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青岛银行接受申万宏源等6家机构调研,信贷与净息差成关注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19:29
调研活动基本信息 - 青岛银行于2025年9月11日14:00至15:00在总行6楼会议室接待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机构包括申万宏源、长信基金、华安基金、华夏基金、长盛基金及牧鑫资产共6家机构 [1] - 银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接待 [1] 信贷投放策略与表现 - 截至2025年半年末客户贷款总额达3684.06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77.16亿元 较年初增长8.14% [1] - 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为49.58% 较上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 [1] - 对公信贷将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蓝色金融、养老金融、优质制造业、公共事业及乡村振兴八大赛道布局 [1] - 全年信贷预计保持平稳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 净息差表现与管理措施 - 2025年上半年年化净息差为1.72% 较2024年全年微降0.01个百分点 [1] - 资产端通过提升高收益资产比重、加大贷款投放及优化资产结构稳定收益 [1] - 负债端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利率市场化调节及管控高成本存款压降成本 [1] - 实施差异化考核机制引导分支机构拓展特色优势产业 [1]
青岛银行(002948) - 2025年9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1 17:50
信贷投放与资产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末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年初增长8.14% [2] - 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49.58%,较上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 [2] - 对公信贷聚焦八大赛道: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蓝色金融/养老金融/优质制造业/公共事业/乡村振兴 [2] - 零售贷款重点投放住房贷款/消费贷/经营贷,追求均衡发展 [2][3] 净息差管理措施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72%,较2024年微降0.01个百分点 [4] - 资产端提升高收益资产比重,通过重点区域及优质客群投放稳定收益 [4] - 负债端优化存款结构,加强利率市场化调节与高成本存款管控 [4] - 运用托管/理财/供应链金融等工具拓展活期及结算性存款 [4] 经营策略与资源配置 - 实施差异化考核机制,引导分支机构拓展特色优势产业 [4] - 强化存贷利差考核,贯彻质效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战略 [4] - 全年信贷预计保持平稳增长,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银行研究框架及25H1业绩综述: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国盛证券· 2025-09-04 14: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营收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 较25Q1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4] - 净息差降幅收窄 25H1净息差为1.42% 较24A下降10bp 负债端成本改善力度加大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1% 较25Q1提升3.8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保险"报行合一"政策影响消化及港股市场活跃 [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 较25Q1大幅提升13.9个百分点 主要源于二季度债市利率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5Q2不良率1.23% 与上季度持平 拨备覆盖率239% 较上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 [5] 资产端分析 - 2025Q2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5% 同比增速9.60% [21][22] - 贷款及垫款总额179.4万亿元 占总资产55.84% 较年初增长5.92% 同比增速8.07% [22] - 贷款增长主要依靠对公业务支撑 新增对公贷款9.05万亿元 占新增资产50% 其中基建贷款新增3.65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新增2.09万亿元 [18][20] - 个人贷款需求较弱 同比增速仅3.6% 按揭贷款重回正增长 但消费类贷款增量转负 [18][20] - 投资类资产余额97.5万亿元 占总资产30.34% 较年初增长6.65% [22][24] - 同业资产规模18.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0.92% 占总资产5.60% [22][24] 银行类型差异 - 国有大行贷款占比超55% 投资性资产占比25%-34% 邮储银行贷款占比51.2% 为国有行中最低 [25][26] - 股份行资产结构分化明显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达51.7%和50.6% 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对公贷款占比超65% [25][27][39] - 城商行投资类资产占比较高 平均达39.5% 贷款占比48.0% 贵阳银行和成都银行对公贷款占比分别达82.9%和80.1% [25][28][40] - 农商行贷款占比52.0% 高于城商行 常熟银行零售占比54.2% 为农商行中最高 [25][29][42] 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同比增长1.9% PPOP同比增长2.0% 股份行营收同比增长0.3% PPOP同比下降2.3% [4] - 城商行营收同比增长6.7% PPOP同比增长5.2% 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长4.4% PPOP同比增长0.9% [4] - 南京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2.1% 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表现突出 [4]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21% 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374% 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4]
