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
搜索文档
程斯宇:手绘板书为青春画出人生“导航图”
中国青年报· 2025-11-23 08:18
蓝色粉笔勾勒赤水河的蜿蜒,紫、黄、橙、红四色粉笔画出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在天津大学 的"网红"思政课上,思政课青年教师程斯宇经过近两小时的精雕细琢,一幅"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 江"的示意图逐渐呈现在黑板上。 这幅板书背后,是他查阅大量资料并多日练习的成果。当程斯宇第一次尝试在黑板上复原这场经典 战役时,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教学尝试会意外走红网络,"圈粉"无数。 "身陷重围之时,怯懦惊慌之徒,环顾四方皆绝路;勇武智谋之士,身处死地亦逢生。"程斯宇 在"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专题课结尾写下的这句话,成为许多学生走出 困境时的精神指引。如今,有学生把他讲的思政课称为"续命课",特别是这堂"四渡赤水"专题课,不少 学生慕名蹭课,甚至在下课后,学生们还会排起长队提问。 程斯宇觉得,思政课提供的不是标准、现成的答案,而是认识世界的"导航图"。"我希望学生们带 着问题而来,带着思考离去。"他说。 一段历史与一群年轻人的共鸣 "假如你是当年的红军指挥员,面对重重围剿会如何抉择?假如你是红军的战斗员,又会以什么样 的精神状态'跟着走'呢?"在"四渡赤水"专题课上,程斯宇的提问经常会让台下的大学生 ...
阿联酋将举办全球海外华侨华人春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9 14:20
活动升级与规模 - 第十二届"迪拜春晚"将升级为全球海外华侨华人春晚 [1] - 届时将有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华侨华人业余演出团体聚集迪拜 [1] - 在迪拜举行的华侨华人春晚活动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国家地区数量最多之一的活动 [1] 活动主题与内容 - 马年华侨华人春晚节目围绕"日月同辉长征路,万马奔腾向未来"主题展开 [1] - 活动分为四个篇章:万马奔腾欢乐迎春、日月同辉长征精神、赤子情怀血脉相连、乘风好去世界和平 [1] - 多国华侨华人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伟大祖国发展成就 [1]
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理论研讨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10-25 06:1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于10月24日上午在西安召开 [1] - 会议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 [1] - 会议主题为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 [1] 会议核心内容与讨论 - 深切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 [1] - 深入探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重大意义 [1] - 深刻阐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1] - 来自省内外的10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两点一存"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的历程及意义作了交流发言 [1] 与会人员与发言 - 宁夏、甘肃、河南等省区党史和文献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学者就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长征精神作了发言 [1] - 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相关负责同志致辞 [1] 会议后续方向与要求 - 强调要进一步总结运用好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经验,自觉做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2] - 要求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研究好宣传好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 [2] - 提出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着力挖掘新史料、提出新观点,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说服力的观点 [2] - 要求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方式,让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
“踩过红军脚印,才读懂课本里的长征”
中国青年报· 2025-10-23 06:41
