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币

搜索文档
旅客携带140万元港币出境被查获,海关提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3 21:49
首都机场海关查获违规携带港币事件 - 首都机场海关在旅检出境渠道查获一名旅客违规携带港币140万元 [1][3] - 该旅客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 其手提行李机检图像异常后被开箱查验发现未申报现金 [3] 货币现钞进出境管理规定 - 货币现钞属于限制进出境物品 需遵守限额规定 [1][3] - 15天内首次出境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港币 第二次及以上出境限额降至等值1000美元 [3] - 当天多次往返人员首次出境限额等值5000美元 第二次及以上限额等值500美元 [3] 超额携带外汇申报要求 - 确需超额携带现钞需事先向外汇管理部门或银行申领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 [1][3]
重阳问答︱如何看待港币流动性变化及其对港股的影响
经济观察报· 2025-07-08 18:35
港币流动性变化 - 6月26日香港金管局卖出美元买入港币回收94.2亿港元流动性 7月2日再度回收200.18亿港币流动性 [1] - 香港货币体系完全挂钩美元 联系汇率制度将美元兑港币汇率锁定在7.75-7.85之间 金管局在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卖出港元 在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买入港元 [1] - 当市场对港币需求增加时 港币升值 美元兑港币汇率下降 当交易汇率低于7.75时 银行可向金管局无限量购买港币套利 导致银行体系港币供给增加 Hibor利率下降 美港利差抬升 [1] 流动性变化的背景 - 本次回收流动性是对5月初投放港币流动性过多的动态平衡 5月因美元指数走弱 港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 金管局5天内向市场投放1294亿港币流动性 银行间流动资金总结余从446亿增至1741亿港元 [2] - 南向资金大幅流入 港股IPO火热 港股临近分红旺季且前4月分红大幅提高 香港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 银行体系对港币需求呈乐观态度 [2] - 投放流动性后 隔夜及1月Hibor利率长达两个月维持在0.5%低位 显示港币供给显著高于需求 银行体系对港币需求发生误判 [2] 对港股的影响 - 当前短期限美港利差维持在3%-4%高位 历史上看难以持续 预计港币流动性将逐步被回收 Hibor利率逐步上行 [3] - 在美元偏弱 南向流入和港股IPO大幅增加背景下 港币需求增加是确定性的 回收过后港币流动性仍将维持相对充裕状态 [3] - 港股最大基本面是国内经济 历史上港股与国内经济指标相关性远高于港币利率 Hibor上升对港股更多是情绪冲击 [3] - 港股股东回报改善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供给增加 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 看好港股中长期表现 [3]
关于港股的流动性泛滥悖论
海豚投研· 2025-07-05 16:22
核心观点 - 3个月HIBOR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显著偏离,倒挂程度超过250bp,达到262bp附近,引发市场对香港流动性泛滥的讨论 [3] - 但港股并未因低利率而上涨,5月21日至今恒生指数仅上涨1.64%,形成"流动性泛滥悖论" [5] - 低利率环境下存款外流抑制风险资产价格,港股因跨境流通性较好未下跌但表现滞涨 [9][12] - 港币汇率与股市表现呈正相关,升值时股市上涨,贬值时股市回落 [16] - 3个月HIBOR利率并非观察港股流动性的良好指标,外资流出会导致HIBOR利率下降,流入则导致上升 [35] 资金利率与股市关系 - 低存单利率刺激存款外流,抑制风险资产价格 [9] - 香港作为开放离岸中心,港股跨境流通性好于A股,存款外流未导致下跌但表现滞涨 [12] - 存款流出导致银行间资金宽松是常见现象 [12] - 资本流出香港时港币存款转化为美元存款,银行集体缩表导致超额储备变多,银行间流动性泛滥 [14] - 市场错误地将银行间流动性泛滥等同于港币存款泛滥 [14] 汇率与股市关系 - 港币汇率转折点出现在5月5日 [17] - 5月金管局向市场注资1166亿港币,导致银行间流动性充沛,3个月HIBOR回落至3.74% [18][20] - 外资撤离导致港币汇率从强方保证向弱方保证快速进展,银行体系缩表使3个月HIBOR一度回落至1.32% [22] - 极低HIBOR利率成因包括金管局天量基础货币投放和外资撤离 [22] - 外资撤离既压低HIBOR利率也拖累港股上涨 [23] 货币局制度调节 - 金管局可能因外资流入过猛而投放天量基础货币,后回笼部分流动性 [25] - 通过超量投放或回笼影响外资行为,导致HIBOR利率对联邦基金利率既有正偏离也有负偏离 [27] - 瑞士央行降息至零利率以遏制热钱流入的案例可作为参照 [28][29] - 金管局天量投放基础货币实为抑制热钱流入的利空措施 [32]
