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搜索文档
戈壁创投庄汉彬:从“时、地、人”维度评估项目 坚定担任领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0:38
公司投资策略与信心来源 - 在多数市场化机构因风险不愿领投、国资倾向跟投时,公司反而强化其领投角色[1] - 领投信心源于对赛道的长期深耕、跨学科顾问网络以及对技术商业化临界点的精准判断[1] - 新成立的Gobi-RIF基金与香港科技大学及港投公司合作,专注投资生物科技、AI与机器人等领域的早期初创企业[1] 公司投资业绩与市场地位 -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16亿美元,已筹集25只基金,投资超过400家初创企业[1][2] - 其中62家被投企业专注于循环经济,自2016年进入香港市场后已投资超过70家本地企业,孵化出8家独角兽企业[2] - 公司是香港本土投资比例最高的创投机构之一[2] 评估早期项目的核心维度 - 采用“时、地、人”三个维度评估早期项目[1][7] - 时间维度关注技术是否达到可落地临界点及政策市场支持[7] - 地域维度通过全球对比研判团队技术最适合的研发生产基地,公司亚太区设有16个办公室[7] - 人的维度看重团队研发能力及创始人学习能力,并会引荐早期员工协助商业化[7] 对初创企业的差异化赋能 - 赋能服务体现在“媒合”角色,促进创始人或研发团队间交流以节省试错成本[8] - 在融资及政府资金申请(如RAISe+)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协助企业规划财务策略与后续融资[8] - 通过产业网络尽早将初创企业介绍给潜在客户以判断商业化前景[6] 香港市场的退出渠道与IPO环境 - 香港为科创企业提供良好退出渠道,尤其是18A、18C上市规则为生物科技等长周期企业提供明确路径[2][10] - 2025年港股IPO募资总额已突破2100亿港元,创四年新高,市场活跃度显著回升[1] - 港交所今年很有可能再次成为全球融资总额第一的交易所,已有近80家企业通过18A规则成功上市[10] 与高校及政府合作模式 - 与高校合作能更早接触潜在项目,与教授及团队沟通并探讨商业化策略[1][3] - 政府支持作为耐心资本对长商业化周期的大学科创项目不可或缺,且政府背书有助于企业招揽人才和对接客户[3] - 合作模式有助于在大学阶段发掘项目,并在资本市场对接和商业化推进方面赋能[4]
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将向何处去?这些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经济日报· 2025-11-05 11:46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国家释放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未来将以此改善民生和带动经济增长[1] - 行业定位更加强调民生作用 注重从百姓需求出发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向往[3] - 房地产业仍有发展空间 2024年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 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十几的水平[3] 行业发展潜力与模式转变 - 行业增长模式从过去依赖投资转向挖掘租赁、运营、服务等细分领域潜力[3] - 将形成保障性住房满足工薪群体和困难家庭需求与市场化改善性住房供给清晰互补的供应格局[4] - 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6] 制度改革与风险管理 - 改革开发制度 严禁项目交付前投资人违规抽挪销售和融资资金或抽逃出资[6] - 改革融资制度 一个项目确定一家主办银行管理资金并保障合理融资需求[6] - 改革销售制度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以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6] 市场机制与要素联动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市场供需平衡[7] - 以人定房不仅关注房屋供给数量 更关注供给质量[7] 产品与服务升级 - 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9] - 物业服务领域前景广阔 大有可为[9]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房屋体检、养老金和保险制度为居住安全提供保障[10]
房地产仍有潜力可挖
经济日报· 2025-11-05 06:21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国家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以改善民生和带动经济增长[1] - 房地产行业定位更加强调民生作用,注重从百姓需求出发满足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向往[1] - 未来5年将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供应格局[3] 行业发展潜力与模式转变 - 202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显示行业仍有发展空间[2] - 行业增长模式将从过去依赖投资转向挖掘租赁、运营、服务等细分领域潜力[2]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市场供需平衡[3] 制度与监管改革 -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3] - 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资金及抽逃出资,项目资金存入主办银行并由其保障合理融资需求[3] -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3] 产品与服务升级 -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4] - 物业服务领域被指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4] - 建立由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组成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4]
21社论丨促进供需匹配,推动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0:48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核心 - 住建部明确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取决于“人、房、地、钱”四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效果 [1][3] - “十四五”时期是住房发展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旧模式褪去、新模式正在培育 [1] - “好房子”是新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重点围绕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五个方面展开 [1][2] “好房子”标准与实践 - 行业推行全生命周期理念,从立标准开始到设计建设最后到存量维护 [1] - 5月1日生效的《住宅项目规范》明确了层高、电梯、隔音等方面的底线标准 [1] - 企业推出各自标准,如中国建筑的“六不六防三省三要”(6633标准),并通过数万份问卷调查形成涵盖16类、262项要点的操作手册 [1][2] - 市场实践目前更多局限在商品房、改善型大房子,甚至贵房子 [1] “好建造”与“好运维”重点 - 好建造强调通过掌握老百姓急难愁盼形成贴近民生的标准 [2] - 好运维首要任务是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贯彻“好房子”思维 [2] - 好运维包括物业管理,重点强调房屋体检、房屋养老和保险三项基本制度,以及推进包含物业管理费、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等的“房屋养老金” [2] - 短期内重点提升物业服务,包括提高物业满意度及费用提取效率 [2] “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策略 - 要素联动是以真实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房匹配”和“房地匹配”,而非以卖地投资为导向的旧模式 [3][4] - 策略需摸清居民住房需求特征,如空间、户型、配套、类型、价位,掌握先租后买、价格敏感等新变化 [3] - 根据需求潜力和结构谋划土地供应的区位、类型、市政配套及渠道(存量盘活或增量供应) [4] - 重视存量土地和物业盘活利用,增量供给转向高质量以满足高品质需求,从而实现供需匹配 [4] 当前政策与市场态势 - 2024年“9·26”新政部署的“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拳对市场止跌回稳有积极作用 [3] - 但从近期市场来看,止跌回稳还需加力推进 [3]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
