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2增速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宣布恢复国债买卖点评:债市震荡格局或更明确
中银国际· 2025-10-28 15: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意味着当前利率和利差点位或处于央行合意区间,且其暂停和恢复国债买卖的时点反映维护收益率稳定的政策意图,支持债市长期收益率下一阶段或维持区间震荡的判断 [3] - 恢复国债买卖提供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渠道,若国债买卖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接近或高于去年同期,可能对降准形成替代 [3] 相关目录总结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的原因 - 去年底债市利率快速下行、市场买入力量强劲,年初以来因债市供求不平衡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如今供需矛盾变化乃至逆转,故重启 [3] 国债买卖操作的意义 - 价格发现意义强于流动性调节意义 [3] 基础货币投放与 M2 增速推演 - 截至今年 9 月,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同比增长 1.86%,假设年底基础货币同比增速保持此水平,货币乘数达 8.9,对应 M2 同比增速仅为 6.4%(推演路径 1) [3] - 若在推演路径 1 基础上增加 5000 亿元基础货币供给,今年底 M2 同比增速将达 7.8%(推演路径 2),较 9 月同比增速下降,但高于 2024 年的 M2 增速 [3] - 若要不降准使今年年底 M2 同比增速与 9 月持平(8.4%),需在推演路径 1 基础上增加 7000 亿元基础货币供给(推演路径 3) [3]
如何看待存单一级提价与5000亿结存额度发行的影响?
信达证券· 2025-10-19 22:04
货币市场与央行操作 - 央行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3479亿元,但通过6000亿元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全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创年内新高[3][9] - 银行体系超储率在9月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1.4%,与6月水平持平,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3][21] - 9月政府存款环比下降7804亿元,降幅创近年新高,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为市场注入流动性[3][21] 财政政策与政府债发行 - 财政部宣布第四季度将动用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用于补充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3][23] - 第四季度政府债净供给规模预计约为2.4万亿元,即便考虑5000亿增发,仍低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5][47] - 预计10月政府债发行规模约2.14万亿元,净融资约9100亿元,较9月下降约3000亿元[5][47] 流动性指标与银行负债 - 9月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下降至8.4%,主要受非银存款下降拖累,而M1增速升至7.2%,创2021年以来新高[4][36] - 10月以来同业存单净融资转正,净融资规模达2359亿元,主要由中小银行驱动,国有大行净融资为-135亿元[5][61] - 尽管存单出现一级提价,但由于央行流动性投放充足且银行整体负债压力可控,存单利率后续大幅走高的概率有限[4][32] 市场展望与风险 - 下周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从本周的1402亿元上升至2134亿元,叠加税期影响,资金面可能波动但整体宽松状态有望维持[5][57] - 债券市场情绪显示,大行对债券转而倾向于减持,但交易型机构增持意愿上升,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格局[6][6]
为何M1增速“跳升”?——9月金融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10-17 15:28
核心观点 - M1同比增速显著跳升12个百分点至72% 主要源于财政支出力度增强 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减6042亿元 [2][8] - 财政支出加速带动企业存款明显改善 单月新增9194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1494亿元 [2][8]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元 同比少增1110亿元 消费贷贴息政策刺激效果有限 居民对债务持审慎态度 [2][11] - 企业贷款仍以短期融资为主 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至93%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至78% 表明企业对投资持观望态度 [2][14] 社融存量增速分析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下行01个百分点至87% [1][7] - 增速回落主要源于政府债净融资前置趋于结束 9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3457亿元 [3][16] - 2025年1-7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80%快速升至90% 主要因政府债净融资前置 累计同比多增48万亿 [3][16] 政策展望 -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可边际支撑社融运行稳定性 [3][18]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启动落地 全部用于充当项目资本金 具备更强杠杆效应 [3][18] - 该工具投放速度快、加码方式灵活 投向或扩展至科技与消费领域 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8] 常规数据跟踪 - 9月新增信贷12900亿元 同比少增3000亿元 [4][20]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元 同比少增1110亿元 其中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元 中长贷同比多增200亿元 [4][20] - 企业贷款新增12200亿元 同比少增2700亿元 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亿元 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 中长贷同比少增500亿元 [4][20] - 9月新增社融35338亿元 同比少增2297亿元 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662亿元 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71亿元 企业债券同比多增2031亿元 [4][25] - M2同比下滑04个百分点至84% 新口径M1同比上行12个百分点至72% [4][28]
为何M1增速跳升?:——9月金融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6 22:29
货币供应与财政活动 - M1同比增速跳升1.2个百分点至7.2%[1][4][28] - 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42亿元,显示财政支出力度增强[2][8] - 企业存款单月新增9194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受益于财政支出[2][8] 信贷市场表现 - 新增信贷129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主要受企业部门拖累[4][20]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消费贷贴息政策效果有限[2][10][20] - 企业贷款结构以短期为主,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至7.8%[3][12] 社会融资规模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下行0.1个百分点至8.7%[1][3] - 新增社融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主要因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71亿元[4][23] - 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3457亿元,拖累社融增速[3][16] 政策展望与经济指标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启动,旨在撬动更多信贷与社会资本[3][18] - PPI连续两个月回暖至-2.3%,但企业投资态度仍观望[3][12]
