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系汇率制
icon
搜索文档
港元汇率快速转弱,香港金管局两周四度入市干预,港元创最快强弱保证切换
第一财经· 2025-07-08 15:04
港元汇率及金管局干预 - 港元兑美元汇率录7.8499,接近7.85弱方极值 [1] - 香港金管局7月4日单日买入296.34亿港元,创2017年以来最大规模干预纪录 [1] - 两周内累计买入590.72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145.41亿港元 [1][2] - 2025年5月初金管局曾因港元触及强方保证四次注入1294亿港元,两个月内完成强弱保证最快切换 [2][3] 汇率快速切换原因 - 港美息差持续走阔,套息交易活跃 [1][3] - 上市公司派息期结束及半年结资金需求消退 [1][3] - 香港市场资金充裕导致港息下调,非本地公司将港元兑换回笼 [3] - HIBOR利率大幅走低,1个月期和3个月期分别降至0.6%、1.7%,创造套息空间 [4] - 港元套息成为全球收益最高交易之一,港美息差达4.37个百分点 [4][5] 市场流动性影响 - 南向资金7月7日单日净买入110.15亿元,近1个月净流入超786亿元 [8] - 恒生指数全周下跌1.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3%,港汇走弱压制港股 [10] - 2017年以来港汇四次触及弱方保证时恒生科技指数均承压 [10] - 港股卖空交易占比降至历史低位,南向资金回暖或缓解港元贬值压力 [12]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本轮汇率切换本质无特殊性,属技术性调整 [4][9] - 汇丰环球研究指出套利交易可能再次将港元推向7.85,但特殊需求或使汇率脱离弱方极值 [8] - 瑞银认为短期利率吸引力难持续,长期利率水位更高 [9] - 东方财富证券预计流动性紧缩预期持续,但下行风险可控 [10][12]
如何看待港币流动性变化及其对港股的影响︱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2025-07-04 15:14
港币流动性变化及其对港股的影响 港币流动性回收的背景与机制 - 6月26日香港金管局因港币汇率触及7 85弱方兑换保证 向市场回收94 2亿港元流动性 7月2日再度回收200 18亿港币 [1] - 联系汇率制度下 香港金管局承诺将美元兑港币汇率锁定在7 75-7 85区间 通过买卖港币被动调节市场供需 银行可套利价差导致Hibor利率变化 [1] - 5月初香港金管局曾因港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 5天内投放1294亿港币流动性 银行体系总结余从446亿暴增至1741亿港元 Hibor利率降至0 5%低位 [2] 流动性波动的市场原因 - 5月流动性投放源于南向资金流入 港股IPO火热 分红旺季及对等关税后美元资产抛售 但银行体系对港币需求存在误判 导致后续套息交易盛行 [2] - 短期美港利差扩大至3%-4%高位 推动港币汇率快速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形成流动性"过山车"行情 [2][3] 对港股的影响分析 - 当前港币流动性仍将维持相对充裕状态 因美元偏弱 南向资金流入及IPO需求支撑 但Hibor利率上行是合理趋势 [3] - 港股基本面核心驱动是国内经济 历史数据显示其与国内经济指标相关性高于港币利率 Hibor上升影响更多为情绪冲击 [3] - 港股中长期表现仍被看好 因股东回报改善 优质公司供给增加及稳增长政策发力 [3]
香港金管局买入200亿港元,一周内二度入场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55
港元汇率及香港金管局干预 - 7月2日纽约时段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香港金管局买入200.2亿港元 规模是上周94.2亿港元的两倍以上 [2] - 干预后港元兑美元汇率小幅上涨至7.8495水平 [2] - 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7月3日减少至1441.75亿港元 [2] - 6月26日香港金管局也曾入市买港元 当时港元兑美元汇率上涨至7.8492 [3] 联系汇率制度机制 -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美元与港元以1:7.8价格锚定 浮动区间为7.75-7.85 [3] - 当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时 香港金管局需买港元抛美元 [3] - 5月初港元兑美元汇率多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 共计流入1294亿港元 [5] 市场影响因素 - 一个月港元拆息利率6月30日报0.73% 为6月23日以来最低 [3] - 港元市场资金充裕导致利率下调 港美息差扩阔引发套息交易 [5] - 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接近尾声 非本地公司将港元资金兑换回笼 [5] - 半年结相关港元资金需求已大致完成筹措 市场对港元需求减少 [5] - 过去一个月港元套息成为全球收益最高的交易之一 [5] 机构观点 - 香港金管局干预通过回笼流动性提高港元利率 提升做空港元成本 [4] - 高盛表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和港元资产兴趣浓厚 流动性环境充裕 [6] - 瑞银认为短期利率大幅下降吸引融资兴趣 但不太可能长期保持低位 [5] - 香港IPO市场持续火爆 未对流动性形成冲击 [6]
香港买入200.18亿港元本币捍卫联系汇率制。
快讯· 2025-07-02 05:37
香港货币市场干预 - 香港金融管理局买入200 18亿港元本币以维护联系汇率制度 [1]
7月2日电,香港买入200.18亿港元本币捍卫联系汇率制。
快讯· 2025-07-02 05:35
香港联系汇率制 - 香港买入200.18亿港元本币以捍卫联系汇率制 [1]
香港金管局买入超200亿港元,捍卫联系汇率制
快讯· 2025-07-02 05:35
香港金管局市场操作 - 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买入200 18亿港元 [1] - 操作原因是港元汇价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1]
