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为何飞不起全球最大客机A380?
36氪· 2025-06-27 20:27
新加坡航空A380回归上海航线 - 新加坡航空宣布从6月23日至8月31日空客A380将执飞上海浦东—新加坡航线 每日往返各一班 [1] - 执飞航班为SQ830(新加坡→上海浦东 09:20-14:35)和SQ833(上海浦东→新加坡 16:25-22:15) [1] - A380是目前全球最大民用客机 被航空迷称为"大白胖"和"空中巨无霸" [1] A380机型概况 - 空客A380-800体长72.7米 翼展79.75米 高度24.1米 采用双层全客舱设计 [5] - 最大载客量853人(全经济舱) 三舱布局555人 航程达15,200公里 [5] - 2005年完成首飞 2007年新加坡航空成为首家用户 项目总投入超250亿欧元 [6][7] A380市场表现 - 全球共交付251架 最大客户阿联酋航空订购123架 占总量近一半 [9] - 中国仅南航引进5架 已于2022年全部退役 国航和东航从未采购 [10][11] - 2021年停产 目前仅阿联酋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少数航司继续运营 [8][17] A380在中国市场遇冷原因 - 中国航线分散化趋势明显 难以支撑800人级大客流需求 [12] - 全国254个机场中仅不到10个能完整保障A380运营 [14] - 每小时燃油消耗达13吨 5架小机队规模无法摊薄高昂运营成本 [15] - 原计划通过引进换取技术转让未实现 订单量小导致空客未让利 [16] A380适用场景 - 适合"枢纽对枢纽"长程大客流航线 如迪拜—伦敦、巴黎—纽约 [12] - 运营航司需具备超级枢纽机场、高密度国际航班和巨量中转客流 [23] - 目前主要执飞航线包括迪拜—纽约、新加坡—伦敦、慕尼黑—洛杉矶等 [18][19][21] 行业技术演进 - 双发宽体机燃油效率更高、灵活性更强 逐渐取代四发机型 [7] - 全球航线从"枢纽对枢纽"转向"点对点" 与A380运营逻辑相悖 [7] - 新一代宽体机更适合中国航线的分散化特征 [24]
翱翔蓝天,中国航空工业引领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5 23:23
一、巴黎航展:全球航空工业的"奥林匹克",中国产品闪亮登场 2025年6月16日至22日,第55届巴黎航展即将拉开帷幕。作为全球四大航展之一(其余为范保罗航 展、新加坡航展和珠海航展),巴黎航展不仅是航空工业的"竞技场",更是各国展示技术实力与战 略意图的舞台。而这一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携重磅阵容强势登场,向世界宣告:中国航空装备已 从"追赶者"跃升为"领跑者"。 自1987年首次亮相巴黎航展以来,中国航空工业从最初的歼教-7、强-5等机型,到如今的歼-20、 运-20等大国重器,38年的参展历程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 展。2023年第54届巴黎航展上,中国首次实现与世界同代装备同台竞技;而2025年,这一阵容将 更加震撼——歼-20、歼-35A、歼-10CE、运-20、直-20等明星机型齐聚一堂,无人机家族与民机 方案齐头并进,中国航空工业正以全方位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二、硬核阵容:中国航空工业的"杀手锏"全面亮剑 1.军机板块:隐身战机与战略运输机的"双剑合璧" 歼-20: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中国名片" 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凭借超音速巡航、隐身性能和强 ...
记者手记:探寻战鹰腾飞的密码
新华社· 2025-06-15 16:22
"飞机的设计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 专家王永庆见到记者,开门见山。 沈阳航空科技馆门前,前来参加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国企开放日"活动的人们凝望着这栋颇具年代感的建 筑,仿佛打开了一卷中国航空史册。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 从事战斗机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数十年间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的多个第一。 "我们所有好几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他们说当时在战壕里被敌人飞机轰炸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多希 望有一支强大的空军。"伴着王永庆的解读,记者仿佛回到了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 前路险峻,唯有勇毅。在"坚决完成歼15飞机上舰任务"的条幅前,参观者们纷纷指着一个签名——"罗 阳"。 舰载机,对于提升航母战斗力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启动舰载机项目的时候,国内技术尚是空白。罗阳 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试验第一线,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成功着舰后,这位歼15研制 现场总指挥猝然离世,时年51岁。 书生意气,以身报国。记者小心翻看着泛黄的资料,工整的钢笔字间熔铸着老一辈航空人的情之深、行 之笃。 人才齐聚 ...