国泰海通|宏观:M2增速:为何小幅回落——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金融数据呈现社融增速略降、信贷平稳滑落、M2增速小幅回落的特征 流动性环境在政策呵护下保持友好 人民币仍有升值潜力 [1][2] 社融表现 - 2025年9月社融存量增速略降至8.7% 前值为8.8% 新增社融3.53万亿元 同比少增2297亿元 [1] - 政府债新增1.19万亿元 同比少增3471亿元 是社融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 [1] - 贷款(社融口径)新增1.61万亿元 同比少增3662亿元 贷款余额同比下探至6.6% 前值为6.8% [1] - 企业债券新增105亿元 同比多增2031亿元 其中城投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200亿元 直接融资对社融形成拉动 [1] 信贷表现 - 9月信贷新增1.29万亿元 同比少增3000亿元 企业和居民贷款均延续回落 [1] - 企业短贷是信贷主要支撑 其季末高增在3月和6月皆有体现 [1] - 企业短贷高增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化解三角债背景下通过借短贷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另一方面是实物工作量带动了部分实际融资需求 [1] - 9月PMI生产项提升明显 企业债券融资同比高增 表明传统经济在反内卷政策初步起效下有所修复 [1] 货币供应(M2与M1) - 9月M2增速为8.4% 前值为8.8% M1增速快速回升至7.2% 前值为6.0% [2] - M2增速回落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导致财政对货币总量支撑减弱 以及企业结汇放缓 [2] - 9月中旬人民币快速升破7.1后 美联储降息落地、美国经济数据上修等因素导致美元指数回升 短暂压制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影响企业结汇倾向 [2] 数据特征与边际变化 - 9月社融数据总体延续强社融弱信贷、M1-M2缺口收敛的特征 [2] - 边际增量变化包括政府债发行放缓减弱了财政对社融和货币增速的贡献 [2] - 存款搬家暂歇 低风险偏好居民将股票浮盈落袋为安 但私人部门总体风险偏好依然较高 体现在两融占比走高、沪金溢价仍处低位 [2] - 人民币汇率升值速率放缓 部分压制了企业结汇倾向 [2] 未来展望 - 十五五规划即将出台 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路上 总量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2] - 美元总体仍处弱势震荡 央行已将汇率中间价调升至7.1以内 人民币仍有升值潜力 [2] - 政策呵护下流动性环境保持友好 需关注私人部门信用的修复进度 [2]
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M2增速:为何小幅回落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6 16:50
社融与信贷 - 2025年9月社融存量增速略降至8.7%(前值8.8%)[7] - 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7] - 政府债新增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7] - 贷款(社融口径)新增1.61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贷款余额同比下探至6.6%(前值6.8%)[7] - 9月信贷新增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11] - 企业短贷新增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是信贷主要支撑[11] 货币供应与存款 - 9月M2增速为8.4%(前值8.8%),M1增速快速回升至7.2%(前值6.0%)[16] - 居民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19] - 企业存款新增9194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19] - 非银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19] 影响因素与未来展望 - M2增速回落主因包括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及企业结汇倾向边际降温[4][19] - 往后看,增量政策即将出台,人民币仍有升值潜力,流动性环境预计保持友好[4][23]
银行业9月金融数据点评:楼市回暖,资金活化度继续上升
华创证券· 2025-10-16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楼市回暖,资金活化度继续上升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的核心逻辑未变,应重视银行板块配置机会 [7] - 银行业半年度业绩释放边际好转的积极信号 [7] 社会融资规模分析 - 2025年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 [2]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8.7%,较上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 [2] - 社融增速回落主要由于去年同期政府债高基数拖累,政府债新增1.2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 [7] - 企业债表现较好,同比多增2031亿元;股票融资新增500亿元,同比多增372亿元 [7] - 表外融资新增3579亿元,同比多增1869亿元,其中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增1923亿元 [7] 人民币贷款分析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 [2] - 企业贷款新增1.22万亿元,同比少增2700亿元 [7] - 企业短贷新增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 [7] - 企业中长贷新增91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部分由于地方化债原因 [7]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 [7] - 居民短贷新增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居民中长贷新增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 [7] - 居民中长贷改善主要由于9月楼市销售好转,9月30日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6.71%(前值-9.89%) [7] 货币供应量分析 - 9月M1增速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7.2%,连续5个月上升 [7] - 9月M2增速回落至8.4% [7] -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表明资金活化度提升 [7] - 居民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企业存款新增9194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 [7] - 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42亿元;非银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 [7]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建议一揽子配置银行板块,关注两条主线 [7] - 主线一:红利策略,关注股息率高、资产质量安全边际高的银行,如成都银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同时关注低估值股份行ROE提升机会,如浦发银行 [7] - 主线二: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关注客群扎实、风控优秀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平安银行 [7]
25年9月金融数据:非银存款同比回落