齐鲁银行息差回升管理层仍担忧下行压力,将适时确定中期分红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9-03 19:32
核心观点 - 齐鲁银行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管理层回应息差压力、信贷投放重点及分红政策等投资者关切问题 [1] 息差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53% 同比提升2BP 主要得益于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和负债成本管控 [2] - 行业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 资产端受贷款重定价、资产荒及竞争加剧影响收益率 负债端因存款定期化导致成本压降空间有限 [2] - 公司将加强利率研判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压降高成本存款 力促息差平稳 [2] 信贷投放策略 - 2025年上半年末贷款总额3714.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16% 其中对公贷款余额2780.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5.72% [3] - 全年信贷投放目标为同比多增 重点领域包括对公业务(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及消费贷款(汽车、家装、家居场景) [3] - 对公业务聚焦省属国企、上市公司、民营百强及县域客群 消费贷款实施客户分层与差异化策略 [3] 分红政策 -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现金分红比例27.68%(含中期) 每股派现0.266元 较上年提高21% [5]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将适时确定 董事会承诺主动增加分红频次并合理确定比例 平衡股东回报与长远发展 [4] - 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于当年12月披露 派现总额6.14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27.57% [4]
齐鲁银行张华答21记者:预计全年信贷投放均衡增长、同比多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8:24
核心观点 - 齐鲁银行下半年信贷投放将保持均衡增长并实现同比多增 重点发力对公业务和消费贷款领域 [1] - 公司资产总额7513.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6% 贷款总额3714.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6% [1] 信贷投放策略 - 对公业务战略支柱: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领域 聚焦省属国企、上市公司、民营百强及县域客群 [1] - 消费贷款拓展:实施客户分层分群策略 差异化匹配产品与授信 加强汽车、家装、家居等消费场景信贷支持 [1] 公司贷款表现 - 公司贷款余额2780.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2% [2] - 科技贷款增速17.60% 绿色贷款增速30.03% 均高于平均贷款增速 [2] - 贷款行业集中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23.88% 批发零售业占比11.30% 制造业占比9.67%且稳步提升 [2] 个人贷款状况 - 个人贷款余额826.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38% [2]
南京银行(601009):信贷有力投放,业绩稳步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8-29 12: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4.79人民币[1][2][10] 核心观点 - 信贷有力投放 业绩稳步提升 双U型曲线持续确立[1][6] - 25H1归母净利润 营收 PPOP分别同比+8.8% +8.6% +9.6% 增速较25Q1提升+1.8pct +2.1pct +3.1pct[6] - 量价两端共同驱动净利息收入延续较高增速 25H1同比+22.1%[8] - 转债转股后进一步支撑业务扩张 为兼具股息成长的优质标的[6][10] 财务表现 - 25H1年化ROA ROE分别同比-5bp -64bp至0.93% 15.32%[6] - 预测25-27年净利润220/241/267亿元 同比增速9.1% 9.4% 10.8%[10] - 25年预测EPS 1.88人民币 PE 6.01倍 PB 0.76倍[5][10] - 股息率持续提升 预测25-27年分别为5.09% 5.57% 6.18%[5][10] 业务发展 - 25H1末总资产 贷款 存款增速为16.9% 15.0% 16.2%[7] - 二季度新增贷款411亿元(去年同期330亿元) 上半年新增贷款1308亿元(去年同期1076亿元)[7] - 异地贡献持续提升 南京市 江苏省其他地区 江苏省外地区上半年新增贷款占比分别为26% 56% 18%[7] - 苏北地区发展迅速 未来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7] 息差与收入 - 25H1净息差1.86% 较24年-8bp 降幅持续收窄[8] - 负债端成本优化显效 25H1计息负债成本率 存款成本率分别较24年-27bp -23bp至2.09% 2.11%[8] - 资产端定价仍处下行通道 25H1生息资产收益率 贷款收益率分别较24年-28bp -24bp至3.72% 4.56%[8] - 25H1中收同比+6.7% 其他非息同比-6.9% 较25Q1改善[8] 资产质量 - 25H1末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5Q1+1bp -12pct至0.84% 312%[9] - 母公司口径对公 零售不良率分别较24年-1bp +14bp至0.65% 1.43%[9] - 关注类贷款占比1.06% 较Q1-9bp 逾期率1.27% 较24年末持平[9] - Q2单季年化不良生成率0.79% 较Q1下行5bp 前瞻风险指标改善[9] 资本状况 - 25H1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分别较Q1+58bp +61bp至9.47% 13.63%[9] - 预测25-27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0% 8.18% 7.89%[5] - 南银转债触发强赎 资本水平进一步夯实[9] 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0.70倍[27] - 给予25年目标PB1.0倍 较同业存在溢价[10] - 公司战略思路清晰 经营稳中向好[10]
