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贫富差距
搜索文档
美国富豪正在放弃对“体面”的执念
第一财经· 2025-10-24 10:41
欧逸文的报道风格与背景 - 报道风格具有三重矛盾特质:与权贵距离近、反对权贵、追求新式权贵 [1][3] - 出身外交官与记者家庭,继承家族资源成为大报驻外记者,擅长书写大叙事 [1] - 实际工作性质更接近政治幕僚或政策分析师,聚焦美国贫富差距与权贵政治 [3] 《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核心内容 - 书籍内容缺乏受访者的精神真实性,更像呈递给民主党党魁的国情咨询报告 [4] - 描写2025年初特朗普重回白宫场景,旁边站着马斯克、贝索斯、扎克伯格等美国最富有的三个人 [8] - 指出特朗普兴起是精英为权力接受其主义的合资公司,一代没什么头脑的有钱人从格林威治等地为其扫清道路 [9] 美国富豪的财富观念与政治倾向 - 格林威治老派意识形态要求有钱人不能炫耀财富,需对财富有罪恶感并支持民主党或乡村俱乐部共和党 [10] - 富豪财富增长至难以掩饰的程度,20米高围墙成为格林威治最新时髦单品 [10] - 超级富豪支持特朗普被解读为不纯动机,是2010年政治募捐不限额法律改变的直接结果 [8] 税收制度与道德困境 - 美国税收制度存在漏洞,亿万富翁可通过将盈收购买游艇并抵押贷款等方式使资产变为负数 [11] - 盖蒂家族案例显示富人可通过声称居住于零所得税州(如内华达)规避高税收州的所得税 [11] - 道德主义面临自证问题:富豪在利益面前可能放弃道德主张,如盖蒂姐妹开除反对逃税的财务顾问 [11] 格林威治政治生态变迁 - 格林威治原是布什家族等老钱共和党重地,但2020年大选时出现支持特朗普的叛徒 [5][6] - 当地共和党委员会主席吉姆·坎贝尔等老钱家庭成员因对移民政策不满转向支持特朗普 [6] - 格林威治如今已全面左倾,希拉里·克林顿、乔·拜登和卡马拉·哈里斯均赢下该地 [8]
金钟:一旦特朗普掌握了这个“撒手锏”,影响将远超议息会议决策
搜狐财经· 2025-09-22 08:31
特朗普终于"等"来了美联储降息。9月17日,美联储降息0.25%,这是他第二个总统任内的第一次降息。 自今年初上任以来,特朗普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要求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降息,过去几个月更是强硬施压。当他发现直接解雇鲍威尔会存 在很大的法律争议以及将造成金融市场动荡时,就转而指使其手下拿着放大镜去找鲍威尔一方的各种过错和把柄,比如鲍威尔时期翻修美联储办公大楼的超 支情况。 特朗普还指控美联储理事会理事丽萨·库克在办理购房贷款时,在申请文件上提供不实信息,以并此为借口解雇了库克。随后,库克在法院起诉特朗普越 权,目前的联邦法院判决中库克依旧保留职位,但这个官司已经打到最高法院。 特朗普在视察美联储翻修工程期间与鲍威尔会面视觉中国 此次降息决议出来后,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成员们目前预期2025年会再实施两次降息,每次0.25%。而2026年只准备降息一次。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海湖庄园协议"总设计师斯蒂芬·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彭博社截图 特朗普如此专注于将丽萨·库克的美联储理事会席位争夺到手,背后自然有他的原因。 目前拥有美联储议息会议投票权的成员有12个人。其中7个人是包括主席在内的美联储理 ...
