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

搜索文档
隆盛科技涨2.03%,成交额3.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1.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1:43
10月21日,隆盛科技盘中上涨2.03%,截至11:18,报54.75元/股,成交3.15亿元,换手率3.34%,总市值 124.67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21.78万元,特大单买入1935.77万元,占比6.15%,卖出1795.75万元, 占比5.71%;大单买入7263.05万元,占比23.09%,卖出7281.29万元,占比23.14%。 隆盛科技今年以来股价涨130.39%,近5个交易日涨5.23%,近20日跌8.89%,近60日涨37.91%。 资料显示,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新吴区珠江路99号,成立日期2004年6月16日,上市 日期2017年7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 件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62.71%,EGR产品及喷射系统37.29%。 隆盛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国 六概念、人形机器人、汽车热管理、减速器等。 截至9月30日,隆盛科技股东户数2.12万,较上期减少5.96%;人均流通股8291股,较上期增加4.37%。 2025年1月 ...
隆盛科技股价涨5.32%,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09万股浮盈赚取8.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39
10月15日,隆盛科技涨5.32%,截至发稿,报54.80元/股,成交4.35亿元,换手率4.64%,总市值124.79 亿元。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隆盛科技。大摩基础行业混合(233001)二季度持有股数 3.09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2.93%,位居第十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8.56万元。 大摩基础行业混合(233001)成立日期2004年3月26日,最新规模3996.51万。今年以来收益25.36%,同 类排名3254/8161;近一年收益22.34%,同类排名3505/8015;成立以来收益149.18%。 大摩基础行业混合(233001)基金经理为陈修竹。 截至发稿,陈修竹累计任职时间2年231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8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15.92%,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22.57%。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新吴区珠江路99号 ...
隆盛科技股价跌5.02%,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92.14万股浮亏损失261.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1:19
10月14日,隆盛科技跌5.02%,截至发稿,报53.76元/股,成交5.54亿元,换手率5.71%,总市值122.42 亿元。隆盛科技股价已经连续4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2.79%。 资料显示,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新吴区珠江路99号,成立日期2004年6月16日,上市 日期2017年7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 件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62.71%,EGR产品及喷射系统37.29%。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隆盛科技。金鹰产业升级混合A(012541)二季度减持29.31万 股,持有股数92.14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4.24%,位居第八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亏损失约 261.68万元。连续4天下跌期间浮亏损失764.78万元。 金鹰产业升级混合A(012541)基金经理为倪超。 截至发稿,倪超累计任职时间10年12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0.1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156.51%,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17.32%。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 ...
隆盛科技涨2.01%,成交额4.7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76.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23
股价表现 - 9月22日盘中上涨2.01%至61.01元/股 成交额4.74亿元 换手率4.48% 总市值138.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76.0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4.19% 卖出占比10.89% 大单买入占比19.70% 卖出占比27.5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6.7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53%/38.85%/60.93%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构成: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2.71% EGR产品及喷射系统占比37.29%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4亿元 同比增长15.44%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1.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4亿元 [2] 股东结构 - 截至7月10日股东户数2.25万户 较上期减少1.15% 人均流通股7944股 较上期增加1.17%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1085.62万股(增持328.66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2]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586.25万股(增持258.43万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2]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持股227.20万股(减持92.56万股)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2]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特斯拉、蔚来汽车概念、华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车 [1]
隆盛科技股价跌5.11%,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7.57万股浮亏损失262.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3:4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下跌5.11%至62.77元/股 成交额12.26亿元 换手率10.65% 总市值142.9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板块 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件板块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其他业务占比62.71% EGR产品及喷射系统占比37.29% [1] - 成立日期2004年6月16日 上市日期2017年7月25日 [1] 基金持仓情况 - 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主题股票A(011104)二季度减持3.84万股 持有77.57万股 [2] - 该基金持有隆盛科技占净值比例3.57%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9月18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262.19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主题股票A最新规模7.26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44.75% 同类排名779/4222 [2] - 近一年收益率74.71% 同类排名1200/3804 [2] - 成立以来收益率6.52% [2] - 基金经理王明旭任职4年44天 管理规模10.53亿元 [2]
隆盛科技股价涨5.03%,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2.95万股浮盈赚取227.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4:42
