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专家:我省肉鸭养殖品种80%是樱桃谷鸭
齐鲁晚报网· 2025-06-06 11:25
山东省肉鸭产业概况 - 山东省是全国肉鸭养殖生产第一大省,年出栏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带动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链发展[3] - 主要养殖品种为樱桃谷鸭,占比达80%,生长速度快(28天体重达3斤)、饲料转化率高(1.5斤饲料增重1斤)[3] - 养殖区域集中在聊城(阳谷、茌平、临清)、滨州(惠民、阳信、博兴、无棣)和沂南县等地区[3] 种鸭繁育管理 - 种源管理包括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的繁育与选育,曾祖代基因质量直接影响后代商品鸭性能[3] - 当前面临种源退化和垂直传播性病源等挑战,影响繁殖效率和雏鸭成活率[4] - 提升措施包括:注射抗体疫苗阻断病毒传播、加强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的选育、优化饲养环境和营养[6] 疾病防控与食品安全 - 需平衡疫病防控(如高致病性禽流感)与药物残留风险,避免滥用化学药物[7] - 绿色防控技术包括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通风消毒,规范用药需严格执行国家药物种类/剂量/停药期标准[7] - 加强监管检测确保企业规范用药,保障肉鸭产品质量安全[7] 产业链升级方向 - 首要解决种源净化问题,提高鸭苗孵化率和成活率[8] - 当前深加工和品牌化不足,多数企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8] - 需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即食鸭肉、休闲食品),培育全国性品牌,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发展[8]
技术指导,群防群治!和平县培训果农攻克猕猴桃“顽疾”
南方农村报· 2025-06-05 12:35
行业培训与技术支持 - 广东省和平县举办猕猴桃生产技术培训班 旨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深圳大学都市农业研究院 和平县农业农村局及下车镇联合发起 [2][3][4] - 培训聚焦果实蝇(针蜂)和施肥不当两大产业"顽疾" 其中果实蝇导致虫果率普遍超20% 部分果园达50%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7][12][13] - 专家团队包括章玉苹博士和张业光博士 重点传授绿色防控技术及根区微生态调控与水肥一体化新技术 [18][19][20] 培训规模与实施效果 - 培训为期两天 共4期 覆盖505户果农 内容涵盖标准化种植技术关键要点 [24][25] - 培训后筛选55户监测户 政府将免费提供绿色防控药剂和监测设备 并持续提供技术指导 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30][31][32] - 下车镇委副书记表示培训搭建了农户与专家交流平台 推动产业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26][27] 产业影响与政策支持 - 果实蝇问题若不解决 和平猕猴桃产业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严重衰退 [14][15] - 培训推动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方案 为政府与种植户共同守护产业提供支撑 [21][22] - 措施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28][33]
乡村振兴|湖南安化:科技服务团“把脉问诊”水果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6-04 16:55
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柑橘为柘溪库区主导水果产业,种植面积6.53万亩,年产量7.46万吨,年产值1.91亿元,是库区近20万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3] - 库区形成多元化种植结构,包括黄桃、杨梅、猕猴桃等特色水果 [3] - 南金乡欣兴岛家庭农场水果基地规划种植120亩高端柑橘品种,已完成80余亩果树栽种 [5]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 科技专家服务团推广柑橘花期调控修剪关键技术,解决丰产不丰收难题 [3] - 针对虫害问题,服务团推广生草栽培和"三挂一喷"绿色防控技术,安装3000套生物诱捕装置 [4] - 建议新品种柑橘加强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实施"三防两控"技术体系 [5] 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 安化县构建"1+3+N"科技服务体系,由1个科技专家服务团牵头,联合三级服务网络 [6] - 通过"田间课堂+云端指导"模式,开展技术培训28场,解决种植难题60余个,惠及果农1500余人次 [6] - 服务团帮助涉农企业完成20项技术创新,引进300余个新品种及150余项新技术,申请250余项专利 [6]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安化县着手建立特色水果全产业链数据库,实现从品种选育到冷链物流的数字化管理 [6] - 计划打造3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开发果酒、罐头等深加工产品 [6] - 南金村建设120亩猕猴桃基地和150亩黄桃基地,预计今年产量突破30万斤 [7] 政府支持与产业前景 - 政府推动闲置土地集中流转,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 [7] - 科技赋能使安化库区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 [7] - 目标是将小水果做成大产业,提升库区水果品牌价值 [7]
2025年茶小绿叶蝉在清远或将达重发生等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5-29 20:06
