区域影响多种纤维化途径中的蛋白质,药物是CSD区域的七氨基酸肽,能模拟Cav - 1的调节功能[12][13][15] - 抗纤维化方面,在Precision Cut Lung Slice(PCLS)系统中,对不良促纤维化蛋白的抑制效果与市场领先的Nintendiv几乎相同,但无Nintendiv的毒性和严重胃肠道副作用,还能保留肺中的关键祖细胞(II型上皮细胞)[16][17][18] - 再生功能方面,能使II型上皮细胞产生表面活性蛋白C,提高IPF肺中降低的表面活性蛋白C水平,得到权威专家Corey Hogaboom的认可[21][22] - 临床研究中,健康志愿者研究单剂量最高达80毫克,多剂量在40毫克时出现剂量限制毒性,但此剂量是模型系统显示的人体有效剂量的约10倍,5、10、20毫克安全且耐受性良好;1b期IPF患者研究中,通过支气管镜样本检测,四种生物标志物蛋白(interleukin - eleven、CXCL7、TSLP、GAL7)在两周内显著降低,血浆样本中表面活性蛋白D两周内降低5%,与其他药物12周的效果相当[23][24][26] - 即将开展的二期试验为期24周,针对诊断在5年内的IPF患者,允许使用背景标准护理疗法,设低剂量(每日5毫克)和高剂量(每日10毫克)两组,每组最多40名受试者,采用安慰剂对照,通过吸入干粉给药,预计12周左右可查看数据,将测量肺功能(FEC、FEV1)并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市场对显示肺功能改善的药物给予高价值[29][30][31] LTI - 1药物情况 - **核心观点**:LTI - 1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药物[4] - **论据** -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肺炎的并发症,美国每年约6万人受影响,目前无获批药物,医生采用非标签治疗方法,急需FDA批准的药物[4][5] - 已进行小规模二期研究,需开展更大规模的2b期研究,与日本Taiho Pharmaceutical合作,获得在日本的商业化权利,市场规模约4亿美元,市场准入研究显示定价可能更高[5][33] IPF疾病情况 - **核心观点**:IPF是一种致命的肺部疾病,现有治疗药物效果有限,市场潜力大[8][10] - **论据** - 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致命疾病,特征是肺部瘢痕形成,属于间质性肺病的一种,美国约10万人患病,每年新增4 - 4.5万例,中位生存期3 - 5年[8][9] - 目前获批的两种药物(Profanidone和Nantenadib)只能延缓疾病进展约一年,耐受性差,有大量胃肠道副作用,预计到2031年2月市场规模近120亿美元,2023年全球领先的OFEB(Nintendent)销售额约36亿美元[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orey Hogaboom是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医学教授,在IPF领域是公认的思想领袖,研究该疾病超25年,在实验室研究过40多种药物,因认可LTI - 3药物而加入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官[7] - 关于Cav - 1蛋白在纤维化状态下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在各种纤维化疾病(心脏、肝脏、肾脏等)和所有IPF患者中均有缺失,但具体原因不明[14][37][38] - 二期试验允许使用背景疗法是当前研究的普遍做法,需进行分层和匹配[41] - 公司希望LTI - 3的再生潜力能转化为更好的肺功能(FVC、FEV1)改善,认为12周时间足够观察效果,目标是显示与安慰剂的差异,减缓肺功能下降,甚至实现肺功能增加[44][45][46] - 选择的5毫克和10毫克剂量是临床前研究显示有效剂量的5倍,公司希望在IPF研究中获得比历史标准更好的患者招募情况,预计明年可获得12周数据[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