股价表现 - 9月17日股价上涨5.03%至65.13元/股 成交额13.24亿元 换手率12.10% 总市值148.31亿元 [1] - 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30.93%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分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板块 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件板块 [1] -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其他业务占比62.71% EGR产品及喷射系统占比37.29% [1] 基金持仓 -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混合A基金二季度减持75.41万股 当前持有72.9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5%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227.61万元 四日累计浮盈1068.73万元 [2] 基金业绩 -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混合A基金规模4.6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66.3% 同类排名362/8172 [2] - 近一年收益率124.93% 同类排名225/7980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113.41% [2]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徐智翔任职3年319天 管理规模42.9亿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15.7% 最差基金回报-24.33% [2]
隆盛科技跌2.06%,成交额5.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45.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6%至60.73元/股 成交5.41亿元 换手率5.01% 总市值138.2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45.67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64%和14.7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7.54%和27.3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5.55%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8.23%/36.90%/59.82% [1] 公司基本面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其他业务占比62.71% EGR产品及喷射系统占比37.29%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4亿元 同比增长15.44%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1.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25万户 较上期减少1.15% 人均流通股7944股 较上期增加1.17%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增持328.66万股至1085.62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增持258.43万股至586.25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特斯拉、蔚来汽车概念、奇瑞汽车概念、飞行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 [1]
隆盛科技股价跌5.07%,德邦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8.9万股浮亏损失43.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34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7%至43.10元/股 成交额5.00亿元 换手率6.32% 总市值98.15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16日 于2017年7月25日上市 总部位于无锡市新吴区珠江路99号 [1] - 主营业务包含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板块 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件板块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其他业务占比62.71% EGR产品及喷射系统占比37.29% [1] 机构持仓情况 - 德邦高端装备混合发起式A基金二季度增持14.35万股 总持股达18.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6.98%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43.47万元 基金成立于2025年3月14日 最新规模1325.97万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8.45% [2] - 基金经理陆阳累计任职时间1年316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11.9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率201% 最差回报率8.33% [2]
隆盛科技跌2.05%,成交额2.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0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11: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44.47元/股 成交额2.72亿元 换手率3.40% 总市值101.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02万元 特大单买入1041.63万元(占比3.83%)卖出835.48万元(占比3.07%) 大单买入6832.91万元(占比25.15%)卖出7029.04万元(占比25.87%)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87.1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12%/5.01%/15.1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25万户 较上期减少1.15% 人均流通股7944股 较上期增加1.17%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1085.62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328.66万股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586.25万股(第三大股东) 增持258.43万股 [3]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持股227.20万股(第八大股东) 减持92.56万股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4亿元 同比增长15.44%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1.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7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14亿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其他业务占比62.71% EGR产品及喷射系统占比37.29% [1] -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细分领域 涉及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涵盖机械/国六/汽车热管理/人形机器人等 [1]
调研速递|无锡隆盛科技接受民生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03 19:0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长期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 依托自主研发实力与上下游精准并购策略 形成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及汽车精密零部件为核心的业务矩阵[1] -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零部件已进入行业头部序列 精密零部件在特定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 产品覆盖商用车 乘用车及非道路机械等领域[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4.63%[1] EGR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EGR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8%[2] - 乘用车EGR业务聚焦中高端车型配套 客户网络覆盖比亚迪 奇瑞等国内主流车企 今年新增进入长安汽车 东风日产供应体系[2] - 客户群体向具备全球化布局能力的日系 德系等外资品牌延伸 混合动力车型市场占比攀升 新型增程发动机选择EGR技术路线[2] 新能源铁芯业务转型 - 新能源铁芯半总成业务是公司新能源业务转型升级核心方向 推动业务从铁芯零部件向铁芯半总成进阶[2] - 2024年底设立控股孙公司隆盛茂茂 对接金康动力 博世等头部客户需求[2] - 2025年6月首套半总成产品下线 核心构成包括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 通过成熟技术工艺体系提升附加值并构建技术壁垒[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 聚焦谐波减速器 关节模组等关键核心部件技术突破[3] - 2025年上半年推出轻量化谐波减速器 重量较传统产品减轻30%-40% 同时开发Peek材料谐波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模组 掌握摆线减速器关键制造技术[3] - 谐波减速器产能约2万台 预计2026年一季度扩产至约7万台 已对接海外知名客户核心Tier1供应商并获认可[3] - 机器人板块业务目前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较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