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3.0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财富王建力:财富管理价值重心将从“产品配置”延伸至“账户视角的顾问服务”
券商中国· 2025-10-11 16:18
文章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行业正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进入以“做规划”为特征的3.0时代,价值重心从“产品配置”延伸至“账户视角的顾问服务” [1] - 行业面临从“卖方销售”到“买方投顾”的全面转型,以客户利益为导向,实现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绑定和共生共赢 [3][5] - 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客户风险偏好分化、服务需求精度分化以及全球化资产配置重要性凸显三大趋势 [8] 投资者需求与市场变化 - “9·24”政策后居民投资热情重启,客户对ETF认知和参与度快速攀升,选择买方投顾服务的意愿增强 [2] - 客户需求出现分化,部分客户风险偏好抬升,权益类资产配置量较“9·24”前大幅增加,且更青睐量化等产品 [2] - 随着A股和港股市场行情好转,客户对海外产品的“疯抢”现象减少,场内QDII基金溢价情况大幅好转 [2] - 中金财富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于今年7月跨越1000亿元,其“中国50”私享专户有超90%客户实现盈利,近半客户追加复购 [2] 行业挑战与转型驱动力 - 国内券商经纪业务综合佣金率持续走低,市场增量空间有限,传统经纪业务陷入价格战,净收入易波动 [3] - 传统卖方模式以销售佣金为导向,易导致服务重心偏离客户真实需求,损害客户信任 [3] - 公募费率改革加速行业从“规模导向”到“客户利益导向”的范式革命,要求销售机构聚焦客户真实收益和持有体验 [5] 中金财富的业务实践与战略方向 - 公司自2019年坚定发力买方投顾转型,通过磨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提供有温度的陪伴服务以及科技赋能来精准了解客户需求 [4] - 构建系统化持续服务体系,跟踪基金表现与策略稳定性,在市场波动时及时与投资者沟通,优化持有体验 [5] - 探索买方投顾内涵,立足“交易也是买方投顾”理念,推出基于AUM收费模式的“ETF50-恒享”,提供定制化服务 [7] - 加速拥抱“AI+买方投顾”,借数字化工具扩大服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并拓宽全球视野以拓展收益来源与管理风险 [7] 财富管理3.0时代的发展路径 - 应引导客户站在全账户视角进行财富管理,发展围绕居民养老需求等的“生命周期型”产品,帮助投资者淡化短期波动影响 [6] - 通过收取与客户存续资产规模相关的费用,解决财富管理机构与投资者的利益一致性问题 [7] - 推动买方投顾与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协同,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改变“重主题、轻质量”的投资风格 [10] 行业未来趋势与生态建设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突破300万亿元,买方投顾模式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8] - 未来客户风险偏好持续分化,一部分投资者关注本金安全和稳定收益,另一部分长期价值投资者注重跨周期超额收益 [8] - 服务需求出现精度分化,大众客户需要易懂易用的工具和陪伴服务,高净值客户需求覆盖财富传承、家族治理等多元场景 [8] - 全球配置价值日益凸显,跨地域、跨市场的资产配置对分散风险、提升长期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8] - 行业应共同推动居民财富配置从短期投机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并持续探索科技与数字化的赋能作用 [9][10]
平安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一周年 深度解读平安30财富管理服务体系
新华网· 2025-08-12 14:07
姜学红致辞时表示,从未来的财富配置趋势来看,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有望逐渐向金融资产倾斜, 其中权益类资产将更受欢迎。同时,居民对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提供的买方投顾服务的依赖也将日益增 强。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先行者,平安证券自2016年起便推出了"财富赢家"财富管理专属服务品牌,目 前已初步建立了"千亿保有、百万持有人、万只产品"的一站式资产配置平台。近年来,平安证券加快推 进财富管理能力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分层投顾服务体系,践行"有温度的证券平 台服务商"定位。 据了解,平安证券在2023年底推出"平安30"买方财富管理服务体系,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 一整套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包括平安30股票、平安30投顾、平安30公募、平安30私募以及企业综合服务 等,致力于为投资者带来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投资体验。 "平安30"陪伴投资者共同迈入财富管理3.0时代 据刘高庞介绍,平安30是平安证券在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3.0时代下推出的综合服务体 系。 近日,平安证券在深圳举办了"立当下·赢未来"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暨平安30财富管理品牌发 布一周年仪式,平安证券副总经理姜学红出席活动并做开 ...
招商银行(600036):2024年年报点评:中期分红落地,静待零售回暖
太平洋证券· 2025-03-30 15: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经营稳中有进,坚持零售为主、均衡发展的特色业务格局,经济修复加速下有望率先受益 [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23.02、3565.75、3723.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23.26、1592.72、1668.55亿元,BVPS为45.77、50.23、54.93元,对应3月27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0.95、0.86、0.79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流通为252.2/206.29亿股,总市值/流通为10910.11/8924.08亿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46.1/29.93元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 - 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 + 1.22%;加权平均ROE为14.49%,同比 - 1.73pct;24Q4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7.79、352.07亿元,同比分别 + 7.53%、 + 7.63% [4] 贷款与存款情况 - 贷款端:截至报告期末,贷款总额为6.89万亿元,同比 + 5.83%;对公贷款、零售贷款、票据分别为2.86、3.64、0.3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41.57%、52.91%、5.52%,占比同比分别 + 1.63pct、 + 0.09pct、 - 1.72pct [5] - 存款端:截至报告期末,存款总额为9.10万亿元,同比 + 11.54%;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客户存款日均余额为50.34%,同比 - 6.74pct [5] 收入与息差情况 - 利息净收入:报告期内为2112.77亿元,同比 - 1.58%,降幅逐季收窄;24Q4单季利息净收入为539.79亿元,同比 + 3.05% [6] - 净息差:报告期内同比 - 17bp至1.98%,其中生息率、付息率同比分别 - 26bp、 - 9bp至3.50%、1.64%;24Q4生息率、付息率分别为3.33%、1.50%,环比分别 - 16bp、 - 14bp;净息差为1.94%,环比 - 3bp [6] - 非息净收入:报告期内为1262.11亿元,同比 + 1.4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非息收入分别为720.94、359.65、181.52亿元,同比分别 - 14.28%、 + 49.72%、 + 11.20% [6] - 分业务非息净收入:零售金融业务、批发金融业务、其他业务非息净收入分别为485.77、634.86、141.48亿元,同比分别 - 15.64%、 + 25.40%、 - 12.91% [6] 资产质量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分别为0.95%、1.29%、1.33%,同比持平、 + 19bp、 + 7bp;拨备覆盖率为411.98%,同比 - 25.72pct [7] - 报告期内,母行新生成不良贷款667.04亿元,同比 + 57.07亿元,不良生产率为1.05%,同比 + 2bp;对公贷款、零售贷款、信用卡贷款不良生成额分别为112.22、161.07、393.75亿元,同比分别 - 19.02、 + 69.44、 + 6.65亿元 [7] 资本与分红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高级法下公司核心一级、一级、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86%、17.48%、19.05%,同比分别 + 1.13pct、 + 1.47pct、 + 1.17pct;剔除资本新规影响,权重法下公司核心一级、一级、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3%、14.63%、15.73%,同比分别 + 0.57pct、 + 0.81pct、 + 0.77pct [8] - 报告期内,高级法下公司税前RAROC为25.84%,明显高于资本成本 [8] - 公司拟分配每股2元的现金股息,分红率同比 + 0.31pct至35.32%,对应3月27日收盘价的股息率为4.62%;同时拟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计划,现金分红比例为3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