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再平衡

搜索文档
大摩宏观闭门会:反内卷,见真章?关注三个重要政策的拐点-原文
2025-07-07 23:4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消费行业、科技行业、AI行业、金融行业、制造业、贸易行业 - **公司**:泡泡玛特、PICC、安踏、百盛中国、伊利、周大福、巨子生物、英伟达、华为、meta、google、amazon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政策 - **核心观点**:7月9日关税大限到期后,现有关税结构难极大改善,贸易不确定性延续,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中国8月12日中美关税暂停键到期,也难达成类似广场协议2.0或海湖庄园协议 [4][5][7] - **论据**:基准情形是三个月暂停键可能延长,贸易不确定性仅被暂缓;恶化情形下部分国家关税升级,产业链受打击;达成协议可能性偏小;中美贸易背后是全球产业链重构、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非汇率调节能解决,且中国当前内需通缩,升值会加剧压力,解决再平衡需制度改革 [5][6][9] 大而美法案 - **核心观点**:大而美法案使美国财政赤字扩张,长期债务可持续性受担忧,但短期对美股有提振,美元将继续贬值 [17][19][21] - **论据**:法案减税幅度大于减支,未来10年赤字率至少提升近3万亿美元;减税先发生,减支靠后,企业业绩或受益;全球投资者对美国长期债务有担忧,美元资产配置减少,美元预计至少贬值6% [18][19][21] 国内政策改革 - **核心观点**: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将再平衡提上重要舞台,需改革财政、宏观目标和地方政绩考核体系,10月四中全会或成试金石 [23][26][28] - **论据**:当前增长模式依赖投资,消费占比低,通缩循环未打破,此前改革进展有限;此次会议显示更高层级紧迫感,若改革财政体系,从间接税转向收入型税,重视最终消费和需求,可改善现状 [23][24][26] 市场表现 - **美股**:核心观点是三季度可能调整,但6 - 12个月走势强劲 [39];论据为短期关税不确定性、法案刺激争论和盈利预期下修或使投资者获利了结,明年3月开始激进降息周期,中东危机缓和、油价下降和899条款影响降低对美股利好,盈利预期变化率放缓 [39][40][41] - **中国股市**:核心观点是二季度底到三季度波动升高、区间震荡,短期建议保守配置,6 - 12个月有信心 [33][44][45];论据为7月9日美国关税到期、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到期、新消费股票解禁、7月底政治局会议无大招、9 - 10月或调整财政政策,6月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净流入以被动资金为主 [33][44][45] 消费行业 - **核心观点**:消费市场冰火两重天,价格通缩压力大,短期难反转,三四季度关注基数和竞争格局,中报期利润增长点来自利润率扩张和现金流 [49][50][57] - **论据**:6 - 7月消费股票获利回吐,资金流向稳定盈利和估值吸引板块;外卖补贴大战、618大促使价格下行,估值难溢价;传统消费基本面变化不大,新消费增速相对较快;政策变量难预判,生育补贴短期难拉动消费,消费情绪好转关键在整体收入和资产价格平稳 [49][50][56] AI行业 - **核心观点**:中国AI需求强劲但硬件供应是瓶颈,美国AI需求今年强劲,对2026年需求看好 [65][69] - **论据**:中国推理需求强,但GPU不够致deep sick r two延期,B30下半年预计产量200万,华为910C未开始销售,互联网大厂asic芯片训练算力不足且代工有瓶颈;美国meta、google、amazon等公司capex相对24年增长43%,TSMC明年产能增长33% [65][66][6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股市6月全球资金配置以被动资金为主,主动型公募基金净流出,期待未来形成正向流入趋势 [45] - 消费行业国补下半年持续,对家电上半年拉动明显,26年国补情况影响需求,补贴停止后行业需2 - 3个季度消化下行压力 [54][55][56] - 大而美法案中899条款对非美国本土投资人影响降低,减少外资从美国资产撤出担忧 [43] - 一月底的deep sick moment改变国际投资人对中国科技领域创新能力的印象,但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和限制,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全球投资人风险溢价计算 [71][72][73]
程实:顶住压力,向新而生——202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33
中国经济2025年展望 - 2025年中国经济在多重动能支撑下展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内生动力持续积蓄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1] - 消费作为经济恢复的关键引擎 在政策扶持和结构升级的共同推动下持续改善 服务消费增长强劲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望显著上升 [1] - 以科技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投资的核心力量 [1] 消费领域 - 2025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较前4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 服务零售额保持5%以上的同比增速 [2] - 体育娱乐 金银珠宝等升级类商品销售5月同比增长达到20%以上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前5个月累计同比增长6.3% [2][3] - 预计202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60%以上 稳居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地位 [4] 投资领域 - 2025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 [7]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 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大增17.3% 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 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同比增速超过20% [7] - 预计2025年制造业投资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仍将显著快于整体投资水平 基础设施投资在财政政策引导下保持5%—6%的中速增长 [8] 出口领域 - 中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依赖日益上升 美国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已降至约12% 较2018年时的19.3%下降逾7个百分点 [11] - 东盟已超越欧美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分布显著提升了中国出口的抗风险能力与韧性 [11] - 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或将降至2%—3%左右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和品牌消费品将成为亮点 [13] 政策层面 - 2025年全国"两会"将赤字率目标上调至4.0% 释放出稳预期 强信心的政策信号 [14] - 央行坚持适度宽松的主基调 预期年内仍存在一次降息的可能 幅度或在10—20个基点 另可能实施一次25—50个基点的定向或全面降准 [17] - 预计2025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 基本实现预设目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