汇率双周报 |“冰火两重天”的港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7 11:53
港币汇率异动分析 - 近期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震荡,5月2日触及强方兑换保证7.75,6月13日逼近弱方兑换保证7.85,从强方到弱方切换仅耗时1.3个月,远快于历史同期的27.7个月和18.3个月 [6][10] - 港币由强转弱发生在美元指数贬值1.9%的背景下,与历史弱方兑换保证多在美元强势期触发的情况不同 [6][13] - 12个月掉期对应USD/HKD汇率一度跌破7.75,创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6][15] 汇率波动驱动因素 - 5月初强方兑换保证触发主因:港股通年初以来累计流入6386亿元,EPFR追踪外资增加5.1亿美元;宁德时代等大型IPO募资2065亿港元;二季度港股现金分红达6695亿港元 [35][37][40][43] - 近期逼近弱方兑换保证主因:金管局5月初投放1294亿港币干预,银行间总结余从446亿激增至1741亿港元,导致Hibor隔夜利率从4.5%降至0.4%,3个月SOFR-Hibor利差扩大至2.6% [47][51][54] - 套息交易活跃:12个月掉期点从407pips回落至1260pips,锁汇成本已高于美港息差 [58][60][64] 政策干预与经济影响 - 金管局可能维持宽松:本轮未通过EFBN回笼流动性,总裁明确表示"利率下调对香港经济有利" [68][74] - 低利率环境利好:HIBOR利率下行带动按揭利率下降,可能支撑房价企稳;2023年3-5月案例显示美元贬值期间港币仍保持弱势 [90][91][94] - 汇率弱势对港股有利:历史数据显示港币弱势区间恒生指数表现较好,AH股溢价率可能收窄 [92][95]
汇率双周报 |“冰火两重天”的港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6-17 10:37
港币汇率近期异动 - 近期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震荡,5月2日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近日又逼近弱方兑换保证 [1][6] - 从强方到弱方切换仅耗时1.3个月,远快于历史同期的27.7个月和18.3个月 [6][10] - 港币由强转弱发生在美元走弱背景下,5月2日以来美元贬值1.9%而港币仍贬1.3% [6][13] - 12个月掉期对应汇率一度大幅下破7.75,创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6][15] 港币由强转弱原因 - 5月初触发强方兑换保证主因外资流入6386亿元、外资增加5.1亿美元、大型IPO和派息导致流动性紧张 [2][35] - 二季度港股现金分红规模达6695亿港元,远超历史同期 [35][40] - 触发强方保证后金管局快速投放1294亿港币,导致银行间总结余由446亿激增至1741亿港元 [47][50] - 流动性充裕导致Hibor利率大幅下行,3个月SOFR-Hibor利差走高至2.6%,套息交易驱动港币贬值 [47][54] 弱方兑换保证潜在影响 - 若触发弱方保证,金管局或不会大幅收紧流动性,未通过增发EFBN回笼资金 [68][72] - 金管局总裁明确表示"利率下调应该对香港当前经济环境有利" [68] - 低利率环境有助于香港房市企稳,按揭贷款中91.8%与Hibor挂钩 [74][75] - 疲弱港币和低利率或利好港股,历史显示港币弱势区间恒生指数表现较好 [90][96] 后续展望 - 即便美元走弱,若利差维持高位港币或仍将弱势 [78][84] - 2023年3-5月美元走弱但港币仍弱,因金管局仅回笼278亿港元 [78][87] - 低Hibor利率或收窄AH股溢价,当前溢价指数与Hibor正相关 [91][93] - 港股通年初以来累计流入6386亿元,外资增加5.1亿美元,资金面支撑市场 [35][38]
