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缩水式通胀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消费品价格“静悄悄”上涨!通胀拐点下周就要来了?
金十数据· 2025-07-10 21:32
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 家电价格在4月和5月均上涨0.8%,为近四年来最高月度涨幅 [1] - 玩具价格连续第二个月攀升,跃升1.3%(持平四年高点) [1] - 家居用品、工具和体育用品的价格加速上涨,而在疫情后的几年里,这些商品价格曾下跌 [1] - 家居和家具价格在过去五个月加速上涨:2月上涨1.1%,3月上涨2.1%,4月上涨2.8%,5月上涨3.7%,6月上涨4.7% [1] - 玩具价格6月较1月上涨3.8% [2] - 服装和鞋类价格在2月至5月相对平稳,但6月小幅上涨,较1月上涨1.7% [3] - 沃尔玛和塔吉特的玩具价格较1月分别上涨7.4%和6.1%,而平均涨幅为3.8% [3] 通胀数据与市场反应 - 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多个关税敏感类别的价格出现上涨 [1] - 富国银行预计整体CPI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2.9%的峰值 [3] - 核心商品CPI将开始走高,因为关税传导效应开始显现 [3] - 通胀数据仍相对温和,因汽油价格下跌和服务业价格涨幅放缓掩盖了商品价格上涨 [7] - 高盛指出关税效应尚未在官方消费者价格中强烈显现 [8] 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 - 关税分阶段实施,最早的关税于2月和3月生效,但大部分关税直到4月或之后才宣布或实施 [3] - 贸易政策和关税仍在变化,已宣布的关税被推迟、突然取消或意外增减 [4] - 运输需要时间,海运货物从其他国家运抵美国可能需要数周甚至一个多月 [5] - 美国国内供应链也需要时间,商品抵达美国后不会立即上架 [5] - 关税生效前库存已堆积,企业提前进口订单以应对潜在关税 [6] - 高盛分析显示约20%的额外成本由外国出口商承担,剩余80%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分担 [6] - 高盛经济学家预计最终约70%的关税直接成本将通过价格上涨转嫁给消费者 [6] 消费者与企业行为 - 企业对价格上涨持谨慎态度,因消费者对涨价既无意愿也无储蓄能力 [6] - 夏季商品价格敏感度低于秋冬,因支出更多集中在旅行、娱乐和休闲上 [6] - 秋冬季节商品价格可能更受关注,因返校季和消费旺季到来 [6] - 企业警告更多涨价即将到来,消费者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更真切感受到价格上涨 [6]
特朗普想逼企业“吞下”关税成本 他能做什么?
金十数据· 2025-05-21 18:34
特朗普对零售商的关税施压 - 特朗普近期针对沃尔玛、亚马逊、福特和美泰等四家零售商发出警告,威胁可能追加关税并保留更多政策工具[1] - 潜在政策手段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政府审查公司利润、推动国会立法及行政令价格管制,部分措施在拜登时期曾被使用[1] - 特朗普特别威胁对美泰玩具加征100%关税,并警告福特"一辆车都卖不掉"若其涨价[2] 企业应对策略与困境 - 家得宝在特朗普团队多次致电后公开承诺不涨价,但分析师指出其表态与沃尔玛无实质差异[3] - 零售行业因利润微薄面临两难:涨价将转嫁消费者压力,不涨价则商业模式难持续[3] - 白宫坚持"外国承担关税"论调与零售商预警形成矛盾,多数经济学家不认可该说法[3] 政策环境与行业影响 - 近年美国政府干预企业定价的意愿跨越党派界限升温,1971年尼克松的工资物价冻结政策被重新讨论[1] - 涨价压力助长两党"贪婪通胀"叙事,类似拜登时期对"缩水式通胀"的打击可能再现[3] - 当前阶段主要为口头施压,但关税引发的价格波动可能持续激化消费者矛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