平安证券· 2025-10-16 14:32
社融总量与结构 - 2025年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28万亿元[3] - 社融同比少增主要因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662亿元和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71亿元[4] - 企业债券融资在低基数下同比多增2031亿元,非标融资同比多增1869亿元[4] - 单月社融增速从8月的8.8%回落0.1个百分点至8.7%[4] 信贷表现 - 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较市场预期低1000亿元[3] - 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亿元,规模为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5] - 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亿元,而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500亿元[5] - 居民中长期贷款在低基数下同比多增200亿元[5] 货币供应与存款 - M1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至7.2%,主要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6] - M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至8.4%[6] - 居民存款同比多增,非银存款同比明显少增,反映资金流入股市程度可能回落[6] - 政府存款在政府债同比少增背景下少增,显示政府支出速度不慢[6] 市场策略与风险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在金融数据发布后上行0.55个基点至1.7580%[7] - 债市短期核心变量包括中美谈判走向和公募费用新规,建议震荡思路内保持灵活,不宜过度追涨[7] - 风险提示包括央行临时收紧资金面、政府债大量供给和外部环境扰动[7]
中金:政策温和发力,后续有待加码——9月金融数据点评
中金点睛· 2025-10-16 07:54
9月信贷数据解读 - 9月新增信贷1.29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万亿元,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6.6% [2][3] - 若调整置换债影响,9月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7.7%,显示整体信贷需求可能比数据显示更好 [3] - 以今年6月为基准,调整置换债影响后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回落幅度(0.3个百分点)小于未调整的回落幅度(0.5个百分点) [3] - 9月票据利率中枢相对8月明显抬升,佐证信贷需求可能不弱 [3] M1增速超预期反弹 - 9月M1同比增速达到7.2%,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6.0%左右 [3] - 经过季节性调整后,9月M1环比增速为7.5%,较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 [3] - 测算显示1个百分点的M1增速大约对应1万亿元左右的体量 [3] 政策温和发力的两大驱动力 - 财政与准财政政策发力:政策性金融工具近期加速落地,第一批项目在9月已实现投放 [3] - 财政存款投放加快:9月财政存款下降84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降6042亿元,带动财政存款存量同比增速从8月的16.0%下降到7.4% [3] - 地产政策放宽支撑信贷:随着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放宽地产政策,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7% [4] - 地产政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9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达到25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200亿元,而8月为同比下降1400亿元 [4] 未来金融增长展望 - 9月社融同比增速为8.7%,较8月下降0.1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下降0.4个百分点 [4] - 当前政策力度可能难以支撑M2和社融增速保持当前水平,若其持续回落则说明总体融资需求下降 [4] - 确保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可能仍然有赖于财政政策继续加码 [4]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9月信贷、M1与非银存款的变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15 22:37
9月社融数据总体表现 -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万亿元,略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平均预期3.3万亿元,但同比少增2297亿元,较前值同比少增4655亿元的情况有所好转 [1] - 社融存量增速为8.7%,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7] 社融分项结构特征 - 实体信贷和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同比多增 [1] - 实体信贷增加1.6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表现略好于8月但弱于同为季末的3月与6月 [2] - 政府债券融资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2] - 企业债融资增加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主要因去年同期低基数 [3] -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反映银行表内冲量特征不明显 [3] 信贷政策与结构变化 - 信贷政策重心微调,不追求简单放量,更重视结构优化与息差稳定,银行冲量诉求弱于上半年 [2] - 企业短贷及票据融资明显同比少增,经济活跃部分主要集中于出口和耐用消费品,对融资敏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产销售仍是短板 [2] - 企业中长贷增加9100亿元,同比小幅少增500亿元,表现稍好于信贷整体,可能初步包含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和重大项目启动加速的影响 [3] 货币供应量M1与M2 - M1同比增速为7.2%,较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增量1.9万亿元是近五年同期最高 [4] - M1偏强原因包括财政净支出支撑、结汇同比多增、股市上涨及高息存款到期促使居民持币观望 [4] - M2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因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多减 [5]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减少货基和现金类理财配置,以及公募基金赎回新规影响同业存款需求 [5] 政策性金融工具影响 - 2022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对信贷的撬动倍数约为3-4倍,本轮可能略低但杠杆效应依旧存在 [9] - 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可能通过委托贷款形式,若参考2022年经验,四季度委托贷款可能出现异动 [12] - 2022年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后,基建贷款与企业中长贷出现为期一年的脉冲式改善 [9] 四季度社融与流动性展望 - 前三季度政府债融资合计11.5万亿元,以年初目标推算四季度剩余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1.7万亿元,可能拖累四季度社融增速 [2] - 广义流动性整体好转受财政前置、低基数、结汇增加等驱动,但内生信用周期尚未显性修复 [6] - 四季度信用派生力量能否接棒取决于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效果、重要会议政策红利及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等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