汇率双周报 |“冰火两重天”的港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6 16:13
近期港币汇率异动 - 港币兑美元汇率在5月2日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后,仅用1.3个月即快速切换至逼近弱方兑换保证,切换速度远超历史同期的27.7个月和18.3个月 [6][10] - 此次港币由强转弱发生在美元指数走弱1.9%的背景下,与历史上弱方兑换保证多在美元强势期触发的情况不同 [6][13] - 12个月掉期对应的USD/HKD汇率一度大幅下破7.75,创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6][15] 港币由强转弱原因 - 5月初触发强方兑换保证主要由于:港股通年初以来累计流入6386亿元,EPFR追踪外资增加5.1亿美元;宁德时代等大型IPO募资2065亿港元;二季度港股现金分红规模达6695亿港元 [35][37][40][43] - 近期逼近弱方兑换保证主要由于金管局5月初快速投放1294亿港币流动性,导致银行间总结余由446亿激增至1741亿港元,Hibor利率大幅下行,3个月SOFR-Hibor利差走阔至2.6% [47][49][52][54] - 套息交易活跃推动港币贬值,12个月掉期点由407pips快速回落至1260pips [58][60] 弱方兑换保证触发后影响 - 金管局可能维持相对宽松政策,总裁余伟文明确表示"利率下调应该对香港当前经济环境有利" [68][74] - 低利率环境有助于香港房市企稳,HIBOR利率下行带动按揭利率降低,可能削减2059亿港元负资产规模 [90][91] - 港币相对疲弱有利于港股表现,历史数据显示港币弱势区间恒生指数表现较好,AH股溢价率可能收窄 [90][94][95] 后续市场展望 - 即便美元走弱,若SOFR-HIBOR利差维持高位,港币可能仍保持相对弱势 [78][84][87] - 欧洲财政转向和美联储潜在鸽派转向可能继续压制美元指数 [78][81] - 香港金管局可能延续2023年3-5月的干预模式,仅回笼278亿港元流动性 [78][87]
“汇率”观察双周报系列之二:“冰火两重天”的港币?-2025061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3:53
港币汇率分析 - 5月2日港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近日逼近弱方兑换保证,从强方到弱方切换仅耗时1.3个月,且在美元贬值1.9%背景下港币仍贬1.3%,12个月掉期对应汇率一度大幅下行[15] - 5月初强方兑换保证触发主因外资流入、港股分红、募资激增等致港币流动性紧缺,年初以来港股通累积流入6386亿元,外资增加5.1亿美元,3 - 5月港股募资2065亿港元,6月前2周港股2季度现金分红6695亿港元[31] - 近期接近弱方兑换保证主因金管局投放1294亿港币后套息交易驱动,Hibor隔夜利率由4.5%降至0.4%,1M和3M降至2.1%和2.8%,3个月SOFR - Hibor利差走高至2.6%[40] - 若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或克制干预,低利率和疲弱港币对香港经济与港股有一定利好,可削减2059亿港元负资产规模[53][63] 大类资产表现 - 当周发达市场股指涨跌分化、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下跌,恒生指数涨0.4%,德国DAX、道指等下跌,韩国综合指数、巴西IBOVESPA指数上涨[72] - 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bp至4.41%[80] - 美元指数下跌1.1%至98.15,其他货币兑美元多数升值,大宗商品走势分化,WTI原油涨13%至73.0美元/桶,COMEX黄金涨3.8%至3432.6美元/盎司[4][85][94][99] 海外事件与数据 - 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6月11日结束,待领导人批准协议,美印、美越、美墨等贸易谈判也有进展[107] - 6月11 - 12日美国发行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强于预期,10年期中标利率4.421%,投标倍数2.52[109] - 5月美国财政赤字升至3160亿美元,财年累计同比14%,关税收入22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65%[112] -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至56.8%,关注6月FOMC货币政策例会[115]
恐慌淡去,要向上再接再厉吗?
