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搜索文档
股价回撤、增速放缓,成都银行股东为何逆势加仓6.11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11-26 12:17
近日,成都银行两大国资股东联手斥资6.11亿元增持该行股份近3424.7万股,引发市场关注。记者留意到,截至11 月25日收盘,成都银行报16.91元/股,年内股价已回调超18%。与此同时,该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虽整体盈利规 模稳步增长,但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滑2.92%,归母净利润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业绩增速放缓态势显 现。这场"越跌越买"的逆势加仓背后,暗藏着怎样的行业逻辑与市场趋势? 国资股东"加快买进" 11月21日晚间,成都银行披露的增持进展公告显示,该行两大国资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成 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成都欣天颐")在8月27日至11月21日期间,累计斥资 6.11亿元增持近3424.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08%。 记者注意到,此次增持计划始于今年4月份。当时,成都银行发布公告称,成都产业资本集团与成都欣天颐拟自4 月9日起,在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股份,拟增持价格不 超过17.59元/股,拟增持的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约7958.87万股、不低于约3979.44万股,占成都银行 ...
真金白银!年内十余家上市银行获股东、高管增持,银行“防御性板块”角色要变?
新浪财经· 2025-11-10 20:57
上市银行增持概况 - 截至11月上旬已有超过10家上市银行获股东或董监高增持 涵盖国有大行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1] - 增持主体多元化 包括产业资本 银行董监高团队及外资股东 向市场传递对银行业长期价值的信心 [1] - 增持行为被市场解读为对银行板块估值的认可 [9] 具体银行增持案例 - 齐鲁银行部分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增持股份 金额合计315万元 占计划增持金额90% 剩余约35万元将在12月31日前完成 [1][2] - 青岛银行股东青岛国信产融控股在9月15日至11月5日期间增持H股2.43亿股 金额达9.57亿元 持股比例升至15.42% 成为第一大股东 [4] - 厦门银行部分董监高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累计出资168.57万元 远超不低于96.40万元的计划下限 增持股份25.44万股 [5] - 苏州银行12位核心管理层拟合计增持不少于420万元 该行去年11月刚完成464.03万元的高管增持 [5] - 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1.08亿股 持股比例由16.14%增加至17.02% [6] - 光大银行控股股东光大集团自4月启动增持 截至9月11日已增持1397万股 耗资5166.10万元 [6] - 华夏银行骨干团队增持累计出资3190.2万元 超出原计划下限6.34% [7] - 浙商银行获中国万向控股增持1.09亿元 [8] - 邮储银行获平安人寿增持21.89亿股 至23.82亿股 持股比例为3.55% [8] 银行板块估值与业绩 - 截至11月初银行板块市净率为0.72倍 股息率达3.99% 低估值高分红特征对长期资金形成吸引力 [10] - H股银行估值优势更为突出 叠加政策红利 银行板块成为险资配置重点方向 [10]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总额同比略有下降 但24家银行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城农商行表现抢眼 [10] - 常熟银行营收增速达10.04% 杭州银行 齐鲁银行净利润增幅均超16% [10] - 三季度银行业盈利改善趋势延续 多数城商行净息差较上半年末企稳回升 [10] - 2025年三季度上市银行模拟净息差为1.32% 与上半年持平 为2022年以来首次企稳 [12] - 杭州银行 常熟银行 南京银行等获险资青睐的银行 前三季度年化ROE均超11% [12] 增持驱动因素与市场预期 - 增持潮背后是估值优势 业绩韧性与资金布局等多重因素共振 [10] - 险资除看重稳定分红外 还可通过权益法改善利润表 双重收益逻辑推动其加大配置力度 [12] - 2025年三季度险资对银行板块持股数量逆势增持83.6亿股 配置银行数量增至23家 其中10家获增持 [12] - 增持已从股价破净被动维持股价转向主动价值认可 三季度银行板块涨幅达2.79% 远超沪深300指数0.82%增幅 [12] - 在估值修复 业绩改善与长期资金入场三重驱动下 银行板块增持热潮有望延续 [13]
如何展望银行股行情的持续性?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银行业,具体公司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H股)、优质城商行(如南京银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以及特定标的(如浦发银行、重庆地区银行股)[1][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银行股行情具备持续性,与市场慢牛方向一致,基础在于城投地产风险底线确立、政策支持化债及中小银行资本补充[1][3] * 银行板块估值修复基础牢固,得益于城投地产风险控制、政策支持(如动用5000亿地方债券限额)以及利息净收入高增长[1][4] * 大型优质城商行(如南京银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因扩表增速领先、净息差率先企稳,业绩增长更具确定性和可持续性[1][5] * 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存在分歧,但领先银行已从非息收益转向利息净收入增长,宏观经济复苏将提升信贷投放、净息差和资产质量,优质城商行抗风险能力强[1][6] * 四季度是配置窗口期,推荐优质城商行(低估值、高股息率、利润高增长)和大型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作为底仓,H股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H股)股息率接近6%具有吸引力[1][7] * 上周银行股结束自7月10日以来的持续下跌,实现5%的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显著,个股如重庆地区银行股和浦发银行等弹性较大[2] 其他重要内容 * 三季度活跃资金流出,但地方国资和产业资本持续增持银行股,例如浦发银行获AMC入股,诸多优质城商行获大股东或管理层连续增持,表明对板块后续行情乐观[1][8]
