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精密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隆盛科技单季净利1.06亿创新高 研发与并购扩张资产规模超42亿
长江商报· 2025-10-22 07:4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0.13%,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36.8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达1.06亿元,同比增长109.83%,创下单季度盈利规模历史新高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5.46% [3] 资产与历史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42.1亿元,自2017年底上市时的4.62亿元增长约7.66倍 [1][5]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97亿元,期间增幅约15倍 [5] - 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1828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2.24亿元,期间增幅超11倍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业务矩阵核心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及汽车精密零部件,并前瞻性布局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1][8] - 通过2018年收购微研精工实现产业链延伸,并于2021年成立隆盛新能源,完成从单一EGR业务向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升级 [6][7]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已从商用车延伸至柴油商用车、乘用汽油车、混合动力汽车、非道路工程机械和天然气商用车等市场 [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2996万元增至2024年的9286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6834万元,同比增长6.45% [8]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授权有效专利约400项、软件著作权13件 [9] -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公司谐波减速器产品已成功对接海外知名客户的Tier1供应商并获认可 [8]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55.26元/股,当日上涨2.98%,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为132.6% [5] - 公司最新总市值达125.8亿元 [5] - 公司于2020年和2022年完成两次定增,合计募资9.46亿元用于产业布局 [8]
隆盛科技营收7年增长15倍 开发第三代灵巧手年内股价翻倍
长江商报· 2025-05-16 07:24
公司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板块及精密零部件三大领域,并布局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6] - 2018年收购微研精工推动产业链延伸,2021年成立隆盛新能源拓展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业务,形成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6] - 成功突破重卡市场EGR国外垄断,在国内主流重卡企业实现量产并全面替代进口 [9] 经营业绩 - 2017年至2024年总资产从4.62亿元增长至40亿元,七年增长约7.66倍 [3][4] - 2017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50亿元增长至23.97亿元,七年增长约15倍 [4][5] - 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约2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2.24亿元,增长约11倍,2023年、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94.28%、52.81%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6.06亿元(同比+7.06%),净利润5866.89万元(同比+11.41%) [5] 项目进展与客户合作 - 第三代灵巧手开发中,聚焦多传感器集成及控制,同时布局谐波减速器、关节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 [8] - 新能源商用车驱动电机半总成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4年下半年向博世、赛力斯供货 [1][8] - 特斯拉为核心战略大客户,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业务已具备宇航项目、无人机零部件生产能力 [1][8] 研发与资本运作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3889.59万元、5195.21万元、7410.43万元、9285.85万元 [9] - 2020年、2022年完成两次定增合计募资9.46亿元,用于产业布局 [1] 市场表现 - 2024年以来公司股价已实现翻倍 [2]
隆盛科技:与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半总成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供货
快讯· 2025-05-12 19:15
主营业务发展 - 航空航天精密制造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营业务之一 [1] - 控股子公司微研中佳已具备一定的行业拓展基础 [1] 机器人领域进展 - 正在进行第三代灵巧手的开发工作 [1] - 已正式发布"兰森"机器人 [1]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主要围绕灵巧手总成、谐波减速器和关节电机部分开展工作 [1] 新能源汽车项目 - 博世半总成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供货 [1] - 与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半总成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供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