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隧穿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唠科|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新华社· 2025-10-08 16:30
2025年 诺贝尔奖项揭晓 唠科工作室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图片来源:瑞典皇家科学院 ©,插画 / 约翰·亚尔内斯塔德 获奖者 ... 约翰 · 克拉克 1942年出生于英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获奖成果 在F 0 res 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 和能量量子化 评奖委员会 怎么说 CG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 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 了机遇,包括量子密码学、 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 H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的开创性发 和 让我们"看见"单口方在 九,江苏IJ 自九 目不同 于微观领域的量子现象,也为 新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量子力学以 "怪诞"和"反直觉" 的现象而闻名。 米歇尔 · H · 德沃雷 1953年出生于法国 美国耶鲁大学和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约翰 · M · 马蒂尼斯 出生于1958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把球扔向墙壁时, 每次都会反弹回来。 然而在微观世界, 单个粒子有时却会"穿墙而过", 这种量子力学现象被称为量子隧穿效应。 hen you t ...
科普|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新华社· 2025-10-08 00:12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 科普|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新华社记者郭爽 张兆卿 朱昊晨 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 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名量子物理学家。正是他们在前人百年探索基础上的开创性发现,让我们"看 见"曾只存在于微观领域的量子现象,也为新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获奖的三名量子物理学家正是在这些先行者的成果基础上,通过"约瑟夫森结"实验首次证实,当超 导体中的"库珀对"集体呈现量子态时,整个电路能像单个粒子一样实现隧穿跃迁,打破了量子效应仅存 在于微观世界中的传统认知。 通向新的世界 上世纪80年代,三名获奖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验。他们构建了一 个包括两个超导体的电路,并用一层完全不导电的薄材料将这些超导体分开。在这项实验中,他们展示 了一种现象:超导体中所有带电粒子都可以表现出"整齐划一"的行为,就好像它们是充满整个电路的单 个粒子一样。 这个系统起初被"困在"一个没有电压、但有电流在超导体中流动的状态中。在实验中,该系统展现出量 子特性 ...
2个月,20亿美元估值、硅谷7500万美元投资,Manus给中国AI创业者指了条什么路?
Founder Park· 2025-06-01 12:03
以下文章来源于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作者张鹏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 聊科技,谈商业。 最近一段时间,曾经在内网非常火爆也争议巨大的 Manus,除了之前看到了获得海外主流基金 7500 万美元融资的新闻,似乎讨论的热度降低了 不少。不过这几天圈子里传出未经官方认证的消息:Manus 已经近 1 亿美金 ARR,并站到了 20 亿美金的估值上。 Manus 面世后,国内和国外评价反差巨大。今年 3 月在国内声量突起,但很快出现了大量质疑和批评。由于极客公园比较早地报道了 Manus,并 且给予了较高评价,当时不止一个人说我「你们极客公园这是赌上了 15 年声誉,去捧一家公司啊!」 有道是三人成虎,这没来由的话弄得我一度很惶恐,甚至反思我们的判断是不是真的「业余」了? 后来我发现,还真没什么需要反思的,因为当我把视线投向海外,尤其是硅谷,就发现 Manus 虽然没有像在国内那样被集体热烈讨论,但总体上 那边 AI 圈子里的人却趋向好评。 Manus 这样的产品,背后连接着所有的顶级模型,每多一次任务执行,都在消耗着背后大模型的 token、云厂商的算力。如果真的 Manus 的 ARR 已经接近 1 亿美金,那你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