港女港男,全球第三
吴晓波频道· 2025-07-01 23:34
香港演艺圈北上趋势 - 50岁以上的TVB巨星如吴彦祖、欧阳震华等组成"TVB男团"在直播间表演网络热舞,六人总年龄超300岁[2] - 网友质疑这些港星是否因投资失败或破产才如此卖力[4][6] - 实际上部分成员身家丰厚:吴卓羲收藏40块劳力士、拥有7辆豪车并投资NFT和房地产,郭晋安坐拥5亿身家且旗下草姬集团已上市[10] 香港财富现状 - 2024年香港成年人人均财富达472万港元,全球排名第三[8] - "狮子山精神"驱动香港人持续工作,视工作为自我实现而不仅是谋生手段[11][12] - 香港金融自由度高,拥有全球顶尖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投资渠道[17] 香港金融优势 -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与美元汇率维持在1:7.75-7.85区间[36] - 投资者可自由投资港股、美股、A股(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市场覆盖率达90%[18] - 金融衍生品丰富,可进行杠杆外汇交易和国际资本博弈[18] - 美元存款利率优势明显:渣打3.3%、工银亚洲3.5%、富融银行3.8%,保险分红最高达7%[20] 套息交易机制 - "港男港女"交易类似日本"渡边太太",利用HIBOR(0.0375%)与SOFR(4.36%)的息差套利,理论年化收益达4.32%[27][29][30] - 普通投资者可通过"H按"享受低息贷款[34] - 套息交易导致港元贬值,触发金管局"弱方兑换保证",6月25日买入94.2亿港元维稳[35][40] - 香港外汇储备达4309亿美元,是流通货币5倍多,具备足够维稳能力[42] 数字资产发展 - 香港积极发展数字货币生态,2022年发布《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46] - 数码港已聚集470家Web3企业,融资超4亿港元,30%由内地创始人主导[47] - 2025年6月发布《政策宣言2.0》,推动数字货币交易牌照化,8月将实施稳定币发牌机制[48][49] - 目标建成全球数字金融枢纽,为投资者开辟新蓝海[50]
程实:HIBOR低谷之后有望温和上行
第一财经· 2025-07-01 19:58
联系汇率制度与HIBOR波动 - 香港金管局不主动设定本地利率,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注入流动性,HIBOR技术性下滑属于机制内可预期结果[1][6] - 短期利率走低有助于香港资本市场复苏,尤其在近年全球高利率压力下,预计流动性调控将更注重循序渐进[1] - 港元汇率与HIBOR波动源于国际资本净流入、联系汇率制度下的流动性投放及利差套利交易三因素叠加[2][3] 流动性注入与市场影响 - 港元汇率触及强方兑换保证7.75后,香港金管局被动干预买入美元卖出港元,2025年5月注资规模超千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升至1700亿港元以上[2] - 3个月HIBOR一度跌破2%,较年初高位下滑逾200个基点,隔夜HIBOR维持在0.02%历史低位[2][3] - 流动性宽裕降低银行体系融资成本,刺激企业短期融资需求,对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等利率敏感领域有稳定作用[7] 套利交易与未来趋势 - 港美短期利差扩大推动套利交易,港元汇率回调至弱方兑换保证7.85附近[3] - 当前套利动能减弱,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港元汇率逼近弱方保证机制使套利力量边际退潮[10] - 预计HIBOR将逐步脱离极低区间,回升节奏和缓,美元利率路径仍是关键变量[10][11] 香港金管局的调控机制 - 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金管局职责是维持港元对美元汇率稳定,不干预利率市场[6] - 若HIBOR持续过低,可通过短期票据发行、逆回购等工具吸收流动性[6] - 美联储降息可能削弱利差交易吸引力,减少港元干预频率,推动HIBOR温和回升[10]
金管局半年内双向干预,是何缘故?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20
港元汇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 - 港元于6月26日纽约交易时段触发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94.2亿港元,为2023年5月以来首次干预 [2] - 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从6月27日减少至1,641.0亿港元 [2] 联系汇率制度运作机制 - 港元自1983年起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汇率区间为7.75-7.85港元兑1美元 [3] - 货币发行采用100%美元资产支持制度,每发行1港元需持有0.127-0.129美元外汇储备 [3] - 商业银行与金管局通过美元-港元双向兑换实现货币基础扩张或收缩 [4] 汇率稳定维持机制 - 市场自动调节:套利活动将汇率维持在7.75-7.85区间内,强方时卖出港元/买入美元,弱方时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5][6] - 金管局仅在触及7.75或7.85边界时干预,区间内不主动操作 [6] - 干预方式包括调整银行体系总结余和影响港元利率水平 [6] 近期汇率波动原因 - 5月港元走强至7.75触发强方保证,金管局买入167亿美元/沽出1,294亿港元,银行总结余从450亿港元飙升至1,740亿港元 [13] - 港元流动性增加导致HIBOR(1个月)从年初4.20%骤降至0.59%,与SOFR利差扩大至3%以上 [13][15] - 套利交易(沽港元/买美元)增加港元供给,推动汇率触及弱方保证 [15] 港股市场动态 - 国际资金流入推动港股从4月低位反弹,日均成交额自2月起维持在2,000亿港元以上 [8][10] - IPO活动复苏带动港元需求,包括蜜雪集团、沪上阿姨、宁德时代等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12] - 上市公司年中派息进一步加剧港元需求压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