豪能股份: 2024年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0:45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豪24转债评级同样为AA- [2] - 2024年总资产64.45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31.30亿元,净利润3.2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1亿元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3.98%,EBITDA利润率32.19%,总资产回报率8.04%,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1.35%,净债务/EBITDA为2.29,短期债务占比快速增至60.30%,现金短期债务比0.46 [2][5] 业务发展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20.30亿元(占比86.03%),其中燃油车板块收入15.60亿元(毛利率37.28%),新能源车板块收入4.70亿元(毛利率9.03%) [3][13] - 差速器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2.80%,占汽车零部件收入比重提升至23.15% [3][13] - 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2.83亿元(增速27.71%),毛利率47.91%,对单一客户依赖度高 [3][4] - 2024年研发投入1.44亿元(占营收6.12%),获得7项发明专利,开展167个研发项目 [19]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35.5%),汽车出口640.7万辆(同比+24.9%) [10] - 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80%,企业加速海外建厂以应对关税壁垒 [11] - 整车市场价格战持续,零部件企业被要求降价10-20%,回款周期拉长 [10][14] - 汽车供应链结构变化,整车厂商加大垂直整合力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度提升 [12] 风险与挑战 - 同步器产能利用率不足,新能源板块新建产能200万件/年,面临消化压力 [4][18] - 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钢质坯件、钢材采购成本影响盈利能力 [4][18] - 2024年末受限资产19.81亿元(占总资产31.84%),商誉2.03亿元存在减值风险 [5][22] - 在建项目尚需投入8.78亿元,2024年末速动比率0.77,流动性压力较大 [5][26] 同业比较 - 公司销售毛利率33.9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8.28%,也高于精锻科技24.42%和双环传动25.01% [5] - 净营业周期173.9天长于精锻科技120.18天和双环传动110.88天 [5] - 总资产62.22亿元小于精锻科技70.92亿元和双环传动158.67亿元 [5]
“鲲龙”AG600在高高原机场完成测试飞行
快讯· 2025-06-13 15:32
从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近日在海拔 2905.4米的花土沟机场圆满完成测试飞行,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在复杂气象条件与高高原运行领域取得 重大突破,充分验证了AG600在极端环境下的卓越性能。(新华社) ...
大国总师一席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王永庆:“创新是我们的基因密码”
新华社· 2025-06-12 13:16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61年,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型高空高速喷气式歼击机、第一型舰载战斗机等 [3] - 公司先后承担歼8、歼11、歼15、歼35和无人机等五大系列共40多个航空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 [3] - 实现了战斗机从二代机、三代机向四代机的延伸,从陆基飞机向舰载机的跨越,从有人机向无人机的拓展 [3]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飞机的设计权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1] - 为适应国家需求,公司瞄准装备发展方向,不断改进飞机性能,包括快速截击、高空高速性能、机动性能等 [7] - 在舰载机研发中,团队经历过"生死12秒",为歼15成功着舰进行了大量仿真、讨论和试验,方案几度修改 [5] - 近年来加速成立专项实验室,加强与外部行业实验室、院校合作,形成技术群 [5] 重大突破与里程碑 - 歼15在"辽宁舰"入列后不到两个月即成功完成航母起降训练,打破国际质疑 [5] - 2024年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歼35A凭借流线型机身、尖端航电系统和强大作战能力吸引全球目光 [8] 人才传承与培养 - 公司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传承科研报国情怀和艰苦攻关精神 [8] - 歼35A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出头,展现年轻骨干力量 [8] - 公司制定各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上百个重点发展方向,加强技术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积累 [8] - 强调飞机设计师必须具备匠人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9] 历史背景与初心使命 - 新中国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烽火中诞生,国家需要强大的空军是公司的初心使命 [1][3] - 以价值60亿斤小米的资金起步,中国航空工业已取得巨大发展 [9]
木铎子、红姑娘:支撑伟大航空工业的,必须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观察者网· 2025-05-08 13:13
编者按:又是一年5月8日,不知不觉间,1999年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已过去二十六 年了。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纯粹依靠空中力量的侵略战,南联盟空军的弱小,造就了一代人的 意难平。回顾往事,如果他们当年有强大的航空力量,会如何?他们要如何守护住这种力量 呢? 本文扩充改写自某工信部属高校原某学生党支部的学习材料,展示了航空人的付出、航空工 业的发展成就,可以如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木铎子、红姑娘】 "陪你走到起飞线,你划出一道闪电。我多想变成一只雄鹰,追随在你的身边……后人一定 能听见,你的怒吼多威严!请帮我记下,这一段故事,写在蓝天大海间……" 军旅歌手王宏伟的这首《剑指苍天》深情讴歌的,是当年寄托了无数梦想的"新歼"。 "多少人为你望穿双眼,多少人为你熬瘦脸庞;就连伸向天边的跑道,也写满对你的渴望。"从75年前的 4月17日,到松花江畔初生牛犊的东风113;从栉沐着三线风雷的"二号任务",到举旗于改革潮信的"十 号工程";从改型会议前连夜手搓的模型,到迟暮总师的新生日、试飞大校的笑容。迎日送霞、两肩霜 花,"新型歼击机"在"军队要忍耐"的年代立项上马、终成大道的故事,当年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