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精密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黎明深耕主业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54%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0:48
本报讯 (记者吴奕萱)10月31日,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黎明")发布2025年三季报,该公司前三季 度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14.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0.19万元,同比增长21.54%。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精密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浙江黎明已深耕细分行业20多年,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了稳 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拥有丰富的配套经验和优质的客户群体。今年,该公司持续专注于汽车精密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业务,各主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与客户深度绑定。 据悉,今年以来浙江黎明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多项工作。具体包括提升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 高产品质量;充分利用市场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合作的红利,力争实现主导产品从"零件"到"部件"的跨越;关注汽 车轻量化、智能化以及车联网等给行业带来的变革,适时调整产品开发方向;加速海外业务拓展,利用美国子公司和现有合作 伙伴的辐射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等。 浙江黎明相关人士称,我公司拥有较强的运营、管控能力,能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股东创造经济效益和投资 回报。 (编辑 郭 ...
博俊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40.75亿行业第七,净利润6.27亿行业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0-31 13:31
博俊科技成立于2011年3月29日,于2021年1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 省。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能力,为众多知名车企提供配套服务。 博俊科技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 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涉及特斯拉、新能源车、蔚来汽车概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七,净利润第三 2025年三季度,博俊科技营业收入达40.75亿元,在行业55家公司中排名第7。行业第一名中鼎股份营收 145.55亿元,第二名凌云股份营收140.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1.5亿元,中位数为12.83亿元。同期,公司净 利润为6.27亿元,行业排名第3。第一名中鼎股份净利润13.05亿元,第二名凌云股份净利润7.86亿元,行业 平均数为1.29亿元,中位数为7830.98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2025年三季度,博俊科技资产负债率为59.66%,去年同期为66.88%,高于行业平均40.56%,偿债能力方 面,公司负债水平相对较高,但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当期毛利率为26.99%,去年同期为26.4 ...
中捷精工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80,净利润第98,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远低于同类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50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 统,涉及汽车轻量化、小盘、微盘股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80,净利润第98 中捷精工成立于1998年8月11日,于2021年9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 省无锡市。该公司是汽车精密零部件领域企业,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具备投资价 值。 图:中捷精工营收及增速 2025年三季度,中捷精工营业收入为5.81亿元,在行业103家公司中排名第80,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潍柴动力 的1705.71亿元和第二名拓普集团的209.28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38.2亿元和中位数13.81亿元。同期,净 利润为 -3377.39万元,行业排名98,行业第一名潍柴动力为108.52亿元,第二名拓普集团为19.69亿元,行 业平均数为2.75亿元,中位数为9221.41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中捷精工资产负债率为43.29%,高于去年同期的35.63%,也高于行业平均的 39.06%。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 ...
博俊科技订单增加前三季净赚超6亿 积极拓展市场总资产83.17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10-28 08: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深耕汽车零配件领域,博俊科技(300926.SZ)业绩稳健增长。 10月26日,博俊科技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75亿元,同比增长42.36%; 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70.47%。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始终坚持聚焦主业,积极拓展市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 气,其订单持续增加。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高增的同时,公司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博俊科技总资 产达到83.1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增长33.05%。 财报显示,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是支撑增长的核心底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1.1亿 元,延续了2022年—2024年的逐年增长态势,近四年研发费用累计达4.08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109项,在轻量化、模块化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壁垒持续强化。 业绩提升离不开公司经营策略的转型。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整车制造商之间竞争的加剧,汽车整车厂商都在积极 寻求和上游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联合开发。面对业务模式转变,2018年开始,博俊科 ...
博俊科技股价涨5.08%,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79.31万股浮盈赚取295.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3:49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7日公司股价上涨5.08%,收报34.14元/股,成交金额为3.06亿元,换手率为3.24%,总市值达148.27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冲压业务是核心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1.99% [1] - 其他业务收入构成包括其他(补充)业务占比6.92%,注塑业务占比1.08%,商品模业务占比0.01%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科讯混合(110029)在三季度减持公司股份55.18万股,当前持有179.3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3% [2] - 基于10月27日股价表现,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95.86万元 [2] 相关基金业绩 - 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02.98%,在同类8226只基金中排名第56,近一年收益率为99.86%,在同类8099只基金中排名第56 [2] - 该基金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385.9%,最新规模为38.49亿元 [2] - 基金经理刘健维累计任职时间6年110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77.07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291.6% [3]
博俊科技前三季度营收40.75亿元同比增42.36%,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70.47%,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16%
新浪财经· 2025-10-26 17:0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75亿元,同比增长42.36%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70.47%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70.27% [1]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6.99%,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2]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5.38%,较上年同期上升2.54个百分点 [2] 单季度财务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9.37%,同比上升4.8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23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7.56%,较上年同期上升5.64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3.17个百分点 [2] 费用与效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3.06亿元,期间费用率为7.52%,较上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16%,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27%,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9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0.30% [2] 每股收益与估值指标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4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58% [2] - 以10月24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19.23倍,市净率(LF)约为4.58倍,市销率(TTM)约为2.81倍 [2] 股东结构与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86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2198户,增幅13.39%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70.04万元增加至72.95万元,增幅为4.15% [2]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冲压业务91.99%,其他(补充)6.92%,注塑业务1.08%,商品模业务0.01%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概念板块包括预盈预增、蔚来汽车概念、华为汽车、特斯拉、新能源车等 [3]