活动概况 - 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于10月19日至21日在陕西延安举办“追寻长征足迹 共绘青春华章”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 [1] - 活动由中央宣传部指导,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省网信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主办 [1] - 青年代表在甘泉县圪崂村的长征历史步道冒雨行进,途中相互扶持,自发列队前行 [1] 历史回顾与现场体验 - 队伍抵达饱经风霜的胜利门,老红军扮演者与青年齐唱革命歌曲,音乐成为信念的宣告 [2] - 在吴起县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青年通过画卷和文物感受历史,体会到“伟大”由滚烫的生命与坚定的信念接续而来 [3] - 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毕远佞在枣园革命旧址讲授长征历程,提及1935年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以3万兵力牵制国民党军40万兵力的四渡赤水战役 [4] 青年感悟与未来展望 - 青年学生表示活动使“红军不怕远征难”从课本文字变为直击内心的震撼,并激发深入了解历史的愿望 [3][4] - 来自革命老区的青年干部表示将通过自身努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3] - 西安医学院教师回顾学校首任校长罗东祥15岁加入红军的经历,表示重走长征路是回溯精神源头,未来将把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战略 [3] - 选调生表示将把活动感悟转化为基层工作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 - 博士生感慨90年前青年讨论国家前途,如今担子落在当代青年肩上,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5] - 学生表示将把重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带回实验室和课堂,以专业和理想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 [5] - 活动被总结为精神传承的接力区,青年学习的不仅是历史,更是面向未来的勇气,行囊中装下了沉甸甸的信仰和责任 [5]
【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央视网· 2025-10-22 20:43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展 - 公园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修复革命遗址、科技赋能展陈、打造研学课堂等形式进行建设 [1] - 建设历经五年多,旨在让沿线红色地标重焕光彩,在新时代传承伟大长征精神 [1] 重点区域展示与创新 - 江西于都通过《长征第一渡》实景演出重现91年前的出征时刻,并推出“红色时空·数字长征”项目让文物“扫码可听、触屏可感” [5] - 广西形成“一路、四园、多点”的核心纪念设施格局,湘江战役纪念馆内展出624件革命文物和14组主题雕塑 [5] - 福建长汀中复村保留着“红军桥”、“红军街”、“观寿公祠”等众多红色遗迹,游客可在“生命等高线”前感悟历史 [3] 历史遗址与游客参与 - 贵州88个县(市、区)中有66个留下红军足迹,全省保存超过750处重要的长征遗址和遗迹 [7] - 遵义会议会址周末参观者比平时多上几倍,以公园为载体,人们感悟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7] - 甘肃会宁的中国工农红军会师纪念塔见证着长征精神的传承 [9]
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启动
人民日报· 2025-10-20 08:43
活动概述 - 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启动仪式于10月19日在陕西延安市吴起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广场举行 [1] - 活动旨在展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成效,激励新时代青年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1] 参与人员与活动内容 - 启动仪式现场有老红军后代、各界青年、高校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1] - 参与者共同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成果展,通过珍贵文物与生动展陈重温长征历史、感悟红色初心 [1] 线上互动与推广 - 线上“云长征”互动答题小程序同步上线,旨在吸引更多青年学习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1]
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让长征精神可感可知
央视网· 2025-10-16 15:06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概况 -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被定义为一条串联浴血征程的精神丰碑,其建设涉及对红军长征沿途旧址和土地的记忆守护 [1] 江西省相关举措与成效 - 在江西于都、瑞金等15个地区成立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实施人居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 [3] - 通过保护长征文化遗产,当地村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3] 贵州省与广东省相关举措与成效 - 贵州对140余处、广东对40余处长征相关旧址遗址进行保护修缮,使其重焕光彩并吸引大量游客 [6] - 文旅融合带动周边群众参与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及景区运营等旅游服务,实现创业就业富民 [6] 四川省相关举措与成效 - 四川通过列好“三张清单”,在文物修缮、场馆升级和风貌管控方面进行细致保护 [8] - 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参与文物保护和讲述红色故事,使长征精神有形有感 [8] 甘肃省相关举措与成效 - 甘肃为5350件长征藏品文物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名录,并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10] - 长征沿线涌现出一批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红军街、红军村和红色小镇 [10] 福建省相关举措与成效 - 福建长汀、宁化推进37个保护传承项目,打造红色长征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 [13] - 旅游人数从“十三五”末的561万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1405万人次,旅游收入从55亿元增长至125亿元 [13]