虎嗅· 2025-06-03 19:09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在经历恐慌式下跌后出现恢复性上涨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在1%左右 [3] - 市场自5月中旬以来维持震荡趋势 资金涌入状况已结束 2025年一季度疯狂状态回归正常 [3] - 港币兑美元汇率近期在7 85边界线徘徊 反映资金支撑力不足 存在流出迹象 [3][4] - 若港币升值可能增强资金支撑力 为港股向上突破提供动力 [4] 市场趋势分析 - 港股向上突破难度较大 大概率维持盘整状态 不排除短期回踩可能 [4] - 资金层面指标未明显改善 港币贬值趋势持续 市场支撑力较弱 [3][4] - 联系汇率制下7 85为关键边界 汇率粘滞该水平表明市场抛压存在 [4]
立法稳定币,美国化债三部曲,步步出乎意料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37
稳定币的定义与机制 - 稳定币是央行货币与比特币技术的杂交产物,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无国界、不可篡改、难以追踪监管等特点 [6] - 主流模式为"资产抵押型稳定币",由中心化发行机构储备法币准备金,维持固定比例,价格稳定 [6] - 美国要求稳定币100%绑定美债或美元,相当于用稳定币组织代替美联储发行数字美元 [6] 美国稳定币法案的战略意图 -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稳定币法案》,允许硅谷巨头发行锚定美元美债的稳定币,创造美元数字分身 [2] - 目标是在美债危机爆发前,利用全球对美元的需求惯性分摊美债压力,实现海湖庄园协议目标 [4] - 通过稳定币将美元以数字分身形式向全球征收铸币税,降低国债滞销风险并分摊通胀压力 [12] 稳定币的化债三层逻辑 - 化敌为友:被制裁国家使用美元锚定稳定币会间接增加美债需求,使敌对势力成为美债投资者 [10] - 积沙成塔:吸引全球散户通过稳定币间接投资美债,目前稳定币总市值2500亿美元,目标扩大至2万亿美元 [11] - 李代桃僵:让稳定币发行机构承担美债坏账风险,危机由全球用户共担,保护美元体系安全 [15] 中国应对措施 - 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草案》,京东开展锚定港币的稳定币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2] - 建立与美国互通但独立的稳定币体系,分化美元稳定币增长空间,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17] - 借鉴支付宝经验,将稳定币与实体经济结合,避免单纯金融操作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19] 行业数据与现状 - 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达28万亿美元,超过比特币(18万亿)和Visa/万事达,用户5000万 [10] - 全球99.75%稳定币市值挂钩美元,储备资产超2500亿美元 [10] - 最大稳定币机构泰达币管理约1500亿美元国债,年利润宣称达130亿美元 [15] 潜在风险与挑战 - 稳定币机构缺乏透明度,储备资产明细和实时数据不公开,存在高风险操作可能 [15] - 规模扩张至2万亿美元目标存在难度,可能引发美债抛售潮加速美元崩溃 [16] - 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可能适得其反,美国策略或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机会 [19]
高盛 :人民币走强,台币暴涨,下一轮异动的又是哪个
智通财经· 2025-05-13 21:20
台币暴涨与亚洲汇市震荡 - 5月初USD/TWD连续两日暴跌7-8%,创历史波动纪录,引发亚洲整体汇率波动放大 [1] - 中国台湾央行称台币升值主要由出口商集中结汇推动,未受美方施压 [1] - 股市资金流入与VaR冲击(风险值波动)进一步强化台币升势 [1] 台湾寿险机构美元资产配置 - 台湾寿险机构持有约7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61% [5] - 尽管台币升值和对冲成本上升挤压利差,但美债仍是稀缺的长久期资产,短期内不太可能抛售美元资产 [1] - 外汇准备金消耗殆尽或将促使其提高避险比例,但整体资本充足率仍远高于监管要求 [1] 亚洲货币潜在异动焦点 - 台币(TWD)与马币(MYR)因高比例美元存款且出口结汇潜力大,有望继续受益 [2] - 韩元(KRW)因与USD/CNY高度联动,在美元及人民币下行趋势下具补涨空间 [2] - 新加坡元(SGD)受益于央行资产多元化配置与AAA信用评级,长期表现坚实 [2] 人民币与港币走势 - 人民币将稳中趋强,高盛将USD/CNY12个月预测下修至7.0 [2] - 港币维持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偏强一端,金管局连续注资导致结余大增至1740亿港元 [2] 其他亚洲货币表现 - 印度卢比(INR)承压于印巴局势紧张及印度央行或重启外汇储备积累 [2] - 印尼盾(IDR)被低估,财政赤字风险可控、油价走低减少补贴支出,有望补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