茶小绿叶蝉灾害预警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预测2025年茶小绿叶蝉在广东清远地区将达到重发生等级[3] - 预警基于全国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 由王晓庆团队与黎健龙团队联合攻关完成[4][5] - 茶小绿叶蝉在广东一年发生10余代 夏秋两季为害高峰 2025年第一峰期间清远茶园需重点防范[7][8] 茶小绿叶蝉生物学特性 - 茶小绿叶蝉属半翅目叶蝉科 具刺吸式口器 在广东一年发生10余代 有两个发生高峰[9][10] - 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茎嫩叶汁液为害 受害芽叶沿叶缘变黄 叶脉变红 卷曲粗老[11] - 为害严重时芽叶叶缘红褐焦枯 芽叶生长停滞 甚至全叶焦枯脱落[12] 绿色防控技术 - 生态调控:生产季节适时分批强采 春茶结束进行轻修剪 清除茶行间杂草 控制虫口基数[15] - 茶园行间土壤覆盖绿肥或作物秸秆 增加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利用蜘蛛、寄生蜂等天敌[16] - 理化诱控:悬挂天敌友好型色板(每亩25张)可显著降低叶蝉第一峰虫口数量[17] - 在茶小绿叶蝉为害高峰期采用吸虫机捕杀成虫、若虫[18] - 科学用药:当第一峰百叶虫口超过6头时 可选用茶皂素、除虫菊素等植物或化学农药防治[19][20] - 贯彻实施农药安全间隔期 做到用药量适宜 尽量减少用药次数[21]
东港草莓的“绿色通行证”
新华网· 2025-05-26 10:08
新华社记者高爽、齐琪 新华社沈阳5月23日电 题:东港草莓的"绿色通行证" 22日8时,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车间里一派热闹景象,工人们有序拣选草莓,装箱送入冷库预冷;14时,1600斤草莓被装 上冷藏车,经陆运送达深圳口岸后出口至香港。预计25日上午,这批草莓便可出现在当地商超货架上。 "让市场接受东港草莓,果品质量永远是第一位。"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刁玉峰表示,传统草莓种苗繁育模式存在病毒代际遗传积累的 弊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院每年向农户提供20万棵无性繁殖草莓苗,以保障草莓产量和品质。 同时,为降低果蔬农残、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东港地区很多草莓种植大棚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比如投放捕食螨用以捕捉啃食草莓 苗的叶螨,效果很好。"刁玉峰说。 优良的果品品质,给了草莓产业从业者"走出去"的勇气。"辽宁省商务厅等部门搭建交流协商平台,海关根据果园注册备案信息向海外推介我 们的产品,商户们主动参加展会拿出口订单。大家齐心协力,东港草莓已经出口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东港市草莓协会会长马廷东说。 "我们会根据运输距离、时间,选取不同成熟度的果实。比如月初出口到迪拜的草莓,装箱 ...
抢抓农时、改良品种、绿色灭虫 全国多地争分夺秒确保夏粮丰收
央视网· 2025-05-25 16:02
央视网消息:近期,安徽部分地区的天气多变,雨水频繁,给小麦抢收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在合肥市肥西县,38万亩小麦已经陆续成熟,当地也抓住降雨间 歇期,正在抢收小麦。 在肥西县花岗镇大黄村的麦田里,连片的小麦已经成熟,好几台收割机正在田野进行收割作业。随着收割机的来回穿梭,麦穗被卷入了收割机里,很快完成 了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系列工序。 前两天,这片迎来了一场降雨,给当地农户们带来了不小影响。一方面,降雨之后,小麦的湿度比较大,达不到收割的要求。另一方面,降雨之后,麦田会 比较泥泞,收割机难以下地的。好在这次降雨持续时间并不长。另外,在降雨之前,当地农户已经在麦田里开辟了排水沟,降雨之后,水能够尽快排出去。 经过了晴好天气的晾晒,现在,收割机可以下地了。当地农户马上请来了农机手在麦田里抓紧时间进行抢收。同时,专门调集来了履带式的收割机。履带式 的收割机,它的体积比大型收割机稍微小一些,但是,它的履带可以保证收割机不会陷到泥里,便于收割。 肥西县花岗镇大黄村,这块麦地大概是2000亩,预计三天时间可以全部收完。尽管经过了晾晒,但是小麦的含水率还是比较高。紧跟着,小麦就被拉到农机 合作社的烘干房里进行烘干。随着周 ...
绿色防控、助力农安!广东举办豇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班
南方农村报· 2025-05-16 19:03
行业动态 - 广东省举办豇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班,近200名植保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资经营者及种植主体参会,线上吸引14.8万人次观看 [2][3][4][5] -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强调需强化农药使用监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及科学用药培训,保障豇豆质量安全 [13][14][15][16] - 广州市通过建立监测预警平台、绿色种植示范基地及技术服务队,形成成熟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措施 [18][19][20] 政策法规 - 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更严格,明确"四个最严"要求,衔接《食品安全法》 [23][24][25] - "一品一策"攻坚治理针对豇豆提出重点药物、重要节点、重要种植模式和风险分级制度 [25][26] 技术应用 - "喷、摇、吸"三位一体豇豆害虫防治技术减少用药量70%,防治蓟马效果达85%以上 [46][47][48] - "微生物+"防控技术在多地试验后农残检测100%合格,涵盖播种前拌种至结荚期喷施的全周期管理 [51][52][53][54][55][56][57][58] - 有机肥添加烟碱、茶碱的技术使豇豆采收期延长7-10天,每造用药减少2-3次 [61][62][63] 企业参与 - 美国布兰特公司、拜耳作物科学、科迪华等企业代表分享豇豆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及使用技术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