港股异动 | 内银股逆势上扬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涨超3% 农业银行(01288)涨超2%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4:12
银行股市场表现 - 内银股逆势上扬,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涨3.45%至6.6港元,农业银行涨2.23%至5.49港元,中信银行涨2.12%至7.23港元,邮储银行涨1.7%至5.39港元,工商银行涨1.56%至5.85港元 [1] 银行板块调整原因 - 7月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调整,主要受反内卷、AI科技浪潮中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及资金风格切换影响,但板块基本面稳健底色未变 [1] 板块估值修复驱动因素 - 中期分红逐步展开及充分调整后银行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长期资金布局有望带来资金面支撑 [1] - 息差阶段企稳、中收延续改善下,银行基本面具有较强韧性,看好四季度市场风格再平衡下的估值修复行情 [1] 银行股配置机遇 - 关税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带来银行配置机遇 [1] - 银行板块分红稳定,回调后股息率性价比回升,红利价值有望吸引避险资金流入 [1] H股与A股性价比比较 - 银行板块经历风格影响调整后,股息率重新具备红利价值吸引力,H股性价比仍领先于A股 [1]
国有大行发力,农业银行涨近3%,逼近历史高点!百亿银行ETF(512800)涨逾1%,日线强势6连阳
新浪基金· 2025-10-16 13:5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16日午后银行板块再度走强,国有大行接力领涨,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双双涨逾2%,农业银行逼近历史新高 [1] -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跟涨,重庆银行、江阴银行、江苏银行等涨幅居前 [1] - 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现涨1.11%,日线稳步6连阳,实时成交额超12亿元 [2] 主要银行股价格变动 - 农业银行现价7.48元,上涨0.21元,涨幅2.89% [2] - 重庆银行现价10.33元,上涨0.26元,涨幅2.58% [2] - 建设银行现价9.14元,上涨0.19元,涨幅2.12% [2] - 工商银行现价7.61元,上涨0.15元,涨幅2.01% [2] - 中国银行现价5.38元,上涨0.10元,涨幅1.89% [2] 机构观点与驱动因素 - 东兴证券表示,中期分红逐步展开以及银行股息吸引力提升,长期资金布局有望带来资金面支撑 [3] - 在息差阶段企稳、中收延续改善下,银行基本面具有较强韧性,看好四季度市场风格再平衡下的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3] - 银河证券表示,关税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带来银行配置机遇 [4] - 银行板块分红稳定,经过回调后股息率性价比回升,红利价值有望吸引避险资金流入 [4] 资金流向与ETF动态 - 银行板块近期密集吸金,银行ETF(512800)近5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38.93亿元 [4] - 银行ETF(512800)最新规模升至184.96亿元,续刷历史新高 [4] - 银行ETF(512800)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囊括A股42家上市银行,基金规模稳居百亿阵营,年内日均成交额超7亿元 [6] - 该ETF是A股10只银行类ETF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的投资工具 [6]
机构看好板块价值重估,银行ETF指数(512730)上涨近1%,上市银行上半年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18
银行指数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99% 农业银行上涨5.31% 邮储银行上涨3.38% 中信银行上涨2.29% 工商银行上涨1.88% 兴业银行上涨1.38% [1] - 银行ETF指数上涨0.94% 最新价报1.72元 [1] 银行业绩表现 - 25H1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增速1.0% 归母净利润增速0.8% 较25Q1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1] - 银行资产质量底盘稳定 拨备厚度决定潜在风险缓释和业绩释放持续性 [2] - 息差压力可控 存款成本加速下行扭转资产定价压力 年内息差有望环比平稳 若四季度不额外降息 26年息差或同比抬升 [2] 行业估值与投资逻辑 - 银行板块PB深度破净不具备合理性 PE显著低估 [1] - 常态化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选择更低风险+更确定收益资产 银行股作为最核心央企资产 系统性风险担忧充分化解 [1] - 险资和AMC等中长线资金增持银行是大势所趋 板块高夏普比率契合耐心资本 公募长期欠配逻辑有望在四季度验证 [2] 行业前景与机会 - 财政稳分红和央行与金监稳风险导向下 银行或已进入新一轮ROE稳定期 [2] - 后周期属性决定财务报表改观预期先行 若PMI持续景气和PPI由负转正 银行股将迎来价值重估 [2] - 板块β占优同时 优选更优估值弹性子板块 国有大行业绩边际改善逻辑下存在轮动机会 [2] - 强区域β且利润增长稳定的优质城商行有望修复至1倍PB以上 股价修复滞后基本面筑底改善的权重股份行具备机会 [2] 指数成分与构成 - 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等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 [3] -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 反映中证全指样本按行业分类表现 [3]