银行信贷投放“扩面”更“提质” 投向安排更精准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2021年银行信贷投放表现 - 多家银行2021年信贷投放增量创新高 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2.12万亿元 同比多增2433亿元 中国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38万亿元 [1][2] - 中国银行2022年2月末境内人民币广义公司贷款余额达74816亿元 较年初新增3689亿元 同比多增472亿元 [2] - 邮储银行一季度信贷增长好于去年同期 各季度信贷投放按"4321"比例安排 一季度占比提升以实现早投放早收益 [2] 2022年信贷增长目标与结构优化 - 多家银行将2022年贷款增速目标设定在10%以上 中国银行预计境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不低于10% 农业银行预计人民币贷款增速高于10% [1][3] - 光大银行预计一般贷款和债券融资增速分别达11.5%和15% [3] - 银行将优化贷款结构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 合理管控"两高一剩"信贷投放 [3] - 民生银行将加大对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资产投放 推广专精特新、新能源等领域特色业务 [3] 重点信贷投向领域 - 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产业成为银行信贷支持重点领域 [1] - 农业银行将重点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及面向刚需群体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 [4] - 光大银行积极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城市更新及优质房地产并购项目 [4] - 民生银行积极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及并购贷款业务 保持项目融资稳中有升 [5] 房地产信贷政策导向 - 银行着力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同时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促进房地产风险化解 [4] - 农业银行通过项目并购方式推进房地产风险处置 促进产业良性循环 [4] - 民生银行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按照"稳总量、调结构、强管理、控风险"原则开展房地产信贷业务 [5]
3月上海人民币贷款强势增加1247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人民币贷款总体表现 - 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1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 增速较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 [1] - 3月份单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47亿元 同比多增241亿元 [1] - 一季度票据融资减少137亿元 同比少减157亿元 反映银行实打实信贷投放而非票据冲量 [1] 企业贷款投放情况 - 3月企业贷款增加较多 银行在3月28日区域封控前已完成大部分贷款流程并集中投放 [1] - 银行业积极助企纾困 加快信贷投放 但总体规模不会太大 [1] - 上海农商行3月累计应用再贷款政策发放普惠小微贷款超17亿元 [1] 个人贷款疲弱态势 - 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63亿元 同比少增140亿元 [2] - 一季度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减少170亿元 同比多减447亿元 [2] -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减少120亿元 同比多减123亿元 其他消费贷款减少213亿元 同比多减185亿元 [2]
银行信贷投放“保重点优结构”特征明显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下来宏观经济将迎来一个回暖、反弹过程, 其中信贷需求也会随之释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信贷占上市银行资产总量的50%左右,是最主 要的利润来源。由此,在当前时间节点,银行能否抓住时机,有效扩大信贷投放,抢占市场份额,就成 为判断其业绩走势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稳增长举措密集出台 银行信贷"保重点优结构"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到,"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 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5月26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 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全国性银行要向中西部地区、信 贷增长缓慢地区和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倾斜";5月23日,人民银行一天两场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加 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虑到从宽信用到经济增长动能趋势性回升之间,往往存在一至两个季度的 时间差,因此当前加大信贷投放迫在眉睫。"王青表示。 银行信贷投放,在微观上是为了自身经营,在宏观上则是为国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机构关注银 行信贷问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