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投资
搜索文档
红筹架构搭建:37号文与ODI备案的“黄金顺序”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29 12:43
红筹架构核心与关键准备 - 红筹架构采用“境外控股+境内运营”模式,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实体持有境内外商独资企业股权,以实现境外上市 [3] - 架构设计需提前明确三大要素:权益结构、投资路径以及返程方案 [6] - 境外特殊目的实体通常选择英属维尔京群岛或开曼群岛作为注册地 [5] 37号文登记流程与要点 - 37号文登记适用于中国籍自然人,需在境外特殊目的实体设立后、境内外商独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前完成 [5][7] - 登记目的是将境外特殊目的实体股权与境内权益主体关联,确保未来境外融资收益可合法汇回 [7] - 登记所需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境内权益公司资料、特殊目的实体注册文件等 [7] ODI备案流程与要点 - 若架构涉及境内企业直接境外投资,需向发改委、商务部门申请ODI备案,再办理资金汇出 [7] - ODI备案核心作用是证明投资项目真实、合理,避免因境内母公司规模小于境外投资规模等异常情形引发监管关注 [7] - 企业需按时提交ODI年报,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合规风险,例如被列入异常名录影响后续融资与上市 [8] 协调办理原则 - 37号文登记与ODI备案适用主体不同,前者针对自然人,后者针对企业法人,可同步推进或分别办理 [10] - 架构设计初期需统筹规划37号文和ODI备案办理,确保资金出入境和回流路径合规畅通 [14] - 未按规定顺序办理可能导致项目周期延长,例如有企业因规划不当导致时间冲突,延长周期3个月并增加成本数百万元 [14] 未按规定办理的后果 - 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可能面临罚款、责令整改,例如有企业被罚款50万元并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 [16] - 未办理37号文登记可能导致境外收益无法合法调回境内,例如有创始人因未及时登记导致数亿元收益无法汇回 [12] - 未办理ODI备案可能导致投资资金无法顺利出境,例如有企业汇款被银行拦截并上报外汇局 [14][16] 专业建议与政策动态 - 红筹架构搭建涉及外汇管理、商务审批、税务筹划等多个环节,政策细节可能因地区和时间变化 [20] - 2025年部分地区对ODI备案的审核标准有所收紧,需重点关注投资行业和目的地国家等限制条件 [20] - 操作前咨询专业机构可优化架构设计,例如有企业借此节省合规成本200万元并缩短项目周期2个月 [20]
新股消息 | 环世物流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股权架构调整中3次减资的原因及对价支付情况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1:55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对环世物流出具补充材料要求,涉及股权架构调整中3次减资的原因及对价支付情况,需说明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问题 [1] - 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搭建离岸架构及返程并购的合规性,包括外汇管理、境外投资、外商投资、税务管理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 [1] - 需说明取得境内运营实体环世集团、杭州大掌柜股权的定价依据、支付手段、支付期限、定价公允性及纳税申报义务履行情况 [1] 公司运营情况 - 证监会要求说明主要境内运营实体环世集团、致远跨洲、环世科技注册资本未缴足的原因、合规性及其对公司运营和偿债能力的影响 [2] - 需说明公司及境内运营实体业务开展过程中收集及储存的数据信息类型、规模、来源、使用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向境外提供个人用户信息 [2] - 本次发行上市后公司将不再设置特别表决权安排,需说明上市后控制权是否发生变更 [2] 公司行业地位 - 环世物流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领先的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2024年位列中国民营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第一位 [2] - 2024年以集装箱吞吐量位列全球综合物流服务商第八位,在中国-中东及红海航线中排名第一并居该航线所有运营商中集装箱量首位 [2] - 公司全球物流网络涵盖超过6000条跨境航线,覆盖约200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支持跨境航线数量位列中国民营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第一 [3] 公司业务规模 - 2024年环世物流为全球约26000家多元化企业交付772423TEU,涵盖全品类产品 [3]
隆源股份IPO:公司设立时靠代持取得“外资”身份 股权结构“一家独大”实控人返程投资违规
新浪证券· 2025-07-07 17:07
公司历史沿革与股权结构 - 公司前身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设立,初始注册资本为360万元,实控人林国栋认缴270万元,胡永明认缴90万元(占比25%)[2] - 公司成立时具有外资身份,但胡永明所持25%股权实为代林国栋持有,属于“假外资”或代持类外资[3] - 为解除代持,林国栋于2008年5月成立香港兴隆,并于2008年7月以90万元价格受让了胡永明所持25%股权,完成了一次典型的返程投资[5] - 自2014年7月相关外汇管理规定实施至2020年9月,林国栋未及时办理境外投资外汇补登记,存在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情形[8] 公司治理与股权集中度 - 截至招股书申报日,实控人林国栋、唐美云夫妇通过直接持股(55.89%、14.4%)及控制佳隆控股(23.43%)、宁波隆钰(4.81%),合计控制公司98.53%的股份[9] - 公司核心决策层及高管多为家族成员,董事长为林国栋,总经理为唐美云妹夫张玉田,唐美云任副总经理[9] - 2022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宁波隆钰的授予价格为6.75元/单位注册资本,而同期外部投资者入股价格为16.10元/单位注册资本,价差达2.38倍[10] - 总经理张玉田认缴员工持股平台346.8万元份额的出资,来源于实控人林国栋母亲乐春娣的借款[9][10]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1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99亿元(同比增长34.67%),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8.69亿元(同比增长24.23%)[12]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1.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6亿元(同比增长24.64%),2024年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显著放缓[12]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下降,2022年为30.57%,2023年为29.18%,2024年为24.17%[12] 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 - 2022-2024年各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51亿元、2.12亿元和2.90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38.50%、35.53%和41.87%[13] - 2024年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36.61%,超过营业收入24.23%的增幅[13] - 2022-2024年各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12亿元、1.52亿元和1.6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28.50%、25.43%和23.59%[13] - 2022年末和2023年末,公司库存商品/产成品占存货总额的比值分别为58.11%和60.53%,远超同行可比公司均值40.85%和45.49%[15] 客户集中度与业务模式 - 2022-2024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4.33%、84.72%和77.59%,客户集中度较高[15] - 公司寄售模式产生的收入占比超过50%,导致库存商品占比较高[15] 合规性记录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超标的违规行为,2022年末劳务派遣用工占比为10.28%,超过10%的规定红线,2023年末已降至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