通途贯山河 热土启新章——现代化交通绘就赣黔川长征沿线革命老区振兴新图景
新华社· 2025-10-11 07:45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江西瑞金机场于9月28日正式通航,为赣南闽西680万革命老区群众提供航空服务 [4][5][7]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将北盘江花江大峡谷两岸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 [4][9] - 四川夹金山隧道开通,使翻越夹金山的时间从2小时盘山路缩短至10分钟,并实现全年通行 [4][11][14] 工程建设与技术突破 - 瑞金机场跑道道面纹理检测合格率通过精密攻坚,从91%提升至98% [17] -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应用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和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实现600多米高空毫米级精准对接 [18][20] - 夹金山隧道采用“TBM+钻爆法”综合施工工法,在高原高寒环境下创下三项全国普通公路隧道TBM施工纪录 [20][22] 旅游与区域经济激活 - 瑞金机场通航后国庆中秋假期客流涌动,带动红井、沙洲坝等革命旧址群旅游 [5] - 花江峡谷大桥桥下民宿在国庆中秋假期26间房天天爆满,并融入桥旅、体旅、研学等功能,未来将开发低空飞行、峡谷索道等产品 [23][25] - 夹金山隧道通车将达维会师遗址、四姑娘山等景区串联,当地推出“长征+户外+研学”特色路线,隧道口民宿迎来客流高峰 [26][28] 社会与民生效益 - 瑞金机场修建带动王屋村村民住房条件改善,村集体通过投资光伏、商铺等产业成为当地“首富村” [23] - 黔贵大地已有3.2万座桥梁,托起“高速平原” [11] - 小金县正在建设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未来将形成“雪山专线”吸引更多游客 [28]
新华全媒头条|通途贯山河 热土启新章——现代化交通绘就赣黔川长征沿线革命老区振兴新图景
新华社· 2025-10-11 00:13
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重大进展 - 江西瑞金机场于9月28日正式通航,结束了赣南革命老区90多年无机场的历史,为赣南闽西680万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机场”服务[1][2][8]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将北盘江花江大峡谷两岸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桥”[1][3] - 四川夹金山隧道开通,使翻越夹金山的时间从2小时盘山路缩短至10分钟,解决了原路冬季冰雪封路3个月的问题[1][4] 交通工程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 瑞金机场通航后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王屋村利用征拆补偿资金投资光伏、商铺、仓储等产业,成为当地“首富村”[8] - 花江峡谷大桥设计融合桥旅、体旅、研学功能,配套玻璃栈道、观光电梯、攀岩、滑翔伞等设施,国庆假期民宿26间房天天爆满[10] - 夹金山隧道串联达维会师遗址、碧峰峡、四姑娘山等景区,推动“长征+户外+研学”特色旅游路线发展,民宿客流显著增长[11] 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与质量管控 - 瑞金机场跑道道面纹理深度标准不小于0.4mm,项目团队通过精密管控将检测合格率从91%提升至98%[5] - 花江峡谷大桥应用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和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在600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6] - 夹金山隧道采用“TBM+钻爆法”综合施工工法,创下三项全国普通公路隧道TBM施工纪录,并优先采用低污染、低能耗工艺[6] 交通网络完善促进文旅产业升级 - 瑞金机场通航后推动石城荷花灯、安远三百山、长汀“凤凰城”、武平丹霞景等旅游资源通过“空中通道”对外连接[8] - 花江峡谷大桥后续将开发低空飞行、峡谷索道等产品,形成“天上看、桥上玩、峡谷游”立体化旅游格局[10] - 小金县在建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未来将形成“雪山专线”进一步吸引游客[11]
“转折之城”遵义掀起“双节”红色文旅热
新华网· 2025-10-05 05:30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遵义红色地标吸引大量游客参观 [1][3][6] - 游客通过探访遵义会议会址等场所重温长征历史岁月 [1] -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假期期间游人如织 [4][6] 数字化体验产品创新 - 当地推出多款数字化体验项目如《转折·从头越》融合VR技术让游客以第一视角亲历历史场景 [2] - 遵义会议纪念馆使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会议关键时刻增强游客体验 [1] - VR技术使游客从参观者变为亲历者更直接地触摸历史 [2] 沉浸式演艺市场表现 - 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在双节8天计划安排50场演出以满足观演需求 [4] - 演出打破传统舞台边界通过音效与灯光营造沉浸感令游客产生强烈共鸣 [4] - 演出结束后游客挥旗高唱《歌唱祖国》抒发爱国情感 [4] 文创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 - 遵义相关部门推出430余款创意文创产品吸引大量游客选购 [5] - 红色文旅热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5] - 游客体验从科技光影到乡村农家乐展现革命老区新面貌 [5]