隆盛科技单季净利1.06亿创新高 研发与并购扩张资产规模超42亿
长江商报· 2025-10-22 07:4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0.13%,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36.8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达1.06亿元,同比增长109.83%,创下单季度盈利规模历史新高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5.46% [3] 资产与历史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42.1亿元,自2017年底上市时的4.62亿元增长约7.66倍 [1][5]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97亿元,期间增幅约15倍 [5] - 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1828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2.24亿元,期间增幅超11倍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业务矩阵核心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及汽车精密零部件,并前瞻性布局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1][8] - 通过2018年收购微研精工实现产业链延伸,并于2021年成立隆盛新能源,完成从单一EGR业务向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升级 [6][7]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已从商用车延伸至柴油商用车、乘用汽油车、混合动力汽车、非道路工程机械和天然气商用车等市场 [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2996万元增至2024年的9286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6834万元,同比增长6.45% [8]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授权有效专利约400项、软件著作权13件 [9] -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公司谐波减速器产品已成功对接海外知名客户的Tier1供应商并获认可 [8]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55.26元/股,当日上涨2.98%,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为132.6% [5] - 公司最新总市值达125.8亿元 [5] - 公司于2020年和2022年完成两次定增,合计募资9.46亿元用于产业布局 [8]
博俊科技订单增加前三季预盈超5.52亿 三年半研发费3.66亿手握专利109项
长江商报· 2025-10-15 07:45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5.52亿至6.62亿元,同比增长50%到80%,上年同期为3.68亿元 [1][2]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2.44亿至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增速高于第一、二季度 [2] - 公司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七年半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最高值6.62亿元可能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6.13亿元,刷新前三季度纪录 [1][2] 业绩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公司订单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增强 [3] - 2025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0万元 [3] 研发与技术实力 - 过去三年半(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累计达3.66亿元 [1][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109项,其中2025年前6月新增15项 [1][5] - 公司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焊接、热成型、一体化压铸等关键生产工艺和技术 [4] 客户与市场 - 零部件产品应用于理想汽车、赛力斯、比亚迪、特斯拉、大众、通用等众多知名汽车企业的车型 [4] 资产与产能布局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达73.68亿元,同比增加39.57% [6]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常州市以及重庆市,覆盖长三角和西南汽车产业集群 [6] - 2024年建设了常州博俊二期生产基地,以扩充白车身业务产能和一体化压铸能力 [6]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4日,公司股价报收31.33元/股,当日涨幅为6.24%,年内上涨43.32% [6]
博俊科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80%
全景网· 2025-10-14 09:5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2亿元-6.62亿元,同比增长50%-80% [1]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44亿元-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公司订单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盈利提升,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专业制造企业 [1] - 产品覆盖整车上下车体、车身模块化产品及仪表台骨架总成等 [1] - 零部件产品种类覆盖转向系统、动力系统、车门系统、天窗系统、电子系统、内饰系统、座椅系统等 [1] - 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 [1]
公司订单持续增加,博俊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逾50%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7:49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5.52亿元至6.62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 [1]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5.51亿元至6.61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 [1]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44亿元至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 [1]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44亿元至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 [1] - 2025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0万元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2亿元,净利润3.52亿元,扣非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77%、51.95%、51.66% [2] 业绩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报告期内公司订单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 [1] - 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 [1] - 通过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促进净利润进一步增长 [1] - 2024年上半年对比亚迪的销售收入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2024年下半年供货量会持续增长 [4] - 2024年上半年已开始对零跑汽车供货,下半年随着相关项目逐步量产供货会继续放量 [4]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专业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 - 产品覆盖整车上下车体,车身模块化产品,仪表台骨架总成等 [2] - 零部件产品种类覆盖转向系统、动力系统、车门系统、天窗系统、电子系统、内饰系统、座椅系统等 [2] - 拥有自主模具研发能力,主要生产工艺覆盖冲压、热成型冲压、机器人点焊、激光焊接、嵌件注塑、激光切割、一体化压铸等 [2]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客户包括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安福特、理想汽车、赛力斯、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蒂森克虏伯集团、伟巴斯特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厂商 [2] - 目前尚不是小米汽车的直接供应商,有部分产品通过Tier1客户间接供货小米汽车 [4] - 已获取北汽一体化压铸相关项目定点,将在减震塔、后地板等相关产品上有合作 [4] 产能与区域布局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和常州市以及重庆市,位于长三角产业集群和西南汽车产业集群 [3] - 2024年建设了常州博俊二期生产基地,以扩充白车身业务产能和一体化压铸能力 [3] - 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产品定位高压铸铝、一体化压铸产品,配套西南汽车产业集群 [3] - 在河北燕郊筹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配套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 [3] - 在广东肇庆建设广东博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配套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 [3] - 2025年1月在江苏省常州市设立常州博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 [3] - 2025年6月在浙江省金华市设立金华博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 [3] 运营效率与财务健康 - 很多主机厂客户账期已调整为60天,有助于降低应收账款规模、提高资产周转率、增强运营能力 [4] - 客户账期调整能一定程度降低有息负债规模,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