48:47,美国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收到噩耗,他要支付351亿巨款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20
美联储政策与特朗普的干预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在首次议息会议上投票主张降息50个基点,但美联储最终仅降息25个基点[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当前担忧在于就业市场疲软,而政府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不支持大幅降息[6] - 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努力未能动摇其独立性,控局尝试落空[6] 美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大豆协会指出,农民种植大豆几乎无利可图,原因是中国市场订单基本流失[8] - 巴西大豆出口量已大幅超越美国,并且欧盟与南共市签署自贸协定将使巴西大豆更便捷进入欧洲市场,进一步挤压美国大豆份额[8] - 农业领域面临困境,农民依赖政府补贴,此前补贴规模达351亿美元[10] 美国财政与债务状况 - 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面临债务上限危机,政府存在停摆风险[10] - 政府近期签署了4.5万亿美元的减税法案,进一步挤压了财政空间,导致应对农业等内部困局的资金短缺[10] - 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增长模式依赖财政和债务支撑[14] 国际贸易关系与盟友态度 - 美国政府试图让欧盟购买更多美国大豆,但欧盟明确表示不会为配合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而牺牲自身利益[12] - 中国商品占欧盟进口的20%,欧盟与南共市的自贸协定使其拥有巴西大豆作为更划算的选择,不愿接盘美国大豆[12] - 美欧此前达成的贸易框架协议中,欧盟承诺增加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农产品,但执行态度消极[12] 经济结构性风险与前景 - 美国产业日益金融化,实体经济未能同步发展,依赖借债导致债务问题恶化[14] - 贫富差距等结构性问题加剧,减税和施压降息等操作可能使根本经济问题更严重[14] - 未来几个月需处理债务上限、美联储人事调整及农民补贴等难题,若仅关注短期选举利益,经济困局可能深化[16]
竟然全是假的!马斯克揭开美国遮羞布,外媒:真相远比这更可怕!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28
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裁员措施 - 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并担任CEO后立即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 目标裁减80%员工 主要原因为员工数量过多 效率低下 运营成本高企导致长期亏损[3] - 裁员补偿仅为三个月基本工资 虽比美国法律要求高出50% 但远低于中国互联网公司提供的"裁员大礼包"(通常达数十万元)[5] - 裁员过程通过邮件通知 无面对面沟通 员工上午收到通知下午即失去系统权限 效率极高[5] 美国劳动法体系与雇佣实践 - 美国实行"自由雇佣"(At-will employment)原则 雇主可随时解雇无特殊协议员工 无需说明理由或承担法律责任[7] - 推特案例中仅3名高管因"黄金降落伞协议"获得超2亿美元赔偿(约十年工资) 与普通员工三个月补偿形成极端差距[7] - 特斯拉员工入职协议明确禁止成立工会 导致劳动者缺乏集体谈判渠道[9] 美国社会贫富分化现状 - 2023年统计显示美国最富1%人口掌握40%财富 底层50%人口仅占2%财富[10] - 疫情期间亿万富翁财富增长超1万亿美元 与普通民众经济困境形成对比[10] - 2024年美国基尼系数达0.48 超过0.4警戒线 为发达国家最高水平之一(中国为0.46)[11] 美国政府运营效率问题 - 社保系统核查发现每年超1000亿美元福利金去向不明 存在明显欺诈(如记录显示有360岁老人领取社保)[12] - 五角大楼2024年审计显示8240亿美元预算支出"无法解释" 账目调整手段包括将对乌援助金额从30亿虚增至82亿[13] - 政府采购项目存在严重溢价 如邮政系统电动卡车采购单价达3000万美元 仅交付100辆[13] 美国教育医疗系统缺陷 - 大学学费十年间翻倍 导致普通家庭学生背负沉重学贷 奥巴马夫妇2004年才还清1992年的学贷[11] - 2022年2800万美国人无医疗保险 医疗系统公立医院排队难 私立医院费用高昂[11]
列国鉴·美国丨记者观察: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冲击与影响
新华网· 2025-07-09 09:22
法案内容 - "大而美"法案涵盖税收、教育、国防、医疗保健和边境管控等多方面内容,法案长近千页,共列数百项条款 [2] - 法案最具争议的部分是削减和限制了医疗补助,未来10年内约118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疗补助保险 [2] -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将累计获得超过1000亿美元注资,年度预算从100亿美元飙升至近300亿美元 [4] - 法案将导致美国未来10年的赤字增加3.3万亿美元,推高利率,增加消费者贷款和企业融资成本 [4] 政治博弈 - 法案引发共和、民主两党激烈交锋,加剧政治分裂和极化 [5] - 民主党采取程序性手段拖延法案审议,包括强制休会、完整宣读法案文件、提出多项修正案等 [8] - 法案最终以微弱优势在参众两院通过,凸显特朗普对共和党和国会的掌控力 [8] 经济影响 - 法案将扩大美国贫富差距,最贫困阶层每人每年损失约1600美元,最富裕家庭平均年收入增加1.2万美元 [11] - 收入最高20%人群的净收入每年增加近1.3万美元,平均增幅约3%,而年收入低于1.8万美元群体的税后收入将下降1.1% [12] - 法案被批评为"从经济底层向顶层的大规模财富转移",损害弱势群体利益 [12] 社会反应 - 美国民众对法案表达不满,削减医疗补助将增加生活成本,学生贷款负担加重 [13] - 马斯克公开反对法案,称其"令人作呕",并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参加中期选举 [16] - 法案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征收新税,可能对新能源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16] 政治新动向 - 马斯克创立"美国党",可能冲击共和党选情,未来可能遭到特朗普政府打压 [17] - "美国党"若能争取国会席位,可能左右立法进程,但创立新政党需要漫长时间和巨额资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