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

搜索文档
翱翔蓝天,中国航空工业引领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5 23:23
巴黎航展与中国航空工业 - 巴黎航展是全球四大航展之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携歼-20、歼-35A、运-20等重磅机型参展,展示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式发展 [1] - 中国航空工业38年参展历程从歼教-7、强-5到第五代隐身战机,2023年首次实现与世界同代装备同台竞技,2025年阵容进一步升级 [1] 军机板块 - 歼-20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隐身性能和信息化作战能力,将以实机或高精度模型亮相 [3] - 歼-35A采用"一机多型"设计,兼顾空军与海军需求,展示雷达系统、红外信号控制技术和协同作战能力 [4] - 运-20填补国产大型运输机空白,直-20成为高原、海上任务的"全能选手",两者标志中国在战略投送与通用航空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5][6] 无人机板块 - 攻击-11凭借隐身设计与精确打击能力成为高端无人机市场"新宠",中国加速抢占全球制高点 [7] - 翼龙系列在中东、非洲等地广泛部署,验证高性价比与实战效能,拓展反恐、边境巡逻等场景应用 [8] - 旋戈系列轻巧机身与多任务能力覆盖应急救援、农业监测等领域,实现"全谱系"布局 [9] 民机板块 - AG600M作为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在森林灭火、海上救援等场景表现卓越,推动中国应急救援装备国际化 [10] - AC352作为中法合作民用直升机,兼顾舒适性与经济性,目标东南亚、非洲等快速增长市场 [11] 市场洞察 - 2024年全球军贸交付总额超1200亿美元,航空装备占比40%以上,中国仅占5.8%,较美国(43%)、俄罗斯(9.6%)有巨大提升空间 [13] - 中国航空装备从"性价比"转向"技术突破",歼-35A的"一机多型"设计和攻击-11隐身能力形成"技术+价格"双重优势 [14] - 国际合作模式从武器出口转向技术合作与生产线授权,如巴基斯坦"枭龙"项目、印尼歼-10采购意向(潜在订单数十亿美元) [15] - 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达2.72万亿美元创冷战后新高,地缘冲突推高安全需求 [16] 未来展望 - 中国将加速推进第六代战机、高超音速飞行器、智能无人系统研发,抢占下一代航空技术制高点 [19] - 航空装备可靠性与品牌效应提升,传统市场(东南亚、中东)与新兴市场(拉美、非洲)共同打开增量空间 [20] - 民机国际化标志"军民融合"趋势,大飞机、低空经济等赛道或迎爆发 [21]
豪能股份: 2024年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0:45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豪24转债评级同样为AA- [2] - 2024年总资产64.45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31.30亿元,净利润3.2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1亿元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3.98%,EBITDA利润率32.19%,总资产回报率8.04%,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1.35%,净债务/EBITDA为2.29,短期债务占比快速增至60.30%,现金短期债务比0.46 [2][5] 业务发展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20.30亿元(占比86.03%),其中燃油车板块收入15.60亿元(毛利率37.28%),新能源车板块收入4.70亿元(毛利率9.03%) [3][13] - 差速器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2.80%,占汽车零部件收入比重提升至23.15% [3][13] - 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2.83亿元(增速27.71%),毛利率47.91%,对单一客户依赖度高 [3][4] - 2024年研发投入1.44亿元(占营收6.12%),获得7项发明专利,开展167个研发项目 [19]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35.5%),汽车出口640.7万辆(同比+24.9%) [10] - 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80%,企业加速海外建厂以应对关税壁垒 [11] - 整车市场价格战持续,零部件企业被要求降价10-20%,回款周期拉长 [10][14] - 汽车供应链结构变化,整车厂商加大垂直整合力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度提升 [12] 风险与挑战 - 同步器产能利用率不足,新能源板块新建产能200万件/年,面临消化压力 [4][18] - 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钢质坯件、钢材采购成本影响盈利能力 [4][18] - 2024年末受限资产19.81亿元(占总资产31.84%),商誉2.03亿元存在减值风险 [5][22] - 在建项目尚需投入8.78亿元,2024年末速动比率0.77,流动性压力较大 [5][26] 同业比较 - 公司销售毛利率33.9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8.28%,也高于精锻科技24.42%和双环传动25.01% [5] - 净营业周期173.9天长于精锻科技120.18天和双环传动110.88天 [5] - 总资产62.22亿元小于精锻科技70.92亿元和双环传动158.67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