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钱要素联动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将向何处去?这些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经济日报· 2025-11-05 11:46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国家释放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未来将以此改善民生和带动经济增长[1] - 行业定位更加强调民生作用 注重从百姓需求出发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向往[3] - 房地产业仍有发展空间 2024年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 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十几的水平[3] 行业发展潜力与模式转变 - 行业增长模式从过去依赖投资转向挖掘租赁、运营、服务等细分领域潜力[3] - 将形成保障性住房满足工薪群体和困难家庭需求与市场化改善性住房供给清晰互补的供应格局[4] - 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6] 制度改革与风险管理 - 改革开发制度 严禁项目交付前投资人违规抽挪销售和融资资金或抽逃出资[6] - 改革融资制度 一个项目确定一家主办银行管理资金并保障合理融资需求[6] - 改革销售制度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以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6] 市场机制与要素联动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市场供需平衡[7] - 以人定房不仅关注房屋供给数量 更关注供给质量[7] 产品与服务升级 - 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9] - 物业服务领域前景广阔 大有可为[9]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房屋体检、养老金和保险制度为居住安全提供保障[10]
房地产仍有潜力可挖
经济日报· 2025-11-05 06:21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国家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以改善民生和带动经济增长[1] - 房地产行业定位更加强调民生作用,注重从百姓需求出发满足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向往[1] - 未来5年将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供应格局[3] 行业发展潜力与模式转变 - 202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显示行业仍有发展空间[2] - 行业增长模式将从过去依赖投资转向挖掘租赁、运营、服务等细分领域潜力[2]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市场供需平衡[3] 制度与监管改革 -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3] - 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资金及抽逃出资,项目资金存入主办银行并由其保障合理融资需求[3] -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3] 产品与服务升级 -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4] - 物业服务领域被指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4] - 建立由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组成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4]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
上海证券报· 2025-10-13 01:10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核心举措 - 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1]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2] -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变以往常见的"三高"模式 [2] 房地产开发与融资制度改革 -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 [3] - 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推广"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办法,即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开发、建设、销售等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 [3]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 [3] 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 - 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3] - 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3] - 据机构监测,今年以来河南信阳、湖北荆门和湖南邵阳等地已先后落地相关政策,明确推动现房销售 [3] "十四五"期间住房建设成就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1]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1] 未来发展规划 - 各地已经编制实施了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2] - "十五五"期间将继续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
上海证券报· 2025-10-13 01:05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1] - 房地产工作涉及多要素、多主体、多部门,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很强,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是重要举措之一 [2] - 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房、地、钱”四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效果 [2] “十四五”期间住房建设成就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1]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1] 要素联动机制与规划 - 指导各地以编制和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 [2] -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2] - 各地已经编制实施了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2] 房地产开发与融资制度改革 -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 [3] - 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推广“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办法,即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 [3]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 [3] 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 - 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3] - 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3] - 今年以来,河南信阳、湖北荆门和湖南邵阳等地已先后落地相关政策,明确推动现房销售 [3] “十五五”期间发展方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 [4] - 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4]
三线城市新房质好价稳:云南昭通房地产市场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46
文章核心观点 - 昭通市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回稳 通过"市场+保障"双轨制和要素联动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围绕去库存 品质提升和需求释放展开工作 [1][2][16] 2024年市场基本情况 - 房地产投资85.68亿元同比下降36.7% 商品房销售面积139.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1% [6] - 商品住房用地出让面积69.42公顷同比增长1.82倍 出让价款15.24亿元同比增长1.7倍 [7] - 商品房住宅平均销售价格515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21% [8] - 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443.29万平方米 住宅去化周期20个月 非住宅去化周期137个月 [9] - 全年销售13420套 省内购房占比89.9% 市内购房占比87.1% [10] 2025年一季度市场表现 - 房地产投资18.39亿元同比增长14.5% 昭阳区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1971.6% 镇雄县投资5.42亿元同比增长17.5% [11] - 商品住房用地出让面积7.85公顷同比增长183.39% 出让价款2.05亿元同比增长150.79% [12] - 住宅去化周期缩短至18个月 非住宅去化周期130个月 [12] - 商品房住宅平均销售价格526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7% 昭阳区价格601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57% [14] 政策支持措施 - 实施"四个取消 四个降低 两个增加"政策组合 包括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 [2] - 通过七个"带动一批"举措促进去库存 包括地灾避险搬迁 返乡置业 保障房建设等多元化渠道 [17] - 推行"线上+线下"房交会和商品房推介会 结合公积金和利率下调政策刺激需求 [17] 行业发展方向 - 建立"人 房 地 钱"要素联动机制 以人口流动定住房供给 以住房需求定土地和金融资源 [20] - 推动房地产从"规模型"向"品质型"转型 开发绿色智能适老化等高品质住宅产品 [19][25] - 推进"好房子 好小区 好社区 好城区"四好联动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性和社区治理能力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