上海证券报· 2025-10-13 01:10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核心举措 - 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1]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2] -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变以往常见的"三高"模式 [2] 房地产开发与融资制度改革 -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 [3] - 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推广"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办法,即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开发、建设、销售等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 [3]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 [3] 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 - 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3] - 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3] - 据机构监测,今年以来河南信阳、湖北荆门和湖南邵阳等地已先后落地相关政策,明确推动现房销售 [3] "十四五"期间住房建设成就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1]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1] 未来发展规划 - 各地已经编制实施了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2] - "十五五"期间将继续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
上海证券报· 2025-10-13 01:05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1] - 房地产工作涉及多要素、多主体、多部门,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很强,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是重要举措之一 [2] - 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房、地、钱”四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效果 [2] “十四五”期间住房建设成就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1]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1] 要素联动机制与规划 - 指导各地以编制和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 [2] -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2] - 各地已经编制实施了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2] 房地产开发与融资制度改革 -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 [3] - 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推广“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办法,即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 [3]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 [3] 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 - 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3] - 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3] - 今年以来,河南信阳、湖北荆门和湖南邵阳等地已先后落地相关政策,明确推动现房销售 [3] “十五五”期间发展方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 [4] - 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4]
(经济观察)中国楼市转型释信号 探路新“存量时代”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7:43
房地产市场转型新趋势 -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1] - 房地产业发展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型 既需要平稳过渡 也需为新的发展阶段探路 [1] 存量市场成为主角 - 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约一半省份二手房交易已成当地楼市主力军 [1] - 仅从新房销售等指标出发已无法全面评估市场发展形势 [1] - 十四五期间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 建设筹集安置住房230多万套 [1] - 启动城市危旧房改造17.5万套(间) 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惠及1.1亿居民 [1] 现房销售比例扩大 - 中国已有超30个城市试点现房销售及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2] - 今年1-8月份商品房期房销售同比下降11.8% 而现房销售同比增长11.7% [2] - 今年前8个月现房销售面积占总销售面积的比重为35.4% 较2024年全年提升4.6个百分点 [2] 要素联动成为转型关键 - 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房、地、钱四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效果 [2] - 行业将指导各地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 科学安排土地供应 引导配置金融资源 [2] - 要素联动本质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 实现以人定房 以房定地 以房定钱 [3] 好房子建设加速 - 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标准涵盖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五方面 [3] - 好房子范围不仅局限于商品房 也包括保障房 不仅新建好房子 还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3]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留意手机卫星地图里的白色图斑
科技日报· 2025-08-06 13:33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 通过"天、空、地、人"四种手段实现汛期地质灾害有效监测 [1][2] - 卫星遥感技术识别地表异常图斑(如黄/白色区域)作为变形迹象判断依据 [2] - 航空遥感借助无人机对高危区域实施近距离图像采集与传输 [2] - 地面监测采用裂缝计和次声仪分别预警滑坡与泥石流活动 [2] 灾害类型与成因 - 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是主要汛期地质灾害类型 [1] - 强降雨是核心诱发因素 地震破坏山体后叠加降雨易引发大规模灾害 [1] - 工程活动与降雨叠加作用显著增加灾害发生概率 [1] 防灾成效与公众参与 - 四川省丹巴县通过群测群防员预警实现7月2日泥石流零伤亡案例 [3] - 公众需主动观察山体裂缝变形迹象并及时上报避险 [2] - 避免进入河道、山谷及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以保障安全 [3]
三线城市新房质好价稳:云南昭通房地产市场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46
文章核心观点 - 昭通市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回稳 通过"市场+保障"双轨制和要素联动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围绕去库存 品质提升和需求释放展开工作 [1][2][16] 2024年市场基本情况 - 房地产投资85.68亿元同比下降36.7% 商品房销售面积139.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1% [6] - 商品住房用地出让面积69.42公顷同比增长1.82倍 出让价款15.24亿元同比增长1.7倍 [7] - 商品房住宅平均销售价格515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21% [8] - 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443.29万平方米 住宅去化周期20个月 非住宅去化周期137个月 [9] - 全年销售13420套 省内购房占比89.9% 市内购房占比87.1% [10] 2025年一季度市场表现 - 房地产投资18.39亿元同比增长14.5% 昭阳区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1971.6% 镇雄县投资5.42亿元同比增长17.5% [11] - 商品住房用地出让面积7.85公顷同比增长183.39% 出让价款2.05亿元同比增长150.79% [12] - 住宅去化周期缩短至18个月 非住宅去化周期130个月 [12] - 商品房住宅平均销售价格526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7% 昭阳区价格601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57% [14] 政策支持措施 - 实施"四个取消 四个降低 两个增加"政策组合 包括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 [2] - 通过七个"带动一批"举措促进去库存 包括地灾避险搬迁 返乡置业 保障房建设等多元化渠道 [17] - 推行"线上+线下"房交会和商品房推介会 结合公积金和利率下调政策刺激需求 [17] 行业发展方向 - 建立"人 房 地 钱"要素联动机制 以人口流动定住房供给 以住房需求定土地和金融资源 [20] - 推动房地产从"规模型"向"品质型"转型 开发绿色智能适老化等高品质住宅产品 [19][25] - 推进"好房子 好小区 好社区 好城区"四好联动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性和社区治理能力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