【财经分析】兴业银行2025年中报三大看点:经营韧性、“四张名片”与价值重估
新华财经· 2025-09-02 07:20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跑赢大市 经营韧性和战略执行力增强 在巩固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基础上 加快打造科技金融第四张名片 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 [2] 经营业绩 - 总资产达10.6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1%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10%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91% [3] - 营业收入1104.58亿元 同比下降2.29%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 同比增长0.21% 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6% 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 总资产收益率0.41%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成本收入比25.89% 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 [3] - 净息差1.75% 同比降幅11BPs 环比年初降幅7BPs 息差收窄呈收敛趋势 [4] - 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 同业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54BPs [4] - 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 同比微降1.52% [4] - 减值计提同比下降12.19% 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0.22% [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08% 与一季度持平 关注贷款率1.66% 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 逾期贷款率1.53%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6] - 拨备覆盖率228.54% 拨贷比2.46% 保持合理区间 [6] - 减值营收比为27.27% 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 [6] -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45.72% 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新发生不良 [6] - 账销案存回收65.04亿元 [6] 业务发展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08万亿元 保持股份制银行第1位 [7] - 零售AUM达5.5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 理财管理规模2.32万亿元 保持市场第2位 [7]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4334.13亿元 市场排名第2位 并购贷款余额2931亿元 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 境外债券承销规模32.17亿美元 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 [7] - 零售财富中收同比增长13.45% 托管中收同比增长9.98% [7] - 手续费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 同比增长2.59% [7]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1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4.73% 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 [8] - 服务科技金融客户43257户 融资余额8867.42亿元 较上年末增32.25% [9] - 服务科技金融客户2798户 大投行FPA余额6318.2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62% [9] 股东回报与估值 - 分红率连续十五年稳步提升 去年首次突破30% 达到30.73% 对应分红规模224亿元 两项数值均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二 [10] - 静态股息率4.66% 处于国有和股份行银行前1/3 PB估值0.62 处于国有和股份行后1/3 [11] - 股价22.77元 高于可转债转股价格21.19元 距离强制赎回价格还有20%左右空间 [11] - 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大家人寿大幅增持兴业银行5.4亿股 [12] - 可转债全额转股后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5个百分点 [12] 行业背景 - 银行业经营面临增速放缓、息差收窄、中收承压、市场波动等诸多挑战 [2] - 上市银行平均PB由2023年末的0.52提升至当前的0.67 其中6家PB估值已经回升至0.9以上 [11]
