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力而行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随笔丨破解“急难愁盼”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5 21:16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全文3700余字,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 - 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3] - 政策提出"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八字方针,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 民生问题具体领域 - 重点解决社保、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痛点,包括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取消、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等[8] - 关注"一老一小"问题,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七大民生需求[5] - 涉及具体场景如看病、托位、保费、电梯安装、服务网点设置等身边小事[5] 政策实施方法论 - 采用"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策略,从关键问题突破带动全局变化[8] - 兼顾普遍需求与差异化需求,要求精细分类施策,避免笼统化处理[8] - 强调制度体系建设,避免碎片化措施,推动"硬投资"与"软建设"同步[11] 政策执行原则 - 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注重民生改善的可持续性,不做不切实际承诺[12] - 要求精准精细与统筹协调并重,系统集成各项举措形成合力[9] - 通过利益平衡机制解决矛盾(如小区遛狗、加装电梯等),检验治理水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