兴业银行业绩会:对可转债转股乐观,将重新安排金融债发行计划
新浪财经· 2025-08-29 17:33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10.6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1%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9%至1104.5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1%至431.41亿元 [1] - 公司对可转债转股持乐观态度 主因银行业估值修复及自身高分红低估值特性 [3][5][6] - 预计全年净息差降幅控制在10BP以内 负债端成本下降成关键支撑 [7] - 因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公司将重新评估发行计划 [8][10] 财务表现 - 总资产10.6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1% [1] - 营业收入1104.58亿元 同比下降2.29%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431.41亿元 同比增长0.21% 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1] - 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 同比下降1.52% 主因净息差收窄 [7] - 上半年净息差1.75% 较上年全年下降7个基点 [7] 可转债转股进展 - 可转债转股价21.19元/股 强赎价格27.55元/股 [3][5] - 截至6月末未转股金额占比82.7% [5] - 福建省财政厅5月转股3.89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20.57% [6] - 银行板块PB从2023年末0.52倍提升至0.67倍 [5] - 公司静态股息率4.66% PB估值0.62 [6] 净息差管理 - 行业6月末净息差1.42% 同比下降12BP [7] - 预计全年净息差降幅控制在10BP以内 [7] - 下半年2700亿元定期存款到期 平均付息率3.34% 重置后成本显著下降 [7] - 同业存放付息率较2024年下降47BP [7] 金融债发行计划调整 - 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8] - 2024年金融债发行规模10.4万亿元 [10] - 金融债发行成本优势减弱 三年期定存利率1.75% [10] - 公司将重新评估发行计划 重点关注综合成本比价关系 [10]
中信证券:银行板块基本面稳中向好 绝对收益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9:18
核心观点 - 银行业二季度息差降幅收窄、资产质量平稳、业绩增速改善 预计年内后续季度逐季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1][2] - 银行板块修复空间仍存 绝对收益仍可期待 但短期受风格和资金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波动 [1] 净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20%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1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单季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至+0.1% [2] - 大型银行净利润同比+1.1%表现最优 城商行边际改善最显著 [2] 收入结构 - 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42% 季度环比小幅收窄1bp 降幅较一季度显著回落 [3] -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0.79个百分点至25.75% 主要受益于债市公允价值变动贡献 [3] - 大型银行净息差1.31% 股份行1.55% 城商行1.37% 农商行1.58% [3] 资产负债状况 -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8.9% 总贷款同比+7.7%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 [4] - 大型银行总资产同比+10.4% 贷款同比+9.7% 增速领先其他银行类型 [4] - 资本充足率季度环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23个百分点 [4] 资产质量 - 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 季度环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5] - 关注贷款率2.17% 季度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拨备覆盖率211.97% 季度环比提升3.84个百分点 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夯实 [5]
中信证券:银行板块修复空间仍存 绝对收益仍可期待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9:05
银行业二季度表现 - 二季度银行业息差降幅收窄 资产质量平稳 业绩增速改善 [1] - 预计年内后续季度逐季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1]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上周回调 风格和资金因素是主因 [1] - 2025年各变量相对稳定 全年走势更多受估值波动影响 [1] - 银行板块仍在经历重估净资产过程 [1] 资金流动与估值 - 短期视角下若未有配置型资金持续流入 存在交易型资金受市场风格牵引的波动 [1] - 估值修复到1倍净资产以上以前 板块修复空间